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运不济,怨不了别人。
现在,只能寄希望于月票榜单的宣传机会了。前五名,在手机客户端能有一个不错的宣传位置。第六名,滑动一下手机,也能出现在首页,效果虽然差点,也还行,总比没有强。
可是,最近两天,先是被爆菊花,跌出了前六,而且月票数也被拉的越来越大。
接连被爆菊花,票数也被人家拉的越来越远,真的很不甘心。
所以,开始爆发,硬撑着,跟上面的那几本书正面硬磕。只要月票满一百,当天立即加更一章,绝不拖欠。
各位都是老书友,老兄弟姐妹了,很多人这个月的月票数都已经投满了。感谢你们,真心谢谢你们的支持。
恳请其他各位看一看票夹,如果本书月票数还没投满,请支持本书宝贵的一票。
让本书能够前进几步,名次上升一些,获得多一点点的宣传机会。
拜托各位了!(未完待续……)
一百八十二章 ‘专业’的较量 下(月票1530加更)
PS:月票,我们在奋起直追!请更多的兄弟们加入进来吧!
江南地检厅的一间审问室内,灯光大亮。
陈赓站在桌前,指着桌上照片拼装成的尸体,模拟尸检过程。
“1、对比在刘仁娜公寓中收集的毛发,对死者DNA检测后发现,死者是刘仁娜无疑。
2、尸体表面虽然沾有大量血迹,可是体表各处并没有明显外伤。
唯一一处外伤在这里,死者的十根手指被全部切断,屋内各处的血迹,主要是从这里流出的。
通过切面观察,死者的十根手指是在死者生前被切下去的。
但是在现场却并没有找到被切掉的十根手指。”
陈赓介绍到这,金允浩立马打断,提出自己的疑问:
“凶手切掉十根手指,并且将其隐藏,一定是有目的的,他在隐藏什么重要的信息。请问法医从手指可以判断出那些信息?”
陈赓立马回答:“指纹,指纹和DNA是鉴定身份的最重要手段。”
听到两人的对话,申东海疑惑道:“难道是凶手想隐藏死者的身份?”
陈赓白了一眼申东海,像是在看白痴一样。
金允浩照顾自己人的面子,解释道:“不会,死者是在其家中被杀,只要检测屋内的毛发,跟死者的DNA对比,很容易判断出死者身份。
如果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凶手切断死者的十根手指,应该是从死者的痛苦中体验犯罪的快感。至于为何隐藏被切下来的十根手指。暂时还不得而知。”
陈赓点了点头。认同金允浩的分析。看到金允浩没有其它问题,继续讲解:
“3、死者的双手、双脚被胶带缠住,无法自由活动。
4、死者的头部被胶带层层缠住,无法呼吸。从死者眼部充血情况来看,死者的直接死因,是窒息而死。
但是有一点特别的情况,在剪掉死者头部胶带后,发现死者的口部被提前用胶带封住了。”
金允浩总结。并且让一旁的尹国洪负责记录:
“提前用胶带封住死者的口,目的应该让死者亲眼目睹自己手指被切掉的全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凶手作案时情绪十分亢奋,也就是说他玩的很嗨。”
陈赓稍等片刻,继续介绍:
“5、死者的死亡时间大约在昨晚10点左右。
现在是夏天,可是死者躺在的床上,却开着电热。有可能是凶手想用这种方式加速死者尸体腐烂速度,干扰法医判断死者具体死亡时间。
可是结合当时附近居民的口供,你们抵达现场的时间,和尸体尸斑情况。可以初步判断出死者死亡时间。
6、从尸体表面观察,死者阴/道没有出现强烈抵抗过的痕迹。
观察尸体的阴/道。发现宫/颈没有出现收缩迹象,没有分泌雌性激素。在阴/道中,没有发现男性精/液残留
也就是说,死者身前没有受到性/侵。
7、在命案现场,并没有收集到除了死者之外的任何毛发和指纹。
8、命案现场地板上留下的脚印,经过鉴定,也是归死者所有。
也就是说,凶手在命案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直接体貌特征证据。
这就是尸表检测结果。”
一口气听完陈赓的讲解,金允浩皱着眉头总结道:“凶手没有性侵死者,在犯罪现场更没有留下任何身份特征的证据,说明他非常冷静,极端的冷静。
先是亢奋的切掉死者的十根手指,并让死者亲眼目睹全过程。
然后,又是十分的克制,冷静。
在短短的作案时间内,亢奋与冷静两种情绪并存,这不是常人都能做得到的。
此案的凶手,平生罕见。”
听完金允浩的分析,负责记录的尹国洪点了点头,申东海也觉得十分有道理,得意的看向陈赓。
可陈赓依旧是那副清冷的样子,在尸检的时候,这些东西大检察厅的检察官也分析出来了,他并不认为金允浩比那些人厉害多少。
看金允浩没有问题了,陈赓继续模拟讲述尸检第二部。
“对尸体内部解剖后,发现并确认:
1、解剖尸体胃部,发现有食物残留,根据食物消化情况判断,死者死亡时间大约在10点左右,跟之前判断的死亡时间吻合。
2、死者的确是窒息而死,没有其它药物致死的可能。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在死者的体内检测到麻醉剂残留,剂量正常,属于常规手速麻醉剂量。”
“麻醉剂?”金允浩诧异:“是否能判断出,这份麻醉剂是在死者生前还是死后打入的?”
