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听这话,脑子里就想的贼快。
现在他手里有金和实业,沙河家具城和家具厂,以及c…book三个牌子在搞事情。
金和实业就不说了,未来五年之内,妥妥的摇钱树,李文秀可还打算着靠24小时便利店跟国外的那些个品牌一争高下的。
至于c…book,目前看起来是潜力无限,但是真正怎么样李文秀也不敢打包票。
毕竟科技型企业。
今天崛起,当夜就死的也不是没有,而且还是一死一大片,家具城跟家具厂那边就算了。
目前还没什么花头。
但是有一点李文秀有底气啊,自己手里有钱,做市场投资不行,但是如果是搞校友工作,搞人才投资,这肯定行得通。
学校的资金用处太多,即使是东财这种老牌的财经类学校,经费也很少有余钱来做这一块的投资工作。
李文秀还是懂行的。
很多学生想搞创业,但是没有投资,社会上的投资,凭他们的身份还没那么简单就拿得到。
但是如果自己成立一个投资基金,专门挑学校的大学生来投资,创造一个创意孵化器的话,说不定还真的是一个大学问。
想到这里。
李文秀一下子没忍住,竟然朝坐在上手的那位郭校长喊了一声。
这一生差点没把刘宝生噎着。
这混蛋玩意儿,又要搞什么幺蛾子。
他是知道李文秀这愣头青胆子大的。
连老安这个老同学,第一次人家见面的时候都没见他发憷。
“李文秀,你有什么事情?”
嘿嘿笑了两声。
李文秀也没太过不礼貌。
自个儿这是真有事啊。
见他一副底气十足的样子,吃饭的几个大佬顿时来了兴趣。
“郭老师,您刚才那个话不知道算不算数,要是算数的话,我第一个举手赞同,而且我第一个给咱们学校投资搞一个创业基地。”
一句话顿时就把一群大佬说得一愣一愣的。
就连坐在郭校长旁边的刘宝生都是一副没回过神来的样子。
这小子。
这又要搞事啊!
277 抱大腿也要底气十足(三更继续求月票!)
果然!
只有搞事情才是最容易吸引注意力的。
李文秀心里想着,脸上却很平静。
这种场合可不能出什么岔子,见他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姓郭的那位校长本来也是个和颜悦色的学术达人,有老安跟刘宝生两位在场给这小伙子打气,自然也乐意给足了李文秀反应的时间。
顿了顿。
李文秀这才开始指点江山了。
“郭老师,我是这么想的,您看看我的想法成不成熟,目前我们学校跟其他学校的优势就在于专业性强,但是这其实是外界的一种看法,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学生在创新和创意的能力方面比其他学校的学生差。
学生创业,一个方面是靠自己的努力,技术类型也好,创意类型也好;另一个方面就是环境使然,我之前在写那篇经济学的论文之前,也查过一些美国的资料。
美国的高校,之所以创业型的学生很多,而且很成功,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归功于他们的市场投资体系很健全。
一旦有学生有好的创意,相对来说拿到投资要简单很多,没有投资就想把接下来的创意做下去还是很难的。
所以我的想法就是,是不是可以搞一个类似于这样的创业基地,学校负责管理,但是资本运营,由企业出资来对学生的创业和创意项目进行审核,然后自由决定是不是可以进行短中长期的投资。
就是一个类似于孵化器的项目,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方面的条件,企业出资并且由学校来担保学生创业项目的安全性。”
李文秀一口气说完。
见他又把那篇论文拿出来举例子。
郭校长还有些不解。
但是旁边刘宝生已经低头跟他说了些什么,大概是知道了一个梗概,眼睛里看向李文秀的目光顿时就有点不一样了。
但是听完李文秀的话。
一桌子的人顿时就笑而不语。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毕竟是年轻人的想法嘛,天马行空,即使出了错也不要紧。
搞创业孵化基地,大家都知道这个主意是行得通的。
实际上。
即使李文秀不提这个意见。
五年后或者十年后,上海的高校也会开始行动,只不过那时候提出来的就不是东财了。
而是相邻不远的两所综合性大学,成果也很显著,没几年的时间,还真的搞出了几个挺有名气的互联网和科技型企业。
其中最让李文秀印象深刻的是,有几个学生在互联网快递和外卖业务刚刚兴起的时候,果断创业。
竟然真的折腾出了好两家资产超过十个亿的品牌,这其实就已经远远超过了既定的目标。
投入和收获还是很具有实用意义的。
但是呢。
想法好归想法好,没有钱也并没有用。
企业出资,由哪个企业来,这就很成问题。
所以嘿嘿笑了两声,也没人敢说什么,不过场面话还是要说的,毕竟是两位大佬同时看好的学生嘛。
就连旁边那位让李文秀叫师兄的孟博士也是暗自侧目不已,但是心里也想着,这个师弟还真是胆子大,初生牛犊不怕虎。
不过跟这几位想法不同的是,刘宝生太了解李文秀这家伙的性格了,他胆子大是一回事,但是也不会无的放矢,肯定还有什么后招。
所以一见李文秀说完就坐那里不开口,顿时就气不打一处来。
这小子。
话说一半,让人看热闹了。
安大牛也猜到了一点。
乐呵呵地笑着说了句。
“老刘,你这个学生,底气挺足嘛,小伙子,赶紧把接下来的话说完,免得刘老师回去叫你写论文。”
这会儿几个校领导也知道刘宝生逼着这个年轻人一进大学就写了好几篇分量足的论文那回事了。
心里虽然乐呵,其实也有些侧目。
别说逼了。
绝大多数学生就是用刀子抵着脖子也不一定写得出文章来,更何况还是那种水平不低的文章。
最可怕的是,李文秀还是个大二的本科生,这就说给他戴顶天才的帽子也不为过了吧。
老刘都开口了。
李文秀自然不好意思再拿捏着,腼腆地笑了笑,这才继续。
但是一开口,顿时就把一群大佬也镇住了。
“郭老师,如果学校可以提供这样一个机会的话,我愿意出钱来做这个事情。”
什么?
