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洪荒大鳄-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姬昌听罢,吃了一惊;心中暗自思:

    “吾乃逃官,已自得罪朝廷,此子看他面色,也不是个善人。他若去退追兵,兵将都被他打死了,与我更加恶罪。待我且说他一番,以止他凶暴。”

    如此一想,姬昌又叫道:

    “雷震子!你不可伤了陛下军将,他奉王命而来,吾乃逃官,不遵王命,弃纣归西,我负当今之大恩,你若伤了帝辛命官,你非为救父,反为害父也。”

    雷震子答道:

    “师父也曾吩咐孩儿,教我不可伤他军将,命只救父候出五关便了。孩儿自劝他回去。”

    说罢。雷震子见那里追兵卷地而来,旗招展,锣鼓齐鸣,喊声不息。一派征尘,遮蔽旭日。雷震子看罢,便把胁下双翅一声响,飞起空中,将一根黄金棍拿在手里,就把姬昌吓得一跤,跌在地下不题。 且说雷震子飞在追兵面前,一声响落在地下;用手把一根金棍挂在掌上,大叫道:

    “停下,再不得前来!”

    猛听得大喝声,兵卒抬头看见雷震子面如蓝靛,发似朱砂,巨口獠牙;军卒报与殷破败、雷开道:

    “启老爷!前面有一恶神阻路。凶势狰狞。”

    殷、雷二将大声喝退,二人纵马向前来会雷震子 话说殷、雷二将出来,突然见雷震子这等骁勇,况且其胁生双翼,遍体风雷,当真乃是一异人,怕是有些神通异术在身,料知自己凡体肉胎决不能取胜,免得空丧性命无益,但如果就这样放跑姬昌,恐怕回去还是死罪,于是就想拼死一博。

    于是那说殷、雷二将下令冲将上去,趁乱抓回姬昌,不料那雷震子一见大为震怒,那雷震子身俱天妖血脉,本就杀气甚重,见对方还敢冲来,就将风雷双翅一鼓,顿时狂风大作,将那追兵掀翻一地。

    此时那雷震子心中杀气还未消退,看见那山岗处伸出一石嘴,就飞身而起猛的一棍打在石嘴之上,打的是山石崩裂四下飞溅,将倒在地上的那追兵给活活砸死大半,那殷破败当场身死,雷开也被砸断了一条腿,那雷开伏在地上高声叫道:

    “阁下可敢留下姓名,来日我雷开定会报阁下这一棍之仇,已祭殷破败将军在天之灵!”

    那雷震子想自己乃修行之事,自不把这半死的雷开放在眼里,却不怕这雷开报复,同时也起了扬名的念头,于是便高声说道:

    “吾乃西伯候第一百子,阐教第三代弟子,终南山玉柱洞雷震子是也,日后想要报仇尽管来吧!”

    说完那雷震子就转身飞走了,而那雷开早就被落石震伤了肺腑,自知命不久已,只凭一口气撑着,如今见雷震子飞走,就扯下衣服,沾血写下一封血书,交与那未被落石波及的近卫,费力的说道:

    “将此血书,交于我与殷兄的家眷,让他们必报此仇!”

    话音刚落,一口气泻,雷开一口血喷出,气绝身亡,那近卫含泪将血书收起,然后招集其他身体还算完好的将士,收拾起那些尸首,返回朝歌,而雷震子所不知道的是,就是这一封血书为自己埋下了杀身之祸。

    且说雷震子上山来见姬昌。雷震子不敢说自己打杀了商朝士兵,于是遍谎话道:

    “奉父候之命,去退追赶父王二将,一名殷破败,一名雷开,他二人乍一见孩儿,想是被孩儿面相所惧,竟然打马掉头而走。如此,正合父候之意,不伤他二人性命。此地路远,且让孩儿送父王出五关。”

    姬昌闻听后,不觉大喜,没有伤的朝歌军将性命,再好不过。与雷震子道:

    “我随身自有铜符令箭,到关照验,即可出关。”

    雷震子道:

    “父候不必如此,若照铜符,有误父王归期。如今事急势迫,恐后面又有兵来,终是不了之局。待孩儿背父王一时飞出五关,免得又有事端。”

    姬昌听说后问道:

    “我儿话虽是好,此马如何出得去?”

