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继妻-第1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泰昌帝和皇后在荣郡王府歇了一晚,第二日便早早地起了身去光顾刘桐推荐的那家馄饨摊子。

    几年之后的的馄饨摊子,还是一个馄饨摊子。摊子老板已经和刘桐熟识了,见到他便笑“小哥来啦,还是老规矩吗?”

    “哎,我给你带了新客人,一共上三份啊!”

    “好咧!”

    摊子老板笑着点点头,很快三碗热气腾腾的馄饨便端了上来。

    侍卫拿了银针悄悄试了毒后见没有异常,方才对泰昌帝点了点头。

    宫中美味佳肴不断,泰昌帝吃起街边馄饨来倒还是津津有味的,连带着皇后也吃了个干净,羞赧地摸了摸肚子,觉得有些失礼。

    泰昌帝先放了筷子,点头赞道“汤鲜味浓,好吃。”

    这会儿馄饨摊上的客人并不多,老板正巧有空,闻言便看向他们这桌笑道“客官要是觉得吃着还成,下次再来啊。”

    泰昌帝笑眯眯颔首,同老板聊起天来。

    “我听我家弟弟说,你这儿的馄饨摊子也摆了好些年了,生意一直不错,按理说应当是赚了不少,怎么还摆摊子,不租个店面呢?”

    刘桐也道“是啊,怎么不租个店子?”

    老板笑言道“我这小本生意,没有余钱租店面。况且我摆摊子也习惯了,倒不耐烦多出租赁银子。京城这儿地价贵,摆摊的摊费就不少了,要租店面的话,我怕回不了本儿啊。”

    老板娘也插话道“当家的是老实人,咱家馄饨量足,汤都是熬的新鲜高汤,价钱嘛也不贵,虽说生意好,但也就赚点儿小钱。”

    老板跟着笑了“小老百姓,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愿望,能生活富足就行。”

    泰昌帝笑了笑,正要开口,街面上匆匆跑来了个背着箩筐的青年。老板娘忙接过他背上的箩筐,嘱咐了他两句后,青年便又迅速地走远了。

    “那是我儿子,刚从家里地里头摘了新鲜的菜来,有些老客人吃馄饨,喜欢在里头多加些菜蔬。”老板笑道。

    “那是俊生吧?”刘桐还记得当初那个多收了银子,却老实地不想贪便宜的少年,笑道“倒是好久没见着他了。”

    “小哥还记得俊生啊?”老板很高兴“咱家馄饨摊子最开始摆摊头两年,俊生一直跟着帮忙的。后来挣了些钱,就送了他去村里头的学堂认字儿了,我们摆摊的时候,就留他在家里照顾弟妹们,他有时候也来给我们送送东西,待得不久。”

    泰昌帝听到老板的儿子念了书认了字,顿时来了兴致,问道“哦?老板想要令公子考科举入仕吗?”

    老板顿时羞赧道“这倒是没想过,只是家里一直都是地里刨食,难得能有些余钱,送儿子去多认识些字儿,想着将来他长大了说亲,媒婆把他识字儿的事儿说一说,有女儿的人家能高看他一眼。”

    泰昌帝点了点头,又笑问道“那他有去考科举吗?”

    “倒是考过,过了童试第二轮。”老板叹了声“过了第三轮就能是童生了,有点儿可惜。俊生倒是觉得没关系,打算今年再考一次。”

    “我听说皇上要颁布科举全制了,以后民间百姓家的孩子,都能通过科举入仕做官。”泰昌帝笑悠悠道“老板若是能供得起,倒不如让你儿子多坚持坚持。”

    “这个”老板有些意外这位新客人同他透露的信息,睁大眼道“您怎么知道?”

