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继妻-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恨意一闪而逝。

    他重又垂下了头。

    早朝直到临近晌午方才散了,元武帝留了皇子们留宫用午膳。

    一切准备今日就会就绪,明日一早,瑞王便要奔去燕北关。

    由此,这一顿午膳,也算是元武帝为瑞王践行。

    此行瑞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需要在到边关之后,激励燕北驻军,将鲜卑人赶出燕北关之外。

    今年气候适宜,鲜卑之地也并无任何不妥,想来供应他们与大魏作战的粮草也定然不缺。

    鲜卑王年轻气盛,刚登王位,就要下决心先干一番大事出来。

    这场仗,说不定会是场持久之战。

    刘桐听着元武帝对瑞王的一一嘱托,面无表情。

    熬到午膳结束,瑞王还要去忙碌清点行军路上一应物资,匆匆离宫。

    刘桐紧随其后。

    瑞王大步走着,一边与刘桐交代他离京后的诸多事宜。

    “等会儿我让良朋列个单子,上头都是需要你多给些关照的新晋官员,这些人,务必要和他们保持良好联络。”

    “我民间那边的朋友若是有困难,找上王府寻求帮忙,我会让你五嫂给你托信,你记得能帮的地方就尽量相帮。”

    “我不在京中的时间,你不要与太子他们起冲突,交代你办的事你就办,其余的事情,关注即可,不要插手,免得招了他们的眼。”

    “还有你自己,切忌不可冲动。”

    瑞王说到这儿,停了脚步,看向刘桐,深吸一口气道:“我不在京中,你要学会韬光养晦,低调为人,一切,等我回京之后再说。”(。)

第二百三十四章 机遇() 
刘桐静静看着瑞王,心里的惶恐无限蔓延。

    五哥的话,仿佛是在以备万一的交代后事一样。

    “五哥”他舔了舔干燥的唇,眼睛急眨。

    与刘桐兄弟二十载,他在想什么,瑞王一看便知。

    他笑了笑,轻拍了拍刘桐的肩,轻声道:“放心,我很惜命,不会让自己有事。我不怕真刀真枪,反倒是你,暗地里看不见的算计太多,你务必要谨慎小心。”

    瑞王继续朝前走,刘桐跟上,到了宫门口,刘桐还要跟,瑞王阻止他道:“军务大事,父皇没有点你随行,你还是不要接触为好。回去吧。”

    “五哥”

    “对了。”瑞王转身看向刘桐:“我走之后,你寻常若无事就多带着九弟妹去瑞王府,一来,让九弟妹和你五嫂说说话,免得她胡思乱想的二来,也好让阡儿他们兄弟能和父辈叔伯多来往交流,尤其是阡儿,正是记事的年纪,开始懵懂知事了,在妇人手中教养,可能会被养得安分胆你多与他说话,多带他出门,也好让他多长点儿见识,以后行事也能大气些。”

    刘桐自然颔首,瑞王想想也没旁的要交代了,凑近他耳边轻声说了一句让他深夜来瑞王府后,便让他回去,自己径直朝军马所的方向赶去。

    刘桐没有走,目送着瑞王匆匆离去的背影。

    不知道他站了有多久,身后忽然发出一记轻笑声。

    刘桐蓦地回头,就见到岑王似笑非笑地斜眼望着他。

    “九弟,干嘛呢?”岑王笑嘻嘻地展开折扇,扇了两下风或许是觉得有些冷,又收回扇面敲了敲后背:“我瞧着你在这儿干站着都已经有好一会儿了,不无聊啊?”

    刘桐声音平平道:“岑王在这儿干看着我呆站都不觉得无聊,我干站着,能有多无聊?至少比不过岑王。”

    刘桐说完话,绕过岑王就要走,岑王忙追了两步,嬉皮笑脸道:“九弟别走啊!今儿个那么高兴的日子”

    刘桐猛地顿住脚步,看向岑王的目光里暗含凶狠:“岑王觉得,今个儿是个高兴的日子?”

