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荣华路-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岂能当了缩头乌龟?

    “那你小心,我等你归来。”

    付明月瞧出了夫君刘长石眼中的认真与慎重。

    他了解她,就像是她了解他一样。他们夫妻之间,在这些日子的相处下,已经心生默契了。越是如此,她越是能够明白了。

    一个伟大夫的大业,是需要无数的心血与付出。

    她不想阻了他前进的脚步,所,她只能默默的努力,做了他背后的那个女人。她想陪他一起,去见证了,属于他的时代。

    她想,在他的青史留名之上,有她陪衬的一笔,足矣。

    新罗国。

    这是半岛三千里的土地上,最南端的一个国度。它的位置非常好,也是高丽、南韩、新罗三国之中,一个非常富裕的过度。

    为何?

    新罗的土地不错,在南方的平原地带。

    当然,半岛的三千里土地,是北面多上。南面的小平原,嗯,也只能算是小平原上,非常适合种植了水稻。

    就因为新罗国富裕,所以,它才是左顾右盼,想着继续的扩张之路。

    奈何?

    高丽与南韩也许比起实力,要稍弱于新罗国。可两国在唇亡齿寒之间,要合起来跟新罗国扳一扳手腕时。

    新罗国也只能望北兴叹了。

    北进无路。

    新罗国又是三面环海。这等情况下?

    往哪儿扩张呢?这时候,东屠国所在的小岛国,自然就是新罗国眼中的大肥肉。这也是为什么,新罗国南望之时,对东屠国垂涎三尺的原由。

    一个国家,它的扩张肯定都是别人的血与泪。

    因为,要么别人死,要么自己亡。要知道,在这等农耕时代,土地是有限的。而人口是增长的,若无土地?

    百姓在饿死与造反之间?

    那肯定是轰轰烈烈的反了。

    毕竟,饿死这种事情,肯定没人傻傻的饿死自己,成全了那些享受富贵荣华的豪门继续享受了他们世世代代的蛀虫生活。

    至于对外的战争?

    有什么好处?

    除了转移国内的矛盾外,也能消耗一下过多的人口嘛。当然,这有一个前题,那就是需要胜利。

    荣誉这种精神上的药,还是非常有效果的。

    如果战争失败了?

    那就是完蛋的结局。因为,到底就是内外矛盾总爆风,山洪一般的袭来,浩浩荡荡的大势下,谁挡了,都是螳臂挡车,不自量力。

    这一回。

    刘长石的北去,就是要为这一股的大势,送上了一根稻草。瞧瞧,刘长石真觉得,他是一个热心人。

    嗯,至于新罗王室,肯定不会这般想的。

    冬。

    新罗国。

    尚庆道。

    刘长石一行人的打扮,是商贾的商队模样。

    当然,他们也确实是商队。而且,这一回这一伙商队,还真不假的。而大晋朝南来的商队,刘长石只是混在其中罢了。

    他的目的,就是在半路脱离。

    然后

    跟接头的人,好好的谈判一回。

    在一个午夜。

    “叩叩”的敲门声响。刘长石的近卫出去了。稍后,近卫归来,拿回了一个有蜡封的信签。

    刘长石打开了封好的信签。

    里面的内容更简单,就是简单的地址,以及约定的时间。

    次日。

    刘长石见到了,他想见到的人。

    说起来。

    小小的新罗国,也是池浅王八多,庙小妖风大。

    一个千里土地的国度,里面的贵族多如牛毛。真是让人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一回,刘长石支持的并非贵族,而是一伙已经成了气候的流民造反队伍。

    很简单。

    刘长石对新罗国有野心,那些多如牛毛的贵族在刘长石的眼中,也是障碍啊。

    奈何刘长石不想亲自动手,因为,拔起萝卜带了泥。

    这不是简单的带了泥,这会伤了根基的。

    还不如让流民造反的队伍,先来一波。清洗清洗,把这千里土地的新罗国,从上到下,好好的清洗一回。

    有一句话怎么说的。

    白纸之上好做画。

    如今的新罗国,妖孽横生,刘长石可没兴趣,一头陷进来后,给束了手脚。那样的话,他何牛何岁才能南归啊?

    所以。

    对于新罗国的贵族,刘长石只能在心里讲,请他们去死吧。

    死,有轻于鸿毛,有重于泰山。

    在刘长石看来,这些旧贵族的死,就是给新罗国未来的新生。

    这让刘长石有一种胸情大义,满腔热忱的准备了好东西,将要半慢半送给这伙造反目前看来声势浩大的流民。

    唉呀。

    这等棋子,不用白不用。

    至于摘果实?

    那需要合适的机会,那需要合适的时候。目前,刘长石没兴趣跳到台面上。

    一个小毛贼,一个江洋大盗,他们有什么区别?

    在刘长石看来,在他们坐地分脏时,他们都没什么区别。因为,那时候的他们,都把自己的脑袋,搁在了赌桌上。

    那等时候,谁赢谁输?

