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喝薄荷茶。
没一会儿,他来了。
立刻趋向前去,吻她的脸颊。
奇怪,看上去感觉十分温馨,倒不是火辣辣的。
我用手托住头,看着他们。
他们俩低声商谈,我一句也听不到。
相信我,做旁观者的滋味并不好受。
无论怎样,他们今天应该作出决定。
母亲说:“看样子,她对他也是真的。”
我问:“你怎么知道?”
“她不像故意玩火那种人。”
我亦有同感。
“那么谁是坏人呢?”
“没有人是坏人。”
“可是每一个故事中,总有人患有人奸,不然谁修成正果,谁得到报应?”
“别傻了,看情形他们三人,加上两个孩子,全是牺牲者。”
“她会跟他出走吗?”
“不会。”
“啊。”
“她太矜贵,完全不是野玫瑰格调,她才不会放弃家庭事业。”
我略略放下心,愿意相信母亲的眼光。
这两个人是怎么爱起来的?原以为是很龌龊的一件事,待看到女主角,才知道不是那么一回事。
他们谈了大半个钟头,才叫结帐。
他为我介绍,“我姐姐。”
姐姐?当然,我朝她笑笑。
那位高雅的女士与我攀谈,“听说你们的洋葱汤做得最好。”
“是,几时试一试。”
“改天有空一定要来尝。”
他送她出去了。
那一夜,他没有再来。
第二天,他也没有来。
完了,他再也不会出现。
他跟她跑掉了。
每天傍晚,我便密切注意店门,盼望他会推门进来,但自星期一之后,一连三天,都没有看见他。
我还以为我们是朋友呢。
有什么决定他也不与我说一句。
这样私人的决定,也很难开口告诉别人吧!尤其是萍水相逢的朋友。
星期四,发生了骇人的大事、我见到了三角恋爱中第三主角:女医生的丈夫。
他们双双来品尝洋葱汤。
对于她的演技,以及胆量,我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只见她笑脸盈盈,若无其事地坐下,与丈夫有说有讲,一点不像有心事。
我心中倒一宽,咦,她见了他,这倒好.他可以从头开始。
母亲却很困惑,“这里面另有学问。”
“你看见什么?”
“这一对明明是恩爱夫妻。”
“其中有诈。”
“不会不会。”
“也许她装得好。”
“我想年轻人的情人另有其人。”
我的脑筋却转不过来。
母亲抱着看推理小说的态度细细分析这件事。
鲁莽的我不肯做她的华生,急急把他们三个人判罪。
只听得教授说:“这地方小得可爱。”
“可惜只有小食,”他妻子说:“否则把整个地方包下来请客,不知多开心。”
真想问她,你的小情人呢,就这样把他丢在脑后?
不知为什么,人老了就会心肠如铁。
他们逗留了个多小时,很满意的离去。
我与母亲面面相觑。
雨仍然在下。
我在看一本以英国为背景的小说,书中下雨,现实中也下雨。
“好吗。”有人说。
猛一抬头,看到他站在我面前。
大吃一惊,“你,你怎么来了?”说不出的欢喜。
“那故事有了结局, 我浑身一轻。 ”他一脸明朗的笑容,像是换了个人似,“今天打算来吃一顿好的。”
“什么样的结局?”
“他们分了手。”
“谁跟谁?”
“年轻人同女医生。”
“太好了。”雀跃。
“你一直不赞成他们,”他笑,“我得尊重读者的意见。”
“读者?”
“写小说等于说故事,情节要合理,人物要接近生活,唏,真难,顾了对白顾不得剧情。”
我一直眨眼。
“你说得对,我们生活在一个现实的世界里,”他惋惜的说:“人们不可能坦头坦脑单挂住谈恋爱。”
“你说的故事,”我吞下一口涎沫,“是一篇小说?”
他点点头,“小说的情节。”
“是别人的故事?”
“可以说是任何人的故事,相信在现实生活中不停地发生。”
我瞪住他。
他是个写小说的人。
“我是个说故事的人。”
“说得好动人。”衷心赞美。
“谢谢你,我看得出你受这个故事感动,但愿其他的读者也有同感。”
“原来你是作家。”
“不敢当,我还在学习阶段。”
我笑出来,他用虚构的人物与情节来博取我的感情,啊,真是天下最可爱的骗子。
我浑身轻松了。
“幸亏有这个好地方供我静静构思,小说在昨天脱稿,你有没有兴趣听最后一章?”
“有有有。”
“你要请我喝咖啡呢,我介绍姐夫来你们这里,以后多两个常客。”真的是姐姐。
我们坐下来。
“我说到什么地方?”
