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您过奖了。”
常润之勾了勾唇。
这姑娘倒也不肯吃亏,把事儿往“孝”这个字上引,旁人说不得她半句错。
秦夫人对秦且雎的表现显然比较满意,笑着道:“太妃和王妃见谅,且雎自小便没了爹娘,我们府里就她一个孩子,她对老身依赖多多,她舍不得老身,老身也是舍不得她的。”
常润之理解地点点头。
赏梅会进展到后面,哪怕是人精儿似的内宅夫人们都没有看出来荣郡王妃有特别喜欢哪位姑娘。
送她们走时,荣郡王妃更是没有对任何一位夫人隐晦暗示过一句两句的。
大家心里有些明白,荣郡王长子她们或许是肖想不了了,但这也并没有什么关系,今日看来,荣郡王妃倒也不是不好亲近的。这条线,还是可以再继续发展发展的嘛。
秦家祖孙坐在马车里,秦夫人叹了口气。
“且雎啊,你怎么就同王妃老实说了,自己每日看账巡视铺子啊当家夫人,多是不愿意儿媳太过强势的。”
秦且雎给秦夫人抻了下狐裘被子,盖住她的腿,一边道:“难道孙女儿要同王妃撒谎吗?王妃若是真看孙女儿合适,必然也是要去打听的。孙女儿瞒也只能瞒一时,这又何必呢。”
秦夫人有些可惜:“你什么都好,就是命不好,受你爹的连累了。难得荣郡王府肯给咱们家下帖子,若是你能得了荣郡王妃的青眼该有多好”
秦且雎低笑道:“祖母,这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事,何必担忧太多?”
“你自小便有主意可你婚事亦是件迫在眉睫的事儿,我怎么能不担忧?”秦夫人忧虑道:“你挑剔的名声已经传开了,更是不好找婆家。”
“那孙女儿就不嫁人了。早前就说了,孙女儿招个赘,继续在家中照顾祖父祖母。可惜秦氏族人不同意,这个计划被他们给破坏了,硬生生安了个嗣子过来。”秦且雎叹道:“但即便如此,宁缺毋滥,我的婚事,他们也休想做我的主。”。
第三百六十二章 别怂()
常润之对秦且雎的考察并没有停止,一些关于秦且雎的详细资料,仍旧有人暗中搜罗给她。
这姑娘手段光明,哪怕是与人争斗,也有理有据并不落人把柄,倒让常润之十分欣赏。
私底下她与刘桐这般说:“阳阳不愧是我儿子,眼光独到,很好,很好。”
刘桐暗笑她道:“这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儿,到时候万一人秦姑娘旁嫁了呢?”
“胡说八道,还有比我们家阳阳更好的人选吗?秦姑娘不嫁给阳阳嫁给别人,那她定然是瞎了眼了。”
常润之维护起儿子来倒也蛮不讲理的,刘桐笑了笑,也没有再说旁的,只哄她道:“是是是,你就等着儿子娶儿媳妇儿回来孝顺你吧。”
常润之满意地哼了一声,开始与魏紫商量起了聘礼之事。
至于刘桐,则去寻了儿子“谈心”。
刘景阳这几日正有些苦恼,他想接近秦且雎,却实在找不着更多更好的借口,又怕自己贸贸然亲近会吓到对方,让对方误认为他是个登徒子。
前几日自己娘亲在府里办赏梅会他也是知道的,秦姑娘也去了,也很高兴。可此事后他与秦姑娘也见过一面,秦姑娘压根儿就没有提及过这档子事儿。
这倒让刘景阳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他私心里还以为,依秦姑娘的聪慧,多半应该是知道他娘亲给秦府派帖子邀他们参加赏梅会的目的。可看秦姑娘的表现,她似乎没将此事放在心上?
还是娘亲那日说了什么,让秦姑娘误会了?
