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子调教日常-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上她本身音质清透甜脆,声音直如刚出锅的浓稠稠、黄澄澄的糖浆,又浓、又绵、又甜,听得人耳朵发软、心头泛甜。

    “二姑娘也拿奴婢取笑!”

    玉兰嗔了一声,羞的连行礼也顾不上,打起帘子跑了出去。

    叶青程与叶青殊上前给支氏行礼,支氏忙让二人坐下,又命取了暖炉来,让二人烘衣裳头发。

    支氏就问,“阿殊刚刚那么说,莫不是心中已经有人选了?”

    叶青殊抿嘴笑道,“母亲放心就是,玉兰姐姐是母亲身边第一得意的人,阿殊一定替她寻个如意郎君!”

    “你过了年就十三了,可不能再像小时候满嘴混说”。

    “阿殊记着哪,也就是跟母亲混说混说”。支氏瞪了她一眼,自己却撑不住先笑了,叶青殊也抿唇笑了起来,叶青程瞧着嘴角也勾了起来。

    “太太,大姑娘来了”。

    叶青程、叶青殊忙起身,叶青灵穿着月白色领兰花刺绣长袄,浅洋红棉绫凤仙裙,长发挽成灵蛇髻,以一支羊脂玉流云簪固定,眉心一点朱红,盈盈欲滴。

    那点朱红乃是由佛家七宝之一的吠琉璃制成,两年前蜀中地动,叶青灵发动蜀中官眷捐献财物,四处奔波,并亲自带着府中婢仆每日在城外施粥救济难民。

    蜀中高僧因徽大师感其义行,亲手点吠琉璃于叶青灵眉心,收她为记名弟子,赞她“心若琉璃”。

    支氏每每见了那点吠琉璃,就莫名心堵,总觉得那就是女儿迟早有一天会出家的印记。

    叶青灵屈身福了福,“母亲、兄长”。

    三年前,他们到蜀中不久,叶老三的“死讯”就传了过来,叶青程闭门守孝。

    一年热孝期满后,叶青殊便说动支氏以叶青程“孤苦无依”为名,将叶守义收为义子,府中下人都称大爷,叶青灵姐弟几人则称兄长,正式将叶青程纳为叶家二房一员。

    “快坐,来人,吩咐摆膳”。

    叶青程与叶青殊都习惯早起练一个时辰的字再用早膳,而叶青灵则是每天早起后必要礼佛一个时辰,这个时候定然都是没吃过的。

    母子几人也未避嫌,一张桌子坐着用了早膳,又移步花厅喝茶。

    正说着闲话,叶守义回来了,他们就住在府衙后不远,走路不到一刻钟就能到。

    这几年若是没有特别重要的事,他习惯了早起去衙门处理公务,掐着时辰赶回府中用早膳,用完早膳再去衙门。

    叶青程几人忙起身行礼,叶守义摆手,“都坐吧”。

    丫鬟奉上茶,叶青殊开口道,“父亲回来的正好,再有几天,兄长二十七个月的父孝期满,原本我已安排好了在善因寺做上七天的法事,也好全了兄长的孝心,如今却又有了另一件事”。

    叶青殊说着习惯性的把玩着手中的玉笛,那玉笛只有拇指粗细,筷子长短,青翠欲滴,在她玉白的手掌间翻转,如一汪春…水在指间流转。

    “这些年,方姨娘一人留在京中,我因着四弟的面子,每年都会捎回去一千两银子,让她贴补家用,不想这几年,方姨娘的兄嫂时常出入二房,每回走的时候都提了满手的东西”

    叶青殊说到这里,顿住声音,看向叶守义,叶守义尴尬咳了咳,“这样的事,你看着办就好,不必回我”。

    “这原也没有什么,不过是些银钱,我既给了方姨娘,就不会干预她用在哪里,只今儿我收到了京中三婶的来信”。

    芳草上前将一封信件奉到叶守义面前,叶守义接过匆匆扫了一遍,满脸不可置信,“那些人竟如此大胆?”

