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蒙山军-第5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炳麟的发言就比较有力了。他是从更宏大的范围考虑的。

    龙谦正好以列席代表的身份参加第四小组(江苏、浙江、福建)讨论,被召集人张謇请出来就建都问题讲一讲个人的看法

    “太炎先生所讲四条均好,我完全赞成。季直老要我讲一讲自己的意见,我就说一说。首先建都北京不会被认为是满清政权的延续。是不是承继满清的衣钵,要看我们新政权是怎么做而不是将首都建在哪里。我想,以这几个月的情况,不会有人说我们是承继满清的,除了他是别有用心或者是傻子。就国防而言,南京并不如北京安全多少,先生们,在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之前,长江的危险并不如渤海湾小。关于文化及粮食问题,确实应予考虑。新政府成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改善民生,改善民生的最低目标是让老百姓吃饱肚子。北方并非不能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比如地广人稀土地肥沃的东三省,我看发展农业就很有潜力。如果我们将东三省建设成大粮仓,北京绝不会有缺粮之忧。大家已经知道了,黑龙江农垦兵团已经正式组建,这支由退伍官兵及关内农民组成的大军将为国家打造一个大粮仓!东北有相对先进的铁路网,运输成本不会比水路高。至于文化素养,在没有详尽的调查数据之前,南方的议员们也是凭感觉说话呢。即使是真的,未必不能改变。要知道,在更早的时期,北方的繁荣是超过南方的!所以这一条不算理由。我之所以看重北京,有三点,其一是建都的成本低,可以减轻民力。其二是国家重心的缘故,将首都放在北京,更有利于国防安全。其三是交通问题,北京比江宁更为有利。所以,我建议将首都设在北京。”

    其实,议员们也清楚,龙谦的意见就是最后的意见,即使投票,也不会出现意外的结果。但龙谦提出将江宁改为南京的建议算是满足了南方议员的某种期望,这里面就含有陪都的味道了。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建一个预备性质的首都也也是应该的,所以,第四组的议员们以掌声表示了对龙谦为江宁改名的建议。

    第一天的会议进展顺利,确定了国名,确定了首都。明天的议程是讨论国歌、国旗以及国徽。

    晚饭后宣传局安排了娱乐活动——看京戏。请了北京京戏名家谭鑫培出场,戏名是空城计,就在西苑演出。议员们不乏京戏的爱好者,尤其是直隶的代表,高兴的了不得,连声夸奖宣传局做的好,谭老板的戏可了不得,当初连西太后都赞不绝口。

    龙谦没有去看戏,他问还在忙碌的欧阳中,明天的准备工作搞好了吗?一旁的邓清华回答说已经搞好了。军乐队已经进驻西苑,万无一失。我敢保证,就是你不引导,大家也会认可这首曲子的。

    “我不会引导了。不然,老先生们该说我独裁了。哈哈。”说完对欧阳中说,“去看看简报出来了没有,如果出来,马上给我送过去。要外交局特别要注意外国的报道。另外问一问总参鲁山到库伦了没有。”

    龙谦关注着北方军区负责的外蒙战事。库伦已经被范德平和迟春先的南路军攻克,鲁山正在赶往库伦的路上,前日来电说确认俄国并无军事干涉的企图,建议按照预定方案,乘热打铁,一举将唐努乌梁海收回来。此举正合龙谦之意,他也不想让精心策划的军事行动留下遗憾。

    当初总参谋部及北方军区在拟定作战方案时,分为了甲乙两案。甲案是在没有外来干涉的情况下,第一步先收复库伦,剿灭叛乱武装,第二步再出师唐努乌梁海。乙案则是在外部干涉严重的情况下,先扑灭外蒙叛乱,暂时不去收复事实上已被俄国人占领的唐努乌梁海地区,留待时机成熟再说。

    总参与北方军区的意见是一致的,认为俄国人武装干涉不会在外蒙高原,一定在黑龙江吉林地区。所以,情报机关盯紧了海参崴的驻军,北方军区的四个师中,有两个师(第9,第12)被部署于吉林、黑龙江要点。现在看来乙案假设的严重局面未得出现,所以随后赶往库伦行使安抚职能的鲁山建议乘机进军唐努乌梁海。

    “是!”欧阳中立正答道。

    “大帅,还是轻松一下吧。谭老板的戏可是一绝呀。”洪粤诚虽是南人,却对京戏很是着迷。

    “算了,我对戏曲不在行。你想去就去吧,钝初先生去看戏了吗?”

    “不知道。晚宴后就没有见他。”

    “议员们没有对饭菜提意见吗?”龙谦问欧阳中。

    “还没有听到。”欧阳中是负责饮食住行的,觉得饭菜有些简单了,不上酒,而且搞了新名堂,取名自助餐,这是龙谦的发明,对于张謇等富豪来说,未免过于简朴了些。

    “等会议结束,可以搞一次丰盛的宴会以示庆祝。但会议期间就这样了。要特别关照宗教及回族议员的饮食,不要出岔子。”

    “是。请司令放心。”洪粤诚答道,“他们的饭食都是指定的饭店送来的,他们很满意。”

    “会议通过的决议,要及时电告黄袁。”龙谦又想起一件事。

    “我明白,请大帅放心。”这次答话的是洪粤诚。

第四节国会四() 
征求国歌国旗及国徽的方案的通知在2月份便发布各军区各省了,议员们另外收到了专门的通知,就国旗等征求方案。声明中选者将获得一万新华元之重奖。

    按照确定的与美元汇率,一万新华元合五千美元,的的确确是一笔巨款了。但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又不算多,除非大家都认为国家不值钱。

