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兄,不是你的缘故,是我自己心意不明,大师兄,让我这些好好想一想,想清楚了再学剑法也不迟。”
“心意?”姜樊挠头:“大师兄这么的?”
晓冬点点头。
“唉,这个就有点不好办了。”姜樊皱起眉头:“师兄平时都很好话的,唯独一碰到这样的事情,就有点儿犯倔,连师傅都拿他这股子轴劲儿没辙。要换成旁的事,我还能给你出出主意,这个事我却不怎么能帮得上了。”
晓冬:“本来就该我自己想的事,要是旁人告诉我,那道理也变不成我自己的。”
姜樊陪他一起发愁:“唉,要是大师兄拿这话来问我,我也不知道该怎么答。为什么要习武练剑?因为我是师傅的徒弟啊,当然要将回流山传承下去。不过要到把门派发扬光大,那肯定不能指望我,师傅门下,我是最笨的那一个。大师兄是不用了,分高,又有悟性,我心里一千一万个服气。玲珑师姐敢作敢为,人也聪明,比我强多了。陈师弟也是个有心人,虽然平时话不多,总板着张脸,他也是不容易啊……”
姜樊一打开话匣子就滔滔不绝,听得晓冬都暂时忘了烦恼,好奇的问他:“陈师兄家里还有什么人啊?他来回流山有多久了?”
“快两年啦。”姜樊微微压低零声音,象是怕人听到一样:“他也是命苦啊。陈家其实很显赫,比咱们回流山那是要强多了也大得多了,陈师弟母亲过世了,父亲又续娶了一位新夫人,新夫人也带来了一个孩子,进门就改了名姓入了陈家的家谱。我听,虽然名义上那孩子是继母带来的,其实却是陈师弟同父所生,而且比陈师弟只一岁。”
这里面的复杂,晓冬要想一想才明白过来。
没想到陈师兄这样命苦啊。
“俗话,有了后娘就有后爹了,陈师弟他离家出来拜师也是逼不得已的。除了还姓陈,陈家他已经是回不去了。”
这么听来,陈师兄虽然有家有亲人,却和晓冬自己境遇一样了。
话题在陈敬之身上转了一圈儿又折回来,姜师兄恳切的对晓冬:“你来的时日虽然浅,可是连师傅在内,山上没人把你当成外人,你心里一时转不过来弯也别急,好歹还有我给你垫底呢。”
“咱们师兄弟几个里头,大师兄是不用了,他这人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是大师兄,山上山下的事情都打点的井井有条,是师傅倚重的大弟子,也是咱们得恭敬对待的大师兄。我猜啊,师兄他八成做梦的时候都在想怎么将回流山发扬广大重振声威。这种事儿我一想就觉得脑子里要打结了。至于玲珑师姐,她特别好强,好几年前就过,将来一定要做一个最强的剑客。陈师弟就不用了,他心里呀,憋着一股气儿呢。我才是最没有出息的那一个,学武的分也不怎么样。其实要是问我为什么握剑,将来想走什么路,我也迷糊着哪,一点儿不比你强。”
姜师兄的话让晓冬忍不住笑了。
姜师兄这是为了安慰他。其实在晓冬看,姜樊师兄这人身上好处很多,为人忠厚,待人特别好。
“要我心里有什么盼头儿,我就盼着大家都好好的,盼着师傅能比现更有名望,更受人敬重。盼着大师兄能在年轻一辈的剑客中拔得头筹,也盼着你和陈师弟都好好的……至于我自个儿,我没有多大本事,不过只要咱们师门、师傅能用得上,让我怎么样都校”
晓冬笑了:“三师兄还自己心志不坚?我看你比旁人都要坚忍不拔呢。”
同姜师兄了这么多话,对于自己的事情,晓冬有了一点模模糊糊的想法。但是太模糊了,消失的也太快了,没等她真的把这一点念头抓住,就彻底没了踪影。
送走了姜师兄,冬起身打开床头的箱子,从里面取出一柄用布紧紧缠起来的佩刀。
这是叔叔留下的刀。
晓冬慢慢的一层层将上面缠的布解开,等到完全解开之后,再缓缓将刀拔出鞘。
剑身明晃晃的,光泽明亮却又让人觉得十分柔和,一点也不扎眼。
叔叔他要是泉下有知,知道他现在这么窝囊,这么软弱没出息,一定会生气的吧?
