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继妻-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韩氏陪坐在一边,时不时插两句为常润之说好话,又玩笑道:“之前润之回门儿,老太太还不让润之伺候,说她是皇子妃了,得端端身份。今个儿润之回来,您又训上她了,多半是因为您孙女婿没在。”

    老太太横了小韩氏一眼,老神在在说:“孙女婿便是在,我也敢当着他面儿训润之。润之能听得进我的话就行。”

    常润之忙表态道:“老太太说什么,孙女儿都认真听着呢。”

    “你看。”

    老太太冲小韩氏点了点下颌,小韩氏道:“润之听话懂事,老太太您也不能否认我这个嫡母的功劳。”

    “是,你教得好。”老太太失笑,对常润之道:“你瞧瞧你母亲,多大年纪了,在我跟前还撒娇呢。”

    常润之笑道:“那是因为母亲把您当亲娘一般,老太太该骄傲才是。”

    老太太笑了笑,片刻后点头道:“也是,我这辈子,也没什么不舒心的事儿了。”

    老太太说了这话后,又不免开始忆从前。

    小韩氏和常润之都规规矩矩听着,没有半点不耐烦。

    后来还是小丫鬟来提醒老太太说,礼佛的时间到了,老太太方才停了话。

    小韩氏和常润之目送老太太去了小佛堂,小韩氏道:“润之去陪你姨娘说说话吧,晚上用了晚膳再回皇子府去可好?”

    常润之自然没有异议。

    岳氏一直在她院儿里等着常润之来,见到常润之立马露出欢喜的表情,拉着她说:“三姑娘可来了,姨娘等你好半天了。”

    “之前和太太去老太太院儿里说话了。”常润之笑着携了岳氏的手进屋,一边问道:“姨娘在做什么呢?”

    岳氏道:“闲着没事儿,打几个络子。”

    岳氏拿了针线框里的络子朝常润之身上比了比,摇摇头道:“这色配着显得老气了些。”

    她搁下手中的络子,问常润之道:“听侯爷和太太说,九皇子出门办差去了。这去,什么时候能回来啊?”

    常润之道:“最多不过半个月吧。”

    “那三姑娘没事儿,就常回侯府来瞧瞧。”岳氏笑道:“时不时的总能听到太太念叨三姑娘。”

    “那姨娘可也有念叨我啊?”常润之笑问。

    岳氏颔首道:“太太一提三姑娘,姨娘自然也想着三姑娘。”

    岳氏和常润之坐了下来,犹豫了下,岳氏还是悄声问常润之道:“盼夏和寻冬没有给三姑娘添麻烦吧?”

    常润之一想便明白岳氏真正想问的是什么,她笑了笑,也轻声回岳氏道:“姨娘放心吧,盼夏寻冬挺老实的,也不会往阿桐身边凑。即便她们真敢往阿桐身边凑,阿桐也不会搭理她们的。”

    岳氏松了口气,笑道:“三姑娘能拢住九皇子的心便好。”

    “夫妻之间,不谈拢心,只谈交心。”常润之笑笑,偏头靠在岳氏肩上:“姨娘不用为了这事儿提心吊胆的,退一万步说,哪怕将来阿桐生了别的心思,我也不会有什么不妥。他怎么对我,我便怎么对他。人跟人之间,本就是相互的,不是吗。”

    岳氏心疼地搂住女儿,良久才道:“姨娘就是怕你想不开毕竟,男人都是那么回事,要是哪一天九皇子移情别恋了,姨娘怕三姑娘接受不了”

    “不会。”常润之笑了笑:“男人要是变心,那是阻止不了的。我能做的,就是在他变心之后,守住自己的心我有分寸,姨娘安心便是。”

    岳氏这才点了点头,又想起一事来,说:“大奶奶估摸着日子要临盆了,三姑娘若是没事,等大奶奶生下孩子,多回来抱抱。”

