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宝井-第3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脚下踩着风火轮,双手拿着火尖枪。

    另外四个胳膊,一手拿着乾坤圈,一手拿着混天绫,一手拿着斩妖剑,一手拿着降魔杵。

    身上穿着莲花衣,露着胳膊和小腿,娃娃脸,惟妙惟肖。

    在哪吒的下面,是一条龙,真的是惟妙惟肖,工艺十分地精湛。(未完待续。)

第517章 毛瓷现世 七五零一

    陆芷晴情不自禁地伸过头,看着王爷爷手里的照片。

    “王爷爷,这是哪吒吧”,陆芷晴等着明亮的大眼睛,向着王爷爷问道。

    “恩,这是闹海哪吒”,王爷爷点了点头。

    “这应该是明朝时期的杰作,就是不知道是谁的作品,哎呀,光看照片看不出来什么啊,我真想将这东西从照片里面拿出来,然后好好地观摩一番”,王爷爷一副急不可耐地模样。

    看到王爷爷的样子,陆芷晴不由轻笑起来。

    “王爷爷,你还是和以前一样,性子这么急”,陆芷晴笑着说道。

    “哪有啊,和以前相比,我这性子可收敛了很多了”,王爷爷还不承认。

    “算了,从照片上面看,也就能看看这些东西有没有残缺,剩下的东西什么也看不出来”,王爷爷摇了摇头,看了看东西没有残缺之后,将照片整理到一起,然后看第三个。

    ······

    随着王爷爷的往下观看,东西也越来越珍贵,也越来越稀少。

    宋朝的五大名窑——钧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全部都出现。

    而且还有元青花,宣德炉,唐三彩等等国宝,在这里都能看到。

    “这都能有?”看到这里,王爷爷的眼睛瞪得大大的。

    只见在王爷爷手指指的地方,出现了一行字。

    “秦瓷茶具整套”,在后面还有一个小括号,括号里面写着内容,“包括八个杯子,一个茶壶”。

    看到这里,王爷爷的顿时心动了。

    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不知道对那一位的崇拜!

    秦瓷,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一个时代的巅峰之作。

    王爷爷看着秦瓷这个名称,就好像看到了当初的秦太祖一般。

    脸上挂满了激动。

    在那个时候生活过来的人才明白对方的伟大,尽管对方有些瑕疵。

    但是人无完人,对于王爷爷来说,太祖的功大于过。

    秦瓷属于红色官窑之中的精品,可以说是巅峰之作。

    那什么是“红色官窑”呢?

    红色官窑是指华夏成立后,在各种特定的历史时期,某些特殊瓷厂在各历史年代所生产的各种生活用瓷和装饰用瓷,这些瓷器都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成了见证这段时代的历史文物。

    这些“红色官窑”瓷器主要包括“特殊时期”期间生产的“领袖用瓷”、“中央机关用瓷”以及馈赠国外元首的礼品瓷等等。

    华夏建立后不多久,**湘南省委奉命为中央首长试制一批茶杯。

    当时,中央派专人送来一个在延安使用过的无花、无盖、瓷质粗糙、颜色灰白的桶状茶杯。

    后来经陶研所高级工程师反复设计修改,在桶状茶杯的基础上,增加了杯盖,创造出杯底带釉的工艺,当时的时候,共制作了六种造型式样。

    后来经过一番折腾之后,终于烧制出既实用又美观的茶杯。

    首批送往中南海的茶杯共六十件,其中釉下花三十件,白瓷三十件。

    同年,又补送了六十件,让秦太祖用上了全新的茶具。

    几年后,中央办公室主任向景德镇国家用瓷办公室下达了一项绝密文件,要求为秦太祖亲自设计,烧制一套专用瓷器。

    要求要代表华夏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并且要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朝代。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赣江省公安厅还专门组织工作组进驻当时的陶瓷研究所,监督这项“领袖用瓷”工程。

    而这个工程,因为是一九七五年的重大工程,还被称为“七五零一”工程。

    “七五零一工程”生产文件正式下达后,赣江省公安厅随即组成专门工作组,由厅长带队亲赴景德镇监督此项工程的实施。

    当时的陶研所集中了一批景德镇最优秀的陶瓷技术人才,从中选出四十余名技术过硬、政治进步、出身无问题的设计、制作和生产人员。

    包括了国家级陶瓷工艺美术大师王师傅,高级工程师徐师傅、刘师傅等人。

    当时对此项工程的组织和管理极其严密,参与工程的全体人员都经过严格政审,窑场四周设立岗哨,未经工程指挥部批准者,一律不得入内。

    凡历史上有“问题”的人,都不敢靠近窑场。从选料到成型,从配釉到彩绘,直至烧结、包装等大部分工序都是靠手工完成,并有公安人员在一旁监视,以确保产品安全。

    可以说,秦瓷在没有制作之前受到的待遇,完全是“领导人”一般的待遇。

    整个制作工厂,瞬间化身为了“兵工厂”,安全工作十分地严谨。

    而且秦瓷的制作,可以说,真的是经过了千辛万苦才制作出来。

    其困难程度,不亚于任何朝代的瓷器。

    制作前,首先要从效十吨上好的原料中,人工手选出两吨精选料,来专门烧制七五零一号瓷器。

    期间,不知道淘汰了多少了半成品,或者品相不好、“五官不端正”者。

    而秦瓷上面的图案,则选用了釉下红梅和釉上水点桃花等。

    为什么选用梅花和桃花,是因为秦太祖喜欢这两种花,而且他专门为这两种花写过诗。

    特别是一首《卜算子·咏梅》,都上课本了。

    ······

    在设计秦瓷茶具的时候,当时的设计师讨论了很久。

    比如说材质,比如说造型,比如说外观修饰等等,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才确定下来。