卧槽?
刚才这小子说什么了?
他来出钱干这个事情?
确定自己没听错,一群大佬顿时一个个就面露惊色地看着李文秀。
完了又朝刘宝生跟安大牛看过去。
这可是你们俩看好的学生,什么底子你们俩最清楚了。
事实上。
别说是安大牛,就是刘宝生也对李文秀的家底不清楚啊,当时李文秀可是跟他提起过24小时便利店的,但是刘宝生没当真啊,还以为就是学校门口的那家加盟店而已。
不过有一件事情刘宝生是清楚的,那就是c…book是这小子鼓捣出来了。
果然。
一看一种同事往自己脸上看,刘宝生就把这个事情给说出来了,完了还问了一句。
“李文秀,你们那个网站还没进行市场运营吧?”
一听c…book竟然是李文秀鼓捣出来的,几个大佬顿时就有些不一样了。
这一群人可不是什么街头卖烧饼的东北大爷,一个个都是大佬,学术圈的牛人啊,是吃过洋肉喝过洋墨水的。
网络这玩意儿,是个时尚玩意儿,赚钱,也赔钱。
他们还是不大相信李文秀有底气来做之前说的那个事情,而且极个别大佬还对李文秀有些看法。
年轻人,胆子太大,就是性子不够沉得住气。
李文秀这次一点也不卖乖子了,一句话说完,紧接着就继续。
“刘老师,网站那边目前还赚不了钱,但是我高中的时候还开过一家店,现在挺能赚钱的,如果郭老师真的支持我们做这个事情的话,我愿意第一次把钱拿出来投资。”
高中的时候开了一家店?
还挺能挣钱的。
但是一家商店能挣多少钱啊,拿出来做这个事情可不是几万块钱就能行的,至少也的几百万起步,后面上千万也不在话下。
投资这个东西,有时候就是个无底洞。
不过李文秀一句话,已经让安大牛有些明白什么了,他见过李文秀的写的前两篇文章,里面有些东西他一直没懂。
一个本科生,没有任何管理和市场经验,怎么会知道里面的一些道道,但是李文秀这么一说,他似乎猜到李文秀说的可能不简单了。
抿了口水,抬头就朝李文秀看过去,然后问了一句。
“小家伙,你那个店一年能挣多少钱?”
李文秀低头沉思了一下。
金和实业一年能挣多少钱,他还真没个具体的数字,上次跟李红梅和王有来见面的时候,看了财务报表,但是因为最近几年都在扩张,所以利润上的变化比较大。
但是总体的数字他还是清楚的。
所以张开就回了一句。
“安老师,我前几天看了一下财务那边的报表,今年全年不清楚,但是上半年的利润已经超过五千万了,而且这还是今年我们扩张的步子太大,投入了将近3000万去开拓市场之后结余的数字!”
278 李文秀是个大财主(四更完毕)
死寂!
整个饭厅的大包间里,李文秀这句话一说完,顿时就没人说话了。
当地一声。
饭桌上,中间汤盆里的大勺子没靠住,直接滑到了里面,发出一声脆响。
几个人这才回过神来。
倒不是他们这些个大佬没见过世面。
在座的谁不是学校和学院以及各个研究所的负责人,手里握着的财政大权哪年不是几百万上千万甚至数以亿计的。
还犯不着为了几千万这么震惊。
但是这是一个年仅二十岁的本科生的半年收入啊,而且还是高中就创立的事业。
这说是比尔盖茨的缩小版也不为过吧。
至少国内就没听过有这么牛逼的年轻人了。
咳咳!
干咳了两声。
李文秀这会儿也有些不好意思。
自己这逼装大发了,装逼会遭雷劈啊,光是自己的两位老师,老刘跟安大牛,那眼神就有点不对劲了。
刘宝生那叫一个感慨啊。
这小子。
还真是给他埋了个大炸弹。
半年收入就是五千万,一年下来至少是一个亿,而且听李文秀的意思。
这还是因为扩张阶段才导致利润分流的,如果是全盛时期,那一年下来的收入是多少。
刘宝生不敢去算。
但是心里还是很快就冒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
数以十亿计!
这已经能够冲击全国的富豪榜了,自己竟然招了这么个牛逼的学生?
刘宝生有些不大敢相信。
当然。
还有比刘宝生更急的。
那就是那位郭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