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亦舒(短篇集)-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完全有种相聚恨晚的感觉。
    从这个时候开始,怡和没有再见过那位老太太,她不再造访,不再拨电话,她像是
在空气中消失了。
    怡和非常想念她。
    她还保留着第三个愿望,不知有效期多久,倘若十二个月内不用作废,损失太大。
    她又不想胡乱应用,噫,好生踌躇。
    但最近凡事顺利,怡和并无苛求,怎么许愿?
    三个月后,许志文把怡和带回家见家人。
    怡和先见过许伯、伯母。
    饭后,志文说:“我与你见我祖母。”
    怡和有点意外。
    “老人家茹素,不与我们吃饭,来。”
    祖母住在大宅的阁楼上,另有佣人侍候。
    她背着门坐椅子上。
    好熟悉的背影:小个子,银丝发,怡和一时热情脱口而出:“老太太。”
    老太太转过头来,一脸慈祥的笑容:“你就是我未来孙媳?”
    怡和看仔细了,不禁有点失望,此老太不同彼老太,并非同一个人。
    所有的老太都有点像,怡和亲热地坐近她,如果没有与那一位相处过,肯定此刻没
有那么自然。
    怡和的身分差不多被决定下来,老祖母喜欢她到极点。
    怡和没有什么要求了。
    虽然每天下班过马路,她都特别留意路面情况,但始终都没有再看见那位老太太。
    怡和一直没有把这件事告诉许志文,她怕他笑。
    三个愿望?
    哪里有这种事。
    都是巧合吧。
    也许有一天,怡和会说:我真心希望老太太你再出现一次,告诉世人,三个愿望事
实存在。
    但,怡和又想,还是留着将来于要紧关头用的好。

 

三四零号
作者:亦舒
    移民之后,杨碧如的生活不过不失。
    居住环境当然比从前好,早晨起来,在园子打个转,消磨大半个小时,轻而易举,
不管开太阳抑或烟雨蒙蒙,碧如都觉得是种享受。
    随后,当地创办一张中文报纸,诚聘她复出,碧如欣然上任,精神也有了寄托,每
天开小跑车上下班,不知多潇洒。
    她丈夫罗家泳是会计师,在一家移民公司任职,两份收入,没有孩子,故此他们可
以负担两个家,洋房在山上,公寓在市中心,别出心裁两边住,以免生闷。
    罗家泳说:“移民最怕破釜沉舟,一不高兴,或是觉得沉闷,立刻打回头,切莫难
为自己。”
    因此他们一家二口不觉压力。
    主要原因是没有孩子吧。
    隔邻梁家夫妇有一个三岁大的小女孩,才一名,就叫大人忙得不可开交。
    旁观者清,碧如心静,每早七时多便听见那孩子在园子奔走,咯咯笑声。
    一日她故意早起,站在露台张望过去,只见小孩穿玫瑰红衣裤,头发乌黑,跑来跑
去,父母紧跟身旁,乐趣无穷的样子。
    中午时候,那位太太驾车送女儿上学,要到下午三四点买了菜才能接放学回来,有
得忙的,碧如过去探访过一次,梁太太连说话时间也无,一边煮饭一边哄囡囡上厕所,
非常滑稽,连斟茶给客人都忘了。
    碧如急急告辞。
    可是回到静寂悠闲的家,又怀念那小孩漆黑调皮的眼睛,梁太太一离开她就叫“妈
妈,妈妈”,可是碧如想,那样深的工夫,那样吃苦,日以继夜,带大了,也不过是十
多亿人口中的一名。
    报纸即将出版,每夜做到凌晨,移民生活如此紧张,也确属难得。
    碧如与丈夫见面时间也减至最少:他下班,她刚抵达报馆,她回到家,他已熟睡,
