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王驯养记-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拒人于外的模样,再一想到小宿主的性格,只觉得路漫漫远兮。

    好在因它的缘故宿主会对任务目标有着天然的好感,系统思来想去决定顺势而为,在这几年中暂时少插手,先看进展会如何。

    两人的第二次见面,对话加起来也没超过十句。幼宁小睡了一个多时辰,醒来后燕归正在听课,丁嬷嬷便带着她去宫中四处转了一圈才回了坤和宫。

    太后刚沐浴换了身常服,正在批阅奏折。她本是不愿将这些事尽数揽来的,起初还让周帝一起,但周帝自挑明后就彻底将政事全权交给了太后,每日只顾享乐、流连后宫。

    几个臣子被气得直哆嗦,不知情者还以为是太后让周帝如此,可周帝没什么本事,太后又确实是掌朝的好料,便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百无聊赖地看着折子上这些人几十年未改的连串废话,太后嗤笑一声,等看到幼宁的身影才缓和下脸色招手,“幼幼,过来。”

    幼宁乖觉跑到案前,“太后娘娘。”

    清甜的声音让太后露出微笑,将人抱上椅,“幼幼可识字?”

    “哥哥教过我。”小姑娘说完有些不好意思接道,“但认识的不多。”

    “已经很了不得了。”太后将一本折子放到她手上,往后一趟鼓励道,“哀家看累了,幼幼帮忙读给哀家听,遇着不认识的字儿便问。”

    幼宁哪明白手上是寻常人碰不得的奏折,太后如此说,她便乖乖应了。

    太后累了一日,纯粹就是想听小姑娘的声音放松会儿,磕磕巴巴的童声在她看来可比奏折有意思多了。

    等到了戌时,幼宁洗漱安寝,太后才召来丁嬷嬷,“今日如何?”

    丁李两位嬷嬷最懂太后心思,那些朝臣都知道要在十几个皇子中押宝,太后怎么会任母族在自己逝后任人打压。

    她没有大肆提拔谢家子弟是不想做得太过,毕竟谢家并没有谋朝篡位的心。不让谢家女子进宫也是她的安排,那些世家精得很,容忍了她一个女子把持朝政多年,怎么可能会继续容忍一个流着谢家血脉的皇子继任大统,何况她也不想让族中女子再进宫蹉跎。

    如此太后能做的,就只有扶持某个皇子,那皇子可以不与她太亲近,但也不能和其他人干系太深,日后能念着一丝谢家的恩便行。

    之前太后在五皇子和十皇子间斟酌,一直没有下定决心,昨日因幼宁才突然注意到这个十三皇子,今日让丁嬷嬷前去也是有意观察一番。

    丁嬷嬷今日还不着痕迹向几位太傅询问过十三皇子燕归的事,在脑中思索一会儿后道:“这位殿下瞧着”

    丁嬷嬷言简意赅,她今日看着是陪小姑娘玩耍,做的事可一点不少。她眼力自比不上太后,但也有自己的能耐,四处打听和观察下,她发觉这位不显山不漏水的十三皇子,当真有些不可琢磨。

    只拿最浅显的,在那间太学堂中,其他皇子资质是远远比不上十三皇子的,依十三皇子在宫中的尴尬处境,他完全可以靠得到太傅的青眼而改善地位。但他并没有,从六岁开蒙到至今,就一直保持着这般不轻不重的处境。

    其他不说,单看他的年纪,这份沉稳又懂得筹谋的心性已然超出了许多人。

    只不知这聪明是为明哲保身,还是为其他。

    太后闭目养神许久,等丁嬷嬷话毕才缓缓睁眼,“比小五如何?”

    这个问题倒叫丁嬷嬷犯难了,许久道:“五殿下虽不如十三殿下聪慧,但性子却是易相与许多,是个重情的,奴婢说不上哪位殿下更好,只觉得各有千秋。”

    太后一笑,由人扶着起身,走了几步道:“陛下那边怎么说?”