    “可不是吗?”岑王哈哈一笑:“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太子拱手就让给了瑞王。你说,这是不是个高兴的日子?”

    刘桐目光晦涩暗明,没有吭声。

    岑王啧啧两声:“九弟啊就是关心则乱,在你看来,去燕北关是件险事,可是对瑞王来说,这可是个大好机会啊,不然,瑞王怎会一句意见都没有,太子点了他,他就领旨了呢?之前查那妓楼杀人案子,他好歹还说了两句呢。”

    刘桐仍旧不吭声,抬步走了。

    岑王这个人他一向看不透,说他正吧,他干的有些事,又让人摸不着头脑,只觉得给人添乱比如说他送调教好了的婢女给自己兄弟。

    可说他邪吧,具体又说不上他到底哪儿邪了,似乎他也没干什么坏事除了时不时给包括太子在内的所有兄弟们添添堵。

    之前瑞王和刘桐瞧着,还觉得岑王也有夺权的野心。可后来又发现,他这样阴晴不定的时候多了去了,真是个怪人。

    刘桐打定主意不接岑王的话茬,岑王似乎也不期待刘桐与他对话,自顾自跟上刘桐的脚步,说得乐呵。

    “这一去燕北,就带了五万兵马。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瑞王到了燕北关,如果想要招军买马,朝廷也是鞭长莫及。臣子们都在说,与鲜卑人的这一场仗,估计要打好些时候啧啧,这样一来,瑞王在边关之地经营个几年,等凯旋回朝,那势力,可不是现在能同日而语的。”

    岑王笑眯眯看向刘桐:“九弟,你说是吧?”

    刘桐眉眼低垂,自顾自走着。

    “九弟不吭声,我也知道,怕祸从口出嘛。”岑王一副“我懂”的表情,拍拍胸脯:“九弟放心,这些话,我不再对第二人说。”

    岑王笑眯眯一脸高兴,刘桐瞧着他那样不得劲,沉默地找到华泽牵马等候的地方,拉了缰绳上马,对岑王一拱手,驾马而去。

    岑王拿着折扇敲击手心,眯着眼看着高远的亮堂的远处天空,伸了个懒腰。

    “对嘛,文走不通,就要走武这一条路。太平盛世怕什么?怕的就是不太平啊,哈哈”

    刘桐回了府,常润之迎上来,目光有些焦灼。

    燕北关开战的时对百姓还封锁着消息,但自有那消息灵通的,从旁的渠道得知了一二。常润之也是其中之一。

    早朝谈了那么久,足以可见这件事有多棘手。

    迎上刘桐匆匆的脚步,常润之忙让丫鬟去端茶给他解渴,一边问道:“早朝上没事吧?在宫里吃饱了吗?”

    刘桐几步跨进屋,先灌了一大口茶水,方才深呼吸道:“让厨房上碗粥来。”

    常润之忙吩咐,跟着刘桐坐下,盯着刘桐。

    刘桐苦笑一声:“父皇让太子点将前往燕北关,太子点了五哥。”

    “瑞王?!”

    常润之顿时惊愕:“瑞王从未行军打仗过,怎么”

    “不需要五哥行军打仗。”刘桐道:“燕北关现在需要的是一个能镇守后方的主心骨,这个人选需要代表朝廷,需要有一定威望,有皇室血脉的人最佳。”

    刘桐长叹一声:“父皇封了五哥一个忠武将军,但说白了,五哥就是个监军,负责后方运作燕北关战事,打仗的事,由不得五哥置喙。”

    “那瑞王去燕北关”

    这不是白跑一趟吗?

