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源。
现在看来,那些每天写一篇,每天都要有一二篇文章发表,达到这样的水准的人,我认为,不一定谈的上是自由撰稿人了,我呢,现在内退了,只拿到二百多元的工资,看来,我只能算的上半个自由撰稿人。
看看我这两年来的创作及发表情况,叫人难以启齿,有时,也想当然地要成为一名自由撰稿人,我说,甭想,白日做美梦,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要想当一名自由撰稿人,对每个写手而言,我以为并不是遥远的梦,只要将稿费作为唯一的生活来源,一步之遥。
现在,周围不少的枪手,水平相当高,高到什么程度,那就不言而语,只要你到文友的博上博一博,你就不难发现,身边的写手太了不得了。在文友的博上就不难看到,页面更新速度快,上面的帖子只一会工夫就沉到下面,不正是说明了这一点吗。
我曾经梦想当一名自由撰稿人,只因自己喝得墨水太少,不是那路货,而不能真正地靠着稿费来过日子,至今还不知道自己属于什么类型的,那就一切听天由命吧。
名人玩博客
这些天稍闲,到一些网上转转,我想到了博客,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对于韩寒,我曾经读过他的书,因此,他留给我的印象也就特别深,了解也多些。在我的印象中,他的博客应当同他的书一样,也一定精彩、浪漫吧。当我进了他的博客后,我忽然发现他的博客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长篇大论、高谈阔论的东西,而是一些最为简单不过的家常小菜之类的东西,我至今甚至还在怀疑博客的真正主人,到底是不是韩寒。
为证实博客的真正主人,我以后便有心留意起他的博来,特别是他发的每一个帖子,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这些帖子虽然是些简短的东西,有的三言两语,有的只有几十个字,别小看这区区几十个字的东西,它具有强大的号召力,韩寒的每一个帖子却引来了数千人的跟帖评论,令我等拥有博客的人望而却步,在我看来,凡跟帖的人都是韩寒的粉丝,也就是名人的博客效应而已,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我有时也在想,韩寒他真得有这么多的时间一一细读大家的跟帖吗,后来,留意了一下,真正得到韩寒回复的并不多见。
看韩寒博客上的照片,我仍然半信半疑。为什么这么说?现在有不少名人的博客大部分都是由他的崇拜者代劳的。比如,这两天,我去过的李宇春歌友会玉米基地博客,让我大开眼界。对于她的博客,依我想,大概也是由她的粉丝代做的。到易中天的博客,看到易中天的一个声明:“前些日子此博客不知被何人侵犯,篡改了密码,而且更换了模板,替易中天当了一段该博客的主人。现经新浪网有关人士帮助,又失而复得,使该博客又物归原主。在此向新浪网的工作人员致谢!向关心并支持易中天的广大朋友致谢!并再次声明:目前为止,网络领域内,易中天仅在新浪网开了唯此一处博客,其它的均为他人所为,与易中天毫不相干。”所以说,名人玩博客,真真假假,有时候,我们将会更多地去关心它的真正主人。
疯狂教授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汉代风云人物”,他妙语连珠、充满活力的说史风格,迷倒了无数“意粉”,掀起民间“汉风”热潮。在易中天的博客,笔者看到他的博客不同于他人的博客,都是些长篇的东西,而且每个文章的后面都有成百上千个跟帖,仅一年半的时间,点击突破一百万次。
易中天也很注重宣传自己的博客,他在博客一开始发的第一个帖中这样写道:我已经在新浪BLOG安家了,欢迎你时常过来做客,大家多多交流哦。我会把一些新鲜有趣的东西记录下来一块与你分享。也希望你记住我的BLOG地址,你可以把她添加到你的收藏夹,也可以把她复制下来告诉你的朋友们。
细读名人博客上的帖子,不难发现,名人也有的喜、闻、乐、见的东西,他们通过的博客,毫不掩饰的传递给大家,与大家交流,与大家一道分享,这就是博客的优势,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境地。读名人的帖子,有的让人捧腹大笑,有的让人为之愤恨。韩寒的博客里有一个帖子《设计失误》:朋友发过来一个测名字的软件,只要输入姓名,就可以计算你到底是个好人还是坏人。我输入了韩寒,软件马上显示,我得分95分,是当代的活雷锋。然后一个一个开始输家人朋友的名字,我爸是94分,我的狗是14分,只有我是最高,得到了活雷锋的称号。然后我输入了雷锋这名字,结果是两分……。对于这样的小游戏,我早在中国文友信息交流中心玩过,但是,我就没有想到,要将它写成小品文放进我的博客里。
如今,只要你轻轻点击鼠标,我们就能轻松地进入名人的博客,欣赏名人博客,在网上读到他们文章,知道他们的最新动态,名人玩博客,这样,我们与他们走得更近了。
精品也有不精处
前几天,听说街市书摊上有包装精致千元以上的图书,出售价却只有百元。怀着好奇,我找遍大街小巷,果然发现一处书摊前,人声鼎沸、车马喧嚣,大家正忙着选购。
我也毫不犹豫地挤进购书大军,一番折腾,心满意足地淘到一盒精制图书《中国传世名画》。此书一盒共四本,标价人民币960元,与书贩又是一番唇枪舌战,终于以100元价格成交。回家后,我小心翼翼地欣赏书中每幅名画,连续数日爱不释手,有空必翻,有时端着饭碗边看边赏读,生怕错过一个细节。令我没有料到的是,这本如此考究的《中国传世名画》内,竟收录有疑似“赝品”。比如书内一幅朱耷的《荷花水鸟图》,上海博物馆的国家级书画鉴定家钟银兰就曾在2002年第5期《上海画报》专门介绍有关字画鉴定的文章中,认定其为赝品。