刘景阳在书房里冥思苦想着。
“阳阳。”冷不丁的,悄然进来的刘桐拍了下儿子的肩。
刘景阳吓了一跳,回过头去见是他亲爹,顿时苦恼地叹气:“爹,都说了不要叫阳阳了。”
“你小子,放肆,爹娘爱怎么唤你便怎么唤你,你还嫌弃?”刘桐冷哼了声,盘腿坐了下来,问他道:“你最近瞧着心不在焉的,是为何事?”
刘景阳不好意思说自己“为情所困”,只能打哈哈说无事。
刘桐斜睨他一眼,不无得意道:“我可知道你为何事追求人女孩儿,摸不着门路吧。”
刘景阳顿时诧异地看向他:“爹你怎么知道?”
“我是你爹,我怎么会不知道?”刘桐故做一副高深模样:“我还道你小子有多大本事,竟然连个小丫头都搞不定,真是出府后别说是我儿子,我嫌丢人。”
刘景阳忙讨好道:“爹最厉害了,儿子没经验呀!要不爹你给儿子出出主意支支招?”
刘桐顿时扬了扬下巴:“你这可是找对人了,想当年,你爹我能娶你娘,那也是花了一番功夫的。”
刘景阳顿时正襟危坐,洗耳恭听起来。
刘桐抚了抚下巴上的短须,回忆了好一会儿,方才道:“你是男人,和女子是不一样的,咱们大魏风气开放,但相比于男子,女子总还是骄矜持重的,你不把话说明白,人家女孩子是一定不会同你打开天窗说亮话,因为她们怕会错了意。所以,如果你觉得合适,还是早早把话挑明了的好,以免和人错过。”
刘景阳顿时脸烧红。
他终究还是个十七岁的男孩儿,从未曾和爱慕之人表白过,一联想到那个场景,刘景阳就感觉浑身血液沸腾。
刘桐意味深长地看着他:“我的儿子,可不能怂。用你姚叔叔的话来说就是,不要怂,就是干。”
刘景阳顿时蹙起眉头:“姚叔叔这话说得也太粗俗了”
“粗俗又怎么了?能有用就行。”刘桐立起身,拍了拍儿子的肩:“我的儿子,可不要做个懦夫。爹等你的好消息。”
刘景阳深吸一口气,重重地点了点头。
过后几天,刘景阳一直在酝酿情绪,也在寻一个好机会,打算约了秦姑娘出来,“一诉衷肠”。
可这大冷天儿下,又哪有什么合适的理由找人出来呢?
刘景阳愁得头发都掉了几根,烦恼的样子连陶陶都看出来了。
“大哥你怎么了?脸皱得像个小老头了。”陶陶好奇问道。
刘景阳答了句没怎么,抬头看向陶陶,眼睛里却顿时发了光。
“陶陶啊”刘景阳抿了抿唇,笑问她道:“你想出去玩吗?”眼睛里带着鼓励。
陶陶却摇头回答他道:“不想啊。”
“为、为什么?”刘景阳讶异道。
“因为府里也很好玩啊。”陶陶掰着手指头数道:“我最近在和粉蕊学剪窗花,下雪了和绿萼堆雪娃娃,平时没事,还要练字描红的,我也很忙的。”
陶陶眨眨眼睛:“大哥你是要带我出去玩吗?”
刘景阳干笑着点点头。
“哦”陶陶勉为其难道:“难得大哥那么好,那我和你出去玩吧。”
陶陶一副“我满足你”的表情,直让刘景阳哭笑不得。
但最终,他还是带着陶陶出府去了,打算把妹妹哄好了,把她作为借口,约秦且雎出来。
刘景阳一直做得很好,可到底在去秦府的路上,支吾着说找个大姐姐来照顾她时,让自家妹子看出了端倪。
“大哥,你要带我去哪儿?”陶陶瞪着一双大眼睛看着他:“找哪位大姐姐?你喜欢的那位大姐姐吗?”
刘景阳尴尬地摸摸鼻子:“待会儿你、你在大姐姐跟前别说话”
“哦。”陶陶点点头,捂住嘴道:“我保证不说话。”
但她还是好奇:“大哥你把大姐姐叫出来想干什么?”
