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继妻-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桐失笑:“五哥查案,我又没有一同去,我哪儿知道破案的细节?”

    “瑞王没有与你说过吗?”

    刘桐摇头。

    说到这儿,他也有些奇怪:“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有些纳闷儿。这桩案子,我和五哥倒也算得上是最开始的证人,案发的现场也要属我们俩知道得最清楚。可五哥破这个案子,倒是从头到尾都没有和我露过一句”

    “那你也没问?”常润之偏头问他道。

    “我只问过五哥查案的进度,听他说进展不错便放了心,旁的也没问。”刘桐无奈道:“那段日子我也很忙,五哥将很多事交到我手上,我哪儿分得出那么多心神来。”

    倒也的确是这样。

    常润之若有所思地点头。

    “等到这桩案子告破,我也只是为五哥能在限期里破案高兴,压根儿没想再问其中的细节。”刘桐道:“毕竟对五哥来说,这也不是什么好回忆的事儿。”

    常润之便摆摆手,道:“行了,反正案子也破了,过程如何就暂且不用管了,知道结果是大快人心的就行。”

    刘桐颔首,想了想又笑道:“我估摸着啊,父皇看岑王不顺眼,多半就是因为妓楼杀人案。本以为是桩难破的案子,没想到查到最后,作案之人却是与皇室有关系的杜家少爷那是岑王妻弟,怕是因此,父皇迁怒到岑王身上了。”

    常润之心说那也不一定,岑王也不是什么好鸟,说不定是好女色的元武帝得知自己儿子竟然有个难以说出口的癖好,与他简直背道而驰,所以瞧他各种不顺眼呢?

    刘桐和常润之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大年这日,刘桐也借着还在禁足之期的名义,没有进宫,一家三口过了个简单的年。

    转眼便是大年初五,元武帝的寿诞。

    刘桐和常润之同样没去,送上一份礼就算数。

    隔了几天,宫中元武帝贴身内侍来下赐各府赏赐,侧面询问刘桐怎么又送字画。

    没娶常润之之前,刘桐每年送的都是字画。唯独去年常润之过门后,送了一具雕件。

    这回又送了字画。

    刘桐给内侍的回答是,他觉得还是字画好,所以力主送字画,可别小看了这副字画,好歹他可挑了好几天呢。

    内侍带着这样的回答回宫禀报了元武帝,元武帝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对一旁的贵妃道:“你瞅瞅,多大的人了,还和朕耍这种小脾气,越大越活回去了。”

    贵妃只是笑,装作无意地问道:“陛下,九皇子的禁足可以解了吧?九皇子妃从生了孩子,还没带着孩子进宫呢?听说陛下这个皇孙儿长得特别漂亮,臣妾心痒痒,很想看他是什么模样呢。”

    元武帝执银筷的手一顿,道:“这还不简单,你下个谕旨,让她进宫不就行了?”

    元武帝看向贵妃:“你喜欢那常氏?”

    贵妃顿时掩唇笑:“陛下不喜欢她,是因为她说的话老堵了陛下的口吧?”

    “哼。”元武帝不置可否:“朕瞧着她就没规矩,小九与她成亲至今,也就只有她一个,简直是个妒妇!”

    贵妃笑道:“那有什么关系?她再嫉妒,若是九皇子硬是要纳妾,她还能拦住?再说如今九皇子妃已经为九皇子诞下麟儿,九皇子有后,她也算是个功臣,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陛下又何必和她过不去。”

    元武帝不吭声,心里总是不得劲儿的。

    他夹了几口菜吃了,也不欲在贵妃这儿久留:“什么时候你下谕旨让那娘儿俩进宫,也通知朕一声,让朕也瞧瞧惹得小九打上人家门去的那孩子长得有多漂亮。”

