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继妻-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润之笑了笑,微微低头。

    旁边的刘景隆咧着嘴,他虽然可能听不懂台上的人在说什么,但不妨碍他觉得人多惹热闹、好玩,这会儿也是笑眯了眼。

    常沐之拿着节目单子,看了看道:“这上面的节目还挺多的,歌舞,演唱,小品,魔术,杂技……”

    她微微蹙眉,问常润之道:“小品和魔术是什么?”

    常润之便道:“小品就和大姐姐平常看戏班子唱戏一样,不过这个不会咿咿呀呀的,就和方才大姐姐看的相声一样,更简洁简短些,就是演一个小故事。魔术呢,就是变戏法。”

    常沐之恍然,来了精神:“那相声好看,小品就更得好好看看了。”

    常沐之兴趣浓厚,常润之却有些兴致缺缺了。

    因为,姚澄西所作的那些相声小品,其中的很多段子,其实她都是知道的。只不过姚澄西将之融入进了现在的这个时代,让看客们更能感受得到而已。

    整场表演完毕,总共花了不到两个时辰。

    这当中,静岚也登了场,唱了一颇有风味,朗朗上口的小调。

    最后用一个大舞蹈结束了整场表演。

    班主上场,再次对众人表达了感谢。

    “西行社每隔一日,演出一场,节目单则一月一换,也就是说,下个月,西行社的节目就和今日诸位所看的,完全不同了。”

    班主乐呵呵地对台下鞠了一躬:“今日不收取任何费用,明日开始预售后日门票,按设座档次定入场费用。希望大家回去后,能在街坊邻里之间,替我们西行社宣传一二。老夫感激不尽。也希望下个月,还能看到诸位光临。再次谢过诸位的到来。”

    所有演出了的人都登了台,在班主的示意下,集体对台下鞠了一躬。

    幕布拉上,再无声响。

    半晌后,台下的观众们出阵阵掌声。

    常润之听着他们议论纷纷。

    “这西行社很不错啊,那个什么魔术的,就是变戏法,多神奇啊!”

    “是啊是啊,不过那节目让人瞧着提心吊胆的,总怕表演的人出差错。相比之下我更喜欢那个小品,最后可哭得我稀里哗啦的。”

    “西行社的这些个表演,从来没看过,不单好看不说,看完了,还能让人有所深思。”

    “诶你说,中间那个相声,说什么‘纨绔逛青楼,儿孙愁又愁’的,是不是在说那些权贵?”

    ……

    常沐之扶着自家妹妹离开了西行社,回去的路上仍在对这一天看到的表演津津乐道。

    “回去之后定要告诉王爷,让他也来看看,放松放松。”常沐之笑道:“今儿整个下晌,我脸上的笑就没停过。”

    常沐之看向常润之:“下个月就要换新的,到时候我们再早早来这边儿,饱个眼福。”

    常润之颔。

    常沐之将她送回了皇子府,方才改道回瑞王府。

    当晚刘桐回来,便笑问常润之西行社的表演如何。

    常润之自然说好,状似不经意道:“我倒是说能想些别的表演的形式,倒是没想到弄了这么多新颖的。子经大哥的鬼点子这算是有了用武之地了吗?”

    刘桐顿时便笑着点头道:“可不是吗?自他回来后,戏班子那头的事情,我就都交给他了,现在看来,这步棋倒是没错。”

    刘桐喝了口茶:“听说今日来看了的人都很满意,虽然今日没有银两入账,但想必今后,西行社的收入是不愁的。”

    常润之颔:“能赚钱就行了。”

    刘桐瞧着也颇为高兴。

    随着时间的流逝,西行社的名声已经在平民百姓之间远播开了,就连一些达官显贵,听了那么一耳朵,以为西行社就是个普通戏班子,也打算请西行社入府唱戏。

    结果一打听才知,西行社不入府唱戏,只在自己台班子所在之地演出。

    有那气不过的,要强拉西行社的人入府,被姚澄西给打了出去。

    京中便又有传闻,说纨绔子弟姚澄西自甘堕落到了在戏班子中谋生。

    姚澄西浑然不介意,当着众人的面说,西行社是他的心血,谁要是对西行社动了歪心思,小心他和人鱼死网破,解散整个西行社。

    老百姓们当然不愿意,对这些“强买强卖”的权贵人家颇为不满。

    春闱结束后,西行社引起了刚从考监出来的学子们的注意。

    这些学子成群结队地去了西行社,带着挑剔的眼光观看了一整场演出。

    有的学子生性保守,斥西行社的表演流于世俗,哗众取宠,有辱斯文,难登大雅之堂。

    有的学子则十分喜欢这种直白简单的表演形式,盛赞其辞简理博,大乐必易,与民同乐。

    有的学子观看演出后,兴之所至,还留下那么几句段子、几篇诗作,为西行社提供了创作素材。

    姚澄西很喜欢这些学子的到来,甚至给出身寒门的士子降低了入场费。

    西行社在整个京中,声名鹊起。

    民间小打小闹的事,到底影响不了朝堂。

    紧随着春闱,朝廷便出了诏令。

    元武帝正式削爵安国公府和文远侯府,一应事宜,由瑞王处理。

    两府削爵后,开国时的四公七侯便只剩二公二侯了。

    春闱还未放榜,整个京中的气氛,便开始凝重了。(。)

第二百一十二章 祸水() 
元武帝要削爵,瑞王等人都不觉得意外。

    刘桐回府后也对常润之说,这是无可避免的事情。

    常润之虽然觉得在春闱放榜的这个时间点削爵,有些微妙,倒也不会想得太多。

    只不过由瑞王负责此事,总让人有些叹气。

    费力不讨好的事儿,又落到瑞王身上了。

    刘桐对此倒是没什么抱怨,勤勤恳恳地跟在瑞王身边做事。

    削爵之事,并非颁下圣旨就算了事。

    礼部那边要核查两府符合爵位规制的东西,比如国公府、侯府的门匾等御赐之物,将之撤回。而瑞王,一来要应付两府中人对他的各种询问,二来,也要配合礼部,免得核查工作有所疏漏。

