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伤势最重的并非周帝。
闷哼声响起,极少出声的燕归垫在幼宁身下,脸色似比雪还惨白,额头瞬间滴下豆大汗珠。
幼宁茫然无措,下意识想哭,对上燕归的目光时又努力忍住,她小心翼翼从燕归身上挪开站起,扶住燕归一臂,顶着红彤彤的眼睛鼻子,“十三哥哥,是不是很疼?”
小姑娘忍着泪意,想了想解下脖上狐狸毛圈住燕归,轻软道:“幼幼扶你”
“别动。”燕归轻轻出声,平淡的神情让幼宁渐渐平复,“我摔伤了,不能随意移动。”
他抚了抚那双噙着泪水的双眸,“在这待着,很快就会有人寻来。”
他顿了会儿,又道:“不用怕,我在。”
同样的话,燕归说出口,明显比系统更能安抚幼宁,
“嗯。”幼宁不敢动了,目光紧紧盯着面前的人,“幼幼不怕。”
她似对燕归又似对自己认真道:“十三哥哥不会有事的。”
躺在旁边同样不能移动的周帝开始还对儿子有些歉意,听久了两人对话,神情就开始有些奇异。
许是从来没想过,自己居然会有被儿子和个小姑娘秀一脸的一天。
听这话竟是对周帝出意外一点也不惊奇。
内侍道:“回禀太后,陛下出发时看错了人,误将容二公子带上马,十三殿下追去,侍卫们找到三人时陛下和十三殿下就已受了伤。”
太后睁眼,抬手令戏子停下,“容公子可受了伤?现在何处?”
内侍微讶,显然没料到太后首先关心的不是儿子孙子,他不敢抬头端详,恭敬道:“容二公子未曾受伤,现今和陛下、十三殿下一同在仁光殿,几位太医正在诊治。”
摇摇头,太后任嬷嬷披上青绒披风,淡声道:“备驾,随哀家去看看陛下。”
轻描淡写的几个词儿,让回禀的内侍胆战心惊,心道陛下这次怕是要被训了。如此想着,他躬身后退,谦卑笑道:“外头快起风雪,几位嬷嬷可得小心些,奴才就跟在后头,也好看顾一二。”
丁嬷嬷莞尔,“你倒乖觉。”
路途果然起了寒风,夹杂着细小干燥的雪花,如霜糖洋洋洒洒铺落轿顶、石阶。道旁绿意早已消逝,簇簇枯萎花枝覆上了一层厚雪,缓缓酝酿生机。
太后掀开轿帘,冷风袭来,令她发间多了几片白雪,李嬷嬷就在轿旁,温声道:“主子有什么吩咐直接说便是,奴婢们听得清,外边儿冷,先把帘子关上吧。”
太后笑了笑,话语间吐出冰冷白汽,“哀家只是想看看这儿,许久没见过这边的雪景了。”
众人依言看去,不过是一座亭子一片湖,景致和宫里其他地儿也没区别,难道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丁李两位嬷嬷了然低首,眸间浮上惆怅。
太后娘娘和先帝第一次相遇,便是在这座铭心亭。这座亭之前并没名字,帝后大婚后,先帝亲自刻“铭心”二字,取作刻骨铭心之意。
可惜先帝那般英明的仁主,竟就英年早逝了,临走前也未给太后留下一儿半女可亲。
三十多载岁月,太后一直在深宫朝堂踽踽独行,纵然现在周朝无数女子欣羡太后权势,但那也无法弥补浩浩岁月长河中,太后所经受的摧折与孤寂。
若非有对先帝的情谊,太后娘娘哪撑得了这么久呢。
寻常妇人花甲之年早就端坐高堂享天伦之乐,而她们主子,却还时常要批阅奏折到深夜。
幸或不幸,也许只有各人心中知晓。
凤驾未进殿,众人远远听见了周帝差点掀破琉璃顶的叫声,不是训斥太医用的力气太大。
第41章()
购买v章比例不满50%的亲请十二小时后来看正文
但以吴将军为首的众臣仍然不依,李嬷嬷每日随侍朝堂;都能瞧见这些大臣争得脸红脖子粗的架势;那模样看着简直是想直接拿把刀把公主们给架出去。
平心而论;即便不奉太后为主,李嬷嬷也赞成出兵。和亲不可能永保太平,真正苦的是那些柔弱的公主,如花的年纪,却要备受折磨死于他乡;任谁都忍不住唏嘘。
因此事,近日坤和宫的大门迎来了一波又一波后妃;俱是祈求暗示太后不要选自己女儿去和亲。
她们哪明白,主子从最开始就不想让任何一位公主去啊。
太后闻言笑了笑,“是吗?怪不得哀家总觉得这几日闷得很;原是这么久没见着人了。”
丁嬷嬷察言观色;“容姑娘这时该在太学堂呢;要不奴婢现在便将人唤来?”