他出门,她还在床上,她中午起来,他在公司里做得如火如荼。
    碧如觉得她已回到大学独居时代,但是毫不介意,有事留个条子给丈夫:“罗家泳,
请注意……”报纸一星期出版七天,周末欠奉。
    一日中午,碧如在厨房喝咖啡,先是听见有货车接近门口,继而有人按铃。
    碧如去开门。
    “太太,运家具来。”
    碧如马上说:“是左边三四零号,你弄错了。”
    工人道歉退下。
    三四零号洋房求沽已有好几个月,最近成交,没想到这么快便搬进来。
    碧如更衣出门,刚取过手袋,门铃又响。
    碧如开启大门,一见来人,呆祝
    一句吴志林就想叫出口。
    可是随即定下神来,吴志林!志林与她同年,怎么可能是眼前这个青年。
    只听得那青年说:“我叫伍敦贤,是新邻居,这位女士,我想讨口茶喝。”
    碧如说:“当然,是三四零号吧,我借把电茶壶给你。”
    “最好还有茶包。”他笑着要求。
    碧如一股脑儿连茶杯都借给她。
    “你不过来看看?”青年邀请她。
    也好,碧如锁门随他过去。
    三四零号园子特大海景清晰,进到屋内才发觉地毯已经换过墙壁髹新,地方宽敞。
    那青年说:“我是先锋部队,先把屋子布置好,父母弟妹随即会来。”
    没想到他愿担此重任,现在的年轻人不简单。
    “有什么事,尽管过来。”
    “谢谢你。”
    年轻真好,白衬衫粗布裤,一双破球鞋,不减魅力。
    碧如没有时间久留,她上车离去。
    那天下班,已是午夜,可是三四零号灯光未熄。
    碧如停好车,发觉今晨借出的茶壶茶杯已经归还,还加小小一盆栀子花作为利息。
    碧如笑笑,开门进屋。
    “家泳,”她叫丈夫:“家泳?”
    罗家泳尚未回来。
    碧如仍无睡意,索性到书房去翻寻旧照片簿。
    找到了。
    她与吴志林的合照。
    大学二年生,二十岁,一脸稚气,看着镜头笑,真要命,那样的良辰美景都会过去。
    同学们都以为他俩会结婚,但是没有。
    她嫁的是罗家泳。
    结了婚也有三年了,两人都没有闭着眼睛,婚前已把对方的优点与缺点看得一清二
楚。
    太清醒了,欠缺柔情蜜意,可是将来肯定也不会有太大失望。
    碧如对这段婚姻十分满意。
    她没想到有一日会在半夜把旧男友的照片找出来细看。
    照片里的吴志林的确象足隔壁的小朋友。
    碧如抬起头叹口气收起照片。
    她接到罗家泳的电话:“我在公寓里,不回来了。”
    碧如说:“嘿,旧时你驾车个多小时来见我十五分钟。”
    罗家泳只是笑,“我曾经那样做吗?我一定在恋爱。”
    碧如挂了电话。
    第二天,芳邻又来按铃。
    “请过来坐,家具全部安置好,茶具也已经整理出来。”
    碧如喜欢小伍那爽朗的笑容。
    随他到三四零号一看,只见家具杂物已统统放妥,式式俱备。
    碧如啧啧称奇,“真快。”
    小伍有一双会笑的眼睛,“我靠朋友帮忙。”
    碧如有顿悟:“是女生吧。”难怪收拾得如此干净。
    “两男两女,均是同学。”
    碧如颔首,当年,她是为了那班可爱的同学才读了四年大学。
    “现在就差窗帘。”
    “令尊令堂一定觉得满意。”
    “希望啦。”
    “几时来?”
    “八月十五,弟妹赶着入学。”
    “呵快了。”碧如看看腕表。
    “上班时间到了?”
