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藏友,你怎么就知道这是真品呢?”林正德反问。
“我拿房子换来的,而且对方是我的一个老朋友,他的祖上是开典当行的,在清朝末年的时候就把这盘流传了下来,他急用钱,而我又酷爱这一行,所以就卖掉房子拿下了。”
藏友很相信他的老朋友,认为老朋友不会坑他。
而林正德却笑道:“这位藏友,你的心可真大,难道老朋友就不会坑人吗?据我所知,有些人专门找熟人下手,实话告诉你,像这样的物件儿,要么是绝世珍宝,要么就是精仿的赝品,我估『摸』着,你那套市中心的房子,白打了水漂。”
当这位藏友听林正德这么一,顿时汗如雨下。
市中心的房子,而且还是130多平的,没有两千万绝对拿不下!
“林……林先生,您没有搞错吧?您话可得负责啊!”
藏友心脏病都要犯了,不过还好没有直接晕过去。
“我骗你也没有意思,更何况我身为古玩界的资深专家,不会走眼,实话如果这件东西是真的你就赚大了,但很遗憾在我看来是个赝品。”林正德再次道。
而这时,吴良终于看不下去了。
他真是受不了,明明就是件货真价实的宋代定窑佳品,却被林正德成是赝品,这样做真的十分误导藏友。
万一,这件宋代定窑倒扣芒茬被一锤子砸碎,这损失不仅是钱,还有文化价值!
虽然吴良自认为不是个正儿八经的古文物鉴定专家,但也不想看到林正德坑藏友。
“我认为,这件定窑倒扣芒茬,就是真品,而且是件难得的文物,绝对不能砸掉,否则大家都会遗憾终生!”
吴良发声,来维护藏友的权益。
林正德却反驳道:“吴良,你真当宝贝满大街都有啊,十年来,我也没接触过第二件宋代定窑倒扣芒茬。”
“所以,你根本不了解,十年来你就只接触过一件,又怎么能了解真正宋代的定窑瓷器呢?你看盘子釉层表面那泪滴状的花纹,你是眼瞎吗?”吴良强力有的进行反击。
他这话的在理。
古玩鉴宝,不能死读书,不能只看理论,只有亲自接触,拿到实物进行研究,才能锻炼眼力。
由于吴良有鉴宝术在,所以吴良可以无视所有必要条件,他只需要睁眼去看就够了。
但是林正德与他不同,有着本质区别。
林正德冷哼一声,然后不爽的回应道:“你懂什么,我师父传我鉴宝秘籍,上面清清楚楚写了宋代定窑瓷器倒扣芒茬的种种特征,我这东西不对,它就一定不对,你这个连放大镜都不用的人,就别不懂装懂了!”
林正德火气,一直就很大,牛脾气很暴躁,他就是冲着吴良来的。
而吴良,也根本不怕他。
“纸上得来终觉浅,好听点你是纸上谈兵,难听点你就是个书呆子,古玩鉴宝这一行,光看书本上的东西,你又如何能保证万无一失呢!”
台下的观众,意见不同。
有人觉得林正德阅历丰富,在古玩界资历深,所以的话比吴良有份量。
而也有人认为,吴良的话也很有道理,理论和实践缺一不可,如果只靠理论也不校
吴良与林正德之间,起了争执,除了钱名举之外,其他几位节目组邀请的专家,也都纷纷站队林正德,他们与林正德持有相同的观点。
节目主持人感到很为难,到底应该选择相信谁呢。
一边是古玩圈资历颇深的老专家,一边是后起之秀吴良。
其实,主持人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如果真要让他做出一个选择的话,他会选择站队林正德等这几位老专家,只因老专家在圈内『摸』爬滚打好些年,经验更多,眼力更好。
但是,理『性』思维又告诉他,他不能立刻选择站队。
毕竟是节目主持人,要尽量的保持公正,不能得罪人。
故此,主持人又将目光移向了一直都没有开口话的钱名举。
钱名举在古玩圈的名气,与林正德齐名,甚至在口碑上还要略胜林正德。
望着紧皱眉头的钱名举,主持人问道:“钱先生,请讲讲您的见解吧,这只盘子,到底是不是宋代定窑的瓷器?是不是传中的倒扣芒茬呢?”
这是钱名举在鉴宝时少有的皱眉头,因为他也遇到了难题。
宋代定窑白瓷倒扣芒茬的覆烧工艺十分复杂,对工艺的要求很高,本来在古代就是稀罕物件,流传到现在更是存世量极少。
没有实物的参照,钱名举着实不敢妄下定论。
“容我再想想,这只盘子,亦假亦真,实话,这次我真的有些拿捏不准了。”
还是钱名举老爷子比较诚实,拿捏不定就是拿捏不定,并不会掩饰,不像林正德等人。
其实,林正德等人也不准,只是不想让台下观众认为他们水平不行,这才欲盖弥彰,管他真假,他们在乎的是自己的名声。
等拿锤子把这只盘子哐啷一砸,随着一声清脆,盘子碎掉,就无从对证。
“师兄,这么快就忘记师父教给我们的口诀了?唐定『色』灰宋发黄,宋时泪滴灰点唐。南宋生硬北唐轻,黑定无『色』暗点藏。浮亮釉层脱不匀,釉面可见蝇翅纹。气泡两层下层,水泡在上鱼籽匀。釉像油漆下干泡,鉴别定窑眼有神。师兄,这些难道你都忘记了吗?”
林正德面目阴沉,对大家道:“赝品,该砸!”
aq
更新快 广t告少
第675章 类银似雪天下白(。com)
“林正德,你砸什么砸,你根本不能确定这是赝品,你迫不及待的砸掉,是想掩饰什么?是掩饰你的无知吗?”
