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时候,凉墨已经不想再花费心思放在这些地方,就任由着叶晞做。
不知道做了多久,大概是看出了凉墨那方面的冷淡,她一个人自娱自乐似乎是觉得没有意思,也不再热脸贴着冷屁股,又一次扭头走了。
叶晞后来还是当上了艺术生。
每天一个固定的时刻都要去美术班学习。
全科的成绩她已经不指望了。
就看最后的艺考分数了。
艺考要求比普通考生要求要低。
她还是想拼一把,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离高考还剩五十九天的时候,在所有人都悬着一颗心奋斗拼搏的时刻,出事了。
康毅沉和蓝漪泓的事情曝光了。
至于起因,凉墨一直不知道。
只记得是在某一天扭头去交作业的时候,目光掠过窗外,就看到五班班主任环着手在和蓝漪泓说什么。
蓝漪泓成绩优异,成绩好的学生在老师那里都会特别优待,如果不是什么特别反骨的事情,班主任不会把她叫出去。
那时候,凉墨的心口就开始突突突地跳。
她想扭头去给康毅沉打个预防针,预防针还没按进皮肉里,康毅沉已经被张红叶叫走了。
那会儿,除了当事人,谁也不知道两位老师和他们说了什么。
后来,凉墨看到这两个人走在一条大道上,目光却再无交汇时。
心中难免遗憾丛生。
他们这个班,到底还是没有出一对……
不过偶然路过的时候,凉墨还是能听到五班和六班学生几句碎语传到耳朵里。
“康毅沉和蓝漪泓分手啦?”
“废话,都被叫出去了还不分?那这波求生欲我打一百分。”
“一直都不知道班主任是怎么知道的?明明我们嘴巴那么牢啊,会是谁给班主任打了小报告?”
“你不知道吗?班主任是从蓝漪泓的父母那里知道的?”
“蓝漪泓和康毅沉在一起后,两个人经常周末约出去玩的。开始的时候,她妈她爸还信她的理由,后来看她不止出去玩,人也开始会打扮起来,买得都是些胡里花哨的东西,就起疑了。”
“真的假的?我怎么不知道他们在一起过啊?还有啊,你这些东西都是从哪里听说的,说得那么笃定?”
第132章 高考()
“肯定是我自己猜想的啊!但是你们别不信,我觉得还是很有可能的……”
“那然后呢?接着编。”
“后来一次偶然,她爸与她妈从蓝漪泓的房间里看到了康毅沉的外套。完了,这下子早恋的事情坐实,她妈妈为了了解情况,势必要打个班主任电话了解情况,这一来二去,班主任再抓几个人问问,就什么都知道了。”
“编得还挺像!”
“啧你可别不信,我记得去年陆砺羽和陶思臻那档子事差不多就是那么发展的。在我们这个年龄啊,分手都少不了老师和父母的介入,不然你以为谁会闲得蛋疼却好端端拆散人?”
“……”
从那以后,蓝漪泓和康毅沉的事情算是正式告一段落。
凉墨的遗憾很快也被紧迫感冲散。
五月份的时候,高三统一进行了三模。
到这个时候,一个人的学习情况和成绩基本就已经定型了。
张红叶说,剩下的,就看个人运气和心态了。
五月中旬,全校统一开放了毕业晚会。
高三的同学已经没有精力再排练一个完整的节目了。
很多个班就是上去朗读一首诗一首词,例行节目便过去了。
六班提前一个月,简单地排练过节目。
同样是一首词,却被注入了新鲜的乐曲配奏。
每个班表演结束后,是校长以及科室主任的高考动员会致辞。
老师们讲得振奋人心,全校同学起身鼓掌的时候,凉墨眯着眼看着斜前方的陆砺羽。
毕业晚会在晚上。
操场上很暗,伸手不见五指。
只有简陋的舞台上方搭了亮眼的追光灯、镁光灯。
那圣白的光将陆砺羽的轮廓勾勒地无比挺拔伟岸。
十九岁了。
少年稚气卸去大半,脊背都开始渐渐宽厚挺阔起来。
这大概就是成长。
从身开始,慢慢到心。
凉墨看了一会儿,垂下眸。
还有半个月。
五月底,高三进行了四模。
真到这一刻,反倒是所有人的心情都出奇得平静了下来。
六月初,高考准考证下发,凉墨排在另一所中学的一个考场。
陆砺羽在一所初中。
六月四号,高三生开始放假。
用于调节心情与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情况。
六月六号,凉墨回校,由学校带领,熟悉考场。
六月七号,2017届考生高考拉开序幕。
那一场考试,后来凉墨记忆模糊,只记得很平静。
她平静地参考,平静地结束。
考完交卷出校门的时候,凉母走上来递过两片饼干,一边问她觉得怎么样。
凉墨说还好。
凉母对她要求也不高,看她考完一科反应很平静,没有哭天喊地的,就说明真的还行,
不会影响到下一场。
她松口气,挽住女儿的小身子,跟她说,“还好就行,考过这一门就过去了,下一门加油。回去让你爸给你做点你喜欢吃的红烧子排。”
“嗯。”
凉墨乖巧地应。
“对了,大姨妈结束没?”