    安国公府和安远侯府乃亲家,从安远侯府那儿得过提醒,因此对此事也早有准备。瑞王和礼部之人上门时,客客气气地招呼了人,积极配合着,花费了不过数日,没有同对方红过脸,便将一应事情处置清楚。

    而到了文远侯府那儿,事情便有些棘手了。

    文远侯府的当家人倒是没有什么话好说,可他的儿孙中有不少纨绔,家中媳妇也不看场合,在礼部清查侯府内院时,这儿不让查,那儿不让看,防礼部和瑞王就像防贼似的。

    礼部的人作何感想倒两说,瑞王倒是没有不耐烦,妇人不让查,他便和人磨。

    等到春闱放榜了,殿试的名单都下来了,文远侯府削爵之事,还仍旧卡在当中,没能办完。

    元武帝对此甚为不悦。

    这日早朝,元武帝便当朝问起了此事。

    礼部之人办事不力,打的也是礼王的脸。

    礼王上前先认了个错,然后才徐徐道:“此事父皇交由瑞王处理,一应事宜,想必其中细节,还是瑞王知之更详尽一些。”

    元武帝便看向瑞王。

    瑞王站了出来,撩袍下跪拱手道:“是儿臣失职,请父皇责罚。”

    礼王眼睛微微一眯。

    祁王也往瑞王的方向看了一眼。

    文远侯府为难瑞王,不配合瑞王办事的事,京城中人人皆有耳闻,元武帝想必也是知道的。

    可这时候,明摆着是告状的好机会,瑞王却自认错处,半句不言?

    为什么?

    心中疑惑的人不在少数,刘桐也是其中之一。

    但他稳稳地垂站着,在瑞王没有下一步动作之前,他也跟着不言不动。

    元武帝的视线扫过阶下的儿子们,目光落在太子面上时,微微顿了下。

    半晌后,他方才在御座上平淡地道:“殿试在即,责罚你之事,留待殿试之后再说。瑞王。”

    “儿臣在。”

    “朕命你,须在殿试之前,将剩余诸事,一应理清、处置妥当。”

    “儿臣遵旨。”

    瑞王平平静静地领了旨,方才站起身退到了一边。

    元武帝也将此事放到一边不提,开始令众臣工奏事。

    脸色微微有些阴沉的太子冲臣子中某个方向使了个眼色,便有人出列禀奏道:“陛下,微臣有奏。”

    “言来。”

    “微臣弹劾京兆尹冯柯,监管不力,治下不严,能力不及。妓楼杀人案至今未破,非但令百姓惶恐,更辱及瑞王声誉,使皇室蒙羞。”

    刘桐的目光顿时射向说话之人。

    元武帝微微抬眉:“哦?”

    妓楼杀人案生已有段时间了,案子一直未破,的确不该。但据此弹劾京兆尹,却难免有些牵强。

    真要因为此事而寻人的“错处”,恐怕不单单是京兆尹的责任。

    朝上之人谁听不出来,此人这个弹劾,醉翁之意不在酒。

    最后一句“辱及瑞王声誉,使皇室蒙羞”,才是他的目的所在。

    祁王顿时出声,好笑道:“区区一个杀人案,如何与皇室相关?”

    祁王明知故问,那人倒也配合:“京兆尹冯柯自妓楼杀人案案后,便屡屡拜访瑞王府。据闻,案当日,瑞王也在妓楼之中。实在是……”

    那人叹了一声,拱手向瑞王道:“下臣素闻瑞王办差谨慎,断案果断。京兆尹无能,竟让这案子将瑞王牵涉进其中。为洗自身清白,此案,或许要仰赖瑞王查清才是。”

    大殿上无人应话。

    瑞王神情淡淡,眉头微微皱起,似是在思索。

    刘桐双拳紧握,看向瑞王。

    这人的逻辑其实有问题。

    查案之事,当地衙门查不了,还有刑部、大理寺,再怎么样,也轮不着瑞王去查。

    瑞王作为目击者,被牵涉进其中不假,可说什么“为洗自身清白”,要瑞王去查案子,难免有些令人笑。

    可话又说回来,妓楼杀人案展到现在,已是毫无头绪的一桩悬案,能查出真相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这样的案子,落在任何人手里,那都是一个烫手山芋。

    让瑞王查此案,无非两个结果,查得清楚和查不清楚。

    查得清楚,流言也可散布,说他为证清白胡查,随便拉了个替罪羔羊;

    查不清楚呢,瑞王怕是更说不清楚他在此案中的作用,说不得还要往瑞王头上安一个“无能”的帽子。

    脑子清楚的人都想得明白的事,元武帝自然也门儿清。

    他隐晦地看了一眼太子,双腿叉开坐在御座上,眉眼沉沉地看着阶下。

    提议之人腆着脸再逼问了一句:“瑞王以为如何?”

    瑞王抬起头对他笑笑。

    “本王既然也牵涉进此案,如何能做主此案查案之事?当然,若是圣上认为,本王有此能耐查清案情,本王倒也不会推脱。”

    瑞王看向御座上:“一切听从父皇安排。”

    太子的心顿时一紧,揉捏腰间玉带的动作频繁,揭露着他的紧张。

    祁王和礼王对视一眼,又立马移开。

    岑王抱着双臂,微微斜站着,双目惺忪。

    大殿之上众人都在等着元武帝的答复。

    刘桐握紧拳头,眼睛也直直地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