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了,妈,多大个事儿呢,吃了就吃了,赶明儿给她再买点。”
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李文秀赶忙打着圆场,他不开口还好,这一开口,刘金兰就跟点着了的秸秆似的,噼里啪啦地就是不消停。
什么话难听挑什么。
“买?拿什么买?她就没这个命!”
“买给她吃不如省着两个钱用,免得又喂了隔壁那两个白眼狼!”
……
一顿饭吃得索然无味,等刘金兰把饭菜收拾了,李文秀这才把二丫头抱起来去了梅子河边上的柳树下面。
“阿哥,我想吃糖!”
还想吃糖!!
李文秀可真是哭笑不得,这小丫头还真是不长记性,屁股上的手印可还没消呢!
不过谁又没个年少无知呢!更何况还是个7岁未满6岁未去的小丫头,要怪,就怪这世事无常的年代吧。
“行,等哥哥下次去县里,我保准给你买,不光买糖,还给你买果冻,草莓味的那种,好不好?”
“好!那你不能骗我,拉钩钩!”
李文秀耐着性子伸出小指头跟二丫头勾了勾手指,远处的梅子河面上,正好的阳光洒满整个河面,站在河边上,凉风习习,总能让人回想起很多过往的旧事。
时间一晃就到了8月初,中间7月末的时候李文秀又跟他老子去了一趟县里,来回又倒腾了800多斤的马沓子。
等拿到第二次卖马沓子的钱,刘金兰彻底不管父子俩怎么折腾了,这时节,能赚到钱的勾当就是好勾当。
别管你是贩马沓子还是贩棉花豆子,1个月挣一千多块钱,这绝对是发了一笔小财。
有了刘金兰的支持,李文秀也不继续瞒着,直接把他老子借了3000块钱的事抖出来。
不出意料,刘金兰虽然闹腾了一阵,但是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算是难得地糊涂了一回。
等到了8月初的时候,加上先前借到的3000块钱,李日和和李文秀父子俩手里已经攒了将近7000多的本钱。
这天一大早,李文秀仍然跟往常一样,吃过早饭就坐在家里收马沓子,二丫头在他边上趴在凳子上做作业。
李日和和刘金兰则去了镇上买东西,这一去估计不到下午三四点的时候肯定是回不来。
但是李文秀完全想岔了。
还不到11点钟的时候,李日和就火急火燎地夹着个蛇皮袋回来了,脸上神色匆匆,像是出了什么大事。
李文秀往他后面一看,没看到刘金兰,再加上他老子一脸的忧容,心里顿时就咯噔一下。
不好,难道出大事了!
“爸,我妈呢?”
噌地站起来,李文秀的声音大的有些吓人。
““你妈去你外婆家了,没事!老大,你过来,我跟你说个事。”
一听到刘金兰是去了刘屋外婆家,李文秀顿时就松了口气,这狗日的老子,一惊一乍的差点没把他给吓死。
等跟着李日和走到里屋,李文秀才问道:“爸,啥事呢?这么急!”
“老大,早上去镇上,老粮站卖鱼的跛子正好从省里拉鱼回来,我这不是没事就跟他闲聊了会,听说这马沓子,省里已经涨到12块钱一斤了!”
什么?12?
一听这话,李文秀这下有些不淡定了!
这才8月初,难道马沓子这个时候就开始涨价了?
(新书已签约,求收藏,求打赏,求推荐票!)
011 心动不如行动
马沓子涨价了!
这个消息的确让李文秀有些喜上眉梢,这些天他几乎是掐着手指头算日子的。
随着8月底越发地临近,李文秀也老早就开始关注这个方面的信息,他已经让李日和打过招呼让经常跑县城的李向前留意这方面的情况。
只是李文秀压根没想到价格竟然会涨的这么突然,虽然只涨了2块钱一斤,但是这多少是冒出了苗头。
2块钱的差价落在旁人眼里自然没什么大惊小怪的,通常只会当成是普通的价格调整,但是重新来过一次的李文秀却很清楚,12块钱只是一个开始。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很快12块钱就会涨到十五十六的样子,然后在临近8月末的时候会再次被压到10块,甚至一度跌到了8块,之后才会一飞冲天。
不管是哪个年代,经济投机从来都是一件惊心动魄的事情,只要有利可图就会有人钻空子。
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总会让人痛并快乐着,而抓住机会的人就会一飞冲天。
李文秀并不奢望一夜暴富,但是这一次却是老李家翻身吃肉最好的机会。
“爸,我觉着这价格搞不好还会涨!”
这一次李文秀并没有擅自做主,而是对李日和因循诱导,他很清楚,经过头两次买卖,他老子的胆子也大了不少。
哪个男人没有雄心壮志,李日和自然也不差,无非就是穷了心,手脚被束缚住了。
两次生意一做,那膨胀起来的野心,就跟梅子河河滩的蒿草一样蹭蹭地往上疯长,无边无际,状如脱缰的野马决口的河堤。
“我也是这么想的,这价格一涨,只怕是马沓子不好收了!”
李文秀一想也是这么个理,但是活人总不可能被尿给憋死。
“爸,你看这样成不成,我们也把价格往上面提一提,以前7块钱一斤,现在提两块,9块钱一斤,这几天多到周边几个村跑跑,能收多少是多少。”
李文秀话还没说完,李日和就摇了摇头。
“9块太高了,万一要是县里还是8块五,那就亏了5毛钱,尽做赔本的生意。”
李文秀立马就无语了!