    泰昌帝眨眨眼“我在宫里有人脉,这个消息准错不了。”

    老板倒不是怀疑他,本就是聊天儿嘛,想到什么说什么,他便也没有隐瞒,道“不瞒这位小哥,我家俊生人老实,心眼儿实在,村里头的老村长说他做事儿行,和人打交道不行,没有那么圆滑。”

    老板摇摇头,一边择完菜洗了手过来的老板娘接过话道“老村长说我家俊生要是做官,准是给上头的人顶罪的料。”

    泰昌帝眉毛一挑,刘桐蹙起眉来“什么叫给上头的人顶罪?”

    老板笑说“老村长就是这么一说,估计是怕我家俊生被人给利用了,他爱惜后辈,不想俊生蹚朝廷的浑水。”

    泰昌帝不动声色道“当今圣上登基也三年了,治理天下一直是尽心尽力的,老村长的想法,有些危言耸听啊。何况,入朝报效朝廷,怎么能说是蹚朝廷的浑水呢?”

    “皇上再治理天下费心,也不可能时时刻刻盯着所有人啊。”老板道“就拿咱们农家人侍弄田地来说,哪怕天天都去地里头转悠一圈儿,也不能保证就没有害虫吃咱们的庄稼不是?头前没发现,说不定等发现的时候,就已经是虫灾泛滥了。所以老村长才说,能识字儿明理也就差不多了,搅合到朝廷里头去,权势富贵那是有了,可那风险也不小啊,说不定哪一天就大祸临头,被人害了都不知道呢。那些个贵族们都是这样,保不齐某天就全族覆灭了,更别说咱们小老百姓了。”

    老板娘跟着点头“是啊,当今皇上应该是个明君,我们就只希望,皇上治下能让咱们小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吃穿不愁,那就阿弥陀佛了。”

    泰昌帝一早的好心情有些沉了下去,刘桐见他面色不大好,付了馄饨钱,悄声请人回宫。。

第三百四十六章 致富() 
当日小朝会,几个老臣在泰昌帝面前明里暗里推销自家孙女儿,泰昌帝一直沉着脸一言不发。

    末了,他才冷淡地道“照爱卿这么说,你孙女儿向佛心善,必是适合陪伴太后了?”

    老臣心下一想,皇上这么说那是有门儿啊!顿时乐呵道“是极是极,老臣孙女儿定然会好好侍奉太后。”

    泰昌帝便冷冷一笑“太后身边有宫人伺候着,爱卿孙女儿是名门贵女,何必做那糟践人的活儿?既是一心向善,倒不如皈依佛门,为天下祈福的好。”

    一通话把几个老臣噎了个半死。

    小朝会后,泰昌帝把刘桐留了下来,沉默了许久方才问道“小九,你说天下平民学子,是不是有很多如今日那馄饨老板一样的想法?只为了识字明理?”

    刘桐想了想,道“臣弟觉得,平门学子愿意入仕,与其说是想报效朝廷,倒不如说他们直接的目的,是想要借着做官,积累名声和财富。”

    刘桐笑道“毕竟,一个芝麻小官,能做的也有限。何况从前平民出生的男儿,即便能做官,也不过是在贵族子弟手底下领差,真正轮到大事儿要做决定,他们也说不上话。”

    泰昌帝若有所思地点头“你说得对,而且从前即便是平民子弟,要考科举还有出身限制比如从商者不能入仕。这些规定,倒是应该改一改。”

    泰昌帝现在重心放在改革官职设置上,科举制的革新等这件事情上了轨道之后,想必也能顺利完成。

    刘桐笑道“皇兄今早心情不佳,原来是因为老板说了那番话。”

    “朕是挺在意的。”泰昌帝颔首“朕一直以为,朕登基以来所做的事情,必是对这天下有好处的,却没有想过,其实百姓们有的时候所需要的并没有那么复杂。比如那馄饨老板,让儿子,也就是希望他能明理,将来给他说亲时女方家能高看他一眼。说起来这理由挺可笑,什么时候读圣贤书竟成了增加婚配成功的砝码了?可百姓就是这么想的,那些所谓的宏伟志向,于家贫的百姓们来说,不过只是空谈罢了。”

    泰昌帝意味深长道“所以,即便朕改良了选官制度,削弱了贵族,扶持起了平民寒族子弟入仕为官,其实从根本上来说,并没有太大的用处。因为没银子而读不了书的,仍旧是读不了书哪怕有银子却找不到先生教授学问的,还是找不到人教授学问。根本的原因,是百姓们还不够富,还做不到家家有余粮,人人可。”

    刘桐心下一惊“皇兄这般说难道是要大魏百姓,都能吗?”

