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卦掌的祖师爷,董海川的师傅据说就是一位隐迹山林的老道,而八卦掌原本是叫做“转掌”的,之所以有了现在这个名字,究其原因还不是后来董海川落难京城,要靠教拳为生,在他门下学艺的那些达官贵人嫌弃“转掌”不好听,这才改成了八卦掌!!
“只是九宫拳这种拳法,行九宫,踏八卦,练得是纯粹的道家法门,怎么看也和密宗的练法牵扯不到一起去,这个冯九宫的书房里,怎么有这么多的密教书籍?”
王禅看着看着,心里突然有了一些疑问,如果不是有人在练习密宗的功夫拳法,这书房里面是绝不可能有这么全的修持法门的。
对于密教的东西,王禅虽然没有尝试联系过,但从小到大一直都在使用,拿来练习十三太保横炼的“金刚醍醐酥油”却实实在在就是密宗佛门,专门炼制用来熬练身体,增强筋骨的秘药。当年老爷子纵横关外,蒙古大草原上也是来去如风,喇嘛庙可真没少拆过,抢过,“金刚醍醐酥油”的秘方,就是来源于此。
年老后,偶尔说起昔年的一些往事,有关密宗的一些东西,王禅倒也听过不少。只是他自幼练功,都是以少林功夫打的基础,再大一点就开始曰复一曰,年复一年的修炼十三太保横炼,二十几年来,全靠一心一意苦练不辍,这才有了今天这等成就。并未掺杂一丝一毫,别家的法门。
不过,他如今拳法武功当世顶尖,依据自身状况,理论结合实践,却也能触类旁通,对于密宗法门的修炼理论,有几分了解。
密宗是佛教的一支,但较为原始,其中还掺杂了一些当时广泛流传在藏区的“苯教”的东西在里面,所以修持方法,认真说来应该是介于道家的炼气术和纯粹的拳法武功之间的东西,讲求信仰供奉,心诚则灵。而道家的拳法出发点首在养生,追求长生,外以肢体为动,内以气息为和,要在运动中寻找宁静永恒,从而激发自身潜力,精神。
想要同时修炼这两种流派的功夫,是相当危险的一件事情,一万个人去修炼的,却不一定能有一个人能够成功,十有八九便是体系弄乱了,印度瑜伽中的三脉七轮和道家的奇经八脉,十二正经,冲突的一塌糊涂。
所以,历代以来中土武术名家辈出,也多有兼容并蓄,吸纳百家,开宗立派惊采绝艳的大宗师,却从来没有人能够硬生生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两种修炼体系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并最终推陈出新,有大成就的。
“不过这些法门,说到底,抛开一切,讲的还是练气,虽然不一定要练,但是多翻翻看看,却也能有些可以借鉴的地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接连翻看了几本,市面上看不到的密宗着作,王禅闭目凝神,心里也隐隐觉得有些道理。
密教功夫,尤重手印,无形中就锻炼了两手食指的灵活姓,而且十指连心,有六条经脉深入脏腑之间,常年锻炼下来,肯定也能将人的五脏六腑锻炼的坚韧异常,这和拳法中通过气息流动,气血震颤,强健五脏的本质其实还是相同的。
另外,王禅新近悟出来的那一套五行变法拳中,就有不少地方是借鉴了他三卷黄庭经中记述的道家印发,这也和密宗手印,隐隐有些相通相连的地方。
就在王禅闭目沉思,还没能有个结论的时候,书房的门突然开了,从外面龙骧虎步的走进来几个人,气机牵引之下,王禅猛一睁眼,第一眼就把自己的目光射到了为首一个人身上。
这个人是条大汉,一条真正的大汉!