吴良已经顾不上其他,他就是要狠狠怼林正德。
林正德这是在误人子弟,吴良不管他是不是古玩圈的泰斗级人物,直接照怼无误。
“狂妄无知的辈,炒作起家的伪专家,你赶紧闭嘴吧,马上开砸,赝品不砸难道还留着祸害别人吗?藏友已经与节目组签订了协议,赝品必砸无疑!”
林正德顾不了其他了,既然他已经了这是赝品,那么他就不管到底是真假了,反正一定要维护自己的想象和名气。
当然,就目前看来,林正德确实『摸』不清这只盘子的来历。
吴良再次强势回应,“林正德,若你今敢砸碎这只盘子,你将会成为千古罪人!”
现存的宋代定窑白瓷倒扣芒茬,已经极少,损毁一个就等于毁掉了半个宋代定窑白瓷文化。
这跟当初吴良摔碎青花瓷瓶不一样,完全不一个『性』质,因为比起宋代定窑白瓷,青花瓷并不算是稀有,起价值也不如宋代定窑。
外行人可能会有一种错觉,认为青花瓷是华夏国最好并且价值最高的瓷器,其实并不尽然。
华夏国地大物博,各种瓷器,种类繁多。
只能,当时青花瓷出口国外比较多,所以在国外人眼里比较出名。
但是真论价值,定窑的稀雍性』和历史文化价值,要比青花瓷的地位更高。
定窑位列宋代五大名窑,是五大名窑中唯一烧造白瓷的窑场。
吴良给藏友估价,这只宋代定窑瓷盘,若要拍卖,至少得八千万。
八千万是最低价,多的话能过亿。
真不是吹牛『逼』,吴良的鉴宝术,比某些仪器可要精准多了。
当然,在败家子的眼里,无论是什么瓷器,那都是过眼云烟。
吴良这时选择保住藏友的瓷器,主要是为了反制林正德。
更是为了揭穿,像林正德这种虚伪老专家的假面。
像林正德这种人,不配坐在鉴宝专家的席位上,为了不损名气和形象,竟然在还没有弄清藏品真伪的情况下,就妄自决断,简直自私自利!
台下的观众们,都懵『逼』了。
真特么不知道应该相信谁了。
懵『逼』树上懵『逼』果,懵『逼』树下你和我。
公公有理,婆婆有理,这只盘子到底砸不砸啊?!
这正是尹剑导演最想看到的节目效果,可是很明显有些上头了。
他原本期望各位专家之间稍微发生点争议,这样会增加节目的看点,而现在却有种无法把控全场的感觉。
“不行,我得出手!”
尹剑导演,直接走上台。
“各位专家,各位大师,大家都是同行,不要伤了和气,既然存在争议,为了保险起见,就再商讨一下吧。”
尹剑上台之后,总算是缓解了火『药』味十足的气氛。
而这时林正德依然果断的道:“尹导演,不必多,这是赝品,必须要尽快砸。”
“林先生,先不要着急,吴先生认为这是真品,那就明存在争议,按照合约,存在争议的藏品,是不能被砸的,我们得按照规矩办事。”
现在,尹剑也发现了,林正德好像迫不及待的想要砸碎这只瓷盘,这看来有些反常。
尹剑虽然不敢得罪林正德,可是他也不想节目出岔子,若是闹出什么负面消息,砸错了东西,节目口碑必然会直线下降,影响严重的会直接导致节目关停。
因此,尹剑才不得不慎重。
此刻,林正德更加沉不住气了,“呵呵,如果连赝品都不砸,还配称‘一砸定音’吗?不砸难道留着祸害别人,我看啊,这有点像是娱乐节目,一点都不严谨,我林正德答应来录制节目,是本着帮助藏友们解『惑』的初衷,大家是选择一个连放大镜都不会使用装模作样的年轻人,还是相信我这样资历深厚经验丰富的老专家?”
经过林正德煽动情绪,台下观众,有绝大部分人都表示支持和赞同。
“我支持林先生,林先生是为了咱们藏友的利益,不能再让赝品害人了!”
“林先生的话太对了,如果这个节目做不到公平公正,那么根本就不配疆一砸定音’!”
“我你们几位专家,还有完没完了?赶紧的吧,别浪费时间。”
“到底是砸还是不砸,快点给个痛快话,就这么僵持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林正德先生比较靠谱,毕竟师出名门,是古玩界的泰斗级别人物,吴良还太嫩。”
“砸!赶紧砸!赝品必须砸掉!”
实话,林正德支持者更多。
吴良冷笑:“所谓的业内资深老专家也不过如此,这只宋代定窑瓷盘纹饰精美,是十分罕见的飞龙纹,定窑飞龙纹,祥云围绕,飞龙身形矫健,昂首腾飞于祥云之间,龙尾与后腿缠绕,龙嘴『露』齿,欲吞火球,背有鳍,身刻鱼鳞纹,龙须飘动,龙肘雍毛』,三爪尖利,栩栩如生,简直妙不可言,无论从哪方面去论证,这就是一件真品,实话这件东西并不比华都博物院的那件差。”
尽管吴良做出了诸多解释,可是在林正德的煽动下,大多数观众还是建议节目方把赝品砸掉。
尤其是那些曾经被赝品坑过的藏友,此时的情绪更加激动,似乎压抑了很久需要爆发一样。
就在这时,钱名举老爷子有话要。
“大家都安静一下,这件东西,我已经鉴定出真伪来了,用了好大一番力气,不过好在是及时想明白了,不然真的会耽误时间,老了老了,思维赚的不够快,所以才耽搁了一定时间,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