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你同意,总统会对你的冒犯既往不咎,并提拔你到大检察厅任职。
当然,你也可以拒绝,不过你应该知道拒绝的结果。
请你认真考虑。”
说完,朴锦惠低头饮茶,等待金允浩的回答,然后回去交差。
对面,金允浩眉头微蹙,快速思考其中利弊。
不得不说,李名博这步棋很高明,尽显老辣政治手段和大人物气魄。
让他参与调查并为李名博背书,可以最大程度为李名博澄清,减少李名博的名誉损失,说不定李名博还会因此因祸得福,收获其它好处。
例如,李名博这种坦荡行为会获得部分民众好感;
再例如;李名博提拔他,会显得李名博很有总统的胸襟和气度。
总之,如果按照李名博的剧本发展,此事的影响会被降到最低程度。
当然,等这件事情的影响过去后,他定会因为不知名的原因彻底完蛋。
可以预见,李名博和身边的人为了保护自己方的威信,绝不会放过他。
他同意,会获得一段时间的安全以及短暂的高职位,但最后依旧会完蛋。
如果他不同意,甚至连苟且偷生的机会都没有,会立刻完蛋。
朴锦惠代表李名博只给金允浩提供这两种选择。
合作,或者死亡。
但金允浩不想为李名博背书,因为那样会丧失公正,进而失去民众的信任和支持,最终损害自己最大的根基。此事对今后发展不利,可谓饮鸩止渴。
另外,他也不能为李名博背书。因为那样会丧失政治独立性,会让他和朴锦惠产生隔阂,而这个隔阂会成为他跟朴锦惠今后合作的重大阻碍。
因此不论是主观还是客观,金允浩都不能同意李名博的条件。
所以,他只能拒绝。
金允浩思考一瞬,便明智给出了自己的回答:“我拒绝!”
金允浩的选择在朴锦惠的意料之中。
因为她看得出,眼前的年轻人野心极大,且非常有主见。既然已经出手,他就不会轻易收手。这是不撞南墙心不死啊!
朴锦惠没有发表任何评价,低头不语,并作出送客的姿势。
金允浩会意,起身告辞。
从他踏出房门这刻开始,他就知道自己跟李名博没有任何的缓和余地了。
但他不后悔。
因为与此同时,他接触到朴锦惠,并骗得朴锦惠有条件的下次见面承诺。
有这些就够了。
同时,他也不担心朴锦惠因为个人情绪而放弃帮他加入特别调查组。
因为朴锦惠是政治家,对她有好处的事,她定会排除个人喜好去做。
目的都达到了,金允浩心满意足的离开。(未完待续。)
PS:这章算是小大章吧,4200字。实话,这章写的好累,前后共花费近5个小时,反复修改三次,总算写出还算满意的东西。这其中要涉及部分《特别检察法》介绍,以及埋坑,还有跟大人物的博弈,非常费神……索性终于搞定了。求月票支持!
六百三十一章人挡杀人、佛挡灭佛(出手)
金允浩与朴锦惠见面后,又接到在野党派的会谈邀请。
不过他全部以沉默的方式拒绝掉了。
在野党无非是想利用他攻击李名博,从而获得谈判资本。
谈与不谈,结果都一样,因此也就没有见面虚与委蛇的必要。
而且有了朴锦惠的帮助,他不再担心加入调查组的问题。
因此跟在野党就更没什么好谈的了。
另外,拒绝跟在野党等其它势力接触,可以保持政治独立性。
这点对于今后跟朴锦惠合作很重要。
因此,金允浩对于各方的邀请是能拒绝就拒绝,实在不好拒绝的,干脆玩消失,躲起来。
金允浩东躲西藏三天中,在野党和执政党经过反复的激烈较量、利益交换、讨论、妥协、最后共同选举李光范担任‘总统私宅案’特别检察官。
李光范是律师出身,担任过司法研修院教授、法院行政处司法政策室长等职务,具有丰富的法律事务经验,有资格担任特别检察官这个重要职务。
且李光范本身是无党派人士,具有很强的政治独立性。
另外,李光范律师出身,随后在法院任职,跟李名博总统手中掌握的检察厅关系不大,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李名博的干扰,以及减轻民众质疑。
因此李光范是当下最合适的特别检察官人选。
……
特别检察官一经任命,其职务层级相当于高等检察厅检察长,享有检察官的所有法定职权,并有权依据检察一体原则指挥、监督所属检察官协助办案。
李光范风光上任后,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是组建调查组。
此案牵扯甚广,需要得力干将帮组调查。因此调查组人选意义重大。
首先,李光范任命了6名律师担任其助理。
这6名律师都是李光范的学生、后辈,关系密切,是他真正的心腹。
但因为职业局限性,律师并不能很好的完成侦查工作,还得有精通侦查工作的检察官协助调查。
因此。李光范又调遣首尔地方检察官李宪相等4位检察官参与办案。
不过这还没完,因为律师和检察官都是领兵大将,调查还得有普通士兵。
于是,李光范又抽调首尔地方警察厅的警员及首尔市政府等单位调遣人员参与这个调查组,最终这个调查组共由63名成员组成。
当所有人都认为这个本年度最庞大的调查组组建完毕时,李光范出人意料的又发布调遣命令,调遣首尔高等检察厅二级检察官金允浩协助调查。