“说到女主角不肯跟他走。”
“是,他们约好开谈判,女主角根本没有勇气出现,而他亦觉得缘份已尽,两人皆没有到约会的地方去,一段感情就此惆怅的结束。”
“什么,轰轰烈烈开始,无疾而终?”我失望。
他为之气结,“读者都是贪得无厌的。”
我说;“读者有权发表意见。”
“这一行也太难做了,我考虑转行。”
“你可以写续集。”
“嗯,让我想想——”他又陷入沉思中。
一脸魂不守舍的样子。
看情形,故事要说得好,还真不简单。
“我不讲了,”他说:“你看姐妹画报吧,这个故事下期开始连载,好不容易写完,真得好好休息,喂,替我添些咖啡,你明天有没有空,有一部电影——”
这时母亲出来,向我眨眨眼。
我也朝她会心微笑。随笔集《自得之场》
作者:亦舒
闭嘴
偶然在咖啡座耽到凌晨,隔壁台子有不识者向洋人搭讪。在女友没开始发作之前,我做好心人,转头郑重警告:“我劝你们闭上尊嘴。”他们会后悔,真的。
中国人才聪明呢,江湖中三种人不能碰,老人孩子年轻女人,没点能耐,还出来坐呢,绵羊们早在家睡熟了,真笨得要命,把人家的火气惹上来,把皮不剥了你的——洋人皮也就凑伙著办了。
这一代女人都具哪吒性格,大小好歹周旋到底,并不怕事,只怕没事,生活怪沉闷的。
成熟
“大都会”杂志上形容:成熟是居然想早点回家睡觉……。成熟有早有晚,有些人才廿岁就有很成熟完整的性格,有些人一辈子不成熟。
成熟实在只是“应付得宜”。当然各式各样的事,各式各样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应付,需要学识、智慧、经验来支持行动。生活环境单纯的人很难成熟起来,于是给观者幼稚的感觉,幼稚的人常常引起他人生活细节上的不愉快。
在社会上奔波,后来我发觉了,成熟的态度占成功因素百份之八十五,实际工作能力只有百份之十五。
疯了
人比人是不公平的,小家庭主妇居然有胆子说,唷官塘的女工多么辛苦,整日那么长,挤在工业区,换了是她,早疯了,真是一种令人纳罕的自满,因为我正在那里想:如果我做她,也早疯了,嫁小职员为妻,天天在小厨房中调理三顿饭,全身上下没点光鲜,没老就似块咸姜,天呵,不寒而栗。
可是千金小姐做了我,怕也就疯了,整年累月的工作,口停手停。她们扬帆出海,欧美度假,风季远离香港,家中有花王、女佣、管家、司机,水手。不能比,真的。
俗
到喜来登喝东西,见一群男女人。男的长发披肩,衣著凌乱,女的作劳动人民状,短发布鞋。友说,那是艺术中心的一班年青画家。
也许作品不俗,打扮真是俗。气质宜自由流动,不适合做作,艺术家的蓬头垢面已成典型,与小布尔乔亚的P字T恤同样恶俗,刻意经营的美根本是不成立的,至少要经营得仿佛没经营过,段数才较高。唐装、油纸伞、布鞋,早已不能代表别出心裁了。况且真正的艺术家,生活在香港?
家庭
以前的女人在感情一不如意,便只好“十二栏杆倚遍”,“匀面了,没心情”,“可怜孤似钗头凤”。现在的女人在情感上的损失可以在工作中补回来,》实在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寄托,但总比没有好。
不是说每个工作有成就的女人都如此,快乐的家庭可以与重要的职位和平共处,但没有家庭的那些可以有藉口来掩饰流血的心,在假面的保护下复元。我固执地认为女人不适合走出家庭,但没有家庭,又怎么能够不走出去呢!
姓Q的
我是姓Q的,那时候跟男朋友闹意见就花数块洋钿去买本“哈泼市场”,翻个痛快。广告中在李谨公园十二间睡房、维多利亚式的住宅……三十五卡拉的全美方钻……摩根开篷车……狄奥的银狐……古董茶器……然后“哼”地一声,觉得男友没啥稀罕处,于是心安理得了。
当然做人不是这样的,但也没有什么固定的方式,心理上女人永远可以与养她不起的另人谈恋爱,物质到底还是唾手可得的东西。但女人不能爱她所看不起的男人——没有学识的,人品差的。
真唐突
这些是真的,不是用来投读者文摘笑话栏的。
(一)早上七点在饭堂见到:“吃早餐呀?”(你知道此类问题多典型。)答:“不,我怕晚饭没桌子,先来坐着。”(二)有人非常怀疑地问:“为什么威廉老在你办公室?”老天,咱们俩合作无间,焉能不天天见面,答:“因为我们恋爱成熟,快结婚了。”(三)带新同事走遍大厦,三天之后,他问:“你离我而去?不再陪我?让我自生自灭?”我压下火气,拍他肩膀:“老友,你可以向我求婚,我嫁你如何?陪你一辈子。”他妈的。我不是不爱人类,有时候事情实在太唐突。
送礼
送礼。送得糗,不如不送。那女郎手上戴的已是金劳,再送她精工石英表,她搁那儿好呢,还是扔出窗口?不如不送。
过时过节,如果我掌权娱乐界,时不时要求报馆,每位一枝都彭金笔加一只都彭打火机。能花得了多少,小财不去,大财不来。熟朋友送点小东西,大家欢喜。礼物切忌刻字,其小家败气无比。
像我等中年妇女,没吃过猪肉,早见过猪跑,不收礼毫无关系,有一样东西叫感情,要送的话,请往戴宝乐参观五卡以上之方钻。
老字号“丰昌顺”令你想起什么?如果你是在香港念英文中学的,这三个字不会陌生。那年初升中学,校长叫我们缝制冬季校服,指明深蓝色的“线仔绒”要到丰昌顺去买,好几十块钱一码呢。线仔绒在上海叫“哔叽”,时髦点叫“加巴甸”,是不皱的上等货。呢料买回来以后由母亲缝制成裙子,父亲特地为我拍张黑白照留念,满意地说:“是大人了。”那年十二岁。后来,后来就毕业了。最近车子经过中环,猛一抬头,看到丰昌顺的招牌,真是老字号。
银狐三年前到国际皮草去做银狐,方老板阻止:“倪小姐,这种皮草女人自己出钱做没意思,太贵了。”他真是苦口婆心。没想到三年后更找不到老衬,还得自己掏腰包,银狐上涨四倍,方老板被埋怨得头冒青烟。但每个女人都应该有一件银狐……对于银狐我简直已经上癖上瘾——小说中的女主角全部都有银狐大衣,长的短的,无不当雨衣般穿,靴子踏过泥泞。哗。这大概是一种发泄。到不一定要穿在身上,就等于买套百科全书,没道理抬着它们上街。
面霜为什么女人用的面霜卖得那么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