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燕王扫北-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王一看,便起身离座,喝退军兵,亲自给丘彦臣解开了绑绳:“丘将军,越国公所说,乃是一句玩笑。小王对将军仰慕已久,战场之上多有得罪,望将军不要介意。”并命人给他搬过一把椅子。
丘彦臣一看,感动万分,扑通就跪下了:“三驾千岁,罪臣罪该万死,我—;—;”“老将军,你不要说了,你的心意我全明白,你在韩金虎掌管之下,不能不有所顾忌呀,过去之事就不必再提它了。请问将军,你现在打算怎么办呢?能不能和我们兵合一处,将打一家,共同兴兵,扫除逆党?”“王爷,您这人真是太好了,既然赦我无罪,不咎既往,我丘彦臣是没齿不忘,纵然肝脑涂地,也难报大德,我情愿归降,与您一同扫除韩马奸党。”燕王大喜,丘彦臣与众位将军又一一见礼。就这样,燕王的大军便接管了沭阳城。
丘彦臣这一投降,震动可大了,淮河北岸的州城府县,又相继有二十余处归降,燕王军威大振。各处安民已毕,燕王使征集粮草,秣马厉兵,披坚执锐,整顿战船,准备渡河。
这一年的雨水特别多,雨季来得又早,燕王他们占领沭阳的第二天,便下起了暴雨,一连几天,雨水不止,淮河陡涨,波浪滔天。一时难以渡过。
淮河的对岸就是淮安府。镇守淮安的也是两员老将,一个是金头狮子孟九公,一个是三手大将于化龙。这两个人虽然都已年逾花甲,但他们武艺高强,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孟九公和于化龙与老常家还有亲戚,他们的女儿孟玉环、于金萍,双双嫁于常胜为妻,常衡就是孟玉环所生。常胜死在韩金虎之手,但是常胜的二位夫人却被韩金虎扣起来,表面上供吃供喝,实质上就成了人质,压迫这老哥俩为韩金虎卖命,这老哥俩为了女儿,也不得不听从韩金虎的指挥。如今他们统兵三万,镇守淮安。
燕王占领了沭阳,指日就要渡河,孟九公和于化龙就犯了愁了。他们是既高兴,又害怕。高兴的是,燕王终于发来了义兵,韩马奸党已是临近灭亡;害怕的是,自己的女儿被韩金虎扣着,一旦燕王的大军占领了淮安,韩金虎会不会把自己的女儿杀掉?他们两个是愁眉不展,寝食难安。后来一想,咱就向朝廷告急,让朝廷发兵得了。老哥俩连夜修下了告急表章。
南京城里的太皇太后,这一个时期是心凉肉跳,坐卧不安,茶饭难咽。燕王胜利进军的消息,各地的告急表章,雪片似地飞到她的手里,使她大有末日来临的预感。当她接到孟九公、于化龙的报告,说是丘彦臣投降,燕王占领了沭阳,正准备渡淮河,要求速派援军时,当时就瘫在了凤椅上。好半天她才传出话来,速召韩金虎、马兰进宫议事。
韩金虎也是魂不守舍,惶惶不可终日。他知道太皇太后这几天脾气很大,听见召见的传呼,吓得他提心吊胆,惴惴不安,小心翼翼地来到后宫。太皇太后那是见面就骂,张口饭桶,闭口废物。
韩金虎一语不发,一直等她骂够了,这才跪下奏道:“太皇太后息怒。这件事臣早有准备,朱棣只不过是侥幸打了几个胜仗,他远道而来,已经成了强弩之末。他不就是那二十万人马吗?胡大海算个什么东西,是漏网之鱼,已经老掉牙了,还能成什么气候?田再镖、常衡之辈,也不过是一勇之夫,手下军兵都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我们现在还有广大的国土,有雄兵百万,怕他什么,常言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吗,臣早就安排好了,我们现在是要兵有兵,要将有将。”“此话当真?”“臣不敢撒谎。”“起来吧。你与我详细讲来。”“是。”