    “人心不足,方姨娘兄嫂不满方姨娘的小恩小惠,想抢夺那蝴蝶簪,失手将方姨娘推倒撞上桌角也不稀奇,父亲这些年处理各色卷宗,想是见的多了”。

    叶守义一时无言,叶青殊用短笛敲了敲左手,“父亲,这件事说小不小,说大不大,难处不过在一个榆哥儿,本来一个姨娘,死了也就死了,祖父祖母也不会薄待她”。

    “只到底是榆哥儿生母,若是不让榆哥儿回去奔丧,只怕日后榆哥儿会怪到母亲头上,而若是让榆哥儿回去奔丧,他年纪又太小,却有些难办”。

    叶守义下意识看向支氏,却见支氏一脸恍惚,忙叫了一声,“阿清”

    支氏恍然回神,掩饰垂下头,“我没事,只有些”

    有些什么,她也说不上来,只她听到叶青殊云淡风轻的说“本来一个姨娘,死了也就死了”,好似说的只是路边一棵草,树上的一片叶,有些……

    支氏轻轻吐了口气,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自己此时心头的感觉,有些感慨,有些自嘲,有些轻松,更多的却是,空

    那样一个人,本来就应该是路边的一棵草,树上的一片叶,然而,这棵草,这片叶,却挡住了她的目光八年之久,深深的扎根在她心中。

    而现在,毫无征兆的,她就那么没了,轻飘飘的,没有一点分量,落到她女儿眼中就是,“本来一个姨娘,死了也就死了”……

    支氏说她没事,可她的样子实在不像是没事的样子。

    叶守义有些慌乱道,“这件事你做主就好”

    叶青殊不悦开口,“父亲,这件事不论我怎么处置,只要稍一丝不合榆哥儿和宜姐儿的意,他们日后定然就要怪到母亲头上,母亲日后还要榆哥儿养老,这样的事怎好插手?”

    叶守义的目光不由自主就飘到了叶青程身上,起初他收下叶青程,不过是拗不过叶青殊和支氏。

    三年前,他考较叶青榆功课时,顺便捎带上了叶青程,不想稍一考较,他就发现叶青程思维敏捷、聪慧颖悟,记忆力更是极佳,比叶青殊毫不逊色。

    叶守义当时的感觉不啻于浪…荡子发现了一绝代佳人,当下便将教导叶青程的任务从叶青殊手中接了过来。

    这三年来更是时时将他带在身边,尽心尽力教导,之后叶青殊提议他将叶青程收为义子,他顺水推舟应了,视若亲子。

    不,叶青榆资质比不上叶青程半数,他对叶青榆绝对没有对叶青程一半上心。

    因此,叶青殊一提到养老的问题,他的目光自然而然就落到了叶青程身上。

    叶青殊瞧的分明,讥讽一笑,“父亲瞧兄长做什么,若有一天父亲先去了,榆哥儿又出息了,说不准兄长连进叶府大门都要看榆哥儿和他媳妇脸色,母亲还能指望他不成?”

    这三年来,叶守义对叶青殊偶尔大逆不道的酸言涩语已经习惯了,听了也不以为杵,只担心看了支氏一眼,“那依你看,应当怎样才好?”

    “父亲还是去问宜姐儿和榆哥儿的好,他们爱怎样便怎样,至多不过花些银钱,顶天了,也就是让兄长辛苦一些,提前送他们回京城”。

    “也好,”叶守义有些局促的站了起来,“我这就去问问,灵姐儿、阿殊,你们先别急着走,陪你们母亲说说话”。

    他说着急急走了,颇有些落荒而逃的意味。

    叶青殊瞧着便叹了口气,支氏疑惑问道,“怎么了?”