李光范给出的官方解释是:金允浩作为本案发起人,最了解本案情况,加入调查组后。能帮助他尽快摸清案情,缩短调查时间。
当然,有官方解释,自然就有其它私下解释。
李光范认命金允浩成为其助手,必须给李名博一个解释。
李光范对李名博的解释是:迫于舆论压力,他需要金允浩消除民众质疑。
否则,他最终的调查结果公信力不足,不能取信于民。
李光范同时承诺。不会给金允浩真正调查权,只让其充当门面。
李光范的理由很充分。态度也很好,李名博说不出反驳的话。
就这样,李光范瞒天过海,把金允浩拉近调查组。
………
特别调查组所在的大检察厅办公室内。
金浩英律师看向首位的李光范,不解的问道:“前辈,为何您冒着得罪李名博总统的风险。将金允浩拉近调查组?我觉得此事弊大于利。”
李光范沉吟片刻,对面前的心腹解释道:“我自然知道此举的危害,可我也有迫不得已的苦衷。有些拜托是不能拒绝的。”
金浩英瞪大双眼,震惊道:“您的意思是,有人要用金允浩针对那位?不妥。万万不妥,这样您会被连累的。”
李光范摆了摆手:“不用担心,我没有那么昏聩。
我只同意对方将金允浩弄进调查组,并非真要彻查此案,攻击总统。
那个惹事的金允浩进来后,我就将他供起来,不给他任何任务和权利。
如此,既可以避免得罪李名博,又能对拜托我的人有个交代。
另外,金允浩是此案的发起者,被民众认为是‘最正义的检察官’。
他加入调查组后,可以帮我树立公正形象。当我递交最后调查结果时,他这个挡箭牌可以最大程度减轻民众的质疑。
所以,将他拉近调查组,可谓一箭三雕,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听完李光范的解释,金浩英恍然大悟。
他适时的送上马屁:“前辈,还是您手段高明!”
李光范苦笑道:“有什么高明的,无非是自保手段而已。
我这个特别检察官表明风光,其实是坐在火炉上烤,稍有不慎就会被烧成灰。哎……。处在这个位置上,难啊!”
金浩英心有戚戚,替李光范鸣不平道:“说起来都是那个金允浩惹出的麻烦,要没有他,也就不会有‘总统私宅案’,你也不会成为特别检察官,这么为难。”
李光范摆手道:“提这些有什么用,时也命也!但一定要限制金允浩,不能让他再给我惹麻烦,否则我会更难做。对总统食言的后果,我承担不起。
我会限制他的权利,不给他任务,你在私下里帮我盯紧他。”
金浩英自信道:“您放心,我定会将他限制住他,不给他任何调查机会。”
李光范满意的点了点头,祛除了最大一块心病。
——
“什么?!老大,你是说对方不会给我们任何任务和调查权利?”
高等检察厅办公室内,申东海扯着脖子惊讶的喊道。
金允浩白了他一眼:“喊什么!这种事用屁股想都能想明白。李光范又不是傻子,当然不会让我参与调查,进而弄出对李名博不利结果。
所以。他定会限制我的权利,甚至不给我任何任务,将我当成吉祥物。
你那个屁股别总用来放屁,没事也帮大脑做做思考。”
申东海被说得脸红,尴尬不已。
身旁,尹国洪接过话题:“那您打算怎么办?得不到李光范的认可。就无法参与本案调查,更别谈拿下张顺民枪击案的办案权了。您打算如何破局?”
金允浩翻看崭新的日记本、语气坚定道:“逼他妥协!”
“嘶啦…”
金允浩撕掉日记本的第一页,递给尹国洪:“上面是李名博总统长兄李相恩的信息,你和申东海去调查、秘密跟踪此人,记住,决不能让他离开韩国。”
尹国洪内心震动:“他…跟此案有关?!”
金允浩点头道:“他是此案的关键,也是我破局的关键,必须看好他!记住,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定要24小时掌握其行踪,绝不能让他出境。”
金允浩态度坚决,语气不容置疑。
此刻,金允浩再次露出锋芒,似要王者归来。
尹国洪听出此事事关重大,因此高声回答:“是!”
说完,尹国洪立刻去工作,申东海瞅了瞅。随后捂着屁股跟了过去。
“这才像我的老大,办案就是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申东海口中嘀咕。
尹国洪虽然没回应什么。但心中也是热血沸腾。
小人物挑战总统,堪称壮举。
在韩国历史上,还从未出现过这样具有胆识和决心的小人物。
尹国洪心中的热血被金允浩再次唤醒,心潮澎湃。
至于申东海就不用说了,兴奋的直放屁,纸尿裤都挡不住那浓郁的味道。
——
李光范用两天时间组建调查组。随后向国会递交工作报告。
在万众瞩目下,‘总统私宅案’特别检察官调查组正式展开调查。
因为特别检察官权利巨大,除了国会任何人不能限制,隐患很大。因此为限制特别检察官的权力,特别检察官的办案期限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
具体的办案期限。由国会通过的特别检察官法案明确予以规定。
特别检察官必须在该期限内及时结案,若到期仍不能完成调查而需要延长调查期限的,需向总统提出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