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蒙山军-第5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识到了沂州选址的局限性,从而提出了铁路、公路等方面的建设规划。但随着反清战争的打响,有限的资金必须首先保证战争的胜利了。现在,宋晋国手里捏着与美国人的合约,心里顿时多了几分底气。他在与美方沟通后,带美方参观了汉阳铁厂,建议将本来用于沂州第四期扩建的资金及设备用于汉阳,美方立即同意了。沂州派出的专家组与美国技术人员实地调研后。认为张之洞当初的布局颇有可取性,没有将钢铁厂设于大冶铁矿附近而是选择了汉阳,初看是增加了运输成本,细算却是节约了成本。因为钢材出厂运输的成本降低了,而且,汉阳其他配套设施更为完善。美方首席专家认为,中国政府(美国技术人员早已承认蒙山军政权威中国的合法政府了)应当加大汉阳钢铁公司的建设,它应当超越沂州成为中国最大的钢铁基地,规模至少应当达到200万吨每年!

    在美国钢铁界大量剩余资金急需寻找出路的情况下,宋晋国提出的向美方贷款对汉阳铁厂进行大规模改造的意见立即被美方原则接受。第一期确定的目标为年产粗钢30万吨,生铁40万吨。龙谦立即同意了这个合资方案,授权宋晋国全权代表新中国政府与美方谈判。由此带出美方敦促蒙山军军政府尽快建国的建议来。宋晋国当然不去管建国的时间表,他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汉冶萍。他认为,在汉阳铁厂规模陡然升高后,大冶铁矿将无余力供应日本,盛宣怀的协议将无疾而终!

    不过,与美方的商务谈判尽管严格保密。但日本人还是闻到了不详的气息,由此横生枝节,代理驻华公使本多熊太郎跑到武汉,曾对宋晋国说出要动用海军保卫帝国的经济利益一类的威胁话语,一向温和的宋晋国却表现出了极其强硬的态度:你们如果按照商业规则谈,那我们也持同样态度。做生意嘛,一轮谈不拢就谈两轮。但如果想着动武。那好,我们奉陪就是。十年前,我们不过千余人就敢收拾你们八国联军,现在我国防军数十万健儿,难道还怕了你们不成!

    当时,出于经济极端困难下的日本政府是不可能单独在长江中游冒着挑战英美利益的危险对中国动武的。龙谦看的很清楚。宋晋国也一样明白。日本人清楚地认识到龙谦领导的蒙山军已经不是腐朽的满清了,几艘军舰开入武汉江面无济于事,结果只能令自己蒙羞。于是双方继续进行商务的谈判,在美、英等国的参与下,中外各方在春节前签订了一份协议。1、承认中方对汉冶萍联合公司拥有控制权及经营权;2、核算历次外资的投入,明确汉冶萍的债务;3、中方应在二十年内逐步偿还负债,每五年根据国际金价走势计算一次利息;4、中方用于偿还外债的实物每五年议价一次;5、为保证日方的利益,大冶铁矿所产矿砂用于偿还日方债务部分不得少于总产量的30%。

    这份协议暂时解决了中日就汉冶萍的纷争,捍卫了中国的经济利益,但也承认了历次注入的外资。迫切需要大冶铁矿砂以支持八幡制铁的日本虽然不甚满意也无可奈何。消息一出,湖北及全国为之轰动,上海、江宁的报纸甚至称赞宋晋国是民族英雄了。

    “宋局长为国家立了大功了。”周学熙赞道。

    “别这样说,”宋晋国摆摆手,“都是司令撑腰,而且,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很多原先不懂的东西,我们这个新国家身上的包袱实在是太重了。”

    “正好咱们仨算是凑齐了,正好听一听子俊兄关于金融改革及设立中央银行的最后方案。”周学熙看着宋晋国,“你可别说你不懂,要我看,你才是真正的行家。”

    “缉之兄过誉了。说实话,我在处理毕汉冶萍问题后要将主要精力放在联勤部呢,你不会不知道,司令马上要对外蒙出兵了,或许会跟老毛子开仗,北方军区的枪械弹药供应可是一件大事呢。搞不好我还得去山东坐镇。”宋晋国脸上忧色忡忡。

第七节蒋继英() 
汉冶萍联合公司的复苏固然很重要,但比起蒋继英手里正在紧张进行的金融改革就不足道了。

    压在蒋继英身上的担子是很重的。第一是中央银行的组建,涉及大清银行、交通银行两所官办银行的合并重组;第二是金融改革,费银本位而导入金本位。

    相比成立有货币发行权的中央银行进而整顿混乱已极的货币市场,废除银本位而导入金本位就难度更大了。

    蒋继英早就发现银本位的问题了。银价持续下跌早已不是秘密,稍微有心的金融界人士都发现了,最直接的起因是1873年遭受金融危机的美国废除了银币的自由铸造,将金银复合本位制调整为金本位制,银价立即狂跌,国际游资迅速涌入了银本位的中国,疯狂用白银抢购各种商品,特别是原材料,导致了银价的迅速贬值。蒋继英虽然发现了这一事实,但他入行并不算早,而且,中国严重缺少该方面的理论人才,更没有翔实的统计分析。直到1909年他策划橡胶股市经老狄文介绍认识一个中文名叫精琪的美国人,方晓得这位精琪先生1904年便向满清政府提出了导入金本位的报告,并且提供了他所掌握的数据。

    数据是触目惊心的,据精琪说,如果以1873年的比价为100;1879年仅仅过了六年时光,银价就下跌到了84。1889年为71;1894年为48。1903年为36。也就是说,实行银本位的中国,三十年间总资产被蒸发掉三分之二!