    民间都有多抱孩子容易怀上身孕的说法,岳氏的这个建议自然也是奔着想让常润之早些怀孕去的。

    常润之也不推拒,道:“大嫂生了孩子,我当然得回来瞧瞧我侄儿。等大嫂坐完月子,侯府里又要操持二弟三弟的婚事了。倒真是喜事儿不间断。”

    岳氏和常润之都笑了起来。。。。

第一百四十九章 忧虑() 
常润之开始了在侯府和皇子府来回晃悠的日子。>

    她这个皇子妃当得很惬意,刘桐作为一个不受宠的皇子,少有什么人来巴结,哪怕现在他跟着瑞王做事,名声地位上有所提高,也没有什么人来上门拜访——常润之想,可能是因为九皇子府的位置比较偏吧。

    所以常润之倒是不用去应酬那些个官太太,她当然乐得轻松。

    另外,皇子府后院也是干干净净,没有什么糟心事的,这更让常润之每日的日子过得舒心。

    对于她时常回娘家的举动,小韩氏是没有半点儿意见的。

    “九皇子不在府里,你待在皇子府也无聊,倒不如回来陪老太太说话。”小韩氏笑眯眯地看着常润之,道:“沁之跟着承学去任上,也有两年没见着她面了;沐之呢,虽然嫁得近,往常她也时常回来瞧瞧,如今瑞王事多,她也跟着忙了起来,这半年多来倒是少有见着她人了。”

    常润之听得出来小韩氏语气中犹带的一丁点儿埋怨,轻声道:“大姐姐虽然少有回来,可却是想着太太和老太太的。我与大姐姐见面的时候也不多,可每次都能听她提起家里人。等大姐姐得了空,一定会回府里来的,太太安心等着便是。”

    小韩氏遂叹了一声,又有些犯嘀咕:“瑞王如今隐隐成了圣上跟前得用的人,沐之这王妃当得,也不知道得不得劲……保不准哪天有人往王府里塞些女人……”

    常润之扶着小韩氏走着,听小韩氏轻声对她说:“往年不见圣上起用瑞王,你大姐姐日子还过得舒心。如今瑞王在圣上跟前的地位高了起来,那些个有花花肠子的,想必心思也开始活泛了。送女人笼络关系这种手段,一直都是很有效的,就连你父亲曾经也收到过这样的女子,好在老太太让转送出去了,倒也没在府里激起什么水花。”

    小韩氏低叹一声:“说到底,瑞王府后院里的人也实在是不多……”

    瑞王除了常沐之这个王妃以外,只有三个侍妾,其中一个还是常沐之的陪嫁丫鬟。

    比起元武帝和太子,甚至是祁王等兄弟,瑞王这后院都显得太单调了些。

    也难怪小韩氏嘀咕起这事儿。

    “男人要是一直就那个身份地位,只那么点儿银子,可能生不出什么想法来。可一旦有了更多的钱权,想法多多少少也会变的。”小韩氏忧虑道:“瑞王瞧着倒不是个好美色的,和你大姐姐成亲这些年也一直恩恩爱爱。就是不知道将来如何……”

    谈及瑞王和瑞王妃的将来,常润之总觉得不好多说。

    小韩氏忧虑瑞王府,常润之何尝不忧虑?只不过小韩氏忧虑的是常沐之作为一个女人和妻子的将来,而常润之忧虑的,却是瑞王作为皇帝的儿子、正经的王爷的将来。

    也许她们忧虑的不是一件事情,但殊途同归,瑞王的将来,不也代表着常沐之的将来吗?