    据说,在茶具进行的设计的时候,发生了很多古诗,比如说当时的秦瓷要不要设计盖子,当时分为了两派。

    一派说不需要盖子,一派说需要盖子。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最后,由当时的负责人拍板决定,加盖子。

    这么做有两个好处,第一个是因为秦太祖工作繁忙,饮无定时,所以特意配备了保温盖;另外一个原因是当时用餐地点比较远,端来端去不方便,所以特意加了盖子。

    不能因为为了节省成本,节省原料,就忽略了对秦太祖的服务。

    所以在此之后,所有的瓷器均有盖,包括碗、碟子、盘、茶杯、小醋瓶······

    秦瓷基本上都是白底,看上去晶莹剔透;所有用具上的花色归为两类,一类是艳丽的梅花,一类是粉嫩的桃花。

    当时“七五零一”秦瓷的研制数量为一万件,出窑后完好的仅有四千余件。

    也就说,成功率不到一半。

    然后,在从这四千余件秦瓷中,经过精心挑选,送发京都千余件。

    剩下的一部分送到湘南,另外一部分留在了赣江封存库房,作为备用。

    按规定,封存库里的应全部销毁,但考虑到专用瓷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破损需要补充,所以只毁掉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留着做储备。

    这也导致了秦瓷的存世量越来越稀少。(未完待续。)

第518章 匆匆岁月 历经艰辛

    王爷爷将手里的照片一字排开,放到桌子上面。

    在照片的上面,无疑都是秦瓷。

    密密麻麻,数十张。

    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每一张照片的上面,都有一个人杯子,或是茶壶。

    楚云秋等着眼睛,看了半天,不由嘟囔道,“没看出有什么好的啊,就是一普通的瓷器吗?”

    因为东西在照片上面,属于楚云秋的多宝瞳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照片。

    照片的信息,他鉴定不出来。

    所以,楚云秋顿时懵逼了。

    他根本就不懂。

    楚云秋以为自己说话声音很小,但是被王爷爷听得一清二楚。

    “你懂个屁”,即使是王爷爷,也忍不住爆粗口了,直接白了楚云秋一眼。

    楚云秋不禁撇了撇嘴,不敢去争辩什么。

    “你还别不服输气”,接着,王爷爷将楚云秋好好地教育了一顿,让一旁的陆芷晴咯咯直笑。

    秦瓷可以说是华夏几代陶瓷大师集体智慧,空前绝后的结晶。

    他的出现,并不是偶然,而是经过了上百次的失败才制造出来的。

    当时华夏刚刚成立,百废待兴。

    条件十分地艰苦。

    为了设计和制造出“秦瓷”,集中了当时华夏最优秀的陶瓷人才。

    可以毫不犹豫的说,秦瓷是陶瓷大师们呕心沥血的颠峰之作,也是他们高度协作、集体智慧的结晶,他们各施其才,在一类瓷器上集中了诸多大师的智慧,堪称空前绝后。

    秦瓷是与宋明时期官窑比肩的不朽艺术杰作,“秦瓷”已与宋明官窑瓷器一起,成为并立于华夏瓷器之林的颠峰艺术杰作和独特门类,其在工艺造诣上的成就,与宋明官窑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是不可多得的收藏瑰宝。

    秦瓷更为难得地是,他的存世量远远低于宋明官窑瓷器的存世量。

    都是可遇而不可求。

    而且只要是秦瓷,没有损坏,那就属于精品。

    别看秦瓷制造距离现今不足百年的历史,而且现在技术这么发达,国家这么有钱,但是想要制造出当初的秦瓷,一个词——不可能,因为没有材料。

    秦太祖专用瓷工艺十分复杂、用料昂贵,国家用瓷办公室为制作“秦瓷”,花重金购买储量已近枯竭的“临川高岭土”,这才制作出的半薄胎高白釉瓷器,可以说通体晶莹剔透,洁白如玉。

    用手指轻轻的敲击,其声清脆悦耳,不绝如缕,在光线照射下,器壁成半透明状。

    更难能可贵的是,秦瓷还有一个更大特点,那就是导热系数低,把它制成壁厚不足毫米的茶杯,注入开水后,用手紧握杯体也无烫手之感。

    当时为什么选择高岭土,也是经过一番探讨和商议的。

    原材料选用濒临绝迹的高岭土,有色金属矿物质研制,手工磨成的色料,所以瓷质细腻,然后经过手工绘图,绘于釉下,透过釉层溢于瓷表,所以具有永不褪色的特点。

    秦瓷不含铅、镉等有害物质,耐酸碱,产品在一三八零摄氏度至一四零一摄氏度的高温下烧成,具有耐温差的特点,从一八零摄氏度到二十摄氏度绝不炸裂,因胚体薄且制作工艺复杂,最大出品率不超过百分之二十,因此殊为珍贵。

    据一位参与者讲,他当时负责配制彩绘颜料的工作。

    在此之前,景德镇的釉下彩颜料只有青花和釉里红两种,至于烧制梅花图案用的粉红色颜料无成法可援,他开始和他的同事们屡经试验,均告失败;不是颜色欠佳,就是彩绘处的釉面出现龟裂。

    于是代表找其“谈话”,如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将以“军法从事”。

    吓得他几天几夜不敢睡觉,加紧试验,所幸他们后来试验出合适的配方,总算圆满完成了任务。

    秦瓷四绝:白如玉,景德镇独有的临川高岭土,烧制瓷器晶莹剔透,洁白如玉;明如镜,瓷器表面光滑莹亮,如镜面般泛清银色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