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蒙山军-第4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淖式穑员懵蛉敫喙善报D―这正是另一个时空里“次贷”杠杆泡沫的雏形。

    当时的跨国炒股可不像今天这样方便,股价涨跌、信息传递,全靠电报,公司基本面之类详细资料无从得知,上海投资者能看到的,不过是一个变化中的股价而已。好在他们要知道的也只是这个:橡胶是什么,怎么种、用在哪儿。都不重要,这东西能让自己赚大钱、发大财才是关键。如此汹涌的资金,很快就让上海滩的橡胶股票供不应求,神通广大的上海投资者索性利用关系。直接去伦敦买,到了1909年上半年,仅在上海售出的橡胶股票,市值就高达白银2200…2500万两,投入英国本土的华商银本位资金也达1000万两,3500万两白银被套入橡胶交易,一下绷紧了上海金融市场的融资链条,除了橡胶投机,大上海已几乎无银可融、可贷了。

    正做着发财梦的上海投机者并不知道,橡胶投机的风险早已在火热行情中注定了。1909年夏。在神秘商户大肆抛售股市的打击下,上海橡胶股市突然崩盘,连带着影响了伦敦股市,原本的大热门橡胶股一泻千里,最高冲到1675两/股的兰格志。不到1个月就跌到只剩105两,个中原因,是许多橡胶园的虚假经营被戳穿(一些所谓橡胶园公司根本就没有橡胶园,只是圈一笔钱走人),而汽车产业也遭遇瓶颈。这样一来,橡胶股票的重仓户――中国投资者自然成了最大的输家。8月11日,就在德州战役如火如荼进行的当口。正元、谦余两家钱庄率先破产,3天内,八大钱庄无一幸免,相继完蛋。原本因橡胶投机而绷紧的上海滩融资体系,这下土崩瓦解,钱庄无钱可借。工商业告贷无门,原本信誉卓著的“庄票”一下变得一钱不值。

    本来高度关注国内突然爆发的政治军事危机的东南政商,一下子陷入了巨大的混乱之中。半个月内破产自杀的商人不计其数,据说黄浦江里日夜漂浮着尸体,都是绝望之余投江自尽的商人。

    有人跳江就有人欢庆。最先抛售橡胶股票及将曾炙手可热的“琼州橡胶”公司高价出售的公司是最大的获利人。很快便有媒体披露。琼州橡胶公司的背后股东是山东商业银行!

    这是爆炸性的新闻!不乏联想力的中国人立即理清了其中的关系,正是龙谦统帅的蒙山军一手策划了橡胶危机,从东南卷走了至少三千万两白银!后来,华美机械与蒙山军的关系最终被披露,导致了英国政府的强烈抗议,这是后话了。当时大卫的华美机械在伦敦股票市场卷了多少钱还是个秘密。反正人家是在危机爆发前的高点出售的股票,挣钱是肯定的了。

    损失的不只是商人,清廷才是最大的输家。因为上海翻云覆雨的钱庄背后少不了官商活动的影子。危机爆发后,身为上海商会领袖、又和钱庄关联密切的源丰润老板严义彬坐不住了,他找到后台、苏松太道蔡乃煌,说服其动用政府资金救市。蔡乃煌生性贪婪,见严义彬等人找上门来,便趁机提出,要两大票号和上海商界拿出抵押物,作为他牵头救市的担保。严义彬等人无奈,只得凑了价值300万两的房契、证券交给蔡乃煌。其实蔡早已取得了朝廷的救市首肯,此时不过待价而沽,见票号、商人们就范,便以苏松太道的名义出面,和汇丰、荷兰等九家外资银行签署维持上海市面借款合同,融资250万两,又从苏松太道库拨出200万两,存放在两大票号。当然,他并没有白干,而是从中捞了不少“辛苦费”。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打住:一个更大的难关在不到两个月后便横亘在上海一干救市者面前:庚子赔款。八国联军之役,清廷向列强赔款三亿两白银,每年例由各地分担,富庶的苏松太道每年承担的支付额为190万两。这笔钱从年度经费中提取,存于义善源、源丰润两大票号生息,可今年情况不同,这笔钱都被蔡乃煌和两大票号拿去救市,而道库也同样空空如洗,这下蔡乃煌可傻眼了。