    常润之沉默了片刻,方才笑着对小韩氏道:“太太才说大姐姐守在瑞王府,都不怎么回侯府来看看,这会儿又担心起大姐姐未来的事儿了……大姐姐守在瑞王府,何尝不是守着瑞王?瑞王性情宽仁,与大姐姐一向恩爱,大姐姐替他操持后院、与各位官夫人应酬,足足是个贤妻。依我看,瑞王只有更爱重大姐姐的份儿,太太这忧虑呀,可以放下了。”

    小韩氏听着她说的话便笑了起来:“什么事儿到了你嘴里边,那都是好事儿。”

    常润之笑道:“太太就是忧思太重,把事情往好方面想多好啊。”

    “那倒是。”小韩氏点点头,又对常润之道:“到底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沐之更是皇家媳妇儿……她不回侯府来,我也不好时常上瑞王府去找她,免得让人说闲话。你如今也出嫁了,和沐之既是姐妹,也是妯娌,再者瑞王和九皇子向来亲厚,你若是没事,也替我往瑞王府多跑跑。”

    常润之明白小韩氏的意思,点点头笑着答应下来。

    可怜天下父母心,即便儿女已经长大成人,做父母的仍旧有操不完的心。

    好在侯府大奶奶赵青瑶临盆,转移了小韩氏的注意力。

    赵青瑶生产的日子本就在这几天,接到消息时常润之正在老太太院儿里陪着老太太。

    老太太正在诵经,常润之则在一边儿坐着抄经。

    抄佛经这事儿,还是常润之上次被老太太从庄子上急召回来后,自觉领罚抄佛经后喜欢上的一种打时间的项目。

    之前接到圣旨赐婚,常润之去了庄子上,刘桐却追了过来,和常润之在庄子上独处了两日。刘桐走后,常润之便被老太太召回了府里,还训斥了她一番。

    常润之是个无神论者,并不很相信佛祖、神明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虽然她本身死而重生的经历有些神奇,但还不至于让她就笃信宗教。

    所以对于大魏人所信奉的佛教也好,对于西域那边盛行的祆教也好,常润之都保持着尊重宗教、尊重信奉宗教的人的原则。至于她自己,她只信人定胜天。

    但不管怎么说,抄佛经一可以平心静气,二可以练字,三可以打时间,常润之倒是不排斥。

    赵青瑶开始阵痛的消息传来,常润之便搁下了笔,去看老太太。

    来禀报的丫鬟道:“太太已经去大爷院儿里了,让奴婢来同老太太和三姑奶奶说一声。那边儿正是乱的时候,太太让老太太就别过去了。太太说,等大奶奶生了,太太再亲自来给老太太报喜。”

    老太太原本闭着眼睛捻着佛珠,这会儿早已睁了眼,对那丫鬟点点头道:“回去告诉你们太太,就说我知道了。让她好好安排着,这可是咱们侯府第四代头一个孩子,务必要精心些。”

    丫鬟应声走了,老太太作势要从蒲团上站起来,常润之忙过去扶她。

    老太太瞧着表面上很平静,但从她时常瞄向门口和时不时就站起身来走上两圈的表现来看,老太太内心里其实也是激动兴奋的。(。)

第一百五十章 祖父() 
女人生孩子总需要常润之想着,到天黑赵青瑶那边儿还仍旧阵痛着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但看着老太太一副要等着常鹏那边院儿里来消息的架势,常润之犹豫了下,还是没有开口说什么,只是陪着老太太等着。

    倒是老太太等了会儿,许是心绪平复稳定了些,见常润之乖乖在一边儿坐着,不由道:“你回皇子府去吧,这边儿怕是要等到明个儿才有消息呢。”

    常润之笑着摇摇头道:“天色还早呢,孙女儿陪老太太等着。”

    老太太见她没有勉强的意思,倒也不多劝,只道:“让人看着点儿漏刻,别误了回去的时辰。”

    常润之应了声是,回去继续抄她的佛经。

    老太太这会儿也没心思诵经,索性走到常润之面前,看着她抄经,时不时点下她书写上的问题。

    说着说着,老太太就不由说起了早已去世的老侯爷。

    “你祖父是个跳脱之人,少时便喜欢四处游玩,访名山大川,交天下朋友。”老太太轻声道:“因为走的地方多,见识的东西也多,所以即便他并不满腹经纶,却胜在阅历丰富,洞察世情。后来他承了安远侯的爵位,却是被这个爵位束缚在了京城这四四方方的宅子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