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零后在六零-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肉家的自留地,那经常就会种些黄豆豌豆地瓜什么的,自留地里收获的东西那都是不用交给公里的,所以有的人家那对自留地的热情可是比对公里的地要热情多了。

    “而且,”肉肉又道,“闲着的地可不止有自留地啊,像是家里的院子,大队公社的院子,还有,路边上长着杂草的空地儿。”

    没错,肉肉既然决定要种地了,那就要见缝『插』针,尽最大程度的利用好全村的土地。

    而且她真是觊觎村大队公社的院子很久了!

    真是搞不懂当初老爷子圈那么大一块地盖那么大一个公社干啥!可是肉肉却可以利用这些土地。那圈起七间大瓦房的公社院子将近七亩地了,这简直就是明晃晃的肥肉,就等着肉肉咬上一口呢。

    “大队公社不行。”李爱国粗声道,“别的倒是可以考虑,这个地方那是绝对不行!”

    “为什么啊?”肉肉不解,又有些不服气道,“就那里闲着的地多,搁那儿闲着不是浪费嘛。而且爸你不是还嫌弃知青一直占着那里不挪窝吗,也正好让他们搬出去。”

    这不正好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儿嘛。

    而且她说那么多,主要就是为了大队公社的那七亩地,要是老爸这个生产队长不同意,那她说这一顿话不就白费了一半了嘛。

    前几天还嫌弃知青住了公社了好几年不挪窝呢,现在她给他出了个两全其美的主意,怎么就不同意了呢?!

    “『奶』『奶』,你倒是劝劝爸爸啊,”肉肉朝着胡老太撒娇,“我说的可都是真的,就村公社地里一年的出息,最起码也得好几百呢。”这年头一百块可不是小数目呢,没见连买拖拉机都得全村凑钱嘛。

    而且这要是挣了钱,那村里的日子不就更好过了嘛。

    这农村人,没有工业券,也没有侨汇券,要是连钱都没有,那还真是比城里人要低上一大头了。

    胡老太叹了口气,对着李爱国说道:“就听肉肉的,跟村里人把这事儿商量商量吧,也正好把村里的那些自留地都规整起来,免得有些人家的都荒废了。”

    “可是,”李爱国声音激动道,“那里以前可是。。”祭拜李家老祖宗的祠堂啊。。

    “没什么可是,”胡老太瞪着眼睛、蹙着眉头,语气坚决,“就说这事儿是我提的,抽空跟大伙说说。”这样老一辈的也就没多少激烈反对的了。

    还有,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提这个,不怕被人抓住把柄啊。

    再说了,这年头连炷香都没处买,过年连头都不磕了,谁还顾得上那处连祖宗牌位都没有的老旧的连影儿都没有了的祠堂啊。既然老头子都做主把祖宗牌位给埋了,就肯定有他的道理。

    这人啊,总是要先顾活着的。

    虽说这村里的人是不缺吃的,没有饿着肚子,可是这手头上也没啥大钱啊。这又是刚买了拖拉机,家家户户出了钱、手上紧缺的时候,能多挣点,这还不是好事儿啊。

    或者说,谁还不喜欢钱这东西啊。

    别看她不出门,可她也是知道四大件儿的。这东西有钱也难买,可是要她说啊,要是钱多了,那也不难买。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不愧是她的大孙女,就是机灵,这主意她以前咋就没想到呢?!她就喜欢有上进心的孩子!

    胡老太想到这里,脸上就『露』出了笑,“肉肉随她爷爷,脑瓜子是个活泛的,”又瞪了李爱国一眼,“不像你,是个蠢得。”要是有老头子一半的能耐,也不至于一上战场就被人送了几个qiang眼。

    胡老太的未尽之语李爱国莫名的接受到了,略显憨厚的『摸』了『摸』头,傻笑一声道:“这孩子确实跟爹挺像的。”都跟钻钱眼里似得,一个劲的就想着挣钱。

    听说老爷子没当兵前就敢跟土匪做生意、挣土匪的钱,当了兵之后更是不得了,花了大价钱把土匪给“买”下来了,直接得了个三等功,后来这些土匪有些还当上了大干部。总的来说,老爷子这桩无本的买卖干的可真是值啊!

    老爷子那人,就跟他们这些地里刨食儿的人不一样似的。用老话儿来说就是,猴精猴精的。

    他这小闺女从小就不哭不闹,干什么都一板一眼的,跟那过世的老爷子像了个十成十,也难怪老太太喜欢宠着。

    也不怪他不同意公社的事儿,主要是他这心里难受的紧。

    他已经是老李家的族长了啊!祠堂没了,要是连这地都没了的话,他怕啊,他怕将来下去了都没脸去见祖宗。

    他难道就不知道钱是个好东西吗?!

    可是这钱重要,可这祖宗,这老李的家的传承就不重要了吗,难道他们老李家上点年岁的东西就只能留下那也不能见人的族谱了吗?!

    他知道,知道的,早晚有一天啊,甚至连这公社可能都是要没了的,可是没想到的是竟然在他手里,在他闺女手里要彻底消失的。

    这地啊,一旦种下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就像这大队公社,一旦建起来了,那老李家的祠堂,就再也回不来了。

    他这一辈的还有人知道李家曾经还有个祠堂,到了下一辈,下下一辈,没人知道,也没人在意这个了吧。

    这到底是历史的更迭,还是时代的必然,李爱国也想不明白了。他只知道,小时候记忆中的飞檐灰瓦,再也见不到了。

    李爱国用手抹了一把脸,哎,竟然流泪了吗?!