这幅《荷花水鸟图》究竟是不是赝品,对我来说至今仍是个谜。笔者以为,像这类外表考究,却字画真假难辨的图书,在某种程度上会给读者,特别是喜好收藏的人一种误导。所以,购书不能只看其美丽的外表,不能只图其便宜的价格,倘若是好书,价格再贵也值得买。
城市另类风景
不知朋友注意到了没有,如今,漫步街头,老头像渐渐地取代以往的帅哥靓妹,年轻的城市给人的感觉,虽然显得有些苍老,但那一副副慈祥、面带微笑,外来的老人头像,令我等晚辈敬仰。笔者以为,繁华的公共场所、服装商场等场地,老人头像多起来,也有它的一定根源,一方面是商家经商的需要,比如,肯德基经久不哀,闻名世界。一方面有助现在的年轻人对老年人产生一种敬慕之情。
只有亲眼所见,才知道老人像所起到的真正作用。繁华闹市区肯德基餐饮店,人们可以看到,细心的老板用老头像包装肯德基餐饮店,就连蛋筒纸盒上都印上了老头像。肯德基老头像是一幅似黑白版画,画面上的老头身着西服,面带微笑,笑迎着八方来客。这里,也是广大青少年聚集的场所。在肯德基大型的灯箱广告牌下,热恋小青年似乎忘记了回家,已是很晚了,小女孩抬头看了看广告上肯德基老人头像,忽然想起了什么,望着分手的小青年,我在想,虽然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或许老头像所起的作用吧。
康奈皮鞋店的老头像则是放在店的中央的广告牌上,非常抢眼,一进门,就能目睹老人的和蔼可亲的面容,让人留连忘返。一老夫妇在店里试着皮鞋。“这老人像是谁?”老年人向服务小姐请教。“这广告牌上的老头像是产品的标志。”服务小姐还告诉老人:“我们康奈皮鞋店还有连锁店呢,康奈这个牌子很吃香。”“老人头像原来是一种产品的商标。”老夫妇明白了这个道理。原来老人头像还这么厉害。
其实人们所见到的老头像远非这些,随着时代的变迁,老头像已深入到各个方面,进入千家万户,影响着广大青少年。崇敬老年人、爱戴老人的青少年越来越多,一时间,穿老头衫的男男女女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更是招人眼球。贝斯特是大家比较熟知的,它是德国一家太阳能热水器的牌子。贝斯特老头像被印在服饰上,黑白分明的色调让人目不暇接,老人像出现在公共场所,形成了另类风景,也代表着当今的一种文化吧。
在文字的天宇里翱翔
我注意左克平就有半年多了,与他虽为本地人,却因种种原因一直没有谋面,我们之间相互发过短信,有过“有机会,咱们喝二盅”的奢望,至今一直没能如愿。左克平在《辽宁青年》、《深圳青年》、《知音》、《故事会》、《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扬子晚报》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故事作品、笔记小品400余篇,并有多篇文章被《青年文摘》、《青年博览》、《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小小说《曾一路同行》被福建东南卫视改编成电视短剧,故事《改不得的错字》获《故事会》2001年度优秀故事奖,他拥有相当的读者,作品频频亮相且质量达到很高的造诣。前不久,《故事报》又发表了他的一篇长篇故事,一下子变得令人刮目相看。
与克平真正相识,起缘于《铜陵日报》网论坛。过去,本人游离于文学圈外,从2004年元月觉醒执笔文学创作后,结识了不少本地的优秀青年作家,左克平就是他们当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而且在论坛上接触最多的一位。初读他的文章如同读他人一样,十分用心地去读。那是2004年的10月份,他的小小说《报警》帖到论坛上,就吸引了我,我认真地拜读。此文虽短,却写得让读者回味无穷,被作者情节的精巧设置叫好。紧接着,克平又帖上了《艳遇》笔记小品,此文读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作者不仅擅长写小小说、故事类的东西,而且将笔触及到各个方面。《艳遇》此类题材写法比较多,但作者巧妙的构思令人折服,把握的恰到好处。无论《报警》,还是《艳遇》反映的都是城市方面的笔记小品,但作者的写作选材绝不仅仅在这点上,选材十分广泛。最近,他的作品在省内外报刊上频频见报,如他的《生命的歌唱》、《洗衣机或者电冰箱》、《宝宝屎桂花香》等就写得有趣逗人,有的让人捧腹大笑,有的让人看了气愤,像这类帖近百姓生活的笔记小品都是出自他的之手,后来成了编辑手中的“宠物”。
读了左克平文章后,我很快有了第二个发现,原来他是十分注重从家庭这个小家中去选材,这使我感到格外欣喜。如今,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家庭生活的日益变化,需要我们的作者利用手中的笔,去挖掘、去发现、去描绘,写出百姓最精彩的故事,以后,我便渐渐地喜欢上克平的文章、注意他的文章、研究他的文章。像克平不仅仅是铜陵的作家队伍中新生力量,也是我省一位有后劲有潜质的虎将。
看了左克平最近发表的一系列作品,诸如《满地流淌的爱》、《县长要来老刘家》、《美味心》、《笑话》等,这些都是对现实生活的专注和热忱,以及被大众普遍接受的,从这些作品中都有着若隐若现的展示,作者一种从容叙述,为我们展示了让人啼笑皆非的内幕,这种啼笑皆非,却并不违背真实的生活逻辑。
读左克平作品,我个人认为,要集中地去读,这样有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