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人生-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纽约,一处满是书籍的书房里。

    此时此刻,约翰手拿着一只钢笔,苦思冥想的想着该如何下笔。

    他是纽约时报著名的乐评人,拥有着不小的拥簇读者,是目前整个美国都非常知名的乐评人,言辞辛辣而不留情面。

    约翰有一个不为人所知的坏习惯,那是咬笔套。一般情况下,只会在文章极度难以下笔的情况下,才会去咬,以往他的最高纪录不过是咬半个小时,而今天,他足足咬了四个小时,纸上还没有出现一个单词。

    至于原因,那是因为这篇乐评实在是太难写了。

    他要写的乐评,是评鉴奥运会开幕式上顾阳和约瑟芬娜共同演奏的那一曲梁祝。

    “想必那些老伙计也头疼的很吧。”

    心想着自己那些乐评朋友此刻的状态,有些幸灾乐祸,约翰的心情好上很多,不由得再次播放了那段这个夜晚听了无数遍的纯音乐。

    在又一遍的倾听后,突然之间,他来了灵感,在纸上写上一行英文。

    而英文的意思,就是“注定流传千年的时代之曲”。

    也就是,千古一曲!(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三章 这是,属于我的时代!

    ps:还了两更,还欠一更,今天就更新这么多了。

    八月九日,这是奥运会正式开始比赛的第一天。

    但整个世界却已经进入了一种狂暴的状态!

    而原因,就是那一首《梁祝》。

    无论是纯音乐的专业人士,还是只是属于听众的非专业人士,都为其而感到深深的震撼,撰稿来描绘自己对于这首曲子的感受,而在《纽约时报》上面的头条,便是属于约翰吉普森的一篇乐评:《注定流传千年的时代之曲》(千古一曲)。

    “这首曲子充满了东方独特的韵味美感,在我几十年的生涯之中,我从未感觉到有过如此美丽的感觉,它让我感觉到了华夏人的内涵深沉,也有很多年没有再接触到的感动。

    难以想象,这首曲子的作者竟然只有十七岁,在我们国家还没有成年的时候,即便是美丽的音乐天才约瑟芬娜,也要将自己主导的位置让给对方,这是怎样的才气?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才仅仅十七岁,名字叫做顾阳的少年,竟然还是上京奥运会另外两首曲子的作词作曲者!

    在此,我不禁有一个疑问,难道华夏也有一个上帝,而这个少年,就是上帝的音乐天使吗?

    这首曲子将会是华夏的经典,将会是世界的经典,它将会流传不朽,也许有一天,我们将变为尘土的时候,它还将继续流传,直到一百年,一千年,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经典曲子。

    我的朋友们,写到这里。我不由再想去听一遍这首曲子了,因为它是如此的美妙,以至于听无数遍都不会觉得厌倦。

    它将会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好的几首曲子之一,但到目前为止,能与它相披肩的曲子还没出现,所以。它就是最好的。

    梁祝,注定流传千年的时代之曲。”

    而在无数外国的论坛上,对于顾阳和《梁祝》的评论一时爆棚,充斥了整个论坛。

    “上帝的音乐天使,该死的,为什么不是在我们国家?”

    “这就是那个古老国度的底蕴吗,非常好听。”

    “他的音乐带有着东方的神秘韵味,我要再听梁祝一百遍。”

    ……

    这仅仅只是一个美国的评论,而其他的国家。这种影响力没有消弱,反而更是轰动到了极致。

    尤其是在韩国日本,这两个在华夏护翼下生存的国家,他们的文化都被华夏所侵蚀,这样一个横空出世的音乐天才,立时引发了无数少女的追捧!

    而在国内,顾阳的声名立时升腾到了巅峰状态。

    所有的质疑在一霎那间全部消失,如同残余的春雪被阳光融化。曾经对顾阳搬运的《我的天空》产生质疑的乐评人立时改换了自己的态度,对其大唱赞歌。那些一直隐藏于阴暗面的各种黑子全部销声匿迹。没有任何人再敢在这个时候出声抹黑,敢说话的,会被人民的力量所淹没!

    他的欣浪微博粉丝数量在短短数天之内,暴涨到了三千万之多,而且还在不住攀升,甚至于他的小说销量也因此受到了影响。再度荣登畅销榜第一位!

    而就在这个时间段里,华夏第一杂志《时代》,同时也是整个世界数一数二的杂志邀请顾阳当他们下一期杂志的封面人物,并且展开一系列的采访。

    对此,顾阳自然不会拒绝。而是欣然接受了。

    这个消息,再一度惊动了华夏!

    时代杂志,并非是那种一般的杂志,在它上面能当封面人物的人寥寥无几,在整个世界也是属于极为有名的,例如说世界性的影星,政治人物等,机会罕见到了极致,但就在这种情况下,他居然上了《时代》!

    而且论起年龄来,他是上时代杂志最为年轻的一个!

    前所未有的年轻!

    无论外界如何的震荡,赞誉如何的铺天盖地,顾阳按照自己的想法,接受了时代杂志的采访。

    “记者:你好,顾阳先生。”

    “顾阳:你好,记者先生。”

    “记者:非常高兴这一次能够和您做一次访谈,作为奥运会《梁祝》的作曲者,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顾阳:嗯,我很感谢张曲然导演的信任,能给予我这次机会,也很感谢约瑟芬娜,这一次我和她合作的很愉快,也很期待下一次合作的机会。”

    “记者:那你和约瑟芬娜是朋友吗?”

    “顾阳:是的,我们是朋友。”

    “记者:仅仅只是朋友吗?”