果然,狗改不了吃…啊呸!这话可不能用来说自己老子,但是理是这么个理儿。
“那8块吧!好歹也涨一块!”
尽管有些不大乐意,但是李日和还是点了点头,只是不管是李日和也好,还是李文秀也好,还是远远低估了这个时代人的劣根性。
当天下午,就在李日和宣布马沓子的价格提高到8块一斤的时候,从镇上回来的那些个老叔老娘儿们不知道从哪里嚼来的舌根说马沓子涨到了10块钱一斤。
这一下子整个梅岭下面十里八村都炸了窝,原本这个季节农村里就没什么事,捡马沓子自然就成了一伙闲人忙里偷闲赚外快的主业。
几乎家家户户都关注着这个行情,10块钱的价格一炸出来,哪里还有人肯8块钱卖给李老大家。
不少人甚至在背地里骂李日和不是东西,平日里乡里乡亲的,原来大家都被老实人给骗了,县里卖到了10块钱一斤,他竟然8块钱就想把东西收起来。
李日和这脊梁骨没少给人戳。
然而就在李日和一家子闷着头撒不出气的时候,这行情又变了,头一天还是10块,第二天下午从镇上回来的人就在疯传马沓子的价格又涨了。
这次虽然只涨了5毛钱,但是那终归还是在涨啊。
这一下李文秀和李日和彻底坐不住了,定日一早,父子俩就坐车去了县里。
找到水产部的王胖子一打听,这才知道省里已经涨到了14,就连王胖子都把价格提到了10块5毛。
“日和兄弟,不是我说你,这人家都提到了十几块,你还8块钱的收,哪里有人肯卖给你,这不,我清早就收了800多斤,全是10块零五毛进来的。
你们梅岭那边那个老杨,一伙儿功夫就给我拉来了400多斤,这钱他没少挣。”
看着王胖子那可劲儿瑟的样子,李文秀简直就想一巴掌霍过去。
狗日的杨瘸子!
李日和这下彻底焉儿了,连带着李文秀都有些捉摸不透这行情到底是怎么了,涨得这么快,难道行情真的提前了?
出了水产部,父子俩闷不吭声一路从县里赶回李湾,一路上李日和半句话都没说,但是从他有些发黑的脸上,李文秀第一次知道了,自家老子也是有脾气的。
回到家里,李文秀有些无力地坐在堂屋里,脑袋里乌七八糟的像是一团乱麻。
李日和坐在门口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烟,刘金兰则忙进忙出,嘴里骂骂咧咧地说个不停。
“卖卖卖,卖什么卖,做了一个多月的生意还不如人家一天挣的,瞧瞧你那出息。
也只有这个命,学不了人家做大事的!一辈子在泥巴里挖食就顶了天了……”
这话真是要多难听有多难听,别说李文秀这按捺不住的性子,就是李日和这个老实人都听得无心烦躁。
李文秀倒是知道,她肯定又是白日里受了杨爱莲和徐滴妹的窝囊气。
最近一段时间李日和跟儿子忙进忙出,有白天没黑夜地整日收马沓子,老二和老三家媳妇没少在背后赌气说风凉话。
这几天总算是给她们找到了由头狠狠地说道了一通,话不知道怎么就传进了刘金兰耳朵里,肚子里自然憋着一股气出不来,一看到他们爷儿俩从县里回来之后就是一副闷吞样,自然就借机发泄了出来。
“爸,你瞧着咋整,要不咱们也把价格提一提,这价格往后面算估摸着还要涨,咱们趁早肯定还能赚不少差价。”
说实话,其实李文秀现在也有些稀里糊涂的把不准,他知道价格会涨,而且还会跌一波,但是眼下这行情几乎是一天一个样,保不准中间连跌都不会跌就直奔高位去了。
如果是这样,那就真的连汤都喝不到了。
听他这么一说,李日和狠狠地从嘴里吐出了一口浓痰,眼窝子凹得厉害,似乎在极力挣扎的样子。
过了半响才猛地一拍大腿直起身子站起来。
“涨!他杨瘸子都敢涨,我们还怕个卵!就照10块钱一斤收!”
012 得意需谨慎
李老大家的马沓子收10块钱一斤了!
不到半天的功夫,李湾就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相比于李日和简单地认为涨价就能收到马沓子的想法,李文秀却要谨慎得多。
果不其然。
除了引起一阵议论以外,10块钱的价格并没有让太多的人心动,仍然只有几个熟人把每天晚上捡的那半斤八两马沓子转手交卖给李文秀,其余就没什么大额的生意。
整整五六天的功夫,手上收到的马沓子还没以往一天的量多。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将近8月10号的时候,李日和终于坐不住了,一大早就去镇上打听。
打听到的结果更是让他又惊又喜。
喜的是镇上也没什么人收到马沓子,惊的是自己还是把事情想得太过于简单了。
只有李文秀知道,这人心都是肉长的,利益从来就是驱动人心最直接的动力。
眼见着马沓子的价格一天一个样,小小的马沓子几乎搅动了整个梅岭下面好些个村的神经。
有些人几乎是全家出动去河滩上找马沓子,长达数公里的梅子河河滩上,晚上竟比白天还热闹。
人来人往的,不是手电筒就是大电瓶,连带着村里石老大家的杂货铺里,光卖手电筒和电池就狠狠的赚了一笔外快。
然而,这捡马沓子的人数直线上涨,李日和这种二道贩子收到的马沓子却不见增长。
往村里打听了一下,这才知道这些个家伙人人都有一门小心思,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大红盆搁在家里养着坐等价格继续往上跑。
而事实就是,行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