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几天乡长周来宝在县城参加完县长会议回来之后,就像他汇报过,县长会议的会议精神。
在周来宝的传达当中,县长的对于全县农村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似乎和刚刚刘海说的话极为相似!
周来宝告诉自己县长在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各个乡镇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都在农村的特色种植养殖上下大工夫!
回忆当中,县长还特意向周来宝询问过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引起了自己和周来宝的高度重视!
县长居然在县长会议上向周来宝询问了五村乡的毛河村辣拖种植的事情!
毛河村的辣拖种植?当时周来宝就愣住了!周来宝当即把毛河村的情况迅速的在心里过了一遍,终于想起来,毛河村的村长刘三和自己说过的一件事情。
当初刘三在一次汇报的时候,向周来宝提起过,自己村子里的一个叫做刘青林的农民在村子里搞起了小规模的大棚辣椒种植,好像只有半亩左右的种植面积但是因为在村里有比较大的反响,所以刘三才会向自己汇报了这件事情。
难道县长对于半亩大小的辣椒种植也威兴趣?还是有什么人向县长说了什么?
不管怎么样,周来宝还是立即向县长汇报了这件事情。
开完会之后,周来宝回到五村乡立即就和岳步山商量了这件事情,结合会议精神,两人一合计,既然县长都对毛河村的辣拖种植这么有兴趣,那看来这个大棚辣椒应该有文章可做!…;
所以两人就加强了对毛河村大棚辣技种植的了解。
这一了解还真让两人喜出望外!听毛河村的村长汇报,那半亩大棚辣椒不到三个月的生产周期,半亩产量居然高达五千斤!
真是前所未闻的高产量!而且还因为辣椒的质量非常好被省城一个大老板看中,以每斤一块钱的高价包了下来,一个周期的销售额便有五千块,如今大棚里新种下的辣拖幼苗长势良好,将来又会是一个大丰收!
刘三还告诉岳步山和周来宝村里的其他村民见到刘青林家的大棚辣椒种植经济效益这么高,都动了心,想要一起跟着种植的农户不在少数,只是因为建造大棚的价格比较昂贵而且其中还有种植技术原因在,所以大家还在左右观望中。
岳步山想到这里忽然想起,那个第一个吃螃蟹种植大棚辣椒的农户叫做刘青林,听毛河村的村长刘三说,刘青林有个了不起的儿子在首都上大学!
岳步山一拍大腿,不正是眼前这个吗?毛河村的高考状元,唉,自己怎么给忘了呢?
岳步山突然的动作让跟着他走的刘海吓了一跳。
“岳叔,怎么了?我说的有什么地方不对吗?”
“不,你说的很对,我只是想起了一件事情。小海,毛河村搞大棚辣椒种植的刘青林是你的头亲吗?”
这会倒是轮到刘海惊讶了。他没想到,自己家搞的大棚种植居然已经传到岳步山这了。
“对,正是我父亲。”刘海肯定的点头。
“你父亲了不起,不但自己带头致富,而且还培养出你这么一个大学生,真了不起!”岳步山不吝啬自己的夸赞。
“哪里,哪里。”见到有人夸赞自己父亲,刘海自然要谦虚几句。
“小海,你们来五村乡调研经济作物的种植,我可是十分欢喜的,你们是首都来的大学生,说不定还真能帮助我们五村乡找到一条致富之路,身为五村乡的管理者,我可得好好感谢你们,今天晚上我请你们吃饭,你看怎么样?”
刘海:“岳叔,我也是五村乡的人,您就别这么客气了,再说,我们这是来麻烦你,可是什么忙都还没有帮上来。您这么忙,已经帮我们找到住的地方,其他的就不用管我们了,我们来,第一是为了调研,第二也是为了锻炼自己,可不是来享福的,呵呵。”
刘海婉言拒绝了岳步山,虽然新农社不是红军,但是在出京之前,社里便定下了规矩,出门在外,每一个成员必须都守规矩,吃住行方面,新农社内部必须自力更生!
也就是说,吃饭、住宿、坐车都必须给钱。(未完待续。
第179章 回家
来到新农社调研活动的第一站——五村乡,新农社所有的成员都比较兴奋,虽然车旅劳累,但是大伙的精神头去十足。
晚餐大家随意的的在街上找了一个小炒店解决,小炒店虽然小,而且卫生不怎么好,不过这一伙从大城市来的年轻人都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而且具有当地特色的炒菜,也让众人感觉别有一番风味。
晚餐特意吃的比较早,四点多开吃,吃完之后,李布朗把众人送回到五村乡招待所之后,提了一点在京城买的的特产,独自去了李布朗家。
刘海在回来之前就和李布朗练习过,李布朗此时还在省城,他们学校放假比较晚,还得等上几天才能回来。
小坐了一会,刘海就辞别了李布朗的父母,回到招待所取了行李,直奔毛河村。
都说近乡情怯,刘海却没有丝毫这种感觉,心里只想着赶紧回去,能够早一点见到自己的父母家人。
日头早已落山,老太太和刘青林夫妇一直在院门口盼着,丝瓜山上山的路上的人影还没有出现。
三人都有些等不及了,说好的今天下午就回回来,怎么到了这个时候还没有见到人影呢?