刘景阳长吐了口气:“你不是不说话吗?”
“你是让我在大姐姐跟前不说话,可现在大姐姐不在呀。”陶陶一脸天真看向他。
刘景阳:“”
就这样,一路总算是到了秦府。
这会儿刘景阳已经有些后悔到寻秦且雎了,他万万没想到自家妹子在某些时候,真是率直得可怕。
刘景阳站在门前没有进一步动作,门房干看着,见他一身衣饰华贵,气度不凡,也不敢上前来询问。
陶陶看不过眼,走上前去道:“你好,我大哥要见大姐姐。”
“你大哥大姐姐?”门房愣愣地问道。
刘景阳没来得及拦她,只能牵了她回来,深深觉得今日不是个表白佳日,他该另外寻个黄道吉日再来,便打算打道回府。
哪知陶陶忽然道:“我记起来了,我听娘亲说过,大姐姐叫秦且唔”
刘景阳慌忙捂住她的嘴,眼睛却直直看愣了。
秦且雎身上披了氅衣,正从侧门边儿走出来,见到刘景阳兄妹,也是一副讶异的表情。。
第三百六十三章 禁断()
泰昌十一年秋,荣郡王长子大婚,娶的是曾经参与过三王之乱的秦璋之女、中书舍人秦佩和的孙女儿。
很多人都说秦家走了大运,家族里出了个乱臣贼子,其女却还能被皇室宗亲挑中,被八抬大轿抬进门,做了个上了皇家玉牒的宗妇。
没错,是宗妇,荣郡王长子成亲当日,泰昌帝下诏,御封荣郡王长子为荣郡王世子,允诺荣郡王爵位世袭罔替。
刚过门的媳妇儿秦且雎,也一跃而成了世子妃。
婚宴过后,众人私下议论都说,荣郡王府十余年荣宠不衰,如今又得了个世袭罔替的爵位,今后不论如何,荣郡王这一支只要安分,便可沿袭世世代代。当今皇上对荣郡王的恩宠,不可谓不深。
但也有人嘀咕,说为何荣郡王这般得圣心,陛下至今还是没有将之提到亲王之位呢?
有那看得分明的便反呛道:“旁的封了亲王的,有几个能得到陛下如此宠信?更何况,陛下登基至今,从未有明确提出世袭罔替四字的,明眼人都瞧得出来,陛下不乐意贵族世家权势太大,所以一直致力于削权平权。能让陛下如此对待,荣郡王可说是咱们大魏当今第一人了。”
立刻便有人开始分析泰昌帝与荣郡王之间的兄弟之情,从先帝仍在时盘点起,到后来泰昌帝远走燕北,荣郡王被禁于中官胡同,到泰昌帝归来,荣郡王得以出幽禁所一桩桩一件件的,众人联想力丰富地将所有有关于二人的事情联系到一起,说这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兄弟情。
当然,后世文学中,有人提及这段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君臣兄弟之情,有些脑洞大开的人以此写文,将之升华为了“爱情”。
这些颇具想象力的作者们提出,泰昌帝与武荣亲王之间的禁断之恋其实在历史上也有具体的佐证。
比如,泰昌帝一直未封荣郡王为亲王,乃是担心将弟弟捧得过高,而引得旁人对之不喜。而泰昌帝驾崩之前,御封其弟荣郡王为荣亲王,令其享一世尊荣,允荣亲王逝世后葬在帝陵旁侧,则是为了要让其弟安睡君王旁侧。
又比如,荣亲王高寿寿终之后,身为侄子的誉安帝取出泰昌帝仍在世时就为荣亲王取的谥号,乃是一个“武”字,正好与泰昌帝的“文”谥相得益彰。
还比如,泰昌帝是史上有名的“不近女色”的好皇帝,其儿女数量相对于其在位时长,简直不协调得令人发指而荣亲王虽娶过两门亲,但头一门亲史书上讳莫如深,没有对其更详细的记载,而后一门亲,荣亲王至死便只有那一妻。后世人评说,荣亲王乃是历史上有名的痴情人,但在某些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