韩金虎又磕了一个头,站起身形:“头一件。臣已经派人与脱金龙见了面,礼物也交给他了,谈判的结果,脱金龙满口答应,要派大兵攻打北平。臣计算了一下,多则一个月,少则十天八天,北方必有事变,您别看朱棣现在得意忘形,张牙舞爪,到时候定叫他不战自退。您想想,他的老窝要是起火了,他能不着急吗?到时候我们再加强进攻,他就会腹背受敌,进退维谷,这是一。二一件,咱们也要防备脱金龙兵力不足,说话不算数,或是起不到牵制朱棣的作用,怎么办呢?还得立足于自己。臣已经训练成精兵十万,一切齐备,就听候您的调遣。三一件,臣经过精心选拔,已经挑选了几员能征惯战、勇冠三军的上将,我正要向您禀告呢。”“都是谁呀?”“您知道宝刀大将铁公然吗?都是老铁家的人,铁枪将铁昆的儿子铁宝龙、铁宝山、铁宝元。这弟兄三个号称铁家三猛,都是力敌万人哪!排兵布阵,攻杀战守,逗引埋伏,无不精通。随时听候太皇太后的旨意,上阵杀敌。”“如此甚好。但不知铁氏叔侄现在何处?”“都在南京。您如果想见一见,臣马上就把他们找来。”“明天再见吧,让我看看他们的武艺究竟如何。”“臣遵旨。是不是请皇上也去看看,在小校场当面检阅?”“嗯,也行。”他们商量好了,太皇太后这才有点放心,当夜晚间她才迷迷糊糊睡了一觉。
第二天一早,太皇太后就通知了小皇帝朱允炆;。那朱允炆;懂个啥,他就得听他奶奶的,听韩金虎的。朱允炆;带领文武百官,早早就来到小校场阅武楼,恭候太皇太后的凤驾。不一会儿,内侍传呼:“太皇太后到!”小皇帝赶紧跪倒迎接,文武大臣们跪倒了一大片。太皇太后在内侍、宫女的搀扶下,上了耀武楼,和小皇帝居中而坐,大臣们三拜九叩,朝贺已毕,分立两厢。
韩金虎出班奏道:“臣大都督韩金虎,启奏太皇太后、皇帝陛下,铁公然、铁宝龙、铁宝山、铁宝元叔侄在外面候旨。”“好,让他们进来吧。”“遵旨。”韩金虎转身来到楼前,高声传呼:“太皇太后懿旨下,宣铁公然、铁宝龙、铁宝山、铁宝元随旨进见哪!”“臣遵旨!”
随着一阵铁叶子声响,走过来四员大将。头一个宝刀大将铁公然。这个铁公然是在鄱阳湖投降的。自从他保朱元璋那一天开始,就与那些开国的功臣意见不合。这铁公然心狠手辣,还非常自私。他以为,要有这些功臣宿将在,就显示不出他铁公然。你就立多大的功劳,能够超过老常家、老胡家吗?门儿都没有。只有把这些人都清除了,我们老铁家才能青云直上。他发现韩马奸党势力颇大,并且依靠皇后的庇护,把持朝纲,说一不二,因此铁公然就竭力和韩金虎靠近,溜须拍马,韩金虎也需要有人作他的帮凶,这样两个人一拍即合,关系密切,韩金虎用奸计陷害功臣,这里边也有铁公然的主意,可以说他手上也沾满了功臣的鲜血。韩金虎当了全国的兵马大元帅,遗缺京营殿帅就给了铁公然,铁公然还被封为湘阴侯,他对韩马奸党更加感激涕零。现在他迈大步来到阅武楼上,腆胸挺肚,满脸得意之色,急忙跪倒身形,给太皇太后、皇上磕头,山呼万岁。
太皇太后也认识铁公然,因为有时她和韩金虎、马兰秘谋陷害某家大臣,也请铁公然去参加过,铁公然就是他们的一个死党。太皇太后往后边一看,有三员大将她没有见过,就见这三个人身高过丈,膀阔腰圆,头顶钢盔,身挂铁甲,外罩战袍,气宇轩昂,一身英雄气概。“铁爱卿,这三个人是谁呀?”铁公然赶紧介绍:“这是我本家的三个侄子,这个黑脸的叫铁宝龙,白脸的叫铁宝山,红脸的叫铁宝元,都是铁枪将铁昆之子。”“噢,很好。他们都有什么武艺?”“启奏太皇太后,这三个人是文武全才。论文,天文地理,兵书战策,无一不晓;论武,他们是力大无穷,武艺绝伦,敢说恨天无把,恨地无环。”“此话怎讲?”“这是一句夸张的话,恨天无把,就是说这天怎么不长个把呢?要有把,他一用力能把天拉塌了;这地怎么不长个环子呢?要有环,他一使劲能把地拽起来,就是形容他们有力气。”“是吗?那好吧,先叫他们下去练练武艺,我倒要看看。”“遵旨。”
铁氏叔侄又磕了头,来到耀武楼下。铁公然对他们说:“你们有多大能耐就使多大能耐,有钢就要使到刀刃上,只要你们练得好,就该着咱老铁家走运了。”“叔叔你就放心吧!”