    丁嬷嬷面有难色,“陛下还是往日那般,并不曾有什么话儿。”

    “罢了。”太后也算了解这个儿子心性,“两日后的寿宴,哀家再看看。”

    “奴婢明白。”

    两人向来不对盘,加上夺“妻”之恨,大皇子没忍耐住,出声嘲讽,甚至直接动手。

    三皇子同样不是冷静的性格,让李卉退到厢房后很快便与长兄拳脚相接起来。

    所幸两人还保有一丝理智,没真打得不可开交,只损了茶楼几张桌椅。

    得知缘由,燕归直接黑脸,他碍于礼教未出声训斥兄长,但旁边小姑娘投来的目光已经让三皇子无地自容。

    周朝讲究长幼有序,更重尊卑,十三皇子的地位在朝中算过了明户,有谢氏和太后支持,自身又的确属不可多得的帝王之才,如今谁见了他不恭敬几分?

    大皇子闷着脸,对燕归颔首,“十三弟。”

    三皇子同样挤出笑颜,“我和大哥不过兴起比试一番,不想让十三弟看了笑话,真是让三哥羞面了。”

    王乾眸光闪烁,他之前得到消息称十三皇子地位大有不同,没料想连两位年长的皇子亦对其客气有加,甚至有点恭敬的意味。

    仅仅是太后的看重,可做不到这点。

    王乾心中更喜,愈发直觉押对了宝。

    燕归道:“两位皇兄兴起而致,在所难免,但在此地不仅扰民,亦无法施展拳脚。不若明日去武场好好较量,十三作陪,也好叫兄长尽兴。”

    “你——”大皇子眼神阴鸷,显然没想到燕归如此不给自己面子,他是皇长子,虽非嫡,好歹也地位不同。十三不过是个还没被正式册封的隐太子,居然就敢如此目中无人!

    三皇子暗暗吃惊,他之前还觉得十三弟看着冷漠寡言,却是好说话的,不曾想也有这么锐利的一面。

    他不争辩,嬉笑道:“十三弟的好心,当然不能辜负了,明日午时就和大哥在武场见面。”

    边道,三皇子往幼宁那儿抛了个媚眼,得到小姑娘扒住两腮做出的鬼脸。

    他愣住,没料到乖乖巧巧的小丫头居然还学会用鬼脸来嘲讽自己了。

    这还没算完,燕归又让两人分别给茶楼送来赔偿,赔银子事小,主要自然是让周围人知晓这茶楼不能轻易闹事。

    王乾暗暗心服,他还没来得及做什么表忠心,十三殿下已将他划作了自己人。不论是收买人心或为其他,他已经因此举对燕归好感大升。

    初具忠心的王乾亲自将二人送出茶楼,并再赠一斛明珠,不容推拒笑道:“今日多亏了殿下,不过是些小玩意儿,聊表乾的谢意罢了。”

    燕归一点目光都没施舍,将美玉明珠全给了幼宁,令石喜暂拿。

    幼宁得了一颗最大的明珠把玩,温润圆亮,她合掌时几乎不能全握,小姑娘星星眼道:“十三哥哥好厉害。”

    “嗯?”

    “十三哥哥什么都没做,就有伯伯送东西啦。”幼宁掰着手指,“还有三叔叔和另一个叔叔,好像都很听你的话。十三哥哥,他们是怕你吗?为什么呀?”

    她细声稚语,眼中满是真诚的崇拜,让人不禁感慨小姑娘的简单,只一点小事,就能让她惊叹不已。

    幼宁没等到回答,又道:“幼幼以后也要成为这么厉害的人。”

    系统内心哼哼,被这么养着,它家宿主永远不可能成为这样的人。不经风摧,怎得厉骨,它倒不是希望自家小宿主受苦,只是忍不住为这越来越脱离计划的发展而吐槽。

    毕竟如今除了吐槽,它能做的也越来越少了

    燕归果然因她这回答莞尔,见行人愈多,干脆俯身将幼宁抱了起来,“不用。”