    叶青殊摇头笑笑,“长姐,昨儿兄长找了本古琴谱残卷,择日不如撞日,不如就今天拉着母亲一起将残卷补上一补”。

    支氏和叶青灵一听都大感兴趣,支氏也将方姨娘的事暂时放到一边,“来人,去取琴来”。

    这三年来,里里外外,叶青殊都打点的干干净净,没有一点需要她忧心之事,也没有人有胆子到她面前给她添堵,她渐渐放开心事,往日的爱好也慢慢重拾了起来,听说有古琴谱残卷颇有些迫不及待。

    叶青程起身告退,他如今不但要读书准备明年的春闱,也跟着叶守义做些差事,叶青殊不方便出面的事,更是由他一手代管,忙的团团转,虽有心要多留一会,却不得空闲。

    ……

    ……

    叶青程回书房将事务处理完,方开始看书,中午随意吃了些,小憩片刻,又继续看书。

    直到天色渐暗,他才起身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安和进来伺候他洗漱。

    叶青程端坐下来,昏黄的铜镜中浮现出一张淡雅如水墨的俊面来,他眉眼生的极好,水墨画般写意风雅。

    睫毛长而卷翘,眼瞳很浅,含笑瞧着人时能清清楚楚的映出对方的影子,让人有种被珍视被呵护的错觉,让他身上那股水墨浸染的气息越发浓郁。

    他的唇却薄而锋利,敛着双眸不笑的时候,便显得冷峻而锋芒毕露,甚至有种阴厉的感觉。

    他十分清楚自己容貌上的优势,所以绝大多数时候,他都是温和含笑的,让人一见便心生好感。

    聪明颖悟如他,三年的时间,已足够他改头换面,彻底变成另一个人,如今的他,身上早已不见一丝当初那“叶老三家的野种”半分影子。

    出入各种场合都会得众人一声赞“君子端方,温润如玉”,甚至赞他“肖似乃父”。

    他的父亲,自然不再是那死无全尸的叶老三,而是名满天下的美探花叶守义。

    他谦谦笑着,受着那样的夸赞,心中却如明镜,他这辈子永远不会成为叶守义那样的谦谦君子。

    就算没有少时的苦难,他也永远不会成为那般如玉无瑕的君子。

    不过,好在,他也不需要,肖似二字,足矣。

    “大爷,四爷求见”。

    叶青程随手点了点,“就这件吧,让四弟稍等,我马上就好”。

    安和将那件佛头青的素面杭绸鹤氅取出,叶青程接过披上,抬步往外走。

    安和快步跟上,“等爷孝期满了,就能穿鲜亮的衣裳了,尽日穿这素淡的,穿也穿厌了”。

    叶青程失笑,“我一个男人,难道非得和小姑娘似的穿鲜亮衣裳不成?”

    “郡主和二姑娘都喜欢穿鲜亮的颜色,跟天上的仙女似的,爷穿了,定然也好看”。

    叶青程向来心细,自然知道叶青灵、叶青殊都偏爱鲜艳的颜色,特别是各种深深浅浅的红。

    叶青程嘴角不自觉翘了起来,叶青殊容色丽,活泼爱笑,与各种深深浅浅的红十分相宜,她向来喜欢打扮自己,也十分擅长。

    “兄长”。

    叶青程摆手,“不必客气,来寻我有事?”

    叶青榆双眼通红,面色却还算平静,迟疑了一会,方开口道,“姨娘的事,兄长想必也知道了,我,已和父亲说了,想早些回京,只怕母亲与二姐姐忧心,我一向口拙,因此想请大哥代我美言几句”。

    叶青程蹙眉,“榆哥儿,论亲疏,你才是母亲嫡亲的儿子,是阿殊嫡亲的弟弟,这样的事,何须我出面?”

    叶青榆愣愣啊了一声,垂下头,“大哥,我怕母亲和二姐姐多想”

    支氏也就罢了,毕竟妻妾之间难免不和,但他却何以声声句句不离叶青殊?

    叶青程面色微冷,“榆哥儿,之前我不知晓,可这三年来,阿殊待你如何,待方姨娘如何,我一样一桩都瞧在心里,想必你比我更清楚,你为何问都不问一声,就肯定阿殊定然会多想?难道阿殊一直待你们好,却被你当做了面甜心苦?”

    叶青榆一惊,连连摇头,“不是,不是,兄长,我不是这个意思,不是”

    叶青程缓了缓语气,“算了,方姨娘突然去了,你一时伤心无措也是有的,这件事你不必担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