    这是蒋继英第一次透过数据来看金融战争的残酷。他开始收集相关资料研究,并且网罗人才在他所管的商业银行内部成立了一个小机构专门研究金融及汇率问题。直到蒙山军占领北京,他见到了交通银行的梁士诒,急于立功以获得新朝地位的梁氏就他所知对蒋继英倾囊相授,力主废除银本位建立金本位,而且越早越好。

    梁士诒对蒋继英说,其实很早就应该注意到银子出了问题了!三十年前。沈葆桢从英国汇丰银行借款200万两的条件就是借银还金!便是自诩精明过人的盛宣怀也吃过大亏!以后这种条件的外币借款越来越多,因此出现了一个“镑亏”的专有名词,成为了朝廷的沉重负担,据我所知。光是庚子赔款,每年的“镑亏”就有700万两!这如何了得?!蒋先生是大帅金融业的干将,深受信重,若要革除弊端,非先从此入手不可!试想,从百姓手中收取700万银两是何等的不易?就因为一个“镑亏”的存在,转眼就没了。

    蒋继英深以为然。由此将梁士诒收在帐下,成为了他组建央行的主要助手。梁氏本是袁世凯金融界大将,如今北洋系早已输诚,梁氏更无心理负担。他的目标不过是在蒋继英主导的全国性金融改革中保住他一手创建的交通银行而已,避免蒋继英乘机将交行吞并。于是建议蒋继英将山东商业银行与大清银行合并而成立新朝的中央银行,将自己那个运转其实也很困难的交行置之局外,以实现他继续掌握拥有货币发行权的交行的目的。

    龙谦早已有过以山东商业银行为主筹建中央银行的指示,蒋继英来北京后立即接管了大清银行。将山东商业银行北京分号迁入西交民巷原为户部银行刚更名一年多的大清银行总部,揭开了山东商行合并大清银行的序幕。

    困扰蒋继英的不仅是银本位向金本位的转换,还有货币发行的混乱。长期以来,中国的货币一是银两,二是制钱,即人们俗称的“孔方兄”。存在计量不规范,成色不一。使用不便等问题。各省建立的铸币局所铸的银元和铜元因为技术的进步虽然部分解决了银锭的成色问题,但却成为了各省主要的财政来源,削弱了中央的控制力。山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山东铸币局所铸银元通行海内,极大地支撑了蒙山军的发展,客观上却削弱了满清中枢的财力。现在蒙山军夺取了江山。自然不能再让这种局面延续下去了。

    龙谦自称他不懂金融,也不懂货币。但却明确指示蒋继英整顿全国金融货币秩序的目标有二,一是建立有权威的中央银行,杜绝目前各省自行发行货币的混乱局面。中央不管住铸币权就没有权威。第二是要择机发行华元以逐步取代目前通行的金属货币。三是发行国内建设债券以募集资金。

    第一条相对容易办。现在不是晚清了,随着蒙山军对各省的军事占领以及军事管制的实行。取缔各省铸币权也就是中枢的一道命令而已,至少各大军区的司令官们尚不敢违背龙谦的命令。蒋继英要做的就是以山东铸币为蓝本统一货币,回收市场上混乱不堪的各色银币及铜元。所以蒋继英以经济局名义发函给山东,指示开足马力生产银元及辅币铜元,为统一货币做基础。蒋继英定了一个时间表,准备在四月一日前完成此项工作。

    但发行华元纸币却不是一件容易事。美国人表示他们可以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但龙谦顾虑极大,一是技术安全,不能完全依赖外方。第二是通货膨胀的危险必须防范,新中国刚成立便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是不能容忍的,那将极大地损害政府的威信。另外就是,建立金本位制度,必须有足够的储备金,否则发行纸币就有失控的危险。

    储备金当然最好是黄金。但蒙山军几乎没有黄金储备,包括蒙山军开办的山东商行。蒋继英为此拟定了一个方案,以军委会命令的名义行文全国,立即停止黄金的自由交易,限定金价展开收购,将民间大量的黄金回收回来作为储备金,奠定纸币发行的基础。

    这等于强行将民间的黄金抢回来!如果发布这道命令,必将民怨沸腾。老百姓手里没有多少黄金,可以忽略不计,但士绅阶层的力量不可小觑,尤其是在开国会的前期。所以。对蒋继英激烈的方案龙谦自然不能同意,但表示金本位是一定的要做的,龙谦采纳了蒋继英方案中关于停止自由买卖黄金的部分,民众如果要出售黄金。只能到指定的银行按照公布的价格进行兑换。

    这个指定银行,自然就是即将成立的中央银行。但中央银行的成立不是一句话,蒋继英必须整理大清银行的大量债权债务,为此,蒋继英以经济局的名义发布公告,成立了大清银行整顿清理小组,开展全国范围的整顿清理工作。

    至于发行债券,蒋继英早已想到了,他提出了一个宏伟的计划,第一期发行两千万银元的债券。蒙山军官兵的欠饷可以转为债券,大约可以解决四分之一,其余一千五百万,将分配各省,限期完成。这笔钱的筹措。既为缓解日渐紧迫的财政压力,也为金本位的建立做一些准备工作。

    这段时间里,蒋继英成为了海晏堂的常客,就中央银行的成立、纸币及债券发行等系列问题请示龙谦,龙谦的态度是要等国会召开后再宣布中央银行成立。至于金本位所必须的储备金,龙谦认为不一定非用黄金,可以用外币。比如美元。假如我们手里有五千万美元的储备,可以不可以以此发行一亿五到两亿华元的纸币?华元采取与美元挂钩的方式,比如确定两华元兑换一美元,以此解决汇率问题?

    这等于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蒋继英与他的智囊班子研究后认为可行,发行两亿华元的纸币肯定用不了,因为不可能一下子取缔银元及铜元的流通。肯定要经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