    “嗯?”小姑娘歪头疑惑看他,婴儿肥的脸蛋格外萌动。

    “想要什么,我都会给你。”燕归缓缓踱步,低眸轻道,“天边星月,枝头花蕊,珠石美玉,荣华富贵,你想要,十三哥哥都会给。旁人有的,你要有,旁人没有的,也会有。”

    “但,幼幼。”他语调轻淡,仿佛只是随意说道,手微微一紧,“你需得一直陪着我。”

    燕归是个特别执着的人,这种执着不止对物、对事,更对人。他不轻易打开心扉,但若有人走进去了,他就不会再让那人有出去的机会。

    她喜欢什么,他便给什么。这是如今的他能想到的最好的留人方法。

    幼宁虽然还小,但他会伴她长大,从她懵懂到成熟,从孩提到未来,在她每处成长之地留下印记,让她彻底习惯他,完全不能离开。

第45章() 
购买v章比例不满50%的亲请十二小时后来看正文秋意渐深;坤和宫前枫叶已由金黄转枯,太后在花窗赏景;忽然道:“哀家是不是有好些日子没见幼幼了?”

    李嬷嬷一愣,“是有些日子了,最近主子忙着朝事;回宫便乏了;奴婢们不想打搅您休息;便没提。”

    由于五公主病逝,这些日子朝堂都在因此事争议,无非还是绕着到底要不要再派公主和亲。

    接连没了两个孙女,太后此次勃然大怒;坚决不再答应和亲一策;欲等来年春季直接派兵攻打。

    但以吴将军为首的众臣仍然不依;李嬷嬷每日随侍朝堂;都能瞧见这些大臣争得脸红脖子粗的架势;那模样看着简直是想直接拿把刀把公主们给架出去。

    平心而论;即便不奉太后为主;李嬷嬷也赞成出兵。和亲不可能永保太平;真正苦的是那些柔弱的公主,如花的年纪;却要备受折磨死于他乡,任谁都忍不住唏嘘。

    因此事;近日坤和宫的大门迎来了一波又一波后妃;俱是祈求暗示太后不要选自己女儿去和亲。

    她们哪明白;主子从最开始就不想让任何一位公主去啊。

    太后闻言笑了笑,“是吗?怪不得哀家总觉得这几日闷得很,原是这么久没见着人了。”

    丁嬷嬷察言观色,“容姑娘这时该在太学堂呢,要不奴婢现在便将人唤来?”

    “去吧。”太后随意颔首,又道,“哀家记得林家二房的女儿不是回京了?前些日子就递了折子求见,趁着今日有闲,便一起召了吧。”

    林老夫人是太后族妹,往日关系尚可,其二子早逝,独留下个女儿。老夫人心疼这个自幼失怙的小孙女,之前人一直养在江南,前几月才回京,便想带进宫给太后瞧瞧,若能得了太后喜爱就更好不过。

    幼宁被带到坤和宫时,林老夫人也正好和孙女一同赶到。

    “林谢氏给太后娘娘请安。”

    林老夫人生得福态,乐呵呵的模样慈祥温和,谁见了都觉着是个好相处的老太太。她身边的小孙女林棠八岁,一张笑脸显得聪明伶俐,见祖母请安便也随之揖身,惹林老夫人又是乐眯了眼。

    “林棠给太后娘娘请安,太后娘娘万福金安。”口齿也是异常清朗,举止灵动。

    太后却微不可见地皱了皱眉,第一面便对这姑娘的眼神有几分不喜。

    太不像个孩子了。

    多年掌朝早就炼就太后一双利眼,纵使面前林棠表现得再天真乖巧,她也瞬间察觉出了其本性并非如此。

    热络的心思顿时淡了许多,不准备再把两个小姑娘凑作堆,太后只道:“听说你前些日子大病了,现今如何?哀家这还有些进贡的老参,带些回去进补,平日还得多注意些身子。”

    “谢太后关心,已好了。”林老夫人拍了拍孙女的手,“多亏了棠儿,自我病后就一直侍病在榻,可怜她小小年纪,为我这老婆子操碎了心。”

    “孙辈孝顺,是你的福分。”太后视线淡淡掠过林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