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荣华路-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事,堂妹你跟遂娘好好聊聊,我这边就看你们母女的意思。”谢王氏表明了态度,尔后,她就是坐那儿饮茶。

    似乎那手中的茶盏,有一个什么漂亮的花样一般,她没收回了目光。

    谢王氏要当了壁上观。

    刘王氏这会儿,肯定不能装傻充样。

    刘王氏叹息一声后,才是说道:“遂娘,这发生的事情,娘和你婆母已经讲过了。你是当事人,肯定也应该知情。”

    刘王氏话到此,把桌上的一张贴子往前一推,说道:“这东西你瞧瞧,你婆母之前已经看过了。”

    刘王氏这一讲。

    王遂娘自然就是起身,拿了那小贴子,再度回了坐位上后,仔细的看了起来。

    详细的看了后,王遂娘莫名的心里堵得慌。

    其实,小贴子上的东西很简单,就是一处宅子的地址,还有一个女子的资料。那详细的,连出生,姓甚名谁,如今的近况,一一列举了。

    王遂娘又不傻?

    哪怕不需要再多的消息,王遂娘已经懂了。

    “娘”

    王遂娘唤了话。

    还想讲什么时,王遂娘就跟喉咙被卡着了一样,她有些哽咽的说不出话来。

    生活得太幸福,一时间,幸福成了沙滩上的城堡,任哪个女人都难以接受的。更何况,还是王遂娘这种在苦里熬过来,刚尝了蜜的甜味儿。

    突然,就有人来打醒了她,告诉她那不蜜,那是包裹了蜜的毒啊。

    若非来说了实情的是她的亲娘刘王氏,王遂娘都有一种感觉,她情愿当一个傻子,装着不知道真相。

    因为,真相太伤人。

    傻子有傻子的快乐。蒙着双眼,以为就天黑了。那样的话,不会像现在这般样,让王遂娘觉得痛入骨髓里。

    因为爱,所以恨。

    没有爱,哪来恨?

    “娘,这是真的吗?”王遂娘合上了贴子后,问道:“这个女人就是那个想破坏了,我和夫君之间感的女人吗?”

    刘王氏点点头。

    “遂娘,您”刘王氏看着女儿,女儿王遂娘没哭,她的语气先是有些过份的平静,尔后,的面容却是沉寂了下来。

    好不容易,在女儿生了外孙谢知源后,找回来的幸福笑容。这时候,已经完全的不见了。

    “娘,您的意思,女儿明白。”

    王遂娘倒底大风大浪已经过来了。她这时候,理智战胜了感情。

    “给女儿一点时间。”

    王遂娘挤了一抹的笑容,越是受了打击,王遂娘越是觉得她应该挺直了腰杆。她是谁?

    她是王氏与刘氏的女儿,她不应该被生活的一些磨砺,就是被打击得趴地不起。她应该堂堂正正的。毕竟,她王遂娘不做了任何有辱门风之事。

    她行得直,立得正。

    问心无愧,何来颓废?

    “好。”刘王氏看的出来,女儿王遂娘主意已经定下。既然如此,刘王氏也不想再勉强了女儿。

    在感情上,女儿家天生就是一幅的玲珑性子。

    唉唉,刘王氏除了叹息,还能如何?

    “姑母,我和夫君情深意切,我相信,这里面肯定有夫君的难处。”王遂娘已经看出来真相,不过,她还是愿意相信枕边人

    所以,她不想,匆匆之间,就下了结论。

    哪怕是衙门断案,还要问了犯人呢。

    更何况,是俩夫妻之间,王遂娘总要问了夫君谢绍这事情的真相。她要从夫君的口中,知道了为什么?

    他是否有苦哀?

    “你这孩子,姑母自然是相信你的为人处事。也罢,也罢,这事情由得你跟绍儿好好商量商量。”谢王氏最后给了答案。

    这一回。

    刘王氏来看望了女儿,说了这一回事情。

    在之后,关于大孙女刘玉娘的婚事,刘王氏没提。她瞧得出来,女儿王遂娘的心情甚忧。

    刘王氏没跟女儿王遂娘提,她只是跟堂姐谢王氏之前,提了一嘴儿。

    一切随缘。

    刘王氏也明白,这大孙女刘玉娘的婚事,到了这一步,还要看后面的撮合情况。急,是不能急的。

    这得慢慢来,细火慢熬,才是好品味。

    当晚。

    谢府。

    王遂娘在哄睡了儿子谢知源后,一直在静静的等待。

    谢绍回来的有些晚。

    王遂娘依然像往常一样,在闻着谢绍身上的酒味后,给他送上了备好的醒酒汤。

    “酒多伤身,夫君当以身份为重才好。”

    王遂娘说这话时,递了醒酒汤。她离着夫君谢绍很近,她在嗅了,夫君谢绍身上的气味。在里面,那酒气中,有一缕的幽香,那是女子的胭脂香。

    “好,依你便是。”

    谢绍答了这话,又是喝了醒酒汤,才又道:“一些朋友之间的交情,倒不好多拒绝。”

    “不过,我有记着遂娘你的话,放心,我且饮浅些。”谢绍说这话时,似乎心情不错的样子。王遂娘听后,温柔的笑了笑。

    “给夫君备了宵夜,夫君可还少用些?”

    王遂娘这时候,让丫鬟送上了洗漱之物。

    拿着温热的帕子,擦了脸与手,谢绍整个人清醒许多。他摆摆手,道:“不用了,夕食用得挺不错。这会儿,真不饿。”

    “”

    王遂娘还想说什么时候,又是停了话。

    片刻后,她才是笑说道:“那夫君先沐浴吧。”

    “好。”

    这一回,谢绍没拒绝。

    等谢绍沐浴好,已经是更衣出来时。

    王遂娘已经是卸下了妆容。这时候,她的打扮非常的简约,也非常的温婉。

    “夫君。”

    王遂娘唤了一声。

    谢绍笑了一下,摆手示意侍候的丫鬟退出去。

    屋内,就剩下了夫妻二人。

    “可歇息了?”

