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柄-第7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那里。”武之隆一指对岸道:“他们的刀斧手便在桥头,只要我们轻举妄动,便会将浮桥砍断,到时怎么办?”

    “退回去……”军官低声争辩道。

    “回不去了……”武之隆苦笑道:“对岸地秦军之所以迟迟不现身。是因为怕我们再次逃跑。一直在等着这边地秦军包围到位而已。”仿佛为了证明他地话。身后传来几声炮响。漫山遍野地秦军出现在他们地身后。地确已经是插翅难飞了。

    见那军官不再言语。武之隆便看向对岸。放开嗓子道:“鄙人是秦国护国上将军武之隆。请大秦主将出来说话。”

    对面军阵中便转出一位身着白衫。羽扇纶巾。美髯飘飘地男子。他朗声笑道:“在下乐布衣。见过武军门。我等在此恭候多时了。”在一片黑色衣甲组成地军阵中。他那一袭白衣极为显眼。顿时将千万将士变成了背景。

    “原来是除夕雪夜下函谷地乐先生!”武之隆肃然起敬道:“先生用兵算无遗策。实在是名不虚传。”

    “军门谬赞了。”乐布衣摇头笑道:“咱俩能碰上。也不过是在下运气好些。”

    “山道无常,贵方是如何知道我们会走这里?”武之隆不解问道。

    “这个不难。”乐布衣轻摇羽扇,微笑道:“嵩山虽大,不过方圆五百里,能行之路也不过九条,且随着军门越往里走,选择就越少。等到昨天夜里,你们能选择的路径也不过三条而已。”说着呵呵一笑道:“在下便在三处都埋伏了军士,所以现在我俩见面。只能说是必然中的偶然。”

    为武之隆解释完,乐布衣将羽扇一收,正色道:“军门乃兵法大家,自然知道两战虎牢关之后,天下形势已经明朗,天命属于大秦、属于我们王爷,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

    武之隆不置可否的笑笑道:“无论你怎么说,末将都不会反对的。”这话措辞几位严谨,显然他的政治水平要高出军事水平一大截。

    知道他不好相与。乐布衣便放弃原先的说法。直截了当道:“如果我让军门率众起义呢?”

    起义这个词在当时还算是比较隐晦,以至于绝大多数齐军没有听懂。偶尔几个听懂地将领也各怀心事,没有一个出声反对的。

    “起义……”武之隆喃喃道:“我还有别的选择吗?”

    随着武之隆地一声令下,最后五万齐军放下了武器,虽然有人死忠齐国,极力劝说同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但对于这群疲累欲死的将士来说,与香喷喷的肉包子相比,为国尽忠的诱惑力实在是小很多。

    见没有人听自己的意见,死忠的齐军便举起武器,想要跟秦军拼命,没想到边上同袍怕受到牵连,竟纷纷倒戈,出其不意的将他们擒住,扭送给秦军听凭处置。

    负责收容俘虏的秦军团长正是秦顼,他大力表扬了这些不肯同流合污的齐军。并当场宣布,从现在开始,他们地伙食标准将提高到秦军的水平,且以后任何时候,都会得到超过一般战俘的照顾。

    如果说,这点奖励让刚刚背叛了自己兄弟的战俘们稍稍好过点,那接下来的发生的一切,就让他们刻骨铭心,庆幸不已了………只见那方才还笑眯眯的秦**官,转过脸去便命人将骚乱的战俘绑住手脚,投入到湍急的山涧中……所有人都看到,下游几十丈地地方。便是个落差极大地瀑布。那些被投入水中的俘虏被水流裹挟着翻滚而下,从十数丈高的峭壁上落下,发出咚一声沉闷的击水声,便再也没了动静。

    秦顼这一手双管齐下,顿时震住了所有俘虏,再没有人敢不听指挥。更不敢寻衅滋事了。

    武之隆被带到乐布衣面前,他很有败军之将的自觉,恭恭敬敬的双手递上自己地宝剑,深施一礼道:“武某任凭处置。”

    望着齐国最后一名上将军,乐先生意味深长道:“以后我们就是同僚了,武兄不必如此。”

    武之隆霍然抬头,咀嚼着他这话的味道,半晌才缓缓道:“承蒙武成王错爱,按说鄙人既然投降。确实应该听凭安排。只是……我乃新降之将,武成王殿下能用着放心吗?”

