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蒙山军-第4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宧答应一声出去了。

    冯国璋松了口气。袁世凯是担心指挥不动荫昌,让端方给荫昌推一把啊。他突然想起三年前在彰德初见叶延冰的情景,对那个面容俊秀如美女般的青年将领记忆犹新。那时叶延冰不过是周毅手下一个标统,在蒙山军中不算一流的人物。但其地位超然,因为是龙谦的连襟,自然受人尊敬几分。如今却是统帅三万人马的师长了,龙谦将山东的大半兵力交给此人统带,足见信任。而叶延冰也不负重托,硬是顶住了老袁手里三个镇的猛攻

    冯国璋进而想到周毅。蒙山军广西兵变的消息北洋高层都知道了,周毅生死不明,或许已经被龙谦秘密处死了。曾幻想广西兵变,周毅、冯仑被杀会动摇山东军心,看来希望落空了

    “我们这边怎么办?”袁世凯沉声问,打断了冯国璋的沉思。

    “打还是要打的,不过要悠着点劲了。”冯国璋低声道。

    8月15日,南方军前进指挥所正式进驻衡阳。

    封国柱师前锋旅已经抵达长沙城下回龙塘,第二梯队师部带第二旅在龙谦严令下经强行军已至株洲。解除了龙谦对一旅孤军深入的担忧。根据敌情通报,长沙城已经戒严,但并无第八镇南下长沙的消息,如果第八镇不上来。长沙已是南方军囊中之物。

    从广西前来的第二师前锋旅韩子英第四旅已过祁阳,距衡阳不过一日多的路程,兵力是足够的。龙谦已经不再催促第一师的最后一个旅——置于东线醴陵方向第三旅的进兵速度了。因第一师自郴州进军衡阳时曾受到当地巡防营或者民团的骚扰,龙谦深忧湖南民风强悍,对蒙山军似有仇视抵抗之情势,龙谦一面让政治部加强宣传,一面令第二旅后卫团放慢脚步,保护大批的辎重不得有任何失误。等韩子英第四旅赶上来,龙谦计划将其暂时归第一师统领,以充实一线攻击的兵力。

    根据各部的报告。南方军发起北伐以来,战斗损失极为轻微,除了第一旅在衡阳算是打了一个硬仗,折损(含伤员)了三百余人,其余各部战斗减员可以忽略不计。

    王明远第三师组建整编顺利。第七旅已经在韶关完成集结,来电表示可以随时奉命北上。考虑到广东局势及部队训练诸多问题,龙谦回电王明远,令其将七旅集结韶关一带整训待命。正在组建的第八旅驻守广州一带,确保后方的安全并积极筹措粮秣弹药转运前线。

    第二师师部及第五旅尚在桂林一带,在击溃了陆荣廷部的抵抗后,蓝心治指挥第五旅及师部直属队分路进兵。消灭或瓦解广西清军,最主要的敌手已不是陆荣廷,而是龙济光兄弟了。

    现在尽可能将后路打理的稳当一些,龙谦指示蓝心治不要急于北上,尽可能将广西打平,这一样是战功。

    北伐战事起。南方军诸将已经露出了争功的苗头,像王明远胸怀全局甘愿镇守后方的将领尤其宝贵了。

    南方战局按照龙谦的设想顺利进行着。关外传来的消息令龙谦振奋,尤其是奉天事变张作霖起义更让龙谦欢喜,二十镇解决了,鲁山部将直扑山海关。北方战局已是有胜无败。蒙山军总部获悉奉天事变后,立即给了张作霖一个第二十一师的番号并通电全国,龙谦并不指望这个空架子的第二十一师,但有了这支部队,鲁山部即可全力投入对直隶的攻击了,那将极大地缓解宁时俊的压力。所以,奉天事变的消息传来,龙谦破例痛饮了一顿,对司徒均等总部军官说,这下子我就放心喽。

    龙谦还是不放心,不是担心即将与第八镇的碰撞,而是关注着山东。自8月10日德州战役打响,龙谦每日数电询问战况,心里焦虑异常。特别是在第一镇的行动被确认以及张勋十三混成协开始攻击沂州后,龙谦更是将心提到了嗓子眼。

    山东军肩上背着北洋四个镇另加一个混成协!几乎挑起了这一场战争一大半的重担!

