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柄-第7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这番话时,秦雷是在清河园大学堂的广场上,面对着准备离开学堂,奔赴朝廷各个岗位的上千名师生。这一天的天气很好,套用一句俗话就是,阳光明媚,万里无云。

    师生们的心情也很好…对于学子们来说。在这里刻苦用功。为的就是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好鱼跃龙门。入朝为官。现在不用考科举也可以当官,而且正常途径打熬十年八年也未必能得来的官职,你说他们怎能不得意的笑?

    而对于商德重这些老师们来说,当初他们被排挤就是因为势单力孤,现在朝廷中干干净净,连根人毛也没有,正等着他们率领自己地学生入主。从此往后,他们就是最强的势力,只有他们欺负别人的份儿,再没人敢欺负他们!

    但不是所有人都这样乐观,馆陶就是其中之一,他满面忧虑的向秦雷提了两个问题:“第一,这些人中资历最老的,也不过才当官三五年,绝大多数都是连科举都没参加的超级菜鸟,这些人能承担起治理国家的责任吗?会不会泡汤了?第二,就算是让他们承担责任,也没必要以班级为单位划分部门吧?这不是明摆着让他们拉帮结派、让那些教师们培植势力吗?”虽然是这件事的始作俑者,但事到临头了,他心中的也比任何人都多。

    秦雷点头笑笑道:“不瞒你说,我现在也是一脑门子问好,想让你开导开导呢。”

第六四二章 光阴的故事

    时光如流水,转眼便过去了三年,现在已经是天佑五年的盛夏季节了。

    这里是陇右省河西府上扬县城。此时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天上蓝的让人发晕,连块云彩都难得看见。火辣辣的太阳晒得天如蒸笼,地似煎锅,不到中午,就热的人喘不过气来。那往日里无人理睬的大树全都变成了抢手货,树荫下到处躺满了光着膀子纳凉的人。

    说是乘凉,其实个个都是一身出不完的臭汗…

    虽然天气炎热无比,但入城的官道上仍然车水马龙,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丝毫不见中午时该有的空荡…赤着膀子的脚夫,穿着短衫的商人,躲在车身罩出的阴影里,以免被太阳照的中暑。脚夫们一边将草帽拿在手中用力的扇风,一边闭目养神,恢复着顺汗水流失殆尽的体力。

    商人们却没有这些苦力的清心,他们一边低声咒骂着,一边时不时的翘脚往城门望去,约摸着什么时候轮到自己入城。可过一会儿又得把头缩回阴凉里,大口大口的灌水,实在是太热了。

    但滚滚红尘,自有福地,也不是什么地方都这么热。在上扬县城的西门外,临近官道,背靠小溪的地方,生着一排十几棵大柳树,连荫蔽日,微风送爽,堪堪遮起了一片阴凉。

    几个满脸皱纹的老瓜农,用独轮车推了几十个早上新摘的大西瓜,往树荫下一靠,再去不远处的井里打几桶水来。把西瓜往那冰凉的井水里一镇,不用吆喝叫卖,那又大又圆的碧绿西瓜,便把四周围乘凉的路人吸引过来。

    “你这西瓜甜不甜?”有人问出了大家伙的心声。

    “不甜不要钱。”老瓜农面上褶皱一紧。颇为自傲道:“一看您就是外乡人,上扬城里的父老可都知道,俺们田家村的西瓜又大又圆,又脆又甜,吃一块消暑去热,吃两片凉甜解渴…”

    “要是吃三片呢?”有人打趣道。

    “包您还想吃四片。”老农显然是个善谈之人。引得周围人哈哈大笑,纷纷道:“那就给俺们来俩。”“俺要仨。”“俺也要…”

    不一会儿。瓜摊周围便坐了好多地人。坐在树荫下乘凉吃瓜。闲聊嗑儿。有道是盛夏无君子。别看平日里士农工商分得那么清楚。那绝对是吃饱了撑地。没事干闲地。让这毒辣辣地日头一照。便都现了行。

