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东虎作为国民主持,主持的综艺节目都极具分量。比如:SBS的综艺节目《Starking》;KBS的《两天一夜》;MBC的《膝盖道士》。
可以说。不管韩国民众观看哪个台,都能看到姜东虎主持的综艺节目,他绝对是霸屏的存在。
因此,姜东虎为微表情学造势后,很快便被民众熟知。
随后,尹恩惠、刘在石、崔真实等艺人在出席活动或者接受采访时,也频频提及微表情学,一举让微表情学这个名词被韩国民众迅速熟知。
同时。在韩国知名艺人的影响下,说谎测试游戏也成为最热门游戏。进而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微表情学的存在。
随着媒体深入报道,记者挖出说谎测试游戏和微表情学的提出者,正是最近的名人金允浩;金允浩在美国深造时,学习的正是这门学科。
看得出来,金允浩是有意在韩国推广这门新学科。
这下有意思了!
原本还是娱乐界的事情,被记者挖出内幕后。逐渐波及到学术界和司法界,关注和参与讨论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知名专家学者。
人们关于金允浩逃避兵役的讨论还没有形成气候,就又被转移了视野。
现在,韩国媒体都在报导微表情学的事。娱乐界和学术界都在关注和讨论此事。
“一个只有小学文凭的检察官,居然妄想推广一门新学科?这是学术界的耻辱。”一位保守派学者率先对金允浩开炮。
“微表情学?没听说过!不是他自己捣鼓出来的名字吧?”一位学者在接受采访时,讥讽的回答道。
“推广一门新学科,要看推广目的,有没有社会价值。目前我没听到相关解答,所以对此事暂不予评价。”一位大学教授在接受记者提问时回答。
在学术界,充斥着反对金允浩的声音。
一个新学科的崛起,必然会分散社会资源,包括教育资金投入、生源等,而这相当于变相减弱自己学科的资源。
因此,大部分学者都不愿意看到新学科的出现。
所以,学术界大部分人或直接反对金允浩,或保持沉默。
另外,金允浩最近被爆出只有小学文凭,而这样条件的他居然要推广新学科,这无疑是对高学历专家教授的一种打脸行为。
如果金允浩是硕士或者是博士,那一切好说,大家身份相仿,帮你一把无所谓。
可偏偏金允浩只有小学文凭,这让那些高学历的人感到无比别扭。
难道韩国的高学历人才都死绝了?非要一个小学文凭的人推广新学科?
对低学历者的偏见,使得大部分高学历者都不愿与金允浩为伍。
两种原因共同影响下,才出现学术界对金允浩和微表情学的冷淡态度。
但是与学术界不同,司法界对于微表情学的出现,却是持支持态度。
首先,金允浩是司法界的人,自己人当然要支持自己人。
其次,学术界和司法界存在严重的隔阂。
学术界经常批判司法裁决缺乏理论性。
而司法界认为,学术界对司法裁决的批判往往过于理论性,很多法官对这些学术话语不予理会,认为其晦涩难懂且脱离实际。
说白了,两者的隔阂主要源自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矛盾。
在报纸上,经常可以看到双方隔空论战。
既然你们学术界批判。那我们司法界就支持。
同样是在两种原因共同作用下,司法界相关人士大力支持金允浩和他推广的微表情学。
一位资深司法工作者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微表情学有助于识别说谎行为,在刑侦工作中,可以发挥很大参考作用。所以,这门学科理当应该受到重视和普及。”
一位**官发也表自己的看法:“虽然微表情学不能直接作为证据被法庭采纳。但是人们却不可以忽视其存在的价值。
它可以为刑侦工作者提供重要参考,缩短办案时间,节省司法资源。从这个角度来讲,这门学科是有很大社会价值的。
另外,我个人料想,在遇到重大紧急案件时,微表情学可以发挥更大作用。例如,在受到恐怖威胁时,快速辨别嫌疑人说谎行为意义重大。”
司法界相关人士在表达对金允浩支持时。往往描绘微表情学的实际应用前景,更形象、易懂,更便于民众接受。
因此,虽然司法界力量相对较弱,但却能跟学术界战个平分秋色。
一时间,关于是否应该推广微表情学的讨论,甚嚣尘上。
双方展开大规模辩论,互不相让。好不热闹,也在无形中帮助微表情学做了一次免费推广。
正当双方僵持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时候,一封来自美国心理学会的邀请函,打破了这种平衡。
美国心里学会是美国最权威的心理学学术组织,是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的主要成员,也是国际上规模最大的心理学组织,拥有近20万会员。
这种国际性学术大会发来邀请函。韩国学术界自然极其重视。
美国心里学会每年举行一次交流大会,期间会有超过1万名来自世界各国的会员参与。
往年,美国心里学会邀请韩国参加大会的人数都是固定的,可这次,人数却增加了一位。且点名邀请金允浩参加。
看到这份邀请函后,韩国学术界一片哗然。尤其是韩国心理学界,更是炸锅了。
邀请名单在网上公布后,韩国网名也晕乎了。
一个小学文凭的人,居然受邀参加这种至少硕士学位才能参加的大会?
开玩笑吧?