    但他们手里只有两个师共十五个步兵团的实力!

    “时俊和延冰打的非常好!司令,他们立大功了!”一样高度关注山东战局的总参谋长司徒均每日对着地图及山东来电分析研究着德州之战的局势,计算着双方的实力损耗,“司令,叶延冰将袁世凯主力拖住了,数日血战,除了付出八千以上的伤亡外,袁世凯几乎一无所得!这个铁丝网真是好好东西,没想到这个玩意如此管用。”

    德州战役第二了第二镇,令急于报仇的李纯血染运河,尸横遍野。分析十七旅及第六师战报,勉强渡过运河的第二镇差不多失去攻击力了。

    “嘿嘿,”龙谦笑笑。他当然知道铁丝网的威力,就是这么个不起眼的玩意儿,可是令数年后的欧洲列强头痛万分。

    数年后欧洲会发生大战吗?龙谦严重怀疑起来,因为一切都变了。

    “宁司令说德国人对第六师极为钦佩,看来德国人重视我军在德州顽强防御的经验了。”8月13日,山东来电,青岛德军要求派出一个观摩团去德州观战,龙谦立即复电同意。战事爆发。唯一表示支持龙谦夺取全国政权的就是德国人,当然,不是政府正式的声明,而是下面的转达。目前。南方军的弹药很大比例来自礼和洋行,而且采取了赊账的形式,这很不容易。

    “嘿嘿,”龙谦再次笑笑,“现在就看吴念了。如果吴念击败第一镇,这场战争我们赢定了!”

    山东军上报的诱敌深入打歼灭战的方案得到了龙谦的批准。军事素养极高的司徒均当然清楚这是正确的应对,但在德州打成胶着的状态下,如果吴念兜不住第一镇,局势将崩盘!另外,让第一镇深入鲁北。是不是会给德州战局带来变数,司徒均也说不准。但是龙谦表现出大军统帅的镇定和决断,仅仅半小时即复电同意了山东军的战役设想。

    “此战结束,山东军当是我军第一主力了!难怪封国柱急着夺取长沙。”司徒均笑道。

    “拿下长沙必将再次震动全国。也是对山东的现实支援啊,所以我们还是要加快速度。”龙谦关注着全国局势。自“勘电”发出,除了山东与吉林,至今尚无一个省表示反清站到蒙山军的阵营来,这个结果,令龙谦有些郁闷,他说不清问题出在哪里,难道满清仍有如此的凝聚力?

    8月15日。德州战役进入第六天,除了炮兵有零星的对轰外,步兵间的对决暂时停止了。击破第六师两道阻击线的三镇北洋军仍然无法取得决定性的突破,德州城已在望,但就是攻不破第六师层层叠叠的战壕线。中路突击的曹锟五天内付出了近六千伤亡的第三镇实际上已经流干了血,曹锟实在是打不动了。曹锟南翼的李纯第二镇仍受阻于第二道阻击线。在14日取得大胜的第四镇似乎失去了攻击的劲头,两个镇各自付出了四千余伤亡,却无法突破对手最后的防御。

    五天血战,袁世凯寄予厚望的三个主力镇被叶延冰第六师打残了!