    甭管是什么官绅大户。贩夫走卒。还是士子书生。白面公子。清一水地光着膀子。捧着块西瓜在那哧溜哧溜地啃。什么礼仪规矩、斯文体面。全都顾不上了。

    但也不全是那样。在树林东北角有一帮子劲装大汉。各个生得虎背熊腰、气度沉稳。一看就是些练家子。他们都是外乡人。没有参加那东扯葫芦西扯瓢地闲聊。就在那默默地坐着。全神贯注地观察四下地情况。就连那份外诱人地西瓜清香也没有分去他们一丝注意力。

    “这些人干嘛地?”一个跑单帮地商人这不寻常地一幕。自然引起了吃瓜客地强烈兴趣。可惜那些人一看就很不好惹。不然早上去搭话了。

    “估计是走江湖地吧。”有人猜测道:“一看就是大镖局出来地。”

    “瞎扯吧你。现在是什么年景?一寸光阴一寸金啊!”有个白白胖胖、财主模样地道:“甭说大镖局。就是十来个趟子手地小镖号。也万万不会闲着。”

    这话引起了边上个年青人地兴趣,开口朗声笑道:“现在的年景很好吗?”此言一出,马上受到了边上所有人的鄙视。那财主一晃白花花的胸脯道:“少年郎就是见识短啊,现在要是年景不好。那从贞观之治以降,就没有个好年景了。”

    周围人也纷纷点头,附和道:“就是,咱们老百姓的嘴可刻薄,要不是实实在在的感受,那是万万不会说朝廷好话的。”

    年轻人一见犯了众怒,赶紧两手合十,笑眯眯道:“诸位莫怪啊,小弟这是第一次出门。见识确实是短的很。一时好奇,莫怪莫怪啊。”说着对那卖瓜的老头道:“老丈。买几个大点地西瓜,我请大家吃西瓜赔罪。”

    众人这才释然,哄笑道:“那就谢谢这位公子了。”那老者笑着点点头,取几个西瓜切开,扯一嗓子道:“谁吃谁来取,丫丫呸的,就知道欺负后生,也不臊得慌。”众人又是一阵哄笑。

    几个西瓜拉近了那青年与众人的距离,青年人对身边那最先发话的商人道:“请问老哥贵姓、台甫,听您口音好像是中都人吧?”

    那商人呵呵一笑道:“俺姓周,单名一个强字,确实是京都北城铁狮子街人氏。”说着把手中的西瓜啃出绿色,这才丢下瓜皮,意犹未尽的咂咂嘴道:“您也是中都城里的爷们吧?敢问高姓大名啊?”

    青年点头笑道:“确实是他乡遇故知啊。”说着又递块瓜到那人手里,自我介绍道:“小弟姓田,单名一个雨字,家住南城烟袋斜巷。”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那咱们可得亲近亲近。”那商人顿时变的亲热道:“爷们离京作甚来了?”

    “哦,出来做点小买卖,顺便长长见识。碰上这大热天,前面又堵了路,走都走不成了。唉,真是…”田雨叹口气道。

    那商人上下打量他一会儿,突然笑道:“恕小的直言,我看您老可不是个跑买卖地。”

    “何以见得?”田雨心中微微吃惊,不动声色的问道。

    “咱们走单帮的,全凭一双眼,要是连您的身份都看不出来。还敢出来讨生活?”说着,行脚商人显摆的笑道:“瞧您这手,干净修长,指甲也修得整整齐齐;再瞧您这脸,白里透红、神清气爽,哪有一点风尘气息?”说着一指田雨手中的扇子道:“别看您一身棉布短衫。可拿的这把檀香木扇,就得二十两银子吧,哪个跑买卖的能用得起?”

    “真有你地!”看一眼手中地扇子,田雨有些郁闷地摇摇头,转而又微笑道:“那你说我是干什么的呢?”