    宣传局当然不能将希望寄托于基层,他们必须做更为周到细致的工作。于是宣传局成立了三个专门小组,吸纳各方面的专业人才,特别是音乐美术人才,专门做这件事情。

    会议开始前,三个专门小组共收到各式方案总计数百件之多,其中国旗方案占了七成以上,对于国徽和国歌则少的多。其中,三个专门小组的设计方案共七个,国旗三个,国徽两个,国歌两个。

    将所有方案交给百余名议员研究确定是不合适的,他们中的很多人――超过一半的人缺少必要的知识,特别是音乐方面的只是。根据洪粤诚的指示,专门小组连续加班,遴选优异作品,推荐给议员们。又专门赶制了图册,将所有国旗和国徽的设计方案汇集其中,供议员选择。但国歌则不行了,必须有音乐,所以,只能将遴选出的作品的歌词附上。

    4月17日全天,议员们都在热烈讨论着代表国家的三个至关重要形象作品进行讨论,出乎洪粤诚、宋教仁等组织者的意料,议员们讨论的极为认真热烈,甚至发生了争吵。

    当晚,讨论意见被汇总后报至海晏堂。

    对于国歌,比较一致选用一首古曲卿云歌,据说此曲是虞舜所作。歌词云:卿云烂兮,纠漫漫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只有短短的四句话。翻译做现代文就是:像极光一样的云。是如此的灿烂,闪烁着美丽的光芒。太阳与月亮的光辉,永恒地地升起在中国的东方。

    据考证,虞舜作此诗是公元前2070年。

    最热烈鼓吹此曲为国歌的是辜鸿铭先生。民党议员们似乎经过了磋商。表示卿云歌作为共和国的国歌最为合适。这里面寄托了这样一种政治诉求,你龙谦不是隐隐地以华盛顿自诩吗?其实不要比外国人,自己的老祖宗虞舜就是在治理好天下后将江山交给了大禹的。

    那时叫做禅让,搁在现在,不就是民主政治吗?

    简报详细记录了每个人的发言,龙谦看后只是笑了笑。

    国旗方面,除了军队系统的议员,主流意见选中了一位江西代表设计的五色旗。在当代政治家中,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的概念似乎已经根深蒂固。五色旗就代表了五族共和的精神。而且,泰西诸国多有选用三色两色旗为国旗者。简洁而不失庄重。

    还有不少人推重民党使用过的十八星旗,但马上有人指出,十八星旗将东北、外蒙、西藏都排除在外,显然是不妥的。

    除了五色旗和十八星旗,军队系统推出了一款红底山峰图案。大概是受了军徽的影响,表明国家的诞生功在蒙山军。这款图案还有详细的文字说明,说红色象征了鲜血,共和国的诞生是建立在无数烈士的鲜血之上的。

    龙谦扔下了国旗的设计图案汇总,开始研究国徽。

    推荐的国徽的图案设计有一款编号为004的令龙谦眼前一亮,图案为圆形,蓝色打底。正面是威严的华表,背后是山峰,蜿蜒的长城盘旋其间。

    “用长城代国家很不错啊。”龙谦心中有着浓重的长城情结。

    “不过这一款不是最看好的,他们看好这一款。”秘书王兆挑出那张编号为001的图案。

    这张设计图龙谦看过了,是一张变味了的太极图,整个图案为椭圆形。不过里面两条阴阳鱼被设计为红色和白色。

    “这一定是那些所谓饱学之士的作品,无非是强调我们的文化传承罢了。作为国徽太不严肃了。还是这张好。”龙谦指了指4号作品。

    “有人说华表代表封建制度”

    “狭隘了。”龙谦轻叩着桌子,“明天的议程还是讨论确定国旗等方案吗?”

    “是的。”

    “好,我去听一听。”

    会议的议程是精心安排的,就绝大多数议员来说。他们更关注总统的推举以及政府机构的组建。但会议偏偏将在很多人看来虚头巴脑的东西放在了前面。其实际意义就是让议员们逐渐适应一种讨论,争论,乃至投票决定的氛围。

    4月18日,龙谦再次列席了国会的分组讨论,上午的议程是讨论国旗,他首先去了山西所在的第一组,这一组有直隶(北京)、内蒙、山西三省,召集人是邓清华。

    议员们对龙谦的到来表示了谨慎的欢迎,主要是由于敬畏,还有些议员对龙谦的抱有极为复杂的心情,比如在直隶当选的良弼和徐世昌。

    满族贵胄中,只有端方与良弼出任了议员,国安总局曾有密报说良弼参加了宗社党的活动,怀疑其是卧底,但龙谦没有在意,“批准”了良弼的资格。

    龙谦到来时,会议已经开始了,他双手虚按示意讨论继续,随便找了个空位子就坐下了,对面一位议员手里拿着一面五色旗正在发表意见,见龙谦到来,那位显然是中意五色旗的议员便匆匆结束了发言。

    龙谦没有说话,注意到右手边一个青年军官有些面善,却想不起来此人是谁,忍不住问道,“您是谁?来自哪里?”

    青年军官腾地起身,“报告总司令,偶叫阎锡山,是山西来的。”

    听到军官的五台话,龙谦忍不住笑起来,他见过这个名字,本想单独见一见他,但事情太多竟然忘记了,“哈哈,原来是阎旅长。咱们是老乡嘛。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啊。哦,你的部队没有北调”

    记忆顺畅了,有关阎锡山的资料都浮现脑海。他原是新军四十三混成协八十六标标统,四十三混成协全军起义后被整编为第五师第十四旅,熊勋考察该部后任命阎锡山担任了旅长,第五师去年即北上内蒙,但在山西留了留守部队,就是阎锡山十四旅旅部及一个团,目前驻扎太原。

    “是。卑职愿意北上外蒙,为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