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他无暇自己地形象,伸手便去抢夺那个珠光宝气的朝天冠。老柴不给,他就用自己那锋利的长指甲,把老柴的手臂挖的一道一道的血印。老柴一咬牙,恨声道:“我砸了这个害人的玩意!”说着劈手将那个价值不菲的帝王冠狠狠的摔在地上。
那东西上面雕金镶玉,虽然模样精致无比,可也着实脆弱无比。在老柴含恨一摔之下,登时四分五裂,上面镶嵌的珠子也滚得到处都是。
公良羽惨叫一声,赶紧趴下去捡,把大些的碎片拢在一起。手被尖利的碎片扎出好几道口子,鲜血直流,但他毫不在意,魔障了一般,哆哆嗦嗦地往一块拼。
“成了成了…”好不容易将几块破玉片凑到一块,他欣喜若狂的自言道。还没等他高兴完,一只大脚凌空踏下来,正跺在公良羽拼成的碎片上,玉屑四溅,彻底粉碎,再也没有拼在一起的可能。
公良羽呆呆的望着这一幕,一时竟忘了呼吸…只有泪
的落下,怎么也停不住。
老柴也蹲下,拿起公良羽血淋淋的双手,细心的为他将扎进肉中的碎屑挑了出来,然后从怀中掏出一个精致的小瓷瓶,拔掉瓶塞,不要钱的往公良羽手上撒去。上完葯,老柴又将自己的袍子撕成一条条,给公良羽包扎好双手。
公良羽呆呆的看着老柴做这一切,无论是为他挑刺、还是为他上葯包扎时,他的表情都没有丝毫的变化,仿佛那双手是别人地一般。
直到柴叔把这一切做完。俯身跪在他面前时,公良羽才‘哇’的一声,使劲抱住柴叔的脖子,放声大哭起来…
公良羽这一哭就是半个时辰,哭得是石烂海枯,地动山摇,就连宫外面的山南匪徒都听得清清楚楚。但当他哭完,许久不曾有过的清晰思路终于重新回到他的大脑中。
望着地上兀自金光闪闪的碎片。公良羽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他怅然起身。低头看看身上金黄色地龙袍,胸口那团盘龙张着大口,仿佛在无声地嘲笑他地自不量力、可怜可笑。
往日里不穿龙袍睡不着觉的神武帝陛下,第一次感觉这身衣服看起来那么的碍眼、穿起来那么的别扭,伸手想把它脱掉,却怎么也找不到方法解开那些复杂的襟扣,试了几下便禁不住心头的业火。拽住龙袍的前襟,使劲全身力气一扯,哧拉一声,便把胸前那只嘲笑过自己地盘龙撕成了两半,衣服也自然解开了。
脱下撕成破烂的龙袍扔在地上,顿时感觉一阵轻松,望着地上已成破烂的昔日穿戴,公良羽喃喃道:“人生一个梦。醒来方知万事空…”
说完大笑三声。这才洒然道:“就当是南柯一梦吧。”
说完望着地上一脸欣喜的老柴。淡淡道:“自己张嘴一百下,就起来吧,这次不怪你了。”
老柴仿佛早知如此。点点头便伸出右手,毫无保留的反复抽在自己的左右面颊上。没几下,他的脸便青紫起来,不一会,鼻孔嘴角都流出血来。但老柴依然以固定的频率、固定地力道反复往自己脸上扇着自己耳光,仿佛脖子上长地不是脸,而是一个大冬瓜一般,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公良羽看了一会,便失去了兴趣,对房间外面清声道:“更衣。”
那个小宫女闻言赶紧跑进来,见两人的样子,也不敢多问,福了福便去里间取衣服。正走着,便听到公良羽久违地清冷声音在耳边响起:“羽扇纶巾。”
小宫女闻言,颤抖着转身,终于发现公良羽青肿猪头上的那对眸子,久违的闪闪发亮。殿下终于清醒了,小宫女热泪盈眶的使劲点头,这才去衣柜最底下,翻腾出那身同样久违的行头。抱出来,给公良羽细心的换上。
