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只有藏友觉得,是吴良让他开悟,解开了多年的心结,这就是一种精神上的解脱,他当然对吴良心存感激。
吴良受不了这种煽情的氛围,太沉重了也不好。
“那啥,主持人,既然这位藏友的藏品也是真的,那就不用砸了吧,还是尽快让藏友下去休息吧,身体肯定也扛不住了。”吴良对主持人道。
临走,这位藏友还要吴良的联系方式,是以后方便请教啥的。
这些行为,也感染了台下的观众,大家觉得吴良的形象瞬间又高大了一些。
而某几个老专家们,却是心存怨言。
只因,那位藏友称吴良为吴大师,把他们几个撇到一边,让专家们认为这是在无视他们。
同时,专家们认为,吴良有点喧宾夺主了。
今的主角是老专家,却让一个年轻人抢了风头,老专家心里着实不是个滋味。
虽然老专家们对吴良这样的年轻人才很赞赏,可是这一码归一码,在利益受到威胁时,他们当然会选择为自己争取利益。
不过,钱名举老爷子并没有这么想。
他与吴良之前就认识,也没认为吴良抢了他的风头,他还真的希望像吴良这样有才的年轻人越多越好,只有这样,这个行业才会更加繁荣。
送走了这位藏友,再次迎来新的藏友。
就这样,半时内,已经接待了十多位藏友。
在这个过程中,老专家们可都不闲着了,都争着抢着要点评,就是为了表现自己,尽量让摄像机多给几个镜头,随着名气越来越大,将来身价也就会越来越高。
吴良也看出了这几个老专家,尽力的表现自己,尤其是林正德,话特别的多。
一场节目的录制,就能让吴良看出每个行业都存在几颗毒瘤,而且毒瘤们的地位在业界地位还很高。
尽管吴良不是一个喜欢装纯的白莲花,但当他看出老专家们的虚伪嘴脸,仍觉得不舒服。
《一砸定音》第三季第一集的录制,也快要接近尾声了。
就在快要收尾的这一刻,恰好上来一位藏友。
这位藏友没什么特别,但他带来的藏品,却大有来头。
当这个物件,刚被放上专家鉴定桌,就立刻引来了现场几位老专家的关注。
这其中包括钱名举和林正德,都对这个物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这是一只定窑的大盘。
光是定窑就已经很稀罕了,而这只大盘还是个“倒扣芒茬”!
所谓“倒扣芒茬”,其实桨芒口”,特指北宋定窑的一种特有的烧质工艺。
这可是个稀罕物件,虽然还没有鉴定真伪,可一上台,就引起了各位古玩鉴定专家的好奇心。
各位专家,都不由自主的从口袋里掏出放大镜,担心自己老眼昏花会打眼。
而吴良,也妆模作样的拿放大镜凑过去一观。
还看啥看,这只宋代定窑倒扣芒茬金边大盘的成『色』到底如何,吴良比特娘的烧造师父还要清楚。
aq 手 打首发z更新y更…快**
第673章 意识流专家(。com)
实际上,吴良已经对这物件了如指掌。
真品还是赝品,一眼便知。
另外,连这盘子的质量和体积,都看得出来。
不过,为了尽量的保持低调,也为了不引起别饶质疑,他还是很努力的装作在认真看。
因为,其他老专家也在努力看,他若是旁若无饶坐在另一边歇着,难免引人质疑。
吴良不是怕事,而是他懒得再与人争辩,想尽快结束节目的录制,回家给周萌萌针灸。
约定好的,每周都要找一次机会,来给周萌萌针灸。
“我靠,怎么都还没看完啊?这件东西,真有那么难拿捏吗?”
吴良心中一阵疑『惑』。
见其他老专家,包括林正德和钱名举这两大泰斗在内,都还在手持放大镜,心翼翼的观察,吴良简直无力吐槽。
好吧,吴良就继续装模作样吧。
几位老专家,还在苦苦思索。
“咦?这个东西,我怎么越看越不对劲呢?”
“真亦假,假亦真,我感到一头雾水,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从来也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啊!”
“好难抉择,我得更加认真仔细的观察,绝对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看到这一幕,吴良简直无力吐槽。
这些个老专家们,速度也太慢了吧!
就在这时,主持人却对吴良尴尬的笑道:“那个,吴良先生,您的放大镜,好像没镜片啊。”
经过主持人提醒,吴良这才注意到,特娘的放大镜镜片,竟然无意中脱落了,而他也从未关心注意。
因为,他鉴宝根本用不到放大镜,今能带在身上已经很不错了,关键时刻还能掏出来装装样子。
经过主持人提醒,在场的其他所有人,都纷纷望向吴良,一脸诧异。
面对如此尴尬的场面,吴良只能继续装作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哦,还真的没有镜片呢,无意中脱落了,可是我感觉有没有镜片都一样,关键是我需要放大镜来帮助我思考,这就好比有人在思考问题时手中会转笔,而我手中握着放大镜,才能更加习惯思考。”
吴良这个理由,貌似还真有点道理。
但是,比较牵强。
林正德冷笑:“呵呵,人模狗样的就是你吧,拿着一个没有镜片的放大镜装,在糊弄大家,根本不适合混古玩圈,更别是鉴宝专家了,鉴宝要求很严谨,你这样做根本就是不负责!”
主持人面『露』尴尬之『色』,没想到他善意的提醒,会引起这么多事,他感觉林正德实在是题大做了,这是成心引战啊!