    他立刻想到了朝廷,上书请求朝廷从大清银行调拨200万两,帮助苏松太道渡过难关。但正苦于应付蒙山军叛乱危局的朝廷哪里有银子救济上海股市?9月下旬,被战局搞的焦头烂额的载沣下旨,训斥蔡“罔利营私”、“不顾大局”,不仅不允所请,而且革去职务,更限令他在两个月内收回官银。蔡乃煌无奈,只得向两大票号催款,这时各大外国银行也得知消息,惟恐合约有变,于10月1日宣布拒收上海21家钱庄的庄票,这下陷得最深的源丰润等于被釜底抽薪,这家国内屈指可数的大票号的总号和17家分号同时倒闭,留下2000万两公私亏空。然而更大的危机接踵而至,这次还是来自朝廷。作为汉族洋务派操办的交通银行系主心骨,李经楚原本就与皇族和八旗少壮派贵族貌合神离,更要命的是,此时张之洞已死,出任邮传部尚书的买办官员盛宣怀和主持平乱战局的袁世凯矛盾很深,他新官上任,不顾“橡胶危机”已火烧眉毛,竟抓住交通银行借款的“大好战机”,向这家官商合办银行派出“查账组”。

    李经楚和梁士诒都是官场人物,深知世态炎凉,一旦被抓住把柄,后果不堪设想,他们急忙收紧银根,把借款退还交通银行,这下义善源变得囊空如洗。1909年12月,义善源倒闭,李经楚和梁士诒一起引咎辞职。志得意满的盛宣怀如愿以偿,从梁士诒手中夺得大清铁路局的控制权(梁兼任铁路局长),但大清已经摇摇欲坠了。

    当然,这些都是本书故事中讲到8月份尚未发生但必定发生的事,为行文方便,一气报告给书友们,就不另生枝节了。

    而因为两家票号的倒台,上海当时总共约80家钱庄,在半年内竟倒闭了48家,金融风暴还从上海挂到天津、宁波等沿海通商城市。

    这次“橡胶股灾”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从经济上打垮了满清朝廷,最终出面救市恢复上海工商界元气的反而是一手策划了危机的蒙山军了。深恨蒙山军的江浙商户那时候也只能是打落门牙往肚里吞,因为政治经济形势已不容他们反抗了。

    ps:

    可能书友不喜欢本节。但铺垫是必须的。蒙山军建**事的难度小于经济,本书自认不是那种书,经济上的内容必须有。而且,与今后对江浙的治理做一个情节上的铺垫。

    令,今晚要出差了,目前仅有的一节存稿会在明日预发。希望早些赶回来。

第十四节袁世凯出山及北洋军事计划() 
故事回到主线。

    本来以为需要一番口舌的载洵并没有费多大的劲就说服了袁世凯。徐世昌也并未帮多少腔。当袁世凯听了徐世昌对于最新局势的报告后——此时尚未有具体的情报,徐世昌只知道山东已经全省动员,山东军正在向德州大批集结。

    徐世昌见杨士琦与杨度就在袁世凯府上,晓得袁世凯对于局势是基本掌握的。

    袁世凯只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北洋军的全部军事指挥权!

