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多大空间的利润吗?甚至可以这么说,一套市中心旧城区的房子,可以顶上一套半甚至两套市中心的现代两房。虽然我没做过房地产,但是我也知道房子是向上面起的。不是吗?‘
‘可是,不是有遗嘱什么的吗?‘
‘你没看最近的报纸?说什么几兄妹为了遗产大闹法庭,还发毒誓的事?‘
‘哦,貌似看到了,但总觉得可能有点夸张。。。。。。。‘耸了耸肩膀,谭翌日放下朔料袋,抽出一只红双喜点燃了,换了只手来提大袋子,又跟上了波波的脚步。
接下来,波波又说了一些去到家属家里要注意的事情,比如说:上去后,要给黎老太上柱香;称赞他们有孝心啊,守夜辛苦啦,黎老太和他们父亲在天之灵会感到欣慰,也会在天上保佑他们啊;不要走在出殡队伍当中;出了门后就不要回头看啊。。。。。。。
感觉上波波还是个很热情的人,也表示出很友好,而且,业绩貌似也相当不错,难怪方先生私底下跟延翌日说过,想重点培植波波上位。
坊姐随手把烟头丢到路边,一手接过谭翌日的大袋子,说‘你提了那么久,手也累了吧。休息一下吧。‘谭翌日挣了两下也就没刻意而为之了,让坊姐提了大袋子去。波波也快步上前,跟坊姐讨论起等下到了家属那里后,两人的分工合作。谭翌日则跟在后面抽烟,留心听了一下她们的谈话内容,无非就是前半段工作,由波波主要负责,包括在家属家里戴孝,安排出殡队伍,到了宾仪馆的签到,告别仪式的协调等等。而坊姐则主要负责回到家里后,跨火盆,拜神等等。
跟着她们两个左转右拐,终于来到一户人家门口。门口跟大多数GZ本地人家一样,供着土地门神,上有当天神官。里面正好走出来一个中年男人,中等偏矮的身材,面容憔悴,双眼浮肿。看到波波和坊姐,说了声‘你们来了啊。‘
坊姐指了指门口土地的牌位和当天神官的牌位说到‘阿大哥,这里赶快用报纸遮一遮。白事期间,死者最大。所有神佛都要回避。黄先生没有跟你们说过吗?‘
大哥一拍自己脑门说到‘死了,居然不记得了。等等啊,我马上去拿报纸。‘
‘不用太紧张,等下拿报纸来遮的时候,跟各位神佛告罪一下,就说‘X家这两天办白事,请各位大神回避一下。有怪莫怪。‘就行了。‘坊姐说到。
谭翌日看着坊姐的背影,似乎高大了起来,头顶还有光环闪耀。(当然是某种古老行业的光环啦。)
第二章 入行 第三节 第一次 三
大哥点了点头,朝楼上喊了声“阿英,拿两张报纸和胶布下来。‘跟着指了指门口的楼梯。说到‘你们先上去吧。我弄好这里就上去。‘覃翌日这才注意到,门口是木质的楼梯直通二楼,而且楼梯相当的陡和窄。
于是,波波,坊姐和覃翌日三人‘爬‘上了二楼。打量了一下,谭翌日发现二楼是一个厅房带两个小睡房的格局。
这时,一个小眼睛,脸圆圆的女人掀开门帘,拿着一几张报纸和一卷透明胶准备下楼。看到了波波和坊姐,点了点头‘波波,坊姐,这么早就来了啊?‘波波甜甜的叫了一声‘大嫂‘然后放下自己的文件包包,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又问到‘对了,大嫂,跟你们说的要买的一束鲜花,拜神时要用的祭品,转红用的红纸和黎老太的照片,都准备好了吗?‘
‘都买好了,照着你留的字条一样一样的都买齐了。我先拿这些下去给我老公。你们先休息一下。‘大嫂说完,扶着墙壁,侧着身下了楼。
这时,另一间房走出来一个跟大哥有几分相似的男人,看到波波,点了点头,说到‘波波,你们来了?我阿妈的衣服我拣好了,都是她平时喜欢穿的。衣服都在这了,其他的阼晚烧过河衣时烧了。你看还有什么要准备的吗?‘