    刘桐不言,摩挲着茶盏边沿,好一会儿才道:“五哥沉得住气,兴许他另有打算。或许,燕北关战事对他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遇也说不定。”

    这话越说到后面,刘桐的声音越低。

    可常润之还是听了个完全。

    她承认刘桐的话是有可能的,但这有多难,想必刘桐也是清楚地知道的。

    要在战火纷飞之地立足,首先就要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光这一点,就已经足够让人提心吊胆,更别说要在那种整日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环境中,想办法收拢人心,建立巩固权势

    而这一切,无一不需要瑞王自己谋划,自己开辟。

    这一次,瑞王身边没有足以将性命交托的伙伴,对瑞王而言,若他陷入险境,则孤立无援。

    燕北关之行对他来说,是危险远大于机遇。。

第二百三十五章 弱点() 
常润之细细想了想,有些明白瑞王的想法。

    瑞王已经正视了他对皇位的野心,但迫于种种客观因素,他在现阶段被元武帝有意冷落、弃用的情况下,没有办法建立起足够让他与太子相抗衡的势力。

    如果早朝上太子没有点他的名,或许他还可以继续韬光养晦,低调蛰伏以待时机。

    但太子点了他,他自知没有办法躲过,所以欣然接受,打算孤注一掷了。

    若是他能经营得好,对他来说,这就是个助他增长权势的大机遇。

    而若是他就此死于燕北,他也没什么可输的。

    瑞王府已有后嗣,念在他无错处,即便他身死,王妃和他的儿子们也能平安一生。

    这是瑞王在人生低谷时期,改变他命运的一次选择。

    而这个选择,不由他定,是太子定下的。

    太子的一念之差,将瑞王推上了从武的路。

    被迫接受的瑞王,也实现了当初他对刘桐所说的话。

    “先发制人不一定就能赢,后发制人,说不定更能一击即中。”

    这一次后发制人,结果如何,直接关系到他、刘桐还有暗地里支持、帮助着他的人的未来。

    刘桐老实地待在九皇子府里,等着良朋来送名单册子。

    深夜时分,他悄悄进了瑞王府,与瑞王秉烛夜谈了一整夜。

    第二日一早,瑞王点齐一万兵马和负重粮草、兵器,大军开拔,前往燕北关。

    元武帝指给他的五万兵马,还剩下四万,沿途路过各州军营时会再补进行军路上。

    瑞王走的这一天,冬日暖阳,寒风飒飒。

    瑞王穿着忠武将军品阶的服饰,身披铠甲,头盔遮住了大部分脸,刘桐只注视到他一双眼睛。

    从这一天起,一直看顾着他的五哥,就要离开了。

    他身边再没有人护着他,也没有人会出于善意责备他。

    接下来的路,都要靠他一个人走。

    而且他还不能就这么漫步目的、闲庭信步地走,他要走得谨慎小心,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只有他走得好,等五哥从燕北关回来,才能从他走出的道里,扩宽他们的路。

    百姓们看热闹,等大军走得没影儿了,方才散了。

    常润之牵着刘桐的手,轻声道:“天儿冷,回去吧?阳阳待会儿要找你的。”

    刘桐淡笑着应了声,转身回去时,发现自家府的马车旁边,候着另外两辆马车,上面分别挂着祁、祝的牌子。

    祁王与祁王妃走来,祁王妃略落后祁王半个身位。双方见了礼,大概是觉得瑞王会去往燕北关,也有他的因素在,所以祁王倒有些心虚,寒暄了两句便告辞了。

    他的动作较之往常略有些急躁,祁王妃蹙眉提醒他,要他注意仪态,莫要行事匆忙。

    常润之再次见识到了祁王妃的“规矩”,的确是一板一眼,不容人行差踏错。

    刘桐扶着常润之上了马车,祝王和祝王妃也相携而来。

    祝王妃身后还跟着一人那位光长了野心,却没有长脑子的莫女官。

    哦,如今她是祝王侍妾,莫氏。

    祝王妃对常润之表现地一向友善,虽然不亲近,但偶尔见面的场合,对她都多有照顾。

    祝王妃对刘桐夫妻轻轻点了个头,祝王看了她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