不,也许他不会生气,而是象以前一样替他担忧。
他不愿意这样。
不愿意总成为别的负累。
叔叔以前就一直被他拖累,为着照顾他,甚至自己到死都没有成家。师傅也替他担忧,还有师兄师姐们。
晓冬转头看向窗外。
气一冷似一,北风也一阵紧过一阵,树叶都快要落光了,在地下铺了厚厚的色彩斑斓的一层。扫了又落,扫了又落,扫也扫不尽,索性就让它们这样叠着。脚踩上去的时候,枯黄发脆的叶子沙沙的响。
对于自己,对于将来,晓冬心里只有一个模糊的念头,要让他清楚的出来,他却做不到了。
好在大师兄也没有立时逼他就拿出个回答来,又有姜樊师兄在一旁敲边鼓帮腔。
“师弟这才多大?我象他这么大的时候脑筋更糊涂。人常,四十而不惑,师弟年纪还,慢慢教着,自然而然也就会明白了。”
晓冬的剑法改由大师兄亲自传授,这可真是从头教起了,不管是剑招还是步法,大师兄都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替晓冬示范矫正。
虽然大师兄和三师兄教的都是入门剑法,可是晓冬却渐渐觉得,剑法这种东西原来也是因人而异的。同一套剑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大师兄使出这套剑法看来如同行云流水一般,三师兄则不太一样,他一招一式都不含糊,感觉更浑厚凝重。这套剑法玲珑师姐也替晓冬示范过一回,她的一招一式都透着一股凌厉狠辣,叫旁边看着的人都觉得被这剑势逼的有点喘不过气来。
同一套剑法,却有这么多种不同的样子。
如果要晓冬自己的话,他的剑法终于不象之前那样错漏百出,被大师兄称为四不象了。
学艺是一回事,师兄弟几个人之间的感情却越发融洽了。三师兄恰好是这一日生辰,几个同门凑起来一起吃了一回长寿面,并且都有点生辰贺礼相赠。
大师兄的礼最重,取出来的是长长的一个剑匣,众人眼睛都直了。
大师兄笑着:“这个是师傅留书交待我,让我给三师弟的。师傅就怕下山之后一时赶不回来,就把三师弟的这次生辰给错过了。等过了年,师傅回来时大概就要正式传授你回流剑法了。”
大师兄自己也有礼物相赠,玲珑师姐送的礼物正巧了,是个剑穗。下头陈敬之和云晓冬两人都没有什么预备,各自站起来了几句长寿多福的吉利话。
姜樊激动得不但脸红,连眼睛也红了。他背过身去飞快的抹了下脸,其他几个人都装没看到,也没有一个去揭穿他的。
晓冬今裹的也厚,他是头一回经历回流山的冬,又不象大师兄他们功夫精深,不惧寒暑。才一入冬他就裹上棉袄了,再冷一些他就再多裹一件。到了腊月里他已经裹了大不同的三件棉袄了,远远看去象是一颗立起来会行走的大橄榄。
这会儿屋里头热,又吃了热汤热菜,他先把最外面一件大袄脱了,过了一会儿又脱了一件,现在就穿了一件贴身儿的夹袄,脸儿也热的红扑颇。
三师兄把剑匣郑重的收进屋里头又回来坐下:“师傅对我们真是恩重如山,就是不知道他老人家现在身在何处,几时才能回来。”
师傅当时走的很急,没等到大师兄回来就匆匆走了,到现在也迟迟未归。眼看着就快要过年了,难不成师傅这个年也要在外头过,竟赶不回来了不成?