    泰昌帝轻声道“有何不可能?”

    这一天刘桐回府,心神不宁的。

    贵太妃抱了陶陶去玩,常润之清点了账册,回屋后看刘桐紧锁眉头,似乎很是担忧的模样,不由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刘桐正想和人倾诉,当即便将泰昌帝那番话告诉了常润之。

    常润之倒是觉得有些诧异。

    泰昌帝的思想很超前啊以法治国,重视法治倒也罢了,现如今竟然开始关注基础教育了?

    可大魏是很繁荣没错,却也没有繁荣到所有人都能的地步啊?

    如果要做到全民接受教育,那最起码要以乡或镇为单位设点,投入教育资源。

    这年头,能识字的,多半都有些野心,谁愿意去穷乡僻壤里教书?

    泰昌帝想得很美,可也仅止于想得美罢了。

    常润之所考虑的,正是刘桐这一天里一直思索的。

    谁去教书?出自贵族的子弟自然是从小就会认字,可他们怎么会去教书呢?

    那就只能是平民出身的寒族子弟了。

    可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家吗?凭什么人家读了书出来,就得去教其他的平民娃娃?这是变相剥夺了他们做官的权力。

    “五哥今儿还提出一个观点,说教育推行不畅,根源在百姓不富。解决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让百姓们能富裕起来。哪怕是在家务农的,也家家余粮不缺。这样,大家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让家中孩子。”

    刘桐叹息道“可让百姓们全富裕起来,这哪儿容易啊”

    常润之倒是觉得泰昌帝这个认识很正确。

    大魏不像她所在的年代,人口基数大。大魏虽然没有彻底的人口普查,但估计起来,总人口数量一般不会超过三千五百万到四千来万的范围内。

    人口数量不多,但架不住土地多啊。大魏的土地,差不多是现代华国的百分之六十。只要开荒得当,因地制宜安排农事,再注重种子的优良培育,要说家家户户都能温饱,这应该是可以的。

    唯一担心的是,有些贵族见这当中有利可图,起黑心加重盘剥。

    还是同一个问题执行力。

    常润之正想着,就听到刘桐道“皇兄觉得,若想致富,最好的办法便是广开海域,与外海各国交易往来。说不定外海有更加丰盛、高产的各类种子。”

    常润之眼前一亮“皇上打算开海域,与各海上国家交易?”

    刘桐没好气道“我这儿还担心呢,你兴奋什么啊?”

    常润之摸摸鼻子“这是好事儿啊,固步自封,永远不能进步。皇上的提议虽然看上去异想天开,但不得不说,是很有胆量也很有野心的一步。”

    常润之抓着刘桐的袖子道“如果皇上真的开了海禁,更开通了海上与外国之间的交易往来你能想象出未来的大魏,会是什么样吗?你不觉得这是值得载入史册的一项政令吗?”

    “可是”刘桐蹙眉道“这很危险,谁知道外海会有什么样人,什么样的植物动物万一他们对我们起了侵略之心怎么办?”

    “你想太多了。”常润之摇摇头“依我看,这会儿外海多半还有些个地方还未开化呢,就好像数百年前的南蛮一样。如果外海人真的很厉害,早就寻到咱们这片儿乐土了。再说,大魏的军队也不是吃素的,皇上不就亲自带了一队燕北军吗?”

    刘桐摸着下巴喃喃“皇兄的确说,要开始练海军来着,还提到了你四弟”。

第三百四十七章 舍弃() 
“小四?”常润之讶异道“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