等公良羽戴好青丝绶的头巾,拿上九种禽鸟羽毛做成的羽扇,老柴也自残完毕,重新若无其事的站起来,若不是烂肿的面颊,简直跟没事人一样。
两个猪头便站在那说话。公良羽轻摇羽扇,沉声道:“我们基本达到了最初的目地,虽然没能如愿波及西秦全境,但西秦南方没有十几年是恢复不过元气来了。”顿了顿,他轻笑道:“以十几年的边境安宁作回国的见面礼,孤还是挺得起腰杆的。”
见他恢复正常,柴叔也恢复了往日惜字如金的风格,站在那里一声也不吭。
公良羽也不以为意,把羽扇一转,朝小宫女问道:“那个女人还活着吧?”小宫女点点头,轻声道:“活得好好的。”
公良羽听了,点头咬牙道:“给文彦博送信吧,告诉他,他一直要找的人,在我们手里,让他自己掂量着办吧。”这话确实对褐衣老者柴叔说得。
老柴点点头,公良羽又道:“再给李浑发信,孤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现在是他履行承诺的时候了。”
顿了顿,他攥紧羽扇,冰冷道:“浆轮船和秦雷,一个都不能少,否则孤就把他交通我们大楚密谍的证据捅出去,到时候谁也没有好果子吃!”
老柴轰然领命,刚要离去。公良羽却一摆羽扇,挡住了他的去路,老柴不解的望向他,只听公良羽呵呵笑道:“同去同去,孤一刻也不想在这破地方多呆了!”
第一八三章 三声叹息
武十七年六月二十二,今日已是秦雷抵达襄阳城下的
在杨文宇的陪同下巡视完营寨,已是日近中午。两人便回到中军帐用餐。军中的伙食很简单,即使复兴衙门的补给源源不绝,也不可能像平时那样食不厌精了。
大块的酱牛肉、整只的烤大雁、青葱炒三菇,还有一大碗炖的稀烂的肘子肉。加上亮灿灿的红汤,吃起来分外下饭。
两人也着实有些饿了,低头西里呼噜猛吃一阵,待感觉有几分饱了,才抬起头来说话。舀一碗菜蛋花汤,压一压油腻,秦雷轻声问道:“给朝廷的报喜折子写好了吗?”
杨文宇咽下口中最后一块大饼,再喝口纯菜汤冲一下,点头道:“昨天夜里拟好了。”说着让亲兵从帐后取出给秦雷过目。
秦雷擦擦手,接过奏章细细看了起来。过一会,秦雷沉吟道:“朝廷给的期限是七月底,孤觉得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杨文宇想了想,点头道:“城内断粮快一个月了,组织几次突围都被咱们挡了回去。山南败匪和当地教徒又针锋相对,为了抢夺口粮,爆发血战也是常有的事。而且教徒内部盛传他们的佛女是被佛子害死的,再加上那佛子登基后自顾自己骄奢淫逸,根本不管教民的死活,与原来的佛女相比,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所以教徒们对伪帝的信任已经降到冰点了。”
顿了顿,杨文宇总结道:“综合这些迹象,末将认为差不多六月底七月初即可光复南方全境了。”
秦雷似笑非笑道:“这么说奏折上的数字还满保守的嘛。”
杨文宇也看出秦雷有别的意思,便试探问道:“王爷意下如何?”
秦雷呵呵笑道:“文宇啊,提前完成也没人给咱们奖赏,而且不到最后一刻。谁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变故。所以孤认为还是稳着点吧。”
杨文宇苦笑道:“王爷乃是老成持重之言,但军情如火,岂可是以随便拖延的?”
秦雷见他误会了,不慌不忙解释道:“这仗该怎么打还怎么打,孤地意思是上报的时间拖后点。”
杨文宇想了想,确实不影响作战,这才点头道:“单凭王爷吩咐,不知些什么日子合适?”