“喵————”小野猫也在三人的脚下,乱窜着,似乎它也有些等不及了。
忽然之间,一道矫健的人影出现在山下的路上,暮色下,那道人影也是非常的轻巧,大包小包提着走山路,确实如履平地。
来了
刘海看了一眼出现在自己视线中的院子,心里头更激动了,脚下不由加快脚步,天色虽暗,但是这条上山的路自己从小走到大,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奶奶爸妈”
还没有靠近院子,刘海就看见院门口已经在等候自己多时的亲人,心里头激动唤了出来。
进了家门,自然又是一阵寒暄。
“小海,怎么就你一个人呀?不是说有好多同学要来吗?”。
刘青林记得刘海打电话的时候是说,要带一批同学到家里来搞调研,都是首都来的大学生。
“他们现在镇上住在,明天再过来。”
“嗯,你妈把房子都收拾好了,是十二个人吧?不少字”刘青林说道。
“不是说好了我回来弄吗?**身体还需要修养,不宜太过劳累。”刘海有些不满,自己再三叮嘱,又连夜赶回来,除了想要早一点见到自己父母之外,另外就是准备十二个人住宿的东西,房间三奶奶家有,但是需要打扫。自己不想要母亲累着,才这么急急忙忙的赶回来。
“没事,现在我的身体好多了再说打扫一些卫生又不累。就是被子少了,小海,你明天去街上的时候,买几床被子吧。”
肖云安慰自己儿子,她如今的身体确实比以前强多了。再加上如今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儿子又有出息,活着心里也很开心。
一家人坐着唠嗑,说着家里的事情,时间过得很快。
回到家的第一个晚上,刘海睡得很安逸,比大城市清爽一万倍的空气,熟悉的环境,熟悉的床,这一切都是高质量睡眠的保障。
刘海醒来的很早,天还没亮,四点多钟,刘海便醒了过来。
安安静静地让在床上,闻了闻床边土砖熟悉的泥味,进了青苹果玉佩内的神秘空间。
空间河里的鱼苗刚刚换过,刘海给鱼苗撒了一遍饲料,直径走向了银光之地中央的功德树面前。
如今第四片功德树叶上叶尖部位有一小部分已经缠绕着紫色的光芒,一百九十七份功德。
这些功德一大半是来自刘海创立“新农社”那天,新农社正式创立的那天,刘海便发现第四片功德树叶上一瞬间便多了九十九份功德
而且,随着新农社走上正轨,每一个进步,每一个发展,刘海都会或多或少的获取一些功德。
刘海了解过华夏神话中那些圣人的故事。传说三清道人各自立教,造化无数,获取功德无数,立地成圣。…;
在神话故事当中,创立一个好的教派,也是能够获取功德的
这倒是能够解释刘海目前遇到的情况。
从刘海创建新农社而能够获取功德来看,新农社无疑对社会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用行话来说,那就是得到“天道”的认可的
刘海出了神秘空间之后,天色已经微微亮了。刘海穿好衣服,悄悄的出了门,直接往丝瓜山脚下的辣椒大棚基地走去。
路上的露水不少,地上比较湿滑,刘海也不着急,慢慢悠悠的走着,一边走,一边欣赏这山村的宁静。
笼罩在宁静中的毛河村是最美的。她的美,是一种让人安宁的美。
如那四面的山,雾霭中,时隐时现,岿巍。淡淡的白色蒙曼苍绿,朦胧的让人想要睡去。
大棚的尼龙上全是露水,刘海走进大棚,发现里面一排排辣椒已经长得有三十厘米高,看上去生机勃勃。
吃完早餐,刘海提着两瓶从京城带来的好酒走进了刘三家中,农村人都比较早起,虽然此时太阳尚未出来,但是刘三家都早已起床忙活。
“三伯,三婶”
“哎呀,是小海回来了快进屋坐”
刘海昨天旁晚回村的时候天色已晚,没几个人知道他回来了。
“三叔,这是我从首都带回来的两瓶酒,孝敬您的”刘海微笑的把手中的两瓶高档白酒递给了刘三。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破费呢?看着包装,肯定很贵吧?不少字”刘三倒是有眼力的人,刘海带的这两瓶酒,外壳包装比自己在镇上开会的时候喝的酒还要精致,价格肯定不便宜
“孝敬长辈应该的。”刘海笑着说,对于刘三,刘海从来都非常尊敬,这位老村长,为人向来是让人称道的再说,前些年,自己家里困难的时候,刘三也没少帮助自己家。如今自己家里情况好了,两瓶酒,又算的了什么?
“三叔,那我就不坐了,我还要赶着去一趟街上。”
“咦,你也上街?正好我今天也要到乡里去开会,走咱爷俩一起去,开拖拉机去”
刘三昨天接到乡党委书记岳步山的电话,要他今天上午赶到乡里开会,有事情商量。正好和刘海一路。
看着刘三开出来的拖拉机,刘海想起当初自己高考完的那天,就是坐着这架拖拉机回来的,心里一阵感慨。
拖拉机还是这辆拖拉机,自己和以前相比,却有些不同了,如今的自己,不要说买拖拉机了,就算是买一辆小车也是不成问题的。
想到这里,刘海心情有些舒畅,日子越来越好才是对的。
不仅自己能买得起小车,将来,毛河村的所有人家肯定都能买得起……,
第180章 村主任
五村乡的五个村庄除了毛河村之外四个村庄分别是:上林村、下林村、百花村和田家村。
这一天,五个村庄的村委书记全部赶早到了乡政府开会。乡委书记岳步山亲自主持了会议,乡委书记岳步山和乡长周来宝都做了重要讲话。乡里两大头头讲话的重点都围绕着五村乡的经济建设为核心来讲。算是传达了县里面县长会议的会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