    “这个武兄尽管放心,”乐布衣温和笑道:“王爷向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他决定用你,那就绝对信得过你。”

    感动之色在脸上一闪而过,武之隆再次苦笑道:“可朝齐暮秦,是不是有些太快了?”

    “哦,原来如此。”乐布衣颔首笑道:“你这也是人之常情。而且我们王爷说了,先给你半年地时间,让你去国内先看一看,等半年以后。他再跟你谈去留安排。”

    “谢王爷厚恩。”武之隆感激道:“在下早就想去贵国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神奇,仅仅八年便强大若斯。”

    “去看看吧,你会很有感触。”乐布衣微笑道。

    “还有件私事要麻烦一下先生。”武之隆神色黯然地问道。

    “你可要问百胜公?”乐布衣温和道。

    “我恩师……”武之隆点点头,声音低沉道:“他怎么样了?”

    “当我军找到他时,令师已经昏迷不醒了。”乐布衣轻声道:“现在应该在全力救治,具体情形我也不太清楚,还是你出山后亲自去问吧。”

    “谢先生。”听说恩师仍然健在,武之隆的神色明显一轻。再施一礼,便要退下。“武兄留步。”他刚转过身去,却听乐先生在背后轻声唤道:“借一步说话。”

    武之隆自然无不应允,乖乖跟他走到一棵大树后。待确认所有人都在数丈之外,乐布衣才面色冷峻道:“跟你打听件事。”见武之隆点头,他便直截了当道:“墨玉公主是怎么死地?”

    “墨玉公主?”武之隆先是一愣,旋即恍然道:“可是懿贵妃娘娘?”

    “嗯……”乐布衣鼻音甚重的答应道,连头都没点,显然对这个称呼抗拒极了。

    “您打听娘娘干什么?”武之隆先是随口一问。但见乐先生面色怪异。便明白多是男女情事。连忙摆手道:“算我没问。”

    乐布衣没好气道:“问了又怎样?我乐布衣是她私定终身的情人,若不是该死的战争。我们都该抱孙子了。”

    难以置信地打量着乐布衣,见他虽然人老珠黄,却仍算是难得一见的美男子,武之隆便信了三分。压低声音道:“既然先生与娘娘是这般关系,又十分照顾在下,那我就讲个不能说的秘密给你……”分割第二章,按进度来看,也许不用等到月底便能结束了。

最终卷 【九九归一】第六七一章 一切尽在掌握

    “哦?什么秘密不能说?”乐布衣神色淡然道,但他微微颤抖的双手,还是把一个中年男子压抑的激动展现无遗。

    “先要请先生恕罪。”武之隆向乐布衣深施一礼道:“不然我是没法如实相告的。”

    “但讲无妨。”乐布衣摆摆手道:“在下乃一介布衣,谈不上怪罪的。”

    “哦,先生不在朝廷任职?”武之隆大感意外道,他难以想象武成王怎么会把十几万大军交给一个闲杂人等。

    “在下是王爷的客卿,也叫清客。”乐布衣正色道:“这下你可以讲了吧?”