    雷震子道:

    “父候且顾出关,马匹之事甚小。”

    姬昌却是不舍道:

    “此马随我患难七年,今日一旦弃他,我心何忍。”

    雷震子摇摇头,不赞同,又与姬昌劝说道:

    “事已到此,岂是好为此不良之事,君子所以弃小而全大。父候还是赶紧与我飞出五关,待到安然回归西岐,为此马做一忠冢念其忠义便是!”

    姬昌无奈;只得听雷震子之劝;上前手拍马背道:

    “非昌不仁,舍你出关,奈恐追兵复至,我命难逃,我今别你,任凭你去另择良主。”

    姬昌道罢,挥泪别马。且说雷震子见姬昌这般不痛快,不由大叫道:

    “父候快些!不必久羁。”

    姬昌道:

    “背着我,你仔细些。”

    如此,姬昌伏在雷震子背上,把二日紧闭,耳闻风声,不过一刻,已出了五关。来到金鸡岭落将下来,雷震子这才与姬昌道:

    “父候已出五关了。”

    姬昌睁开二目,见得金鸡岭,已知是本土,不由大喜道:

    “今日复见我故乡之地,皆赖孩儿之力。”

    雷震子把姬昌送出五关,听从老师云中子之令,便又回返终南山,与姬昌告别道:

    “父候前途保重,孩儿就此告归。”

    突然一听雷震子要走,姬昌大惊连忙问道:

    “我儿你为何中途抛我,这是何说?”

    雷震子与其解释道:

    “奉师父之命,止救父候出关,即归山洞。今不敢有违,恐负师言,孩儿有罪。父候先归家国,孩儿学全道术,不久下山,再拜尊颜。”

    雷震子叩头,与姬昌挥泪而别。雷震子得了云中子之命;前去临潼关救助西伯候姬昌,之后又护送其到达金鸡岭,这才与姬昌分别返回终南山复命。姬昌独自一人回去西岐,一心整顿西岐,任用贤能,使西岐实力一日日壮大。

    有一日,姬昌文同众文武出郊外行乐,共享三春之景。行至一山,见有围场,布成罗网,姬昌一见许多家将披坚执锐,手执长竿钢叉,黄鹰猎大,雄威万状。见得:

    烈烈旌旗似火,辉辉皂盖遮天;锦衣绣袄驾黄鹰,花帽征衣牵猎犬。粉青毡笠,打朱缨;粉青毡笠,一池荷叶舞清风;打朱缨,开放桃花浮水面。只见赶獐猎犬,钻天鹞子带红缨;捉兔黄鹰,拖帽金彪双凤翅。黄鹰起去,空中啄坠玉天鹅,恶犬来时,就地拖翻梅花鹿,青锦白吉:锦豹花彪,青锦白吉遇长杆。血溅满身红,锦豹花彪逢利刃,血淋出上野鸡着箭,穿住二翅怎能飞?遭叉,扑地翎毛难展挣;大弓射去,青牲白鹿怎逃生?药箭来时,练雀班鸠难回避,旌旗招展乱纵横,鼓响锣鸣声呐喊。打围人个个心猛,兴猎将各各欢欣;登崖赛过搜山虎,跳涧犹如出海龙。火炮钢叉连地滚,窝弓伏弩傍空行;长天听有天鹅叫,开笼又放海东青。

    话说姬昌见得如此个光景,忙问道:

    “上大夫!此不过是一个围场,为何设於此山?”

    散宜生马上欠身答道:

    “今日候爷游春行乐,共幸*光。南将军已设此围场,俟主公打猎行幸;以畅心情,亦不枉行猎一番,君臣共乐。”

    姬昌一听说正色道:

    “大夫之言差矣!昔伏羲黄帝不用茹毛,而称至圣,当时有首相名道:风后,进茹毛与伏羲,伏羲道:此鲜食,皆百兽之肉,吾人而食其内,渴而饮其血,以之为滋养之道。不知吾欲其生,忍彼死,此心何忍。朕今不食禽兽之肉。宁食百草之粟,各全生命,以养天和,无伤无害。岂不为美?伏羲居洪荒之世,无百谷之美,倘不茹毛鲜食!况如今五谷可以养生,肥甘足以悦口,捌与卿踏舂行乐,以赏此韶华风景。今欲骋孤等之乐,追麋逐鹿,较强比盛;骋英雄於猎较之问,禽兽何辜,而遭此杀戮之惨?且当此之时,阳春乍启;正万物生育之候,而行此肃杀之政,此仁人所心者也。古人当生不翦,体天地好主之仁,孤与卿等何蹈此不仁之事哉?速命南宫将围场去了!”