    “妈,这事儿我知道了,改天,不,明天,我就通知大伙这件事儿。要是大家伙同意,咱们就一块都干吧!”一块都把这日子过好喽。

    总有一天,他要领着全村的人好好的、正正经经、风风光光的祭拜祖宗。他要让连城里的人都知道,他们李家庄过得那是啥好日子!

    肉肉不知道她已经激起了李爱国的斗志,毕竟现代生活过的人对祖宗祠堂什么的没有太大的概念,不知道这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所以即使哪怕是她知道那里曾经是李家的祠堂,可是她也可以毫不犹豫的为了挣钱而开垦了那里。

    不就是个公社大院吗,她不在那里种菜,难道要放着长草吗。浪费可要是要不得的,要知道她的计划可是以大量的土地为依托的,所以,一丁点儿地都不可以浪费!

    “那些知青攒的钱也差不多能盖间房子啦,”李爱国道,“大姑娘小伙子也到了该说亲的年纪了,该搬出来了。”他是绝对不容许成了亲的人在公社里安家的。

    当初为了怕影响村里人的生活,所以他没有像其他村的人那样,让知青住进村里人的家里,而是安排他们住进了公社。

    这样对村里人和知青都好,也算是两厢得意了。

    可是,他允许独身男女住进去,也允许拖拉机、菜和粮食住进去。可是要是一家子住进去,把公社当成自己家、自己的屋子,那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那可是公共财产,可不是谁家的!

第15章 突然() 
俗话说的好,这计划赶不上变化,肉肉今个儿就切身体会了一回。

    这才刚把自己琢磨了好几天的计划给说出来,又让家人给同意支持了,这镇上又出事儿了。

    这文化运动确实对他们农村地区没有大的波及,可是对镇上却是有一定的影响的。毕竟作为离城里较近的几个小镇之一,没道理飘香镇早早的就波及到了而他们这儿丁点动静都没有的。

    要说镇上的文化运动,可跟城里那轰轰烈烈的可是不一样。那群子红卫兵也没有啥领导啥的,就是一大群人聚在一起,一边大声念着红宝书一边游街。镇上的人都当个景儿看,又对他们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影响,也就都没有太在意。

    可就在这时,有一个人加入了。

    这人是谁呢……李家庄的袁洪米。

    前头说了,这李家庄基本上都是姓李的。为什么是“基本上”而不是“全部”呢,就是因为他们村里还有一户姓袁的人家。

    这户姓袁的人家当初是逃荒来到他们村的,胡老太见他们可怜,外边又一直在打仗死人啥的,一时动了那恻隐之心,就把他们接村里安顿下来了。

    这户人家当时当家的就是老袁头袁爱粮。这老袁头看起来那叫一个憨厚老实,尤其是人家那是真会做人,本来他是不叫这名的,后来那是看村里的名字都是按辈分排再取的,人家直接就自降辈分取了个“爱”字辈,和李爱国这个能当他儿子的小辈论起了平辈,又把他唯一的儿子袁爱米也跟着降了一辈。胡老太心里虽然不得劲被一个同岁数的人一口一个婶子婶子的叫着,可是也知道这家子人怕被他们给赶出去,也就默认了。

    于是,这袁家一家子就这么在李家庄住了下来,还被分了几亩荒地。只要开垦好了,至少也是不用饿肚子了。

    李家庄这地儿算得上是个风水宝地,或者说这整个镇的风水都不错。别看别的地方闹饥荒闹得都饿死人了,可是这地方地下水丰富,在那大旱的年头只要家里的人勤快些,多挑着水浇浇地,那收成虽说比不上丰收的年头,可是那也是能吃上干饭、填饱肚子的。

    老袁头被分到村后头的几亩荒地之后,那是实打实的领着一家子人下地干活,勤勤恳恳的,像个会过日子的,倒也规整出了好几亩的地。靠着周围乡亲的接济,那也比过逃荒的日子不是强多了。看他们家在村里安家后又生了一个孩子,也就知道他这日子过得好不错了,不然他哪还有这闲心跟媳『妇』生孩子啊。

    李家庄好啊,人都是那好的乡村就得有山有水的,他们这儿没山,只有水,可是这日子过的倒也挺红火的。再加上这鬼子也没道他们这儿来,『政府』名存实亡没有个收税的,除了接济那些出去参军的汉子,他们这儿还真是成了个世外桃源了。

    当然了,还得有个前提,那就是他们没有让那老袁头进村。

    老袁头进村=鬼子进村,这是村里人后来才的出来的结论。

    老袁头生动的给他们上了一课,课时的名字就叫做“农夫与蛇”。而老袁头就是那毒蛇。

    老袁头确实在村里过了两年安生的日子,可是也就这两年了。

    这两年他可是把这村里都给『摸』透了,别的不说,就这村里的人,男少女多。用脑子仔细想想,就能约莫出个门道来。

    大概也是看着这村里的日子过得好眼红吧,这老袁头也不知道用什么法子,竟然跟城里的宪兵队联系上了。

    那宪兵队是哈,那是不把老百姓当人看的鬼子。在他们眼里,没准儿他们就是一群待宰的畜生呢。这畜生竟然还学会存粮了,没准儿在什么地方还和皇军打仗呢。

    这能忍吗,绝对不能。

    所以,在老袁头住进村里满打满算的两个年头,鬼子就进村了。

    这鬼子既然已经得到了消息,即使是还没有证实,那也是宁卡错杀一千,也绝不会放过一个的。所以,不只是李家庄,整个小镇没有一户人家没有被搜查过。

    搜出来那白花花的粮食,那是一粒都没给他们留啊,连夜就用火车运到了省城,存了心是想让他们饿死呢。

    这个时候,胡老太也反应过来了,这是老袁头告密了。

    要不然这好好的鬼子不待在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