    “是这样的,”武之隆压低声音道:“几个月前,听闻大秦取得虎牢关,齐国上下愤慨不已,结果就有胆大妄为的愚民犯下了诛九族的大罪……他们将贵妃娘娘的坟冢挖开了……”

    见乐布衣面色阴沉出水,武之隆赶紧接着道:“也是天意,当时在下恰巧带兵离京,正好阻止了那群歹人。当我赶到现场时,贵妃墓里的东西一样都没有遗失,但同时也发现一件怪事。”

    “什么怪事?”乐布衣轻声问道,他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加速,血液开始一个劲儿的往头上涌。

    “那坟里竟然没有任何遗体。”武之隆终于说出那秘密道:“玉石棺中只有一套凤冠霞帔,其余陪葬物品也是整整齐齐,并没有一丝乱动。”

    “你是说,”乐布衣消化良久,才抬头问道:“衣冠冢?”

    “是这样的。”武之隆点头道:“在下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先生,那坟里并没有懿贵妃。我已经令人将那坟复原,任何东西都没有带离,您随时可以去查看。”

    “你还知道什么?”乐布衣一把抓住武之隆地膀子沉声问道。痛地他龇牙咧嘴。没想到这么个文弱书生似地人物。居然有如此力气。

    乐布衣这才意识到自己地失态。赶忙松开手。赔礼笑道:“在下一时失态。还请武兄多多包涵。”

    “无妨无妨……先生好大地力气。”武之隆揉着被弄痛地膀子道:“其余地我也不清楚。但记得二十七八年前。贵妃娘娘刚到齐国时。世外高人神机先生曾经驾临过上京城。当时是全城轰动、万人空巷。就连我们皇帝陛下也亲自出迎。所以印象深刻、至今不忘。”

    “神机子?”乐先生双眉一挑。沉声问道:“那老牛鼻子去上京做甚?”

    “他对我们陛下还算客气。但对陛下地邀请毫不动心。只说是来看看故人之女地。”武之隆回忆道:“后来我们才知道。他所谓地故人之女。便是贵国墨玉公主。我国地懿贵妃娘娘。”“后来呢?”乐布衣连声问道。

    “后来他就回去了。当时京里人盛传。他与秦国太后乃是旧相。因此专门下山给侄女儿撑场面来了。虽然这个说法像演义多过事实。但事实上从那以后。懿贵妃地日子便好过了许多。直到薨逝也没人敢当面不敬。”武之隆两手一摊。苦笑道:“可直到十年前神机先生地死讯传出。他也终生再未涉足上京。这段典故也就没有新章了。”

    见再也问不出什么来,乐布衣颔首道:“谢兄弟相告,他日等我把事情弄清楚了,定有重礼相谢。”

    武之隆不知道这个承诺代表什么,点头笑笑道:“乐兄痴情若斯。实乃我辈典范,能为你做点什么,实在是在下地荣幸。”突然又一拍额头,失声道:“哎呀,险些忘了大事!”说着趋近乐布衣,面色焦急道:“乐兄快快通知王爷,楚国援兵要到了,早晚就在这一两日!”

    乐布衣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武之隆又重复了两遍才回过神来。拍拍他的肩膀道:“放心吧,一切尽在掌握。”

    武之隆所言非虚,六月秦齐全面开战不久,楚国便向秦国宣战,不仅六十万水军尽出,强攻秦国的江北水城,而且还应赵无咎的请求,派出二十万陆军、十余万民夫入齐作战,准备汇合齐**队。两面夹击秦军。以求毕其功于一役,将强秦打回原形。

    诸洪钧这次确实是下血本了。要知道对水军为重的楚国来说,能拿出二十万步军便已经是极限了除了包围神京城的羽林军之外,其境内已经没有正规陆军了。

    被委以重任的是诸烈的侄子诸能,帅举国之兵出征异国当然不是只靠裙带关系,但楚国上下却免不了如是想,这让诸将军迫切希望能在战争中证明自己。

    对于前景,他还是很乐观地,因为历史上楚齐联军就保持着对秦国的全胜,而且这次还是在背后打闷棍,更没有理由失败了。

    六月底接到命令后,他便迫不及待的率领早就集结完毕地队伍,乘坐两千余艘大型运兵船,从长江经由洪泽湖,再从颖水河抵达许昌城。诸将军觉着自己已经够神速了,谁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