    袁世凯只有寄希望于从阳信突入山东武定府的第一镇了。14日的战斗,山东军东部战线依仗一支紧急调入的预备队的增援和决死的反击挡住了冯国璋。这支证实为生力军的部队是14日战斗的关键因素。袁世凯在心痛唾手可得胜利转瞬失去的同时,也庆幸敌手终于将最后一个师调入了德州这个绞肉机了。

    这样,武定一线将敞开口子。

    现在就看第一镇了!这个不被北洋重视的部队现在由荫昌亲自统带,成为了决定山东之战的关键力量了。之所以最后请出荫昌,是因为第一镇部队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满兵,正该由满人统领。

    袁世凯之所以在衡水临时改变了计划,将预定用于德州的总预备队改在了另一个方向,既是王士珍的建议,也是荫昌的主张。王士珍认为德州弹丸之地根本不需要四个镇的兵力投入,而荫昌则从战略上考虑,一旦德州吸引了山东军的全部主力,其他的地方防御自然空虚了。这时候投入第一镇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至少能动摇守军的意志。袁世凯知道荫昌急于建功,所以他改变了原有的计划,朝德州集结的第一镇改变了行军方向,改向了沧州。这个情报没有被段永清获得——他到关外了。但却被山东军注意到了——德州一线只暴露了北洋三个镇的番号,第四个在哪里?谨慎的宁时俊将不完整的第七师捏在了手里,没有允许第七师投向德州。这当然是建立在第六师顶住了北洋狂攻的前提下。

    直到江云从另外的渠道获得了第一镇准确的攻击计划,宁时俊反而松了口气。好吧,老子手里还有完整的四个团(三个步团,一个骑兵团),那咱们就玩吧。

    8月15日晚,第一镇占领阳信这个要点。袁世凯急电,令其南渡南均盘河进攻惠民,然后抢渡沙河向济阳突击。如果在17日前攻占济阳,必将震动济南,猬集德州的山东军主力就该思考如何突围了。

第二十六节林家桥战役() 
由荫昌亲自统带的北洋第一镇16日渡过南均盘河,对面只有蒙山军小部骑兵的骚扰,损失轻微,当日晚便攻占了武定府城惠民。

    荫昌带着喜悦的心情向袁世凯发去了电报,“我部已占领惠民。”

    袁世凯立即回电予以嘉奖,“接电甚慰。望督率所部,猛烈突向济阳。”

    第一镇进入山东的当晚――尚未占领阳信,第一标即失踪了一个参谋,那个参谋叫端木良,是保定武备学堂第一期毕业生,本来是在下面当管带的,但标统认为这个人不可靠,坚持在临战前换了人,调其到标里做了参谋官,谁知此人一入山东便失踪了。

    第一标标统坚信其投敌了!失踪正是证实其怀疑的证据。当晚并无战斗,端木良怎么会不知所向?

    这个情况当然报至荫昌,荫昌将其压了下来。奉天事变的消息荫昌已经获悉,深感局势危殆的荫昌顾不上处置一个失踪的参谋官了,就算此人是奸细,现在一切都来不及了。第七师已调德州,他们的后路已经空了。

    顺利占领惠民后,荫昌不详的感觉却升起来。这是不是一个圈套呢?如果那个叫端木良的参谋真的投敌了,山东军就获悉自己的行踪及计划了――第一标是全镇的前锋,身为参谋官是可以获悉作战目标的。

    他们会不会为自己布下圈套?16日晚,荫昌在惠民城苦苦思索着。

    山东俨然敌国了!从进入山东,荫昌发现一路上已是空城,百姓都逃亡了,连水井都遭到了破坏,更别提找粮食和民夫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坚壁清野?对手是如何组织大批百姓撤离的?百姓们又逃往了何处?

    因为找不到洁净水源,雇不到民夫向导,桥梁被炸毁部队出离愤怒了,第二标在阳信就烧掉了至少三个村庄。荫昌并未制止,确实令人气愤,北洋是朝廷的军队,山东军已是叛军。山东这帮官员百姓为何集体从逆?

    第一镇携带的粮食只有七日份,就地征粮看来是不可能了,只能依靠直隶的补给,随着自己深入“敌境”,补给线将越来越长受过正规军事教育的荫昌当然知道这种情况下的危险――必须速战速决!

    他不再犹豫,召集了简短的军事会议,决定次日南渡沙河,向济阳突击。

    第一标于17日凌晨的渡河遭到了对岸火力的封锁,没有大炮,只有机关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