吴良也觉得林正德就是故意将他的缺点扩大化。
放大镜的镜片没了而已,又不是故意抠掉的,你特么管老子有没有镜片干什么,老子照样一秒定真假!
“林正德,我玩的是意识流,你不懂。”吴良笑着回应。
既然林老狗不要脸非要跟他争执,那么他还真就不给他脸了,你怼我是么,那我也怼你。
“意识流?你就不要混淆视听了,还意识流呢,我混迹古玩圈这么多年,还真没听过意识流这种东西,你糊弄别人可以,但你想糊弄我林正德,还真不行!”林正德嘲笑。
“你没听过,只能证明你在古玩圈的修行还不够,你的水平达不到一个更高的高度,是无法理解的,这世间有太多未知的东西,难道你不知道就一定证明不存在吗?”吴良直接怼了回去。
这句话,把林正德怼的满脸憋红。
“什么?你竟然我的修行还不够?我在古玩圈混迹这么多年,经手了无数古玩,无论是瓷器还是字画,抑或是杂项,我都样样精通,你真当自己是能够与我平起平坐的专家了?如果不是节目组为了效果,才懒得请你。”
林正德可真是不懂得收敛,尹剑导演就在台下坐着呢,虽然请吴良来确实为了节目效果,可你也不能直吧。
若是吴良直接解出合同,尹剑所耗费的一番苦心,可就都要付诸东流了!
尹剑脸『色』难看的在心中想道:“林先生啊林先生,你就赶紧消停一会儿吧,如果把节目收视率的保障气走,我将会损失惨重!”
尹剑给主持人暗示,主持人立刻心领神会,赶紧控场,缓和气氛。
吴良并不是那种蛮不讲理,毫不顾忌场合的人,只因林正德太跳了,像极了恶狗扑食,对他处处针对,嚣张气焰,不灭他都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林正德,你废话少,别以为你年纪大就认为什么都懂,给你直吧,我不用放大镜也照样鉴宝,有本事你就这个物件,到底什么来路!”
吴良霸气的进行反击。
然而此刻,林正德却突然哑火了。
因为,他还并没有看透这个定窑大盘。
不过,林正德想着,即便还不能确定真伪,这时候也总不能输了气势。
于是,他含糊其辞的回答:“这物件具有定窑的许多特征,包括这倒扣芒茬。”
“是真品还是赝品?你看出来了吗?给句痛快话。”吴良冷笑着反问。
林正德面『色』凝重,还没想好怎么回答。
他觉得这东西像真品,却又不是真品,实在是拿捏不准。
“吴良,你这是在套我的话对吗?行啊,你自己看不出来,却从我嘴里套话,真没想到你子心机很深啊!”林正德老『奸』巨猾,知道为自己找借口。
“行了,你别废话了,拿捏不准就承认,我直,这物件是真品!货真价实的定窑倒扣芒茬!”
吴良百分之百的确定。
而这时,其他几位专家,却是连连摇头。
唐宋时期,陶瓷工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定窑是当时汝、均、官、定、哥五大名窑之一,以产白瓷着名。
定窑的白瓷,透着那么点暖暖的象牙『色』,看上去格外尊贵。
它的胎质坚硬,上釉均匀,有泪痕特征,是上釉的时候向下流造成的。
而在北宋早期,定窑烧细瓷用正烧。
北宋症晚期创用支圈覆烧迭置法,简称覆烧。
也就是碗、盘等器皿,口沿不施釉,称“芒口”,底部却是满釉。
以至后来收藏家往往在精细的芒口上用金、银、铜等镶边,称为金扣、银扣、铜扣。
这就是所谓的“倒扣芒茬”,也是北宋定窑的一大特『色』之一。
而众位专家之所以摇头,是因为现在定窑的东西,几乎都是赝品。
当时覆烧工艺太难,定窑出品的倒扣芒茬较少,流传到现在更是存世量极少。
同时,古玩鉴定专家也没有一个很好的用来参考的真品,其实老专家们也极少有机会见到定窑倒扣芒茬的真品。
甚至,有老专家建议,直接砸掉,赝品无疑!
aq 手 打首发z更新y更…快**
第674章 砸还是不砸?(。com)
一位古玩界老专家直言道:“宋代定窑的倒扣芒茬,极其罕见,依我看,这件东西,不像是真品。”
另一位专家也道:“如今,定窑的东西可不多见了,自从我十年前见过一只宋代定窑海碗,也是倒扣芒茬,口沿儿没镶着金边儿,那还是在佳士得拍卖会上见到的。”
林正德这时也发表了见解,道:“年轻人还是嫩点,不知道这定窑的倒扣芒茬存世量极少,连国家博物馆里都找不出几件来,你真当这还是古代那时候?依我看啊,绝对是赝品,毫无疑问,该砸!”
听话听音,林正德字里行间,依然是针对吴良。
明眼人都瞧得出来,林正德看吴良不顺眼。
可是林正德在古玩圈的身份地位很高,一般人还真不敢轻易招惹。
当这位藏友见专家们判定这是赝品,要进行砸赝品的环节,他一下子慌了。
“别,别啊,各位老师,各位专家,看清楚了吗?这可是我用市中心的一套房子换来的,我感觉它就是真东西,老东西!”
如今华都市中心的一套房子,最便夷也得两千万了。
可以,这要是砸掉,普通人可真心无法承受。
“这位藏友,你怎么就知道这是真品呢?”林正德反问。
“我拿房子换来的,而且对方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