    真是个聪明的年轻人。
    他解释:“三八零的梁太太告诉我,你在中文报馆任职。”
    碧如这时才醒悟到,一列三家都是华人,难怪洋人叫这里筷子山。
    他看着她上车,替她关上车门。
    连那一分周到,都象当年的吴志林。
    不知恁地,毕业后碧如与每一位同学都有来往,独独没见过吴志林。
    好象听说他移民了,又闻说在澳洲结了婚。
    换了是别人,别人当可好好打听追究,可是志林与她有特殊关系,每逢人家说起,
她只得不置可否,象是不关心,又象是什么都知道。
    旁人见如此反应,不便多说,因此碧如并不知志林下落。
    她无缘无故想念起他来。
    一直都以为已经把吴志林忘得一干二净,知道此时此刻,所有细节涌上心头,碧如
才大吃一惊。
    原来一切都压在心底。
    那时候,双方家长都反对他们在一起。
    志林没有父亲,只得寡母与一个大姐,家境清贫,后来更传闻父亲仍在,只不过抛
弃了妻儿,杨家一听,厌恶顿生,一直对志林冷淡。
    这还不是原因,主要是碧如一找到工作,心散了,约会频频,不能专一,志林再三
警告,碧如未加理会,结果不欢而散。
    分手那一天,两人都没有看对方,尽管低着头。
    终于,碧如说:“志林,没有人会爱我比你更多。”
    可是不知恁地,她还是决定与他分手,可能对少女的她来说,过量的爱是种压力。
    年轻的志林也说:“我也知道那是事实,以后我再也做不到那样的奉献。”
    那天他穿着卡其裤白衬衫,背影孤傲。
    接着一年,碧如的约会没有一天间断,可是跳舞到半夜回来,又悄悄痛哭。
    之后,遇见了罗家泳,碧如已经发现不相爱有不相爱的好处,鼓励自己同家泳发展,
伴侣之间尊重已经足够。
    再后来他们就结婚了。
    婚礼简单低调,碧如在工作岗位上仍称杨小姐,两人相敬如蜜,生活愉快。
    是芳邻小伍唤起往事。
    不过,唤得起,也不叫往事了。
    该日有一宗突发新闻,碧如那一组人,直做到清晨五时多,下班,喝杯茶,天蒙亮。
    一位同事过来说:“这就叫做披星戴月,唉。”
    碧如笑笑不出声。
    “不知就里,还以为我们在逃避什么呢,你看,敌进我退,敌退我进,人家睡觉,
我们工作。”
    碧如嗤一声笑出来,心中一动。
    同事打个呵欠,“我要回家睡觉了,唉,永远没有机会认识异性。”
    碧如驾车回家,到了私家路,迎面出来的是罗家泳。
    他开了车窗,问妻子:“好吗?”
    碧如也打招呼:“眼睛都睁不开来。”
    “好好休息。”罗家泳把车子开走。
    回到家碧如又不想马上睡,于是开了电视看看清晨电视新闻,方有点睡意,邻居有
剪草机轧轧,她悄悄去张望一下,发觉是小伍,正大规模地用电剪修剪树丛。
    真是勤力,年青人是该如此。
    碧如对报馆以外的事不感兴趣,从来不打算莳花剪草,统统叫人来做。
    碧如知道睡不着,于是推门出去。
    小伍自高梯上下来。
    他除下护耳器说:“这么早起来?”
    碧如只是笑。
    小伍说:“杨小姐,你可认识一位吴志林?”
    忽然之间在陌生人口中听到这个名字,碧如吓一大跳,象是天大秘密被人偷窥一样。
    她尽快恢复镇定:“有印象,可能是我中学同学。”
    小伍笑着更正:“是大学同学。”
    “说得不错,你也认识他?”
    “是我舅舅,昨晚他问我把这个家搞成怎么样了,于是说起左邻右里,无意中提起
氧小姐大名。”
    碧如怔祝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忍不住问:“你舅舅住哪里?”
    “他在多伦多,九月份会来探访我们,杨小姐,届时你不会去旅游吧,一起吃顿饭
如何?”
    “没问题。”
    “今晚,我这里开一个小小暖屋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