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虽然是舒尔哈齐之子,但是自幼在努尔哈赤宫中成长,与皇太极感情十分亲近,他觉得皇太极终究是大金国的大汗,总不能
把自己起家的两黄旗都抛弃掉吧!
他可以抛弃镶蓝旗,可以打压两红旗,也可以抛弃两白旗与正蓝旗,但是两黄旗是他起家的部队,皇太极不至于这么没品吧?
再说了,皇太极没有了自己起家的两黄旗又靠什么来当大金国的大汗啊!
只是镶蓝旗的诸位贝勒、台吉、将领却已经想明白了,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大金国了!
没错,在经历这么一场大败之后,大金国即使能继续存在还是图存名义而已很快就会被海北军扫灭,甚至连建州女真能不能维
持下去都是一个问题,所以皇太极会毫不犹豫地抛弃战场的两黄旗甲兵赶回辽阳收拾残场。
大金国既然已经不复存在,讲究什么两黄旗、两白旗或是两蓝旗、两红旗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谁能赶回去抓到更多的本钱谁
以后就是建州女真的卫指挥使。
虽然这一仗大金国损失了两百个牛录,但是在辽阳、沈阳与大金国的其它地盘上仍然有着近百个残破的牛录与数万女真部民,
皇太极跑回去就是想抓住这些实力退入松漠之间。
正如他们所猜想的那样,两黄旗那边已经传来了悲呛甚至绝望的声音:“大汗,大汗在哪里……”
“大汗,这是你的大金国啊!”
“皇太极大汗,皇太极大汗!”
“皇太极大汗,你在哪里,别人可以抛弃大金国,你不可以抛弃大金国啊!”
“皇太极大汗,你到底在哪里啊!皇太极大汗,难道连你都抛弃大金国吗?”
“大金国,你的大汗在哪里啊!”
“阿巴泰贝勒,怎么你都投奔了海北贼,你不是说要跟我们同生共死吗?你是大金国的贝勒啊!”
“大汗,你看看……你一走,阿巴泰贝勒、杜度贝勒就跑去投奔海北贼了,这都是你的错啊,这都是你的错”
现在济尔哈郎的汗水又渗下来了,而镶蓝旗的贵族与将领也很快从贞义大队的喊话中搞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
事实上皇太极是在一个多时辰之前带着几十个白甲兵与上百匹战马仓促北撤,只是撤退的时候他们把自己伪装成一支普普通通
的女真骑兵逃出战场,甚至连白甲兵最爱披的银甲都脱了下来,变成真正意义上的轻骑兵。
而且正在皇太极逃跑之前他还亲率女真残军向着海北军发起了三次试探性的攻势,不得不承认皇太极是一位极为优秀的战术指
挥官。,
虽然形势十分窘迫,但是他亲自带着汗旗发动的这三次冲锋一败一平一小胜,可以说是让后金军看到了希望,士气一下子就变
得高涨起来,即使皇太极逃跑之后他们仍然向着镶蓝旗方向发起了多次冲锋。
皇太极逃跑的时候甚至两黄旗的固山额真都是一无所知,更不要说正蓝旗的莽尔古泰贝勒被皇太极坑苦了。
不管怎么样,正蓝旗与镶蓝旗都属于两蓝旗,而且大家历史上有过一段香火情,正蓝旗的一部分牛录可是舒尔哈齐的遗产,而
且正蓝旗的实力保存得还算完整,整个固山把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动员出一千六七百名甲兵朝着海北军猛攻不止。
而皇太极的汗旗更是按照他逃走前的吩咐由皇太极的死党向正蓝旗靠拢,而且皇太极还特意安排了一个与自己身材模样差不多
的“影武士”在汗旗下不断发号施令,导致正蓝旗这一阵猛打猛冲伤亡颇大却不知道皇太极早就跑了。
只是皇太极再怎么巧妙安排,纸终究是掩不过火的,在半个时辰之后两黄旗的个别高层已经发现皇太极抛弃他们跑了,接着这
个消息以飞快的速度传遍了后金军,甚至传到了海北军的贞义大队这边。
对于许多仍然对大金国抱着一线幻想的女真甲兵来说,皇太极抛弃他们逃跑是比损失几万女真将士还要惨重的打击,他们打了
败战,而且还在意志与心灵上也打了彻彻底底的败战,因此投奔贞义大队与阿济格他们的女真将士越来越多,而没来得及反应
过来的镶蓝旗与正蓝旗就成了悲剧的真正主角。
既然皇太极都跑了,济尔哈郎带着镶蓝旗数千将士在这里拼杀还有什么意义吗?微信搜索公众号:wmdy66,你寂寞,小姐姐用电影温暖你
第1155章 不合适的建议()
毕竟济尔哈郎接手镶蓝旗的时候还有一万之众,中途又收容了两三千被海北军打散的残兵败将,但是现在整个镶蓝旗包括轻重
伤员在内也不过两千人而已,而这一切责任都是由济尔哈郎来承担。
济尔哈郎一想到这一点就哭出声来,只是那边有人很快劝道:“贝勒爷,您就别哭,你这么哭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啊!”
济尔哈郎觉得这话说得挺对,他当即问道:“那怎么办!”
“那只能先借贝勒爷首级一用啊!”