“去吧。”太后随意颔首,又道;“哀家记得林家二房的女儿不是回京了?前些日子就递了折子求见;趁着今日有闲,便一起召了吧。”
林老夫人是太后族妹,往日关系尚可,其二子早逝;独留下个女儿。老夫人心疼这个自幼失怙的小孙女;之前人一直养在江南;前几月才回京,便想带进宫给太后瞧瞧,若能得了太后喜爱就更好不过。
幼宁被带到坤和宫时,林老夫人也正好和孙女一同赶到。
“林谢氏给太后娘娘请安。”
林老夫人生得福态,乐呵呵的模样慈祥温和,谁见了都觉着是个好相处的老太太。她身边的小孙女林棠八岁,一张笑脸显得聪明伶俐,见祖母请安便也随之揖身,惹林老夫人又是乐眯了眼。
“林棠给太后娘娘请安,太后娘娘万福金安。”口齿也是异常清朗,举止灵动。
太后却微不可见地皱了皱眉,第一面便对这姑娘的眼神有几分不喜。
太不像个孩子了。
多年掌朝早就炼就太后一双利眼,纵使面前林棠表现得再天真乖巧,她也瞬间察觉出了其本性并非如此。
热络的心思顿时淡了许多,不准备再把两个小姑娘凑作堆,太后只道:“听说你前些日子大病了,现今如何?哀家这还有些进贡的老参,带些回去进补,平日还得多注意些身子。”
“谢太后关心,已好了。”林老夫人拍了拍孙女的手,“多亏了棠儿,自我病后就一直侍病在榻,可怜她小小年纪,为我这老婆子操碎了心。”
“孙辈孝顺,是你的福分。”太后视线淡淡掠过林棠,却是不准备在这上面多言。
林老夫人笑眯眯,“若说福分,谁能比得过太后您,皇子公主们几十个,个个都是极孝顺的孩子。”
两人许久未见,好一顿寒暄。
幼宁小孩儿心性,听得无趣便转眸盯上了瓷盆栽种的繁花绣球。
这盆绣球被打理得极好,花瓣嫣红连成球状,蕊心点白,如盛装裹身,点点清香飘溢。
幼宁伸出手轻碰了碰,随即绽出酒窝,倒是自己和一盆花玩得不亦乐乎。
文静端坐的林棠面带笑意,看似在听祖母与太后交谈,目光却一直凝在太后身边的小姑娘身上。
入京后她已打听得清楚,太后和皇子公主们不亲近,独独宠爱宁安侯的女儿,容幼宁。
她看得仔细,眼睛都未眨一下,似乎想借此看出这个比自己小三岁的姑娘是如何得了太后青眼。
但细观许久,林棠觉得此女实在没甚么特别,完全就是一个普通孩童的模样,林府上那些堂姐堂妹,哪一个不比她更会讨长辈欢心?