    听到这里,顾阳不由的轻笑,觉得关心这个东西的人真不是一般的多,最近打电话给他的人问这个的十个里面至少也有**个。

    他静了两秒,保持着脸上的笑容,回应道。

    “目前只是朋友。”

    记者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回道:“很不错的关系,以后也会有更近一步的可能。”

    顾阳立时无语。

    笑谈着聊了一段时间之后,采访进入了尾声,看了看时间,记者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对于梁祝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期望吗?”

    顾阳沉凝了一刻,斟酌好自己的言辞,回道:“其实,一直觉得很可惜,没有在奥运会开幕式上穿着汉服去弹奏这首曲子,钢琴毕竟是从西方传过来的乐器,穿着汉服并不合适,而且那首表演的曲子只是原有梁祝的一部分,真正的梁祝原曲,有二十多分钟的长度,用华夏的乐器来演奏,其实是最好的,毕竟这是属于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爆出这个一条大消息,记者立时就有些愣住了。

    他的喉咙有些干涩,使劲的咽了一口唾液,艰难说道:“你的意思是,《梁祝》,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梁祝》?”

    这话说的有些绕口,顾阳却能明白记者的意思,他含笑点了点头:“嗯,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梁祝其实是我从原曲中截断了一部分,原曲我还在不断的修改中,等到完成之后,就会专门制作成一个mv,张曲然先生会是这个mv的导演,演奏者会穿汉服演奏,可惜我不会琵琶古筝这类的华夏乐器,所以到时候不会出场,真是可惜了。”

    记者的脑袋仍然有些晕沉,没有从少年吐露的消息中清醒过来。

    一个原曲的截取片段,就能如此的轰动,那原曲会好到何种程度?

    要知道,仅仅是靠着一首梁祝,上京奥运会开幕式就被世界上无数国家赞叹为举办有史以来最好的开幕式,而张曲然的身价更是升格成为世界上导演的前列,如今这个消息爆出,又会在整个世界乐坛引发多大的风浪?

    他不由得兴奋起来,蓦然想起顾阳说自己不会参加《梁祝》mv的录制,不由得开口问道:“为什么不参加?你可是这首曲子的作者啊?”

    顾阳摇头轻笑,说道:“只要知道我是作者就行了,我的面目其实没必要让太多人知道,至于mv,还是交给适合的人去做吧。”

    这篇采访到此录制结束,而顾阳终于得到了片刻的清静。

    至于其他的节目要求采访,他以刚刚结束奥运会开幕式的排演,身体疲累为由,全部拒绝了。

    这不仅仅是借口,他是真的累了。

    这些天要忙佛本是道的更新,还要写明年即将开拍电视剧的剧本,再加上还要排演梁祝,即便是有着国术作为支撑,少年的内心也有些撑不住了。

    但是现在的他还不能回家,因为那个关于梁祝mv的录制已经在筹备阶段,作为作曲者,在这个时候没有任何理由离开。

    “就当是为前世的文化传播,贡献一点力量吧。”

    顾阳轻声叹息一声,想起自己的目标,目光不由的又坚毅起来。

    “这是,属于我的时代。”

    不久后,新一期的《时代》出版,而封面人物就是微笑着的他,面容自信,温润气质,而标题则写着《新时代青少年的标杆,文艺天才少年顾阳》。

    这篇报道一出,世界乐坛为之动荡!(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四章 梁祝MV发布

    一曲《梁祝》,让整个世界知道了华夏有顾阳这样一个音乐天才,而《时代》里爆出来的消息,更是让世界乐坛为之震撼。

    那个他们深深为之痴迷的曲子,竟然只是截取版吗?

    那整段的《梁祝》,究竟会凄美到何种地步?

    对此,无数的音乐家对此表达了非常热切的期待,期待着那个东方的音乐天使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奇迹。

    最终,上京奥运会在盛大的闭幕式中结束了,而下一次,要等到四年之后,美国纽约再见了。

    世界的人民除了记得华夏代表团以六十二块金牌雄霸金牌榜冠军之位之外,犹然记得那个开幕式的夜晚,那段无法忘记的华夏爱情赞歌,以及那个被赞为东方的音乐天使的少年。

    而作为平行世界搬运工的顾阳此刻正坐在mv《梁祝》的拍摄现场,睁大眼睛瞧着拍摄,时不时往嘴里刨一块刨冰。

    这种弘扬华夏音乐文化的mv,注定了要拍不知道多少遍,精挑细选之下才能过关,由此,必然要注意每一个演奏者的表情,每一段旋律的衔接,决计不能出现一点意外。只要出现了一点点的瑕疵,身为导演的张曲然就会大喝一声“咔”,停下拍摄,和演奏者不断交流,将自己的意愿传递给对方。

    每当这个时候,顾阳就会觉得万分庆幸,庆幸自己不会国内的乐器,否则肯定逃脱不了一日弹奏梁祝多达一百多遍的残酷训练,而且,他也的确不太想上这个mv。

    不想上mv,他想偷懒是主要的原因。好不容易忙活到现在,还要学个乐器来参演?别逗了。哪个乐器能几天速成的?

    而次要的正如他和时代记者所说的那样,他也真的不太想出镜。

    名气这东西,大可以,但是真容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当初在奥运会开幕式的时候,镜头都是从空中拍摄下来,拍的面容大多不清。即便是有些画面是清晰的。也因为他化了妆的缘故,观众辨识度并不怎么高。

    而时代杂志那个封面更不用谈了,妆一化,再加上拍摄角度的原因,绝对能把他的形象分提高一两个档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