‘辛苦你了,二哥。对了,这里有红白袋,你们做子女的,你啊,大哥啊,还有大姐,一人抓一把米放进白袋里,然后拿十个一元的硬币放红袋里。弄好了,就和这些衣服放一起吧,都是要拿去陪葬的。‘
坊姐加了一句‘还要拿两个五角的硬币,一个是给黎老太含在嘴里的,一个是给黎老太握在手里的。这样黎老太投胎的时候,就会‘含着金银出生‘,出生在一个有钱人人家。‘
二哥点了点头,接过红白袋,说到‘我这就下去办这事。‘说完,也摸着墙壁下楼了。
剩下礼仪公司的三个人留在二楼,都各自放下了自己的东西。波波从文件包里数着数抽出九根香,分别分给了坊姐和覃翌日。说到‘都给黎老太上柱香吧。‘说完率先上香。
覃翌日这才有空打量一下周围。灵堂上,照片中的人,是个很慈祥,很地道的本地人。灵堂旁边,放着一个收音机摸样的物品,一头还插着电源。这个貌似收音机的物品一直放着一些佛教的音乐。覃翌日倒是第一次听这些音乐,感觉很舒服,让人很放松。灵堂前的‘化宝盆‘(就是烧纸钱,元宝之类的纸制用品的用具,市面上也有统一样式的成品出售),已经堆积了厚厚的一层灰,空中也飘扬着灰烬。(旧城区的房子,很多的通风设计并不是很好。)
轮到覃翌日上香了,上完之后,坊姐指了指灵堂桌子旁边的两个小碟子,说到‘拿一颗糖吃了,再拿一个硬币。‘
覃翌日看了看,一个碟子装的糖,一个碟子装的则是一角的硬币。点了点头,按坊姐说的做了。波波则在从用品袋子里拿出了戴孝用的头带,腰带,头花,黑袖章,还分开放好,嘴里还念念有词‘这份是大哥的,这份是二哥的,这份是外孙的,这三份是两个媳妇,大姐和两个孙女的。OK,搞定。‘
不一会儿,大哥,二哥,大嫂都上来了,还上来了一个短头发的阿姨,头发还比较新潮的染成暗红。
波波和坊姐都亲切的打了个招呼‘大姐,来了啊。‘原来这个就是黎老太的女儿。
‘阿铃啊,波波说红纸可能不够啊,你去街角再买一大张回来吧。‘大嫂发话了。
波波和坊姐对了一下眼,都没说话。大姐应了一声,下楼去了。
波波看了看手表,说到‘大哥,今天去参加告别仪式的人都到齐了吗?还有半小时我们就要出发了。因为怕路上塞车,我们一般提前一到一个半小时出发。‘
‘哦,人齐了。在我家坐着呢。‘二哥说了一句。
‘那,坊姐你把告别仪式完之后要用的用品分开一个袋子装吧,阿翌你帮帮坊姐吧。‘
转头对二哥说到‘二哥,麻烦你叫他们都上来吧,现在帮你们先戴孝。‘
二哥应了一声,走到厅房窗口,朝下面喊到‘阿文,叫他们都上来吧。‘
不一会儿,又上来一个女人,和两个女孩,一个男孩。他们分别是二嫂和两个孙女,一个外孙。
波波说到‘现在逐个帮你们戴孝,按顺序来。先是黎老太的儿女,再到媳妇和孙,外孙。‘
说完,虚引一下,让大哥在厅房的一张小沙发上坐好。先帮大哥戴好头巾,打了个活节,一边嘱咐大哥‘那,头巾也好,腰带也好,都不能打死节,一定要打活节。如果到时头带或者腰带松了,你可以叫我们帮你再系紧一点,可是,万一头带或者腰带掉了,就千万千万不要捡了!‘
‘啊?‘大哥抬头看了看波波,眼中有一丝不解。
‘大吉利是!大哥你想‘再戴一次孝‘啊?‘
大哥尴尬的笑了笑‘当然不是。当然不是啦。‘
接着波波示意大哥站起来,又帮他系好了腰带。完了又提醒大哥一句‘这个活节是打在左边腰上的,等下如果松了,大哥你想自己系好,就要注意一下这个。‘
‘OK,大哥你先去那边,记得洗手喔,给你妈上柱香,就说‘黎XX阿妈,今天X家子孙齐聚一堂,送您最后一程,希望您早升西方极乐世界,也保佑X家子孙后代平片平安安,顺顺利利,横财就手。‘‘
大哥应了一声,走过去上香了。波波则叫二哥过来坐好,又依法炮制。
接着轮到大姐,波波给她戴好头帽后,又拿头花别在大姐头帽的右边。(源礼仪公司的头花都带一小小发夹,把头发和头帽别在一起,便不容易掉。)然后又戴好了腰带,便让她也去上香了。
