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彭氏军史评论-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种被出卖的感觉,他是第一个通电谴责反叛,支持希特勒的前线指挥官。
七月二十二日,布罗迪镇剩下的德军终于全部被消灭了,他们成为了东线所有包围圈中,命运最悲惨的一个。“苏联的轰炸机和战斗轰炸机不停地轰炸,同时炮弹、炸弹和火箭弹象倾盆大雨一样从四面八方袭来。德军的火炮早就沉默无声了。德军的飞机一架也看不见。到处响着弹药和汽油桶的爆炸声,中间还夹杂着伤员一阵阵痛苦的哀号和临终前的呻吟。许多人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但许多人却茫然若失不知所措,许多人自杀身死。”(见艾伯特·;西顿的《苏德战争1941…1945》)德国第13军有两万五千人战死,一万七千人被俘虏,其中包括第13军军长豪夫将军,以及两名师长林德曼将军、内特维格将军。
七月二十七日,俄军左翼在加尔沃林地域与前出的德军遭遇,双方展开了顽强的拼杀,截止到这一天德国第519自行反坦克营“黄蜂”反坦克排的传奇人物路德维希·;奈克尔上士已经击毁了六十三辆苏联坦克。俄军奋勇地突击攻占了考纳斯,将德军逐过了杜比萨河。而且继续朝着希奥利艾挺进,直抵拉塞尼艾以南。并曾一度在德军第2集团军西翼与华沙桥头堡之间取得了进展,从四面包围了这个桥头堡。苏联红军还重创了第501独立虎式装甲营,科涅夫元帅在回忆录中声称还“完好无损”地缴获了十辆“虎王”坦克,后来把它们送往了莫斯科,作为研制俄军新型重型坦克的参考。
七月三十日,俄军的机械化旅抵达里加湾。翌日,莫德尔元帅在给下属的命令中写道,苏联军队已经抵达东普鲁士的边界,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计划发动反击消灭希奥利艾-叶尔加瓦突出地带的俄军,恢复中部集团军群同北部集团军群右翼之间的交通联系。他派出第3装甲集团军第7装甲师(该师后转隶给了第40装甲军)来填补与北方集团军群16集团军中的巨大缺口。
赫尔曼·;巴尔克将军指挥第3装甲军和冯·;绍肯将军指挥的第39装甲军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北部地区,他们打退了苏联红军的第8摩托化近卫旅,打通一条连接里加和图库姆斯的三十公里长的通道,恢复了与东普鲁士的交通,俄军被迫从海上撤走了。
在八月三日,靠着航空兵的强大支援(由于长期燃料不足,这种支援是很罕见的),在莫德尔元帅亲自指挥下,德军组织起了党卫队第5“维京”师、赫尔曼·;戈林装甲师、第19装甲师、第17、第45步兵师等兵力,通过不断地反冲锋,终于击溃并围歼了突入到德军阵地纵深(沃洛明—拉德茨尤明)的俄军突击集团第3坦克军,俄军被击退回了涅曼河对岸。
另一支红军部队第8近卫集团军(由大名鼎鼎的崔可夫将军指挥)在瓦尔卡至马格纽斯之间顺利渡河,在维斯瓦河西岸形成一个宽十公里,纵深三、五公里的桥头堡。莫德尔发现了当面的俄军正在集中兵力,准备发起新的进攻。为节省兵力,他命令所部逐次退到了华沙东北、文格鲁夫、赞布鲁夫一线以及奥索维茨和奥古斯图夫运河以南的纳雷夫河。
俄军似乎在势不可挡地向波兰首都华沙推进,波兰地下抵抗组织认为起义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为了抢先占领华沙,八月一日波兰流亡政府发动了代号为“风暴”的武装起义,数十万华沙居民积极地投入到起义中。驻扎在华沙周围的德军奉莫德尔元帅的命令协助由埃里希·;冯·;巴赫指挥的两万多党卫军部队对华沙起义者进行了长达五周的残酷镇压。