    听得姬昌如此说,众将传旨,姬昌又说道:

    “孤与众卿在马上欢饮行乐。”

    观望来往士女纷纭;踏青紫陌,斗草芳丛,或携酒而来溪边,或讴歌而行绿野。君臣马上忻然而叹道:

    “正是君正臣贤,士民怡乐。”

    散宜生欠身答道:

    “主公西岐之地,胜似尧天。”

    君臣正迤逦行来,只见那边一夥人作歌道:

    “忆昔成汤扫桀时,十一征兮自葛始;堂堂正大应天人,义一举民安止。今经六百有馀年,祝网恩波将歇息;悬肉为杯酒为池,鹿台积血高千尺。内荒於色外荒禽,可叹四海沸***;我曹本是海客,洗耳不听亡国音。道逐洪涛歌浩浩,夜视星斗垂孤钓;孤钓不知天地宽,白头俯仰天地老。”

    姬昌听得此歌中之词不凡,还没有听渔人歌罢,便转身对散宜生说道:

    “此歌韵度清奇,其中必定有大贤隐於此地。”

    说完,姬昌命辛甲道:

    “与孤把作歌贤人请来相见。”

    辛甲领旨,将坐下马一拍,向前厉声言道:

    “内中有贤人,请出来见吾王爷。”

    那些渔人听得辛甲厉声,不由大惊,齐齐跪下答道:

    “吾等都是闲人!”

    辛甲不由大奇,问道:

    “你们为何都是闲人?”

    渔人回应道:

    “我等早晨出户捕鱼,这时节回来无事,故此我等俱是闲人。”

    不一时姬昌马到,辛甲向前启奏道:

    “此乃俱是渔人,非贤人也。”

    姬昌不信,与左右说道:

    “孤听作歌韵度清奇,内中定有大贤。”

    渔人听到姬昌如此说,便与其解释:

    “此歌非小人所作,离此三十五里,有一溪,溪中有一老人,时常作此歌。我们耳边听的熟了,故此信口唱出,此歌实非小民所作。”

    姬昌这才信罢,与渔人挥手道:

    “诸位请回,姬昌打扰了。”

    然后那姬昌转身而走,边走边与手下闲谈,众官在马上俱听姬昌谈讲先朝兴废,后国遗踪;君臣马上传杯共享,与民同乐。见了些桃红李自,鸭绿鹅长;莺声嘹呖,紫燕呢喃。风吹不管游人醉,独有三春景色新。

    姬昌君臣正行之时,忽见一起樵夫作歌而来:

    “凤非乏兮麟非无,但嗟世治有隆污;龙兴云出虎生风,世人漫惜寻贤路。君不见耕莘野夫,心乐尧舜与黎锄;不遇成汤叁使聘,怀抱经纶学左徒。又不见夫傅子,萧萧笠甘寒楚;当年不见高宗梦,霖雨终身藏版土。古来贤达辱而荣,岂特吾人终水浒?且横牧笛歌清昼,漫叱黎牛耕白云。王侯富贵斜晖下,仰天一笑俟明君。”

    姬昌同文武马上听得歌声甚是奇异;内中必有大贤,命辛甲请贤者相见。辛甲领命,拍马前来;见一夥樵人言道:

    “你们内中可有贤者?请出来与吾大王相见。”

    众人俱言内无贤者;不一时姬昌马至。辛甲回覆道:

    “内无贤士。”

    姬昌不由奇道:

    “听其歌韵清奇,内岂无贤士。”

    其中有一人应声:

    “此歌非吾所作,前边十里,地名溪,其中有一老叟,朝暮垂竿,小民等打柴回来,溪少歇,朝夕听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