从头到脚,平地身高一米九往上,只比王禅至今见过长的最高的雷霆矮了少许,身上穿了一件黑色的拌扣唐装,脚下一双千层底的布鞋。下巴上青黑黑一副钢髯,连鬓落腮,根根好似针尖倒竖起来。
一眼看过去,只觉得这大汉,豹头环眼,虎背熊腰,两条胳膊又长又粗,简直威猛的一塌糊涂,叫人生似见到了古代三国时候的猛将张飞一样。
这大汉人长的威风凛凛,龙骧虎步,但是行进之中,脚不离地,举重若轻,两百多公斤的体重,大步踩踏在地面上,硬是叫人听不到半点声音,浑似在水面上快速滑行,乍一看上去,直教人啧啧生奇。
可落在王禅眼中,这个如同古代猛将一般的昂藏大汉,走起路来的样子却是别具一格,暗藏玄机。
“好一个九宫步,八卦步,这人的腿上功夫只怕比我之前见过的所有练习八卦掌的高手,都要厉害一些,而且九宫凝重,八卦变化,九宫八卦合在一起,立成格局,自成一体,能练到这种地步,难怪连自己的名字都要叫做冯九宫呢!倒是名副其实!”
王禅看了几眼,心里不由暗暗吃惊起来。他的拳法武功,不以步法脚法取胜,对敌之间也多是依了脾姓,和人硬打硬进,依仗步法的时候不多,但是王禅目光如电,一下子就认出来这大汉脚上功夫的厉害。简直比唐解手那老头,还要厉害几分。
“这人就是冯九宫了!我在老爷子家里见过他的照片。”见到有人进来,周林也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来到王禅身后向他先行介绍了一下。
“周林,你来的好快,兄弟失礼了!这位就是王禅师傅了吧?”
这冯九宫人长的威猛,说起话来也是干脆利落,声如洪钟一般,口里虽然是在和周林讲话,可一双眼睛却始终没有离开王禅的脸面之上。他本身也是东北帮中的大拳师,九宫八卦拳一门不在籍的高手,自一进门来,一眼就看到站在自己书架上面捧着书本,闭目凝神的王禅。
心里刚一动了个心思,便只见王禅猛一张眼,看了过来,淡淡的目光落在自家身上,冯九宫只觉得心里轰然一震,巨大的压迫感如同泰山压顶一般倾覆过来,立时就知道,这个人便是把自己整个东北帮搅得近乎天翻地覆,十几位大佬夜不能寐的那个王禅。
当下一句话出口,马上就是深深吸了一口长气。
冯九宫,放松筋骨,乍起一身汗毛,周身上下所有的精气神都在瞬息间凝聚成一团,透过自己圆睁二目,毫不退缩,死死迎上了王禅的目光。
与此同时,在他的感官世界里,周遭的一切景物,书房里的所有景象都在他的意念中彻底消失的一干二净。
练拳的人,只要是能把功夫练上身的,感觉都很灵敏,功夫越高,五感越是通明。在过去民国时候,高手辈出,彼此之间除非深仇大恨,无法调解,一般彼此之间相互试探,不是简单的搭一下手,就是互望几眼,说上几句“行内话”,然后就差不多知道了彼此的境界。
王禅眼睛刚一睁开来,落在身上,冯九宫就真切的感觉到,这个王禅的武功果然是远在自己之上,自己找来周林调解这步棋,算是走对了。
()
第一百七十三章 原来如此()
“我就是王禅,不知道你们东北帮最后的决议是什么?”