陈赓回答道:“生前。因为这些麻醉剂已经在死者体内扩散,并且发挥药效。因此,可以十分确信,是在死者生前打入。”
申东海插话:“那怪事了。按照老大你的分析,凶手的目的应该是给死者造成更大的痛苦,并且从中寻找快感。
可是如果给死者打麻醉剂,那么死者就不会感到过分的痛苦。
这个怎么解释?这不是前后自相矛盾么?”
他问出了所有人心中的疑问。
金允浩想了想,提出一种假设:“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个著名的试验。
波兰有个叫诺尔格兰的心理学博士,在1981年曾在一个死刑犯身上做过一个试验。
诺尔格兰将这名死刑犯带到一个密室,提前告知将要对其执行死刑,然后蒙上双眼,用刀背划过手腕,再放出水的滴答声。
死刑犯根本就没有出血。但是他最终却死掉了。这位博士的解释是:他死于恐惧。
这个实验是一个心里测试。也是一种催眠。
其实。犯人确实是死于失血过多导致的器官衰竭,即使他一滴血都没有少。他先是被种种迹象心里暗示自己将要死亡,结合之后发生的事情,他更加认定自己要死了。
于是,在这种心里暗示和内心的恐惧下,他的身体做出反应,各个器官衰竭停止工作,就自然死亡了。”
听完金允浩讲述的这个故事。申东海急忙问道:
“老大,你是说,这个凶手也知道这个实验。他故意给死者打麻醉剂,然后让死者看自己的手指被切掉。
随后,死者虽然感受不到巨大的疼痛,但是看到自己大出血,于是便认为自己必死无疑。她最后的死法是跟实验中的那个死刑犯一样?”
金允浩没回答申东海的问题,转而将目光投向陈赓,想听听专业意见。
陈赓翻看、对比解剖照片后,摇头道:
“死者的心脏等器官的确出现了衰竭。在死者的器官内也检测到大量的肾上腺素,是死者恐惧后。身体自然分泌的。
可是这些并不能作为你所猜测的依据。
因为,如果死者在凶手面前,单纯的窒息而死,也会出现上述情况。”
看到陈赓这么专业的法医都无法给出确切的结论,所有人都感到这起案件,越来越复杂了。
刘仁娜到底是单纯的窒息而死,还是像金允浩分析的那样,是被内心的恐惧吓死。再或者,是两种因素相结合?
所有人,都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
但是对于金允浩提出的假设,陈赓却大感满意。
他是心里学博士,当然听过这个著名的实验。
可是第一次尸检的时候,大检察厅的检察官并没有提及这方面的假设,而陈赓又无法做出准确判断。
再加上他插不上话,跟那些检察官不合,也就没有过深的谈论这个不确定的话题。
直到这时,陈赓才发现金允浩的专业素养还是不错的,至少在这个问题上,就比那些大检察厅的检察官强不少。
他也觉得自己遇到了知己。
虽然在这个问题上,他无能为力,可是不影响他在金允浩面前,展示其专业水准。
他挑出几张照片,补充道:“虽然,这个问题我无法给出确切的判断,但是为了弥补,我给你们提供一个新的发现。
看这里,这是对死者胃肠解剖后的检验。
死者生前胃部非常健康,其健康情况要大大优于普通成年女性。这是我在解剖韩国人尸体时,从来不曾遇到过的。
还有,死者的胃粘膜整体厚度,大大超过正常韩国女性的,但是又在合理厚度的范围内。不会让身体不适。
胃粘膜变厚,通常是人体经常摄入刺激性食物引起的。
但是在欧美国家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经常生吃牛羊肉,或者说吃半生不熟的牛羊肉,也会导致胃粘膜变厚。
因为胃部要消化这些不容易被分解的生肉,要分泌大量胃酸,从而刺激胃粘膜生长,变厚。
除了这种情况,我解释不出,为什么刘仁娜胃部的胃粘膜这么厚,并且完全不影响其健康状况。”
陈赓的这点发现有向大检察厅的检察官提起过,可是那些人当时并不重视。
因为这点发现,跟死者的死因没有任何联系。
再加上人体复杂,每个人的身体情况各不相同。
因此,那些检察官就没在意这一点,甚至认为陈赓这是在故意卖弄专业知识,给他们提供一些无聊的信息。
可金允浩却不这么想。
案件破不了,是因为证据还没有找到,收集全。
在现阶段,他不会放过任何线索,证据。(未完待续……)
一百八十三章 ‘专业’的较量 续(四更鲍尔特盟主2/4)
PS:四更走起,拜求月票支持!
关于陈赓补充说出的新发现,金允浩并没有轻易放过。
他问道:“你的意思是说,刘仁娜的胃部情况跟欧美国家的人相似?
可是在她的简历中,并没有发现她有国外生活的记录。
会不会是她日常的饮食习惯造成的,比如经常吃辣椒?”
陈赓摇了摇头:“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胃粘膜会加厚,可是同时会出现慢性炎症。
我说过,她的胃部非常健康,没有这方面炎症。所以只能判断,她经常吃半生不熟的牛、羊肉。”
这回,金允浩困惑了。
刘仁娜经常吃半生不熟的牛羊肉?
这根本不可能。
首先,韩国因为地理位置限制,食物匮乏,因此牛羊肉的价格非常高。韩国人不会经常、轻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