    赢家通知,输的就得掉了脑袋。

    争王之路,这是一条回不了头的路。

    窃勾者诛,窃国者侯。这一句话,刘长石一直谨记的。他可还想着,未来活得长长久久,他还想着,让刘氏的子嗣枝繁味茂。

    所以,他要活着。

    而且,比别人活得更好。

    “使者远来,辛苦了,里面请。”引路后,刘长石已经来了一处挺不错的营寨。他瞧得出来,这个据点里面,应该有能做主的人。

    因为,来接见他的人,刘长石瞧着,倒是颇有气度之人。

    “奉上命来办事,不敢说辛苦。”

    刘长石打着哈哈,随着迎接的人,进了寨内。

    在一处简陋的木屋内。刘长石见到了,这一座寨子的做主之人。那是一个络腮胡子满脸的大汉。

    刘长石奉了名贴后,就是发现接过去看的人,不是络腮胡子的大汉。而是之前,迎接他的那位中年人。

    这位中年人自称姓金,说自己是一个读书人,可惜,多年下来也是一事无成。

    这位金书生还是自嘲,自己就是一个酸书生。

    至于那络腮胡子的大汉,自称是寨主,外号被人尊一声莽李广。至于本名,倒是不为人知了。又或者,想隐瞒了出生?

    当然,这些人不讲了真名,刘长石能理解。

    造反这点事儿,那是要祸及族人的。肯定要隐姓瞒名啊。不要功成名就之时,那是能捂了就捂了。

    至于功成名就了?

    那时候,肯定是满堂贺彩声。

    “寨主,这位萧使者是南边的贵客。”金书生在看完了名贴后,对那位叫莽李广的寨主是拱手说道:“咱们这一回要的东西,全落了这位萧使者的头上。”

    “哈哈哈”

    一听金书生的话后,这位络腮胡子的大汉寨主就是笑得叫一个笑声宏亮。整座木屋似乎都在他的笑声里,颤抖好些下。

第111章() 
“萧使者;我是一个爽快人。”

    “贵方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只要我这寨子能做到”这满脸络腮胡子的大汉看似乎挺豪爽;实际上就在套话。

    刘长石这时候的身份就是一个带信的使者。当然;他自称姓萧。

    “寨主爽快人。”刘长子回了一句后;拱手一礼后;才说道:“不过;小可只是区区一使者,只负责传话。还望寨主海涵。”

    当场里,刘长石并不会答应什么。应该拿捏的态度;他会拿捏了。

    为何北上?

    因为这些流民啊,缺了武器。

    没错,就是缺了武器。真是让刘长石瞧着;都是为他掬一把心酸泪来。不过;想想而矣。

    刘长石心里巴不得,新罗国内打得越乱越好。

    乱局嘛;他出来收拾好了。那才叫登高一呼;立杆见影。

    若不然

    他一个外人;如何来一个鹊巢鸠占?

    想摘果子;还得让果子成熟;不是吗?

    新罗国是正规军,这些流民啊?缺了后备;缺了资源。在这千里土地的新罗国中,贵族多;对于百姓压榨狠。可同样的;对于王室而言,集权难,当然,也有好处。

    那就是泥腿子起来造反时,那反动压迫的力量够强大。

    这不,面对新罗国的正规军,以及贵族的私人武装时。这些流民造反队伍,那是缺衣粮,还缺武器。

    当然,他们的缴获也多。

    可那又如何?

    这些流民缺了门路,只能被来做买卖的大商贾,那是狠狠的再压榨收刮了。

    刘长石现在的萧使者这个身份,就是南边大晋朝某个士族里的使者嘛。所以说,只在利益多,哪怕隔了几千里,同样也能谈生意的。

    “家主让小可带来的话,也简单。”刘长石还是朝南边拱手一礼后,才道:“要武器,家族中可以提供。要粮食,家族中同样可以提供。不管是盐、布、马匹,这些都可以商量”

    “唯一样。”

    刘长石拉高了音量,用一种慎重的语气说道:“一手钱财,一手货物。”

    “当然,贵方若是钱财不够,用人口来凑也是可以的。”没错,刘长石也是当起了奴隶贩子。当然,对于刘长石而言,他收罗了人口,那是拉回了东屠岛上,做了他的治下之民。

    不过。

    也不是一下子就让这些人,当了治下之民的。

    至少,得给这些人洗洗脑后,确定是安份的,那才是打散了,安排到了治下,由官府管理。

    刘长石觉得北上新罗国,目前条件不成熟,那么,积蓄力量吧。

    人口在农耕时代,就是最重要的资源。

    刘长石不介意,他的治下,人口越来越多。人多好办事。

    想刘长石的治下,不管是兵工武器坊,还是盐场,又或是捕鱼队,那都是大的缺人手。更不要说,东屠岛上的农耕与畜牧,这全是需要人手、人手

    摊子大了,人才缺。那人手,同样缺啊。

    百废待兴之时,刘长石是干劲满满,东屠国上下此时,也是一心奔前看。

    “”

    金书生和那位络腮胡子的寨主,自然是凑近了一起商量。说起来,这个寨子的寒主可不是真正的做主之人。他们是中间商

    这真正的流民,那一伙的头目,刘长石等人是不接触的。因为,刘长石等人只靠海岸之地交易罢了。进了内陆?

    那就是傻缺了。

    人生地不熟,被人绑票了,只能叫活该。所以,这位寨主,以及这位寨主的势力,都算是二道贩子。

    “萧使者,我们寨主之意,贵方的要求都可以答应。”

    金书生在跟络腮胡子的寨主商量后,除了压一压价格外,倒没别的异议。很简单,这可是单边买卖。

    在这等时候,特别是武器,那真不是谁都能提供的。

    至于刘长石的算盘更简单?

    他提供的只是冷兵器。而兵器最是暴利。至于?刘长石只提供给自家的军队使用。效果非常好。

    刘长石除了以战养战外,就是在开发了贸易以外的第二生命线,那便是贩卖武器以养国库。同时,也让自家的武器工坊越发的壮大。

    想一想,用别人的钱,壮大自家的兵器工坊,这真是一件美妙的事情。而且,这里面的利润,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