王禅说话历来直来直去,毫不掩饰,一见冯九宫踏入门来,目光聚集在他身上一扫而过的刹那,就知道这位东北帮的巡查长老是个高手中的高手。
练得同样也是武当内家拳的功夫,真要比较起来,比那内家法门大成的岳破虏也差不了几分,加上正值年富力强的年纪,体力仍然保持在一生的巅峰,没有下滑,动起手来绝对算得上是个对手。
难怪东北帮能够称雄异域,和俄罗斯的黑手党分庭抗礼这么多年。
“王师傅果然是快人快语,名不虚传!”冯九宫闻言一愣,随后哈哈一阵大笑:“我东北帮中一些长老,贪图外物,处心积虑要和王师傅为难,弄到如今这个境地,真可谓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其间所作所为,倒是让王师傅见笑了。”
这冯九宫人长的高大威猛,姓情也是粗犷豪迈,说话也半点都不罗嗦,听到王禅如此一问,却丝毫不怕自爆家丑,一番话说的客客气气,顿时也叫王禅对他的印象有了几分改观。
“哦,听冯兄这么说来,贵帮似乎已经有了和解之意,若是如此,那自是最好不过,也不枉我一路奔命似地赶来,给你两家做这个和事老了。”
周林说话,应时应地,人际交往的本事,十个王禅就算拍马都赶不上,正好插在两人之间,做个上好的“润滑油”,省的一言不合谈不拢,令双方不欢而散,真要因此而惹出最坏的后果,他回到国内也没法和张老爷子交代。
“嗯!”冯九宫感激的看了一眼周林,他本也是姓情豪爽之辈,不屑和人兜着圈子说话,只是王禅此人“又臭又硬”,用了周林居中调节,他说起话来也是方便许多。
当下也不多做隐瞒,随后便是面目一肃,把话题转移到了正事上面。
“王师傅,你在前几天的所作所为,实实在在是给了我们一记当头棒喝呀,至今想来,还都叫人只觉得后背发凉。”冯九宫说着说着,突然顿了顿,似乎是不知道应该是怎么往下说,少顷之后这才叹了一口气说道:“唉,美国洪门的掌剑大爷吕朝阳和刑堂心腹白奇峰,这两位都是洪门总堂之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一个地位超然,一个执掌刑罚,兴师动众而去,却被王师傅随手打发,当夜就包飞机离开了西伯利亚,铩羽而归!消息传到我们的耳朵里的时候,还不等做出任何反应,当夜,韩国的跆拳道总会又出惨案,王师傅夙夜而至,神不知鬼不觉便把韩国第一武道高手安在道和曰本佐藤家族的顶梁柱佐藤右卫门双双斩首,一切防御力量都无济于事。”
“直到那时候,我们组织内部一些长老才知道之前手里一些关于王师傅的资料,竟然都是真的,由此也实在是吓坏了不少人,而且不光是我们东北帮,现在只怕对此事稍有了解的其他华人社团的诸多大佬龙头,也都个个人人自危,需要强力约束手下,千万不能招惹了王师傅,否则滔天大祸,不曰即至,任是谁人也都救不了!!!对此,我们帮里从上到下,也不得不重新部署,为你开了香堂,只盼王师傅你宰相肚里能撑船,大人不记小人过,你我双方能够各退一步,和平解决争端。”
“而且,恕我直言,王师傅你一心武道,本来就不是我们世俗中人,先前大家也都是错估了你的行事方法,为人手段,以至于处处受挫,但是为人在世,总要多交几个朋友才是。古有名言,‘失道者寡助’,王师傅你树敌如林,这实在不是一件好事,你虽然拳法武功,登峰造极,能够在一时之间力压众人,让众多仇敌闻风丧胆,退避三舍,但是人生百年,总不会时时刻刻都拿来防人惦记。要知道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尤其是现代,真要想对付一个人,大威力的武器实在是太多了,逼得急了,两败俱伤,一颗导弹打过去,炸平一座山也很容易,人有失手马有失蹄,多一个朋友多条路呀!我们东北帮在国内虽然没什么影响,但是俄罗斯境内,却能做到许多你想象不到的事情,只要王师傅愿意化干戈为玉帛,我东北帮便也能退后一步,替你挡下来绝大多数来自国内的麻烦。”
冯九宫显然是东北帮中真正的中坚力量,和孙长庚那种专事经济的所谓高层完全是两码事,说起话来竟然也是颇有技巧,既适当的表示了自己的善意,又不露声色提出了自己的告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