    贵妃笑着应是。

    只是,没等贵妃下谕旨,大魏的边关便遭了秧。

    燕北关八百里急报,鲜卑王率鲜卑骑兵,逼近燕北关。

    燕北战事,一触即发。

    还不到开朝的日子,所有朝臣却都聚集在含元殿上。

    御座上的元武帝脸色铁青。

    燕北关的消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传达才能让京城所知,而在这段时间里,燕北关的情况有什么转变,他们并不知道。

    之前元武帝已经下了一连串的命令,兵部正式凸显在了六部面前。

    各种改良武器、辎重粮草,本是一直便备有的。如今战时紧急,燕北关处情况不明,这些所需必须尽快运抵燕北关。

    晚一天,或许燕北关处的形势就要更为严峻,时间不等人。

    但是,现在诸位大臣却在为派谁去燕北关,争论不休。

    因为涉及到国界、边关,又正逢燕北关有将领回京换防,燕北关处的军务说不定有所懈怠。

    这场仗,从燕北关传来的八百里急报上可以看出,如今的燕北关将领,对此战也没有十足把握。

    因为在急报上的形容里,燕北关将领提到了鲜卑王几乎是“倾举国之力”。

    从兵力上来说,燕北关处防军恐怕比不上鲜卑王所率领的军队。

    那么,这次运送辎重粮草的朝廷官员,也担负着激励军心的重责大任。

    惯例上,这样的人应该从皇室中选,尤其是皇子。

    但谁也知道,这一去,说不定就回不来了。

    谁知道鲜卑人会不会成功攻占燕北关呢?

    太子身为储君,自然要安稳坐镇后方,所以他虽然面上紧张,却仍旧作壁上观。

    祁王礼王恨不得遮掩住自己身形,让元武帝注意不到他们。

    祝王难得出现在了朝上,却微微垂首,浑身裹满了郁气,散发着生人勿近的气息。

    岑王打了个哈欠,有些无聊地看着争来论去的朝臣们,眼底写满了不屑。

    而瑞王,眸色沉沉,微垂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而朝臣们嘴里不时蹦出太子、祁王、瑞王等人的称呼。

    这也正是元武帝脸色发青的原因。

    军情紧急,他的儿子们一个个仿佛事不关己一般,而他的臣子们,却还有闲心在这里争论谁去燕北关更好!

    元武帝只觉得气血上涌,猛地站起怒喝道:“都别吵了!”

    玉阶下顿时鸦雀无声,元武帝手下一指:“太子及五王、皇子们出列!”。

第二百三十三章 人定() 
元武帝已成年的儿子们顿时都站了出来。≥

    元武帝的长相虽然有些显老,但他爱美人儿,后宫里就没有姿色平平的宫妃,所以他的儿子们长得都不赖。

    如今他一令之下,所有儿子都站出列,便能看得分外清楚。

    一溜儿的俊男,足以体现皇室血统的优良。

    瞧见齐整的儿子们,元武帝按下了怒气,几息之后方才开口道:“燕北关战事不明,粮草武器需尽快运抵,另外,朕还要分派五万人马,前往燕北关援军。辎重和军队,需人统领前往。”

    元武帝扫过玉阶下的儿子们,声音沉沉:“身为皇家人,你们也知道此事,兹事体大,耽误不得。此番前去燕北关,谁肯自荐?”

    此话一出,阶下却无人应声。

    元武帝略感失望,视线不由停驻在了几个参与朝事较多的儿子们身上。

    岑王一向光棍,也知道自己最近惹了元武帝不快,元武帝极为不待见他,眼瞧着兄弟们一个个装鹌鹑,顿时“噗嗤”一笑,懒洋洋说道:“父皇,儿臣就不去了,领军押运粮草武器这种事儿,儿臣没那本事,也不抢那功,儿臣这身板儿也经不起折腾,难说不会半道上就折返回来。再者嘛,儿臣怕死得很,谁知道到了燕北关还能不能活。”

    岑王话说得太过直白,大殿中更是鸦雀无声。

    元武帝的脸色顿时一沉。

    “知道自己没本事,仿佛你还很得意?”元武帝冷哼一声:“朕瞧着你也没那本事。”

    元武帝表明了对岑王的不满,朝臣们也暗暗道岑王不分场合,已失圣心。

    岑王眯着眼笑,丝毫不觉得这对他有什么影响,说完话便闭了嘴,继续欣赏着兄弟们明里暗里的心眼儿算计。

    元武帝又等了一会儿,还是没见有人出列,深吸一口气道:“没人自荐吗?”