秦雷沉吟道:“既然朝廷给了七月底,不用白不用,就写七月二十五日前吧。”他有一种预感。南方光复的消息传到朝廷之日,就是自己被召回之时,然而他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处理完,断不能没头没尾的就此回朝。
杨文宇点头应下,又问道:“那战果呢?两倍还是三倍?”
“两倍就行了,再多了孤都臊得慌。”
~~~~
有些凑巧的是,镇南军的奏报和公良羽的密信几乎前后脚的摆到京都两位大佬的书案前。
李浑是不看信的,所有文书都是幕僚读给他听。当面容清矍地蓝衫幕僚拿着两封信,问他想先听哪一封时。大刀金马坐在虎皮交椅上的李老头闷声道:“哪个都不想听,***。没个好消息。”
幕僚笑笑,自己打开两封信,先大略一看,然后便把镇南军那封放在上面。微笑道:“那就先听不是那么糟的。东翁,南边的弥勒教已被大部分剿灭,其余的也悉数被压缩进襄樊两座城里去了,南方平定指日可待。”
李浑揪着钢针般的白胡子。粗声问道:“报上来日子了吗?”
幕僚点头道:“七月二十五日前。”
李浑撇嘴道:“想不到这小子挺厉害的,老周啊。你这回可走眼了。”
周姓幕僚却不惭愧,依然云淡风轻道:“那位爷在南方的表现确实与在京城时判若云泥。让人所料不及。属下承认走眼了。”话虽如此。他却没有半分不好意思。
看来他在李浑心中地位很高,若是别人敢这样不咸不淡的。估计老李头早发飙放狗了,而不是现在这样表示赞同道:“小狐狸尾巴藏得够深地,不过只要露出来一次,他就再也装不了小家犬了。”
周先生心道,这是什么比喻啊,嘴上却附和道:“东翁所言甚是,既然这个秦家老五露出他的尾巴了,还是早切掉的好。”
李浑揪着胡子沉吟道:“不要太早,等他离开镇南军再说,老夫不想跟我那亲家彻底闹翻。”
周先生微笑道:“在镇南军中的伯赏元帅,确实如狮王一般,不好对付。”…
话题转移到伯赏别离身上,李浑微微恼火道:“我看这个老东西在大江边待久了,脑壳也进水了。竟然跟着秦雷那厮胡闹起来,把几十年地交情都抛到了大江里。”
周先生心道,人家还不是让你逼得吗,辛辛苦苦拉扯起来的镇南军,怎么可能拱手交给你,叹口气道:“这件事情上
些操之过急了,若是等四公子和伯赏小姐完婚之后再赏元帅的反应便不会这么强烈了。”
李浑摇头道:“都一样,老夫也以为两家明年就结亲了,他怎么也不会跟我拧了吧?没想到镇南军在他心里这么重,都七十的老头样子了…”说完感叹道:“老夫告诉他只要让这一步,二十年后镇南军还是他伯赏家地。老夫记得年轻时的伯赏别离重情重义,为了全兄弟情谊,可以无条件的让步。谁知道…哎,变了,变了啊…”
周先生心中也是恼火,当初他就不赞同过早撩拨伯赏别离地,事实证明他是对地,所以他更不敢多说,否则就有炫耀之嫌,很可能引起东主不快。只能温声安慰老太尉几句,便轻声问道:“那图纸地事情?”
李浑也只不过是稍微的感慨,很快就恢复了冷静,沉声道:“老夫会亲笔给伯赏别离写信,敦促他下野。否则等事情捅出去后,想有个体面地结局都不可能。”
周先生点头表示知道,又把公良羽的信展开道:“襄阳城里的那位威胁咱们,若是不把图纸和秦雷地人头给他,他就把咱们之间的秘密抖出去!”
李浑捋着胡子哈哈笑道:“幼稚,这个小白脸就是幼稚,老夫敢于他这来路不明的货色往来,岂能不防着他这点?老夫还怕他不公诸于众呢。”
周先生也呵呵笑道:“是呀,到时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