第五章 同榻眠()
虽然很挂念师傅,但是大师兄他们却并不担忧,玲珑师姐还笑着:“兴许师傅又在哪里寻着好酒,一醉解千愁,把咱们都忘得干干净净了。”
这话其他人都明白,就是晓冬听不太懂。
姜樊剥好了一盘瓜子仁儿递给晓冬,笑着:“师傅这辈子没有旁的嗜好,就爱这杯中物。有一年他下山去,因为偶遇着有户人家有好酒,师傅就软磨硬缠的要买人家的酒,偏生人家不卖,师傅想了许多办法,后来就跟人下棋赌酒喝,一连两三个月都去,直到把人家家中藏酒喝得一干二净了才回来的。”
起这个玲珑也笑:“师傅是最不爱下棋的人,是太费脑子。往常有好友至交请他下棋,他从来不答应。可那回为了喝酒跟人下棋赌输赢,下的功夫可不是一般的大啊。酒究竟有多好喝咱们不得而知,从那以后师傅的棋艺倒是突飞猛涨,简直是一日千里。
“起酒我倒有点馋了,眼下这有肉有菜,可惜却没酒。大师兄,咱们开一坛酒吃吧?”
大师兄略微沉吟,还算痛快的应下了:“可以,今是三师弟生日,那就破例取些酒来。不过师弟年纪还,山上的酒又太烈,就不要给他了。”
晓冬头摇的象波浪鼓:“大师兄别看不起人啊。凭什么别人都有就不给我?我不服。再我年纪也不了,过去在家里我也吃过酒的。”
姜樊是最心软的一个,晓立这么一,他就跟着帮腔:“是啊师兄,今正赶着我生辰,大家都高兴,让师弟也跟着喝一杯吧,只要不喝多就行了。”
玲珑和陈敬之也帮着情,大师兄笑着:“行了行了,瞧你们这一个个多会护短,那就准他吃一杯,再多可就不行了。”
刚才晓冬提起过去,大师兄有些担心他想起过世的叔叔心情不好,不过看他脸上还尽是笑意,这才放下心事来。
姜师弟的也有道理,今难得大家高兴,师兄弟都聚在一块儿,让师弟他们尽兴喝一点儿酒也无妨。
“那我去取酒,你们且等着。”
师傅的酒放的可严实,也就是莫辰,换了其他人不一定就能顺顺当当给偷出来。
酒一开坛,浓浓的酒香味儿就飘出来。要是那酒量浅的,别喝了,光是闻一闻不定就能醉过去。
按这倒酒的活儿应该是年纪最的这个来干,可玲珑师姐抢着把坛子抱起来,笑着:“我来斟吧,你们只管坐着就校”
她抱着坛子依序给众人斟酒,晓冬尝了一口,一点儿也没觉得这酒难喝,大概是因为这是师傅师藏的好酒吧?晓冬以前尝过的那酒又苦又辣,抿上一口,那股辣味儿直冲鼻子,眼泪一下子就给激出来了。
可这酒不一样,香的很,喝下去只觉得从舌头到喉咙都热呼呼的很是舒服,不但不苦,晓冬甚至还觉得酒里有一股甘甜味。
“真好喝,怪不得师傅这么爱酒呢。”玲珑豪爽的一仰头就喝下去大半杯。
各人喝过了酒样子都不一样,大师兄眼睛显得更亮了,玲珑师姐嗓门儿比刚才又高了许多,姜师兄脸都红了,象搽了厚厚的胭脂一样。
至于晓冬自己?这儿没镜子他也看不见自己的模样,就是觉得全身轻飘飘的,心情也轻飘飘的,止不住的一直咯咯的傻笑个不停。
姜樊还笑话玲珑:“你可别一喝上了瘾,再到师傅的屋里去偷酒喝。师傅的酒可都是有数的,别咱们今偷偷喝了一坛子,就算只少那么的一瓶,师傅也肯定会发觉的。”
“发觉就发觉,师傅的剑法不用,肯定是要倾囊传授给大师兄的,这个我们肯定不会跟你抢,就算想抢也是抢不到的。这酒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