至于外孙,孙女,戴孝都大致相同。只是外孙的头巾正中多了一个小红圆圈。这个代表的意思是父母还健在。还有。。。。。。就是两个孙女不肯戴头巾,说是不好看,不舒服。结果就戴了头花。
帮这一家子人都戴好了孝,波波从文件包里拿出一个小本子,看了看。正好覃翌日在旁边站着,看到上面写着一些当天工作安排之类的东西。波波对覃翌日嘿嘿笑了一笑,转头对大哥说到‘还有五分钟我们就出发了,各位如果想上洗手间的最好现在就去了。在告别仪式上,就不要再走动了。‘
这时,大姐突然说了句‘阿杰他今天临时有事,可能去不了了。。。。。。。‘
一时间,大家都静了下来。大哥摇了摇头,轻叹了一口气。二哥则骂骂咧咧的‘有没有搞错啊?几天的时间,有什么事情不能提前做好?今天说有事不能来。。。。。。。‘
大家都沉默了下来。
等了等,看没有人再说话,波波又继续说‘那,我先说一下等下大家怎么走。大哥捧相和鲜花。二哥撑护魂伞,注意:凡是有瓦遮头的地方,都要打伞。大姐跟第三位,然后就是大嫂,二嫂,三个孙辈分的。我呢,会在队伍最前面,做一个具体的指引。坊姐和阿翌两位同事,会在队伍后面,如果出现任何情况,可以随时和我们沟通。对了,二嫂,等下你还负责撒溪钱,上车后坐后面,逢拐弯或者岔路,就跟黎老太说一声‘转弯啦,坐好啊,阿妈‘,‘现在是岔路,坐好啊。要记得回去的路啊,阿妈‘,这样就行了。‘
又看了看表,波波说到‘那么,现在就出发吧。大哥,你先请黎老太下来。‘
‘请?‘大哥一时没反应过来。
‘恩,就是捧黎老太的遗像下来。‘
随后,波波让二哥和大姐站好了位置。转头跟大嫂说‘等下你们就按刚才说的那样顺序走就可以了。我先下楼,在前面引路。‘末了,对坊姐和阿翌说到‘那,就出发了啵。‘然后,率先下了楼。
就这样,一列送殡队伍慢慢走向了这次的目的地。
天,那么的凄凉,也在为这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而感叹吗?
谢谢观赏
第二章 入行 第四节 第一次 四
巷子比较窄,有的街坊还在门口聊天,看到了出殡队伍,都很自觉的收起桌子啊,椅子啊社什么的,站起身,让出道来,同时也用目光送老人家最后一程。有人也小声议论着‘是X巷X号的黎老太啊。听说是前天去的。哎,以后打麻将又少了一个人了。‘
覃翌日在队伍后面听着,不禁轻轻叹了口气‘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丛林当中,很难找到‘远亲不如近邻‘的感觉了。要找真正的守望相助的街坊,也只有在旧城区才有了。住在高楼大厦里面的人们,更多的是‘老死不相往来‘。社会是在进步当中,可是,有些东西可能也会慢慢消逝的。不知道在呼吁环保的同时,有没有人出来呼喊一声‘文化风俗传承‘?为什么这世界上的人口越来越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
穿过曲折的巷子,出殡队伍来到了马路上。路边早有公司的一部33座大巴候着。安排大家按出殡队伍先后顺序坐了下来,波波问了句‘还有人没到的吗?‘大嫂站起来往后面扫了两眼,说到‘都到了。可以开车了。‘波波接着又问了一句‘告别完回来要用到的碌釉叶水和火盆都准备好了吧?‘大嫂点了点头‘都准备好了。‘
波波又说了声‘那,就准备开车了啵。‘
波波看了看大嫂,见她还没反应,小声提醒了一句‘现在可以给司机师傅那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