铁宝龙先练了一趟大铁刀,这刀的招数果然精奇,寒光缭绕,只见刀光,不见人影,太皇太后连声叫好,小皇上见奶奶叫好,也跟着喊好,文武大臣更是随声附和,耀武楼上是一片叫好之声。铁宝山、铁宝元也练了举石狮子、舞刀射箭等等,不必细表。这三个人的武艺果然不凡。太皇太后大喜,马上传旨,摆御宴款待铁氏叔侄,她还提议,让小皇上加封铁氏弟兄俱为将军之职。等到剿灭朱棣,奏凯还朝,另行升迁。铁氏叔侄磕头谢恩。
第二天,皇上的旨意下来了,当然这是太皇太后和韩金虎的主意,只不过叫小皇上照例签发一道诏书,加封铁公然为扫北大将军,铁氏弟兄为正副先锋,韩金虎为行军的监军,并赐韩金虎上方天子剑一口,有先斩后奏之权。命他们发兵十万,去迎战燕王。
铁公然真是受宠若惊。他心里琢磨:我盼的就是这一天哪。自从我铁公然来到明营,一直就不顺心,脑袋上总有那些功臣们压着,行军打仗只能做一般的战将,听人家的调遣。这一回可好了,徐达死了,许多功臣被杀了,这次出兵我也弄个大将军当当,将来大功告成,也能弄个公爵,封妻荫子,在此一举呀。我这些功名富贵,都是老太后和驸马恩赐的,今后我还得紧紧依赖他们,才能飞黄腾达。临出兵的时候,他还面向金阙,磕了三个响头,发誓不打败朱棣,永不回京。
韩金虎、铁公然领旨以后,在校军场点齐军兵,杀了一个死囚犯人祭了大旗,炮响三声,这才浩浩荡荡离开南京,赶奔淮安府。铁公然这支中军非常厉害,由铁宝龙亲自统带,这都是由他们老家招来的父子兄弟部队,都有三亲六故,号称铁家军,一人拼命,众人帮忙。他这是仿效项羽八千子弟兵操练而成,人数也是八千名。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刀枪器械,马匹帐篷,也是最精良的。铁公然就指望这点家底,要跟燕王一决雌雄。
书说简短。韩金虎、铁公然带领的大军,一路上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这一天来到淮安。淮安守将孟九公、于化龙听说援军到来,如释重负,急忙列队迎接。大军驻扎城外,韩金虎和铁氏叔侄来到了帅府。
韩金虎一到淮安,俨然以太上皇自居,撇着大嘴,摇头晃脑,颐指气使,任何人也不放在眼里。他是监军,可是侵越职权,行军派将,独断专行,有时连招呼也不给铁公然打一下,就发布命令。这帮人谁敢得罪他呀?只得点头哈腰,唯命是从。
当夜晚间,韩金虎把孟九公、于化龙及淮安诸将都召集到一块儿,铁氏叔侄和随军清将也来了,先开了紧急会议,于化龙把前敌的情况作了汇报。他说:“据探马报告,朱棣的人马已经超过二十万,战将数百员,望监军大人早作准备。”韩金虎点了点头。他问铁公然:“铁元帅,你看此事该当如何呢?”“监军大人,这还用问吗?我们奉了太皇太后和天子的明诏,前来讨贼,能在这儿干等着吗?依我之见,明日我们就准备战船,渡过淮河,通沭阳扎营。然后一鼓作气,夺回沭阳,才是上策。”“不过元帅,你可听于将军说吗?那朱棣也不是省油灯啊,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