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万众一心,建设经济,发展文化。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讨价还价成为多余,整个社会在和谐
中发展。这个制度可以设计出近乎人类理想的社会,乌托邦在计划中可以成为科学而不是幻
想。当大多数人持有这种观点时,计划经济便从理想变成了现实。我们可以说:计划经济是
人类理性的胜利。
然而,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计划经济的失败无非是承认理性有限的一个苦涩结果。哈
耶克的The Chnstitution of Libergy则是从更广泛的角度,虽然经济关系仍是他的主要出
发点;论证了理性的有限。他在Law,Legislation and Liberty 一书所达到的结论是:
我们必须放弃这样一种幻想,即我们能够经由审慎的思考而创造人类的未来。
他反对建构论的唯理主义的主张,即“所有的社会制度都是,而且应当是审慎思考之设
计的产物”。计划经济正就是这样一种产物。
为什么计划经济失败了?不同的专家从各自的专业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解释。信息专家的
解释是计划人员没有能力收集并处理全部必要的信息。经济学家的解释是因为在计划经济下
没有买卖各方的竞争和讨价还价,因而形成不了正确的价格,哈那克的解释,计划经济失败
是违背了自由主义。因为计划经济剥夺了人们选择的自由,宏观上总产出如何分配给消费和
投资,是由国家计划决定的,家庭对此几乎没有多大的选择余地,微观上家庭的消费结构也
不容许自由选择,而是必须迁就政府规定的部门生产比例,如果家庭的生产和政府制订的比
例不相同,政府就用发放票证的方法限制家庭的选择。
何以限制选择将导致失败?因为这将社会分成了有权者和无权者。家庭的选择被限制,
他们是无权者。有一些人去执行这种限制,他们成为有权者。人们将争夺成为有权者,而这
种争夺不可能创造财富,相反,争夺消耗了人们的精力,用于非生产性的活动。
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历史中,恐怕太平盛世的年头远少于兵荒马乱的年头,人们为什么争
斗,因为过去的一切社会制度中都是由有权的人管理无权的人,或曰由有权的人对元权的人
实施专政。人与人不平等,一部分人受制于另一部分人,是动乱的根源。直到人类出现了真
正自由主义的思想,才使持久的和平露出了曙光。
自由主义的实质应该从“等价关系”去理解。等价关系是指在一个平等的群体中,每一
个个体都彼此处于同等的地位,没有任何人超越别的人,或比别人低劣。适用于甲的描述同
样也适用于乙、丙……自由主义适用于处于等价关系中的一切的个人,它要保证每一个个体
都享有自由。自由主义的实质是每一个体都尊重别人的自由,当每一个个体都生活在被别人
尊重其自由的环境中时,他自然而然地享受了自由,但他必须承担尊重别人自由的义务。自
由主义隐含的意思是一个群体中没有任何享有特权的人,他有权为了自己的自由而妨碍别人
的自由。所以反对自由主义的人必定是赞成特权的人,不论他赞成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不
受限制地扩大他人的自由,或为了将别人当工具去实现一个目标。
由此可见,自由主义和人权观念是相通的。而二者都以群体中的人与人具有等价关系为
其最基本的前提。等价关系是一个极为有力的分析工具,它是研究一切人际关系的理论基
石。法律、道德,经济理论的最终假定都与此有关。譬如说,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只有将利益
输出才有可能,否则专门利人中的人,实际上又是每个个体的己。又如喜欢和别人较真的人
(严格要求别人按规矩办事),必须有别人对自己较真的心理准备,否则自己必须处于特权
地位,只允许自己对别人较真,不允许别人对自己较真。再如自己驾车被堵,必定自己的车
也在堵别人,因为被堵车的驾车人都属同一等价类。希望减少被堵车的方法是避免自己的车
去堵别人。
用等价类的概念理解自由主义,可以使我们明白在群体中保证每人都享有最大限度的自
由的方法是每人的自由不可越过一界限,此界限在于不干涉他人同样的自由。用等价类的概
念理解人权,可以使我们明白,在群体中每人都享有人权的方法是每人所享有的权利(包括
自由)不得侵犯别人同样的权利。换言之,人权的敌人是特权。想要获得人权的方法是打倒
特权。消灭了特权,人权自然就便被确立了。
要实现自由主义,一方面要争取,反对一切不必要地干涉他人自由的企图。另一方面又
是一种个人修养,而且后者是实现自由更基本的方面。如果每人都做到尊重他人的自由,自
由主义不必争取便自行来到。相反,如果每个人不知道尊重别人的自由,却要求别人尊重他
本人的自由,自由主义的理想将永无实现之可能,这个世界也将永无安宁之日。所以说到
底,自由主义不但是一种制度安排,尤其是一种个人修养,这种个人修养对有可能妨碍别人
自由的人,即统治者而言,尤为重要,缺乏自由主义修养的人没有资格从事公众事务的管
理,更不要说当领导。
信奉自由主义的人应该做到的个人修养包括:
(1)尊重他人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并努力捍卫这种权利,除非这种意见是唆使他人
侵犯别人自由。
(2)不把自己的主张强加于人,即使这种主张出自善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
欲,在征得同意的条件下,慎施于人。
(3)不歧视任何人,不论是由于肤色、信仰、民族、社会地位、财富、学识的区别。
自由主义可悲之处在于它永远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大概永远不能完全实现。因为世界上
总会有喜欢干涉别人自由的人,有许多人奉行的信条是改造客观世界,不惜与物斗,与人
斗。对待这样的人干涉是有理由的,可是合理干涉的界限何在,往往有许多争论。有些自由
主义斗士,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不断与人争执,甚至企图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主张。这样
做,恰好违背了自由主义的原则。试比较专制独裁和自由主义,前者只要有足够的武力,注
定是会成功的;而后者却不能勉强任何人,只能等待别人自己的觉悟。自由主义虽然永远不
可能完全实施,它却是唯一能逻辑一致地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因而值得我们每个人去追求
他,并为之奋斗终生。
1998年2月2日
什么是国力的基础?