至少她们可不会去玩儿花土。
心中有了主意,林棠在太后祖母双双暂离后凑到幼宁身边,清脆唤道:“容姑娘。”
“嗯?”幼宁好一会儿才意识到在喊自己。
林棠双眼惯会说话,她向来以天真示人,此时眨着眼的模样全然是个单纯的小姑娘,“你在玩什么呢?祖母和太后娘娘都走了,我们说会儿话吧。”
陌生人面前幼宁有些羞涩,但林棠笑盈盈的模样十分可亲,很快就让她放松下来,不过一刻钟,已唤出了“棠姐姐”这个称呼。
“幼宁妹妹真可爱。”林棠道,“我一直就想要个像你这样的妹妹,今日一见着你,就喜欢上了。”
她笑语连珠,异常成熟的交流能力让杏儿一再刮目,觉得这位林姑娘真是相当早慧。
系统看着却总有哪里不对劲,它说不出所以然,思考一番后决定回去再劝宿主离此人远一些。
幼宁被哄得非常开心,扑闪闪的双眼也将她的心情表露无遗,小姑娘软软道:“我也喜欢林棠姐姐。”
林棠莞尔,又提出二人互换荷包,幼宁自是无有不应。
等太后传她们用午膳时,见到的便是两个小姑娘亲亲热热牵手走来的模样。
太后眯了眯眼,恢复淡然后对幼宁招手,“幼幼,来,坐哀家这儿来。”
小姑娘有些犹豫,林棠善解人意道:“幼宁妹妹去吧,我正好也要伺候祖母用膳呢。”
林老夫人连连点头,“没想到棠儿和容姑娘这么投缘,这趟真是来对了。”
她转头对太后道:“棠儿新来进京,和各府姑娘都不熟,平日也没个玩伴,只能每日陪着我这老婆子,现在可算让我放心了。”
太后一笑,不多言。
开膳前有人报十三皇子求见,太后一愣,想起交给这个孙儿的事,点头道:“让他来吧,多布双碗筷,留十三殿下用膳。”
燕归一来,幼宁的注意力就被尽数吸引,再也不记得和林棠眼神交流,悄悄道:“十三哥哥,幼幼好想你。”
才一个时辰不到,哪来的想不想,杏儿听了直笑。
“嗯。”燕归持筷,十分熟练地给她挑出鱼刺,比布膳宫女还要耐心。
“对面是棠姐姐。”幼宁带着雀跃想让两人相识,说了一串儿夸奖的话,连燕归也没享受过这个殊荣。
燕归自然抬眼望去,刚好对上林棠不时看来的目光。
林棠一愣,反应极快地露出笑容,粗粗看去,和幼宁竟十分相像。
但她的表演没得到欣赏,燕归的目光不带丝毫感情,如同看桌椅般平淡地移开。
“十三哥哥”幼宁还要再说话,被燕归一个投喂堵住,她抖了抖眼睫有些疑惑,还是乖乖低头用膳。
这顿午膳食得心思各异,尤以林棠为重。
她心中疑惑大过不悦。
自林棠知事以来,她就十分善用自己的外貌和聪慧,她擅于观察,极会说话,又懂得表现自己。不管在江南还是入京后,只要她想,她永远是人群中心,无论长辈同辈,都对她喜爱无比。
今日却切切实实碰了两堵壁,一为太后,二为十三皇子。
难道她还不如个稚气好骗的小姑娘讨人欢心?
送别幼宁后,林棠远望她和燕归背影,许久摘了朵花,慢慢扯下花瓣,她轻声道:“我有点不高兴。”
她十分不喜欢这种被人无视的状况。
身旁婢女一颤,头俯得更低。
走得远了,幼宁被燕归身边沉默的氛围感染,异常安静,乖巧跟上燕归的大步伐。
但步伐太大她不得不自己快些,须臾一个趔趄,杏儿眼疾手快一扶,竟只捞了个手臂,眼睁睁看着小主子脸朝下栽进了石子堆,瞬间被尘土迷了眼,冒出泪珠来。
“姑娘——”杏儿一声惊呼,忙不迭将人扶起,顾不上主子脸上的小小擦伤,紧张道,“得先把入了眼的土给清出来,姑娘先睁眼,只痛会儿就好。”
幼宁双眼痛得厉害,喊了几声疼,灰扑扑的脸蛋被泪水冲刷出道道湿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