    载洵代表载沣立即答应了。其实已容不得他不答应。

    袁世凯是枭雄,更是智商高绝的聪明人。借龙谦起兵收回军权是肯定的,但眼下的局势已不容自己再耽搁哪怕一天、一小时甚至一分钟。

    这不是孙文革命党几百人的小打小闹,这是前所未有的大敌!其危险程度超过了五十年前的洪杨之乱!覆巢之下,岂有完卵?龙谦得势,冯国璋王士珍他们或许还可以在新朝混碗饭吃,自己绝对不行!所以,袁世凯急迫的心情尤胜载洵。

    当日,袁世凯,载洵、徐世昌以及杨士琦与杨度便上了载洵的“专列”,急匆匆回到北京,接手军事指挥大权。

    死敌铁良被“赶”出了京师,陆军部的新主人端方尚未返京接印,袁世凯不会等端方,甫一到京,立即传令召集北洋系大将开会,在听取了关于集结四镇主力攻取山东的计划后,袁世凯开始做人事调整。

    任命段祺瑞接管第六镇(不是督领关外军事而是实际掌管第六镇),立即出兵奉天,抵挡蒙山军北方军向奉天的攻击。袁世凯给段祺瑞的命令是无论如何不得放鲁山部入关,这是最低要求,袁世凯指示段祺瑞,鲁山部大半为土匪,不可能不贪财,你去拿一百万两银票过去。利用二十镇与十八镇的关系,大把的钱撒出去,能瓦解多少瓦解多少,能拉出来多少就拉出来多少!官职?你随便给。师长以下,你一言而决!我这边还等着使用你的第六镇呢!

    任命冯国璋接替吴凤岭出任第四镇统制,任命李纯接替王占元第二镇统制。理由当然是延误军机。实际是袁世凯认为王、吴、赵三人才力不足。当然,王占元、吴凤岭为了自己出山演戏玩满清朝廷的情谊是要报的,但只能是削平龙谦之后了!

    袁世凯任命赵秉均实施京师以及天津的新闻管制,“之前那些不知轻重的报馆文人为了吸引无知百姓,专拿朝廷大计兜售,这回大战在即,决不能从报纸上泄露一丝一毫有关军事调动的计划,若有泄露。唯你赵秉均是问!”

    袁世凯也不顾良弼荫昌等满人权贵在场了,拍着桌子叫道,“这不仅是朝廷的危难,更是咱北洋的危难。之前陆军部的计划是好的,就照办吧。我将话说在头里。这一仗我亲自指挥,谁不成,咱们几十年的情分可就没了,大家伙的身家性命也就没了!”

    最终确定的计划并无出奇之处,袁世凯将全部四个镇大军集中于山东,决心以雷霆万钧之势攻破德州防线,直下济南。用最快的速度击破山东。他否决了之前的另一份备用计划,那份计划分东西两线出兵,除西线沿衡水——德州进攻外,东线沿静海、沧州、盐山攻击武定。

    这一天是8月2日。一份份十万火急的军令掷下去,直隶境内的北洋军迅速开动起来,一扫之前的磨蹭。展现出一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的杀气。

    战云立即密布于中国北方的上空,京师的百姓看见一队队的北洋军整队出城,知道大战将起了。

    8月2日晚,段永清借口老母生病,溜出了陆军部。雇了一辆人力车往莫里循大街而去。他已经获悉了北洋攻击山东的全部军事计划,这份已经下达部队不会再更改的计划必须及时传出去。

    但福来顺饭庄被查封了!一队北洋军正从酒庄里往外搬东西。段永清大惊失色,北京总站已经安全运作了好几年了,从来没有任何问题,在这最关键的时刻,竟然出事了!

    他很想上前问一问兵士们究竟,至少可以套出邢冬云邢老板是否被捕。如果他被捕,自己就暴露了,连带着将京师的情报站全部暴露!如果他亮出自己的身份,没有人会刁难他,但受过严格训练的他知道这样是危险的,如果,如果段永清断然掉头,命令车夫去大栅栏。

    段永清敲响了顺福祥皮货点的大门。

    “你是?”李云祥凝视着这个身穿军服一头大汗的军官。

    “请问,你是顺福祥的李老板吗?”

    “正是鄙人。不知军爷有何指教?”

    “进去说。”不由分说,段永清一把将李云祥推入大门,反手闭上了雕花铁门。

    “我们都是山东来的,不大喜欢裘皮。”段永清急促地说出暗号,“福来顺出事了,邢老板可能被抓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