这话刚一说话,几个牛录额真、牛录章京已经拔出刀剑围了上来,济尔哈郎虽然想要垂死挣扎,但是这一刻却是手脚发软不知
道该怎么办才好,而他的亲信则是退到一边去。
毕竟这一次辽沈会战两红旗是被海北军彻底全歼,现在恐怕连三五十名残兵败将都找不出来,正蓝旗最后关头冲得最急同样损
失最重,不但主旗贝勒莽尔古泰在阵前被海北军击杀,而且固山额真以下官兵千余人也是全军尽没,成为悲剧的最大主角之一
。
倒是两黄旗与两白旗保存得相当完整,特别是发现在皇太极都率部逃跑之后,许多位高权重的女真贵族、将领都毅然率着残存
的百八十人或是三五十人投向海北军,其中甚至有阿巴泰、杜度这样的女真贝勒。
而镶蓝旗的将士也是同样惦记着阿敏贝勒的种种好处,觉得这个时候应当把镶蓝旗的火种保存下来,而如果想要把镶蓝旗完整
地保存下来,那么济尔哈郎就非死不可。
而柳鹏可以说是第一时间得到确切的战报,事实上在得到战报之前他已经听到枪炮声、厮杀声告一段落,知道海北军已经获得
了这一场辽沈决战的彻底胜利。
只是皇太极带着几十骑仓促北逃,虽然经过海北军多次堵截,但是由于海北军把主力精力用于对付镶蓝旗与外围解围的女真主
力身上,所以包围圈并不严密,皇太极统领的白甲兵虽然损失大半,但是现在这支轻骑兵马上就要窜入辽阳了。
因此他旁边的朱恒辉向柳鹏自告奋勇道:“殿下,皇太极即使能逃入辽阳也不足为患,就让我带着贞义总队与女真新军前去攻克
辽阳、沈阳吧!让他们为咱们海北军的最终胜利铺路造桥吧!”
虽然海北军已经获得了这场辽沈决战的最终胜利,但是小规模的战斗仍然在持续着,很多后金军的残兵败将正企图追随皇太极
向辽沈逃窜,还有一些亡命之徒正在到处流窜,海北军万万不能松懈,不然就是纵虎归山后患无穷。
而且海北军在这次决战之中不但经历了数日的残酷厮杀,也遭遇相当大的损失,虽然最终的战果统计还没出来,但是朱恒辉估
计海北军的实际损失接近万人甚至超过万人。
虽然对于后金军在这一次会战损失六七万人的数字来说可以说是不值一提,但却是海北军伤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海北军历
史上第一次在一次战役中损失过万。
毕竟整个南征之役一直到攻克南京为止,海北军的全部伤亡才是这个数字的一半左右,因此朱恒辉认为海北军在扫尾战斗之后
应当转入休整,而让贞义总队与新投附的女真诸位贝勒、台吉充当炮灰去攻打辽阳、沈阳城。
虽然皇太极这次偷袭赵家屯可以说是空国而出,但是在辽阳、沈阳附近仍然拥有几千老弱病残,可能还会收容一些溃退下来的
残兵败将。
皇太极退回辽沈之后甚至可以进行最后一波动员补充一部分老弱Р校1本谜狡1怪貌执俳缮蚧蛐砘嵩诩岢侵率�
些挫折,反而不如让贞总大队与阿济格、多尔衮、多铎甚至豪格这些女真降将降兵充当炮灰与前锋攻击辽沈。
在朱恒辉看来,这是一个非常合情合理的选择,毕竟包括贞义大队的这些女真降兵降将可以说是迫于形势才投向海北军,一旦
形势有变他们随时可能再次叛变,所以怎么也要先向海北军交个投名状,而攻克辽沈追杀皇太极就是考验他们的最好试金石。
只是柳鹏却是觉得朱恒辉的想法有很大问题:“你想让贞义总队与阿济格、豪格去充当攻克辽沈的先锋,想法是不错,但是这件
事不适合,你要替我们参战的近十万将士想一想!”
柳鹏语气变得十分严肃:“自天启元年用兵辽东以来,十年来咱们付出了怎么样的牺牲与代价,将士死伤何止数万人,现在居然
是让一支降军来独享克复沈阳的荣誉?”
柳鹏这么一说朱恒辉才发现自己犯了何等致命的问题,很显然他仅仅是从军事角度考虑问题,而忘记了从政治角度来进行考虑
。
那可是辽阳、沈阳,一个是后金国的首都,一个是后金手中最重要的城市!
自天启元年用兵辽东以来,海北军的最高目标始终就是收复辽沈二城光复全辽,而各个部队都是希望自己能第一个进入辽阳、
沈阳,而信王那边也一度放出“先复辽沈者为王”的信号这证明辽沈两城的特殊地位。
楞自己让贞义总队与女真降将率先去攻打辽阳、沈阳,并让他们第一个杀入辽沈,这岂不是要把十数万海北军将士都给得罪干
净了。
因此朱恒辉觉得自己这个主意太不成熟了,那边从镇江赶过来的霍虬也说了一句:“让女真降兵降将进攻辽沈也未尝不可,但问
题是万一有变的话,谁担得起这个责任!”
这一次辽沈之役可以用大歼灭战来形容,按照各个部队的战报,后金军参战总兵力几近十万之众,最后突出重围者不足千人。
虽然战报显然是大大高估后金军投入的总失力又相当程度上低估了后金军的突围人数,但是后金军从战场上突围出去的残兵败
将最多也不会超过三千人。
可是现在贞义总队加上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以及豪格在内的降兵降将却远远不止三千人,万一这些降兵降将在皇太极的策划
之下阵前投敌,那局面绝对不堪设想,不但让辽沈光复的时间往后拖上很长一段时间,而且也会让皇太极得到意料之外的兵力
补充。
因此朱恒辉当即承认错误:“殿下,这件事是我想得有些差池,只要我们海北军的老部队才能完成攻克辽沈的艰巨任务与奇迹使
命。”
看到大家都在跃跃欲试地准备批评朱恒辉,柳鹏却是转变了态度:“你们也不要太严厉,恒辉的主意虽然有点问题,但是你们也
要看到他主张让女真新军北征的建议很不错……当然你们如果有心准备率部北征的也可以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