金允浩的学历问题就如同他的身份一样,也是个奇葩。
金允浩是检察官出身,可现如今却被警方借调,担当警方的代言人,搞得民众不知道应该将金允浩看做是检方的人,还是警方的人。
同样,他的学历也是奇葩的存在。
他确实只有小学学历,但是他又通过了韩国2006年的司法考试,并在法学研究院进修,后来又被保送到美国深造。
如此一来,韩国民众也不知道如何看待金允浩的学历问题了。
说他是小学学历?不妥!有贬低检方的嫌疑。
检方也不会允许这种说法的存在。
说他拥有高等学历?也不妥!他没有相关教育机构颁发的证书。
也不知道怎么搞得,金允浩在美国深造时,并没有获得相关文凭。
金允浩给出的解释是,他还在读,处于实习阶段,没有完成相关学业,因此还没有获得美国方面颁发的文凭。
于是,便出现了现如今这种奇葩现象。
也正因如此,政府方面才没有出面正式回应金允浩逃避兵役问题。
因为他们也不知道如何看待金允浩的学历问题。
但是不管怎么说,美国心里学会确确实实向金允浩发来了邀请,其它人最多只能议论,无法干扰这一决定。
于是,奇葩现象再次出现:金允浩要顶着小学文凭的刺眼光环,跟一帮博士赶往美国参加心理学大会。
现在,不止将要同行的一众博士感到别扭,韩国民众也感觉怪异无比。
太奇葩了!
但是,关于金允浩绯闻、学历问题、微表情学的种种讨论很快便嘎然而止。
因为韩国政坛发生了一起九级地震,强势碾压了一切社会新闻。
金允浩也借此摆脱了困扰。(未完待续……)
四百七十八章 出国避难
金允浩的绯闻出现后,关于他的讨论就一直没有停歇过。
当微表情学出现后,关于他学历问题和逃避服兵役的话题讨论便甚嚣尘上。
美国心里学会发出邀请函后,相关讨论达到顶点。
但是整个过程中,金允浩并没有正式出面澄清,更没有解释。他完全采取回避的态度。
金允浩三番五次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式,也让一些关注他的人大失所望。
“这种手段根本无法彻底解决目前的问题,他到底在搞什么?”
类似的话,金裕文已经不知道说过多少次。
他甚至向金允曦提起过,想借此引起金允浩的注意。
毕竟他现在跟金允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为金允浩考虑,也是为他自己。
可惜,金允浩听完金允曦的转述后,依旧无动于衷。
他有自己的想法,不会轻易改变原有作战计划。
他回复金裕文只有一句话:“此事无关大雅,安心静等结果便是。”
金裕文收到消息后,狐疑的等待了一整天,而第二天发生的事情则让他目瞪口呆,震惊无语。
一夜之间,社会上其他新闻统统消失不见,第二天整个韩国媒体都在报导一件事——朴渊次贿赂案。
朴渊次是韩国泰大实业的总裁,在今年年初被检方秘密逮捕。
在受审期间,朴渊次陆续供出许多位行贿过的政府官员。
2009年3月31日,朴渊次再次供出一份贿赂名单,其中既有政府高官,也有韩国前总统卢武铉的亲信。
随后,韩国大检察厅召开记者会。正式宣布对前总统卢武铉展开调查。
听闻这个消息后,举国哗然。
一场强台风正式登陆韩国政界!
一时间,韩国政界风声鹤唳,人人自危,尤其是亲卢武铉的人,更是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
看到新闻后,金裕文差点惊掉了下巴,久久无言。
“他一直有恃无恐,原来早就知道会发生这种事,民众注意力会被转移?
这就是他的依仗?是他打探到的消息,还是他背后的势力策划的此事?”
金裕文开始胡思乱想了,这也是商人、政治家的一贯通病。
想来想去,金裕文都觉得金允浩深不可测。
不论是哪种可能,都表示金允浩能力巨大。
经过此事后。在金裕文眼中,金允浩越来越神秘了。
但真实情况却没有金裕文想的那么夸张,金允浩能打探到这个消息,实属偶然。
其实娱乐圈就是一个消息海,各种消息应有尽有。只要细细观察辨听,就能发现很有价值的消息。
也正是经过此事后,金允浩才意识到娱乐圈中暗含的巨大价值。
他决心花费精力,针对娱乐圈做一些布置手段。
但这些都是后话。现在他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美国一行上。
虽然关于他的讨论被强行压制了下来,但仍旧是个隐患。
在参加美国心理学大会期间。他要顺便将学历问题搞定。
一旦获得博士学位,那么关于他兵役的讨论便会立即停止,这才是根本解决之道。
而没有获得美国方面办法的学历认可,其实是他故意卖的破绽。
原因,自然是为了获得更大利益。
他在保罗博士手下学习时,原本可以获得硕士学位。可是他故意拖延了文凭的颁发。因为,一旦颁发学位,他就只能是硕士,无缘博士学位。
攻读名校的博士学位,绝非易事。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金允浩志不在学术研究,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浪费在这上面,于是他便想到了一个捷径:让外部力量将他推上博士学位。
一旦有了博士学位,就可以为将来获得教授身份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