什么是一个国家的实力?这是《中国国情国力》杂志所讨论的核心题目。也是许多几百
页的巨著试图穷尽的疑团。
土地、矿藏,是自然赋予的天然的潜在财富,它未必能成为现实的财富。非洲一些国家
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可是国力十分虚弱,日本是一个资源穷国,但国力堪当一霸,这些都
从正反两方面证明天然资源与国力并无直接关系,人口多少也不能决定国力强弱。当今世界
上人口最多的中国和印度还是发展中的国家。人口的素质也很难决定国力强弱。苏联是一个
十分注重科学和教育的国家,人民的教育水平很高,科技在世界上列于前茅。可是苏联解体
之后人口素质高的优点并没改变,但整个社会失去了章法。政府里贪污泛滥,市场上黑手党
横行,以至生产连续倒退,国力衰败之极,资本的雄厚确能说明国家的实力。但资本是国力
强大的结果而非原因。如果资本可以造就一个强国,那么穷国进口资本就可以变强。但事实
上一些穷国往往将进口设备糟蹋殆尽,更不用说先进设备未必能生产出好的产品,好的产品
未必能卖得好价钱,卖得的好价钱未必会再用于扩大再生产,孤孤单单的资本不是致富的充
分条件。
那么什么是一国致富的条件呢?我的回答是市场经济制度。所谓市场制度就是财产权受
到保护的自由交换制度。当今世界上的富国无例外地都是市场制度的国家。有了市场制度,
社会的各种资源都能得到最恰当的利用,生产中的浪费减到最低限度。正是由于经济运转的
效率高,同样的劳动得到的报酬比之非市场制度下的劳动所得报酬高得多。所以许多非市场
制度的穷国的百姓想方设法移民到市场制度的富国中去,使他们同样的劳动获得高出数倍的
报酬,不论你是在餐馆里洗碗,还是在实验室里做研究。从这一点来看,市场制度是最重要
的财富源泉。它比之一切高新技术所能创造的财富总和还要高出十借百倍。我国的经验也充
分证明了市场制度在创造财富中的神奇作用。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牺牲了在市场上选择的
自由,艰苦奋斗几十年,以为可以换取一个幸福富强的社会。但结果是国民经济闹到了崩溃
的边缘,倒是采纳了自由选择的市场制度之后,物质空前地丰富。创造出了中国几千年历史
从未出现过的繁荣和富足。
市场制度的原则虽然十分简单,真正实施起来却并不容易。许多国家的领导人也知道市
场制度的优点,原先实施其他制度的国家绝大多数都在试图转移到市场制度上来。但要做到
保护产权和自由交换却非常不易,就拿我国来说,财产权的保护就很脆弱。国家的财产被非
法瓜分、侵犯、蚕食,发生了许多国有资产流失的严重案例,每年都有上万件侵犯国家财产
的贪污案件。国有企业滥发奖金,亏损严重的国企造假帐,制造盈利。更有许多企业靠银行
贷款度日,实际是侵犯了百姓储户的财产权。私人财产权的保护也远不够。且不说治安不
好,偷抢骗诈的案件层出不穷,还有各级政府用各种名目的乱收费乱罚款,侵犯百姓财产所
有权,农民负担因而老也降不下来。更不用说过去没收土地、房屋、企业、工厂所造成的影
响,各种债务债权被注销的影响,都使当今的财产关系蒙受了阴影。这也使一些企业家不愿
更多地投资,适可而止,见好就收,甚至把大笔财产转移到产权更稳定的外国去。这种种问
题并不是中国才有,多数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凡是这类问题严重的国家,尽管名义上也
是市场制度,却仍摆脱不了贫困的境况。
至于说到自由交换,更不是易事,用票证来限制交易虽然已是过去的事,但死灰复燃的
例子远没有绝迹,农产品的购销仍有严重的官方限制。在进出口贸易中配额、许可证等非市
场手段仍有相当的比例。在电力市场、石油和天然气市场、土地市场中决不是任何人有钱就
可以进入,而是通过许多人际关系来实现交换的。说得清楚一点,光有钱不够,还要有权
力。或者说,有钱无权的话,你要支付更高的价格,所以权力可以值钱,没有权力的人也就
失去了竞争力。在这样一个特权参与交换的环境中,市场的启由交换则被特权所破坏。人们
不是在公平竞争的市场上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来赚钱,而是靠拉关系,行贿赂来牟利。
于是人们争权力,争当官,钻营权势,把力量用在非生产性的勾心斗角上。这样的社会就很
难发展成为一个有效率的富足的社会。
市场制度承认个人有追求利益的权利,这也正是市场制度具有无穷活力的源泉,市场制
度实施以来的三四百年间,人类社会物质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