    太子眼睛滴溜溜转了转,视线在祁王、礼王和瑞王身上打了个圈儿。

    若说这件事最为合适的人选,莫过于五位王爷。但祝王的身体不适应长途奔波,岑王又挑明了他不会去,所以便只剩下了这三位——既在民间有些威望,又多少有些能稳固大局的能力。

    那到底推谁出去呢?太子暗自想着。

    可没等他先考虑个清楚,元武帝就又出声了。

    “既然没有人自荐,那么——太子,你来点人吧。”

    太子闻言顿时惊诧,猛地抬头看向元武帝,惊愣的神色一览无遗。

    这倒是取悦了元武帝,元武帝微微一笑:“太子点人为将,前往燕北关。”

    一瞬间,祁王和礼王的视线顿时都看向了太子。

    暗地里,祁王和礼王已经开始了联盟,太子对此也略知一二。

    但对太子而言,礼王的威胁倒在其次,祁王在文臣中的威望更让他忌惮。

    太子顿时心定,正要开口说点祁王前往燕北关,嘴刚张开却又猛地闭上,眼中的惊诧让他差点闪了舌头——祁王在他即将开口的当口,用口型对他说了两个字。

    宇文。

    这两个字对太子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他知道?他怎么会知道?他在威胁我!

    太子的心乱了,目光游移不定。

    上的元武帝见他迟迟没有决定,不由轻咳了一声唤他道:“太子。”

    太子立刻看向元武帝,见元武帝蹙眉,顿时心慌起来,急眨了好几下眼睛方才伸手出去,原本指向祁王的手一顿,微微一偏,指向了瑞王。

    瑞王似有所觉,缓缓抬头,对上太子的视线,又垂眸下去。

    “好。”元武帝自御座上站起身,道:“既然太子点了瑞王为将,那朕,就封瑞王为正四品忠武将军,即刻前往燕北关。”

    刘桐惊愕地抬头,眼睁睁看着瑞王向前一步,沉稳地撩袍、下跪,掷地有声地应道:“儿臣遵旨。”

    大局已定。

    刘桐瞪大眼,一时间竟然做不出任何动作。

    他心跳已经紊乱,只觉头脑热。

    五哥要去燕北关?

    五哥要去打仗?

    就这么决定了?

    刘桐下意识地上前一步,身后有人拉住了他的后襟,微微有些虚弱的声音传来。

    “九哥,不要冲动。”

    刘桐退回步子,扭头看向出声之人。

    “十二弟……”他的声音异常沙哑。

    十二皇子点点头,轻咳一声道:“瑞王或许另有打算。”

    “我知道,我知道,可是……”

    刘桐当然知道,若是瑞王没有应对之策,不会就那么一句话不言便接了这个圣旨。

    可是,五哥是要去燕北关啊!是要去正要打仗的燕北关啊!

    从前五哥还和他猜测过,燕北关也好,鲜卑人也好,或许当中都有人和太子有过交易往来,五哥从未在军政之事上留过心,此去若是遭了人算计,又或者直接因为战争而有什么闪失……

    刘桐蓦地看向正在玉阶之上与瑞王和大臣们交代各项准备和行军事宜的元武帝。

    恨意一闪而逝。

    他重又垂下了头。

    早朝直到临近晌午方才散了,元武帝留了皇子们留宫用午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