不愿意看到一个亲西方而又对苏联怀有严重敌意的政府在战后取得政权,崔可夫的部队和俄国人控制着的波兰第1集团军并没有进入华沙,而是开到了华沙以南约四十英里的普瓦维和丹布林附近。针对俄军的这一新变化,莫德尔及时地投入了第19装甲师沿皮利察河实施突击,赫尔曼·;戈林装甲师沿腊多姆卡河突击,第17、第45步兵师则在两个装甲师的中间推进,经过激烈的战斗,崔可夫虽然守住了马格努舍夫的桥头堡,但伤亡惨重无力再继续前进,第8近卫集团军有五个师蒙受重创而被轮换。莫德尔暂时阻止了俄国人向拉多姆方向发展的企图。
中央集团军群溃败带来的灾难性危机终于被暂时消除了。后来苏联元帅朱可夫在回忆录中客观地提到,“我还是应该说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指挥部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采取的作战方式是正确的。由于德军原无绵密的防线,而缺乏必要的的兵力的情况下又不能建立这样的防线,德军指挥部决定主要采用短促突击的办法来阻止我军的进攻……”
在“巴格拉季昂行动”战役中,德国中央集团军群有二十八个师被击溃(不包括北乌克兰集团军群),能够作战的只剩下八个师,总共损失了五十四万余人,参战的四十七位将军中有二十二名被俘虏,十位被击毙。损失飞机二千架,坦克、自行火炮二千三百七十五辆,火炮一万四千三百九十五门,机枪二万三千零七十一挺,汽车五万七千一百五十辆。不过俄军的胜利是用沉重的代价换来的,死亡了二十四万三千人,另有八十一万一千人负伤。
莫德尔的成功防守扭转了德军自白俄罗斯战役以来的一路溃败。八月十七日,为了表彰莫德尔元帅挽狂澜于既倒,希特勒授予他钻石金橡叶骑士十字勋章。这是一种高级别的荣誉勋章(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只授出了二十七枚钻石双剑银橡叶骑士十字勋章,莫德尔元帅是第十七位获得者。)莫德尔元帅的声望达到了无以复加的顶点。
后来在八月三十一日的会议上,希特勒回顾说,“我相信,再没有比东线这一年的情况更坏的了。当莫德尔元帅到职的时候,中央集团军群已经处于无可挽救的境地……”希特勒称赞莫德尔元帅为“我的消防车”。
身边的幕僚戏问:“您这部‘消防车’灭火有什么秘诀?”
希特勒很认真地回答说,“作战指挥官应该有冷静的分析、果断的决心、周密的部署和准确的实施。”莫德尔元帅的崛起和被宠信,使希特勒完全忘记了曼施坦因元帅,莫德尔元帅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最被希特勒倚重的德国元帅之一。
得不到盟国和红军支援的华沙人民起义陷入了绝境,希特勒命令德军将华沙夷为平地。德军疯狂地进攻,相继攻下华沙城的沃拉、奥霍塔区、老市区、波维斯勒、切尔尼亚克夫等市区。每夺占一个地区,党卫队就会对起义者和广大市民进行大肆的屠杀,大屠杀中有大约二十五万名波兰军民死亡。美丽的华沙城百分之八十五的地方被毁坏,这是二战中真正被抹平的一座城市。
从某种意义上说,莫德尔是华沙悲剧的制造者之一。在残酷东线,他还曾下令部队实施“焦土政策”,对苏联人民犯下严重罪行,因此莫德尔元帅在一九四三年被反法西斯同盟确定为“乙级战犯”(※注解十四)。
========================================================================================================
※注解十三:莫斯科街头的俘虏游行
据资料显示,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共向莫斯科运送了5.5万名中央集团军群的俘虏,所有俘虏被关在闷热的货运列车里,在途中忍饥挨饿,只能得到一点点饮用水。7月17日游行德军俘虏队伍有数公里长,参观的人站满了整条高尔基大街,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是被俘的21位中央集团军群的将军们。