    谢绍问道。

    王遂娘这时候从梳妆台前起身,她立了那儿,望着走过的谢绍。一时间,她不想开口,问了某些真相。

    只是,灵魂里的骄傲,又让王遂娘挺直的腰杆儿。

    她突然发现,她做不到不开口。因为,那样的逃避,不是她的性格。

    “夫君,你有一件事情,想跟你寻问一下。”王遂娘最终还是开口了,她笑了一下,浅浅之间,有若春风灿烂。

    “当然,夫君若是有不方便的地方,不回我便是。”

    王遂娘又是补充了一句话道。

    “咱们夫妻之间,哪还有什么不方便的?”谢绍摇摇头,颇不在乎的样子。

    王遂娘这时候,就是开口,她说道:“宁德街的凤台巷子里,一幢二进宅子里,一位姓柳的女子”

    “夫君认识吗?”

    王遂娘问话时,一字一字的吐出。

    那地名儿出来了,那姓氏再是出来了。谢绍的眉头动了一动。

    他的目光望向了枕边人,谢绍的声音这会儿压低了一些,他问道:“遂娘,你查了我的行踪?”

    王遂娘苦笑袭上了嘴角。

    是啊,枕边人的问话,还要再问吗?

    其实,他已经承认了一些真相啊。

    王遂娘这时候闭上了眼睛,她想把眼中的泪花,全部的掩下去。她不想哭,那让她会显得太脆弱了。

    女子的脆弱,在王遂娘看来,那完全是自己犯了傻。才会给别人,以伤害了自己的机会。

    良久后。

    王遂娘没回话,屋中的气氛很诡异。

    谢绍说道:“遂娘,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王遂娘此时睁开了眼睛,哪怕她的眸子还是湿润的。可她至少,没落了泪。

    她就是那么的望着他,目光里说不上来的失落。

第110章() 
建业城是宜人的秋日。

    在几千里之外的东屠国;那儿也在过了秋季。

    东屠国啊;是一处非常不错的海岛国。这里的气候更是不错。当然在秋天嘛;将要收获之时;更是一个热闹的时节。

    对于刘长石而言;这里是他志向腾飞之地。

    因为;这是他的根基之所在。

    至于北望新罗?

    那是他的梦想。

    梦想与志向;总要踏实去实现的。一步一步走出来,才能变为了现实。

    刘长石很忙碌,在秋收之时;哪怕他这个国王也很忙碌。因为,小小的东屠国,是不养了闲人的。

    等秋收后;就是迎来了兵事操练。

    养兵秋日;用在一时。这等农耕时代,又是东屠国这等小国;兵事操练;那除了真是为了打仗外;也是为了训练出一支强兵。

    国虽小;忘战必危。毕竟;东屠国的身边,时时刻刻有一个窃视着的新罗国。这如哽喉头的滋味;未尝不是一种动力,催促着东屠国下下一心;那是牢记了兵戈于手;方能没有亡国之忧患。

    “我准备北上一趟。”

    “在年节前,一定回家。”刘长石在处理了公务后,于夕食后,跟他的妻子付明月说了他的打算。

    “北上?”

    付明月不解,她问道:“可是还要去草原上走一趟吗?”

    可在付明月的理解里,不是才去草原归来不久吗?莫非在夫君的心中,草原的魅力就是那般的大吗?

    “不,不是。”刘长石轻轻抿了唇,他没笑,可扬起的弧度,还是表明了他的心情不错。

    “我是要去一趟新罗国。”刘长石跟妻子付明月说了他接下来的行程。付明月小小的惊呼一声,说道:“你去新罗国?不,那太危险了。”

    付明月哪怕明白,新罗国的王室是她的外祖一系。如今的新罗王更是她的嫡亲舅舅。那又如何呢?

    对于王室而言,新罗国的利益更重要。不说一外外甥女,便是当年新罗国入侵了州胡岛时,也是没考虑了付明月的母亲,这一位新罗国的公主殿下的。

    在政治面前,利益为重。

    莫说区区公主?便是王子,那新罗王若舍了,还是舍得的。

    “放心,我会易容换装。”

    刘长石安慰了妻子付明月,他道:“这一趟,我非去不可的。”若非有必去的理由,刘长石不会冒了无缘无故的险境。

    刘长石有泼天的胆量,可不代表了,他就是鲁莽之人。

    相反,他在被太元帝那一回的安排人袭杀后,他已经明白一个道理,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若有青云声,无声死了,那便是人亡志消

    活着,才有希望。

    刘长石只不过是在利益与危险之间,做了一个权衡轻重与利弊。

    在足够的利益面前,有些危险,应该冒时,还是要冒的。

    “而且我新罗国,也不是用了现在的身份,你大可以放心的。”刘长石安慰了妻子话。在妻子付明月面前,刘长石整个人是放得轻松惬意。

    他们成婚了,哪怕没圆房呢。

    可他们依然是实际的夫妻,是一起掌握了东屠国的王与王后。

    这个小小的国家,是他们这一对夫妻共同的根基。

    这一回北上新罗国,刘长石是势在必行的。因为,其中的利益太大了。大的他都能无视了危险。

    当然,对于一个志于天下的大棋盘上,有心当了一个棋手。

    那么,自然是要冒险的。

    谁让东屠国的盘口太小了,若不壮大。于这大世之时开启啊,那就是一种退步了。时移势易,在大时代的背景下,大丈夫岂能当了缩头乌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