    “公子考我。”那商人周强呵呵笑道:“看您这举止、这气度,似乎是豪门大族地子弟,但那份气定神闲,从容不迫可不是一般公子哥能有的,”说着突然面色一变道:“您是不是前任内阁首辅地…不对呀。田家住东城,不在南城啊。”田雨摇摇头,不置可否的岔开话题道:“不瞒您说。小弟自幼娇生惯养,仗着生的好些,一直不愁吃穿,也有些不务正业。这次出门,是家父有意让我历练一下。”说着挠挠头,有些好奇的问道:“记着四年前随家父走过一次陇右,感觉变化蛮大的。”

    “岂止是蛮大的,简直是天翻地覆啊!”周强哈哈笑道:“不是俺夸口,咱大秦在这三年发生的变化。要比过去三十年加起来还要大的多!”

    “有那么厉害?”田雨不信道。

    “那是当然了。”边上一个歇脚的汉子道:“俺们平头老百姓说不上什么一二三四,但能实实在在地试出来,现在的日子可比昭武爷那时候好过多了,最明显的是四季有余粮,不用再逃荒了!”

    “是呀,”周强点头道:“俺家原先是吃不饱地,每年春荒都要靠瓜菜撑过去,至于余钱就更是不敢想了。”说着颇为自豪的笑道:“现在不光吃穿不愁了,俺大弟都能上书坊进学了。”

    “既然如此。周大哥你为啥还要跑单帮啊?”田雨奇怪问道:“我常听人说,这活计很累很苦,危险还不小。”“兄弟说的都是老黄历了。”周强摇头笑道:“这些年有了华夏票号,把银子往里面一存,到了地头再取出来。等回来的时候再跟着大商队后面,一点危险都没有。”突然有些索然道:“不过这是最后一趟了,以后再也不跑了。”

    “不跑你吃啥?”边上那人插嘴道。

    “中都城里随便找份活计,就不不比干这个差。”周强神色暗淡道:“你以为还是前两年,跑一趟就够花一年的啊。”

    这话引起了边上人的集体唏嘘。纷纷点头道:“是呀。前年跑一趟能挣二十两,去年就降到十两。今年更是只有五两,听起是不少,可来回三个月工夫搭进去,一个月才能摊多少?”

    也有人十分羡慕道:“还是你们京都人有福啊,天子脚下,有武成王他老人家镇着,那些牛鬼蛇神不敢胡乱折腾,挣钱肯定容易的多吧。”

    “那是自然。”周强点头笑道:“我连襟开了个皮货铺子,就那么巴掌大点地方,一个月也能有个三五十两进账呢,你说我还辛苦个啥?”

    这时,那沉默许久的田雨突然出声道:“我怎么听着有点糊涂啊?你们一会说好,一会说坏,这世道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那得看怎么比。”边上那白花花肚皮的土财主摇头晃脑道:“若是跟昭武年间相比,自然是极好了;也要跟新政前两年比起来,那又是远远不如了。”

    周围人感同身受地点头道:“是啊,眼下虽然还算不错,可照这势头下去,怕再过个三五年,就得恢复原样喽。”

    那田雨的面色变得有些阴沉,低声问道:“为什么?《天佑新政》上不是说了,法令一旦颁布,不得轻易修改。即使迫不得已需要修改,也必须对百姓更优惠才行?”

    “是吗?有这条么?”这些人里竟然没一个从头到尾读完《新政》的,对附录中的特别条款竟一无所知。

    “确实是有的。”田雨认真的点头道:“前些日子刚看过。”

    “那也没用啊。”周强摇摇头道:“陛下和王爷是爱民的,这我们老百姓都清楚,要不也不会变法呀。”说着突然压低声音。指着城门口道:“看见了没?这才三年就开始公然违抗圣明了!”顺着他的手指,田雨看到城门口有几个穿着号服的差人,正在耀武扬威地盘查入城车辆,似乎还在向车主人收取入城费用。

    按照新法税不重征地规定,商人们只要在购货地一次性缴纳一笔税金,便可以在全国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