游行的俘虏们身穿长满了虱子的肮脏军装,破衣烂衫,大都没有洗脸和刮胡子,脸上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满脸污垢地展示在莫斯科人和外国人面前。当时莫斯科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数千名俘虏虚脱。由于游行前一天俘虏们吃的食物有问题,许多俘虏严重腹泻,一些人来不及上厕所就直接拉在柏油路上。
莫斯科人则向队伍中的德国俘虏吐口水,一些俘虏还被旁边激动的妇女打伤。整个游行活动共进行了6小时,之后队伍在克里姆林宫不远处解散,俘虏们被装上列车运往俄罗斯各地的集中营。
※注解十四:乙级战犯
1943年10月30日,苏、美、英三国签署的《莫斯科宣言》规定,战后将把战犯押往犯罪地点,由受害国根据国内法审判。战犯身份的被认定成为了莫德尔最大的一块心病,这应该是他最终自杀成仁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其实战后,德国的乙级战犯大都只坐了十年左右甚至更短的监禁就释放了。
(十四)开水壶里的救赎
    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第二战场。纳粹德国陷入了东西两线的作战,实际上败局已定。结束了诺曼底地区的战斗后,盟军以惊人的速度向前挺进,在七天内就占领了整个布列塔尼半岛。不甘心失败的希特勒急令展开“列日作战”,以八个装甲师的兵力向莫尔坦地域的美军发起反击,这种反击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成功的。盟军最高司令部利用有利的态势,下令美军第7、第15和第5军协同英军第8、第30军和加拿大第2军,从南北两面实施钳形夹击。当日,蒙哥马利指挥加军和英军沿卡昂至法莱斯公路及其西侧发起突击,代号为“总体作战”,同时,巴顿指挥的第15军等部队调头北进,形成合围之势,从此,二次大战西线战场著名的“法莱斯(Falaisepocket)口袋”之战拉开了序幕。
战斗异常地惨烈,盟军和德军均蒙受重大伤亡。美军第12集团军群(第1、第3集团军;司令为布莱德雷上将)从南面,英军第21集团军群(英国第2集团军和加拿大第1集团军,司令为蒙哥马利上将)从北面对德军约二十个师(含五个装甲师)约二十八万人形成了合围。在另一个作战方向,美法第6集团军的部队按照“龙骑兵计划”从法国南部土仑登陆,并向纵深推进,法国南部德军已经瓦解,纷纷向盟军投降。
为了挽救崩溃在即的西线,希特勒又想到了“救火队员”莫德尔元帅,对他寄予了厚望,火速调任其为西线德军的总司令;而莫德尔原来的职务则由第3装甲集团军司令乔格·;汉斯·;莱因哈特大将来接替。
八月十六日,莫德尔元帅带着元首的手谕,乘专机赶赴西线去继任他的前上司克卢格元帅的职务。莫德尔元帅将成为西线权力最大的人,他再一次身兼两职即西战场总司令兼B集团军群总司令。
克卢格元帅被这突如其来的解职搞得晕头转向,莫德尔带来的手谕上陈述了克卢格被解职理由,“因为他已进行了几个星期的紧张工作,需要休息。”'※注解十七'
莫德尔暂时离开后,克卢格指着作战地图对自己的参谋长说。“我的名誉全在阿弗朗什!现在,我全完了!”南面的美军第15集团军已抵达了法莱斯以南二十二公里的阿尔唐;加拿大第2步兵师则推进到了法莱斯北部的森林。
莫德尔面对的是一个行将崩溃的局面,希特勒期望依靠着莫德尔的天才,在不放弃一寸土而将局势稳定住,扼守法莱斯这个“角形堡垒”,阻止盟军渡过塞纳河。但是莫德尔个人的能量与西方盟国超出十数倍的军事优势比较起来,那真的就不算什么了。莫德尔元帅废止了前任克卢格的命令,命令各部尽量长时间地坚守;并任命第7集团军司令党卫军总指挥保罗·;豪赛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