凉墨略有些无奈地看了她妈一眼,“妈,这个问题你昨天下午今天早上就问过了,已经差不多结束了。”
“哦哦,那今天考试的时候没有不舒服吧。”
凉墨摇摇头,“没有。”
“那就好。”
第133章 一喜欢,就是一辈子()
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到最后,也不过是几张试卷,两天时间。
高考结束以后,凉墨整个人都是放松的。
她去了爷爷家,外公家,舅舅家。
逮着人就会问她高考怎么样。
她一遍遍地重复还可以。
六月二十三号出成绩。
出成绩当天,凉墨一家老小都围在沙发桌前,目光灼灼地看她打出电话,收到短信。
短信发来,她的总成绩,432分。
凉母迟疑片刻,“不错了。我们家墨墨能有这个成绩已经很厉害了。”
“想好志愿填哪个学校了吗?”
凉父喝了口茶,问她。
凉墨想了片刻,“如果够到了二本就去B大,如果没上……就再看。”
“你们什么时候填志愿?”
凉墨低头盯着脚尖,“二十八号。”
“那还有五天……”凉父直起身,“反正你今年也十九岁了,报考哪个学校,爸爸妈妈也是管不上了,路都是你自己走的,你想怎么选择还是要以你自己为重。志愿这点爸爸妈妈就不干涉了,看你自己。选好了学校专业跟我们说一声,开学爸爸妈妈一起带你去报道。”
有时候,凉父的开明和豁达足以无数次叫凉墨感动落泪。
她垂下头,轻轻地嗯了一声。
第二天中午十二点,一本分数线出来。
那大约是凉墨穷尽一生都达不到的高度。
577分。
一本分数线出来,家长群都轰动了。
铺天盖地都是各家长互相关心询问各考生的成绩与报考情况。
凉墨用凉母的手机刷了半天的消息,有些按捺不住,跑去问了凉父一个在教研组工作的朋友。
那是凉墨人生为数不多的煎熬时段之一。
那个时间,网络上很多虚假的分数线曝出来。
每一次的二本分数线都不一样。
凉墨的心也跟着那些虚假的分数线忽高忽低的。
凉母跑过来安慰她说成绩并不需要多少在意,现在的成绩不代表未来,不论是哪个学校,只有肯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总会有出头的那一天。
凉母的安慰在凉墨这里没起到多大的作用。
她还是捧着一颗心惴惴不安的。
张红叶把所有学生的成绩做成了EXCEL表格发放到班级群里。
凉墨点进去一看。
第一个就是陆砺羽的名字。
678分。
远甩一本线一百零一分。
被S大录取绰绰有余。
凉墨垂下了眸。
手机忽然震了一下。
凉墨退出去一看。
是凉父凉母的朋友发了消息过来。
——二本线481分。
与此同时,张红叶也在群里发了二本分数线。
凉墨手指动了动,最终无力地垂下。
唉。
六月二十六号,凉墨回学校开毕业典礼。
死板的桌椅早在前一天就已经被人挪移,围成了一个椭圆形。
一抬头,四十多张脸一同撞进眼帘。
或熟悉,或深刻。
是多少人回不去的三年青春镌刻而成的?
凉墨从来没有那么仔细认真地看过一张张脸。
细致地仿佛要将他们脸上有多少细小的绒毛,多少个毛孔,都深深刻进眼瞳里。
也许是人生中的最后一次交集。
也也许是因为高考结束,彼此之间心中再无芥蒂与压力。
班级交流会,所有的同学都放得很开。
班级里热热闹闹的。
各个角落都洋溢着活跃的交谈声。
忙着写同学录的同学奔东走西。
忙着打游戏的男同学拉帮结派。
忙着加微信好友的人上蹿下跳。
张红叶进来的时候,全场同学齐齐一寂。
没办法。
三年的时间,有些恐惧已经成了条件反射。
张红叶走上讲台,开始诉说她当班主任这些年的呕心沥血。
这个社会就是这样。
每一行都有别人看不到的艰巨与辛酸在。
张红叶跟他们说,其实他们家长在背后怎么样说他们这些老师,她大部分都猜得到,因为她自己也是个母亲。
还说他们这一批是她带过的最不省心一批学生,几乎每个学期都要有点大事。
都成年了,还那么不懂事。
可是即便如此,他们这一批的成绩,还是她所带的所有学生中最好的。
张红叶是理科老师。
不是很会讲话。
也不知道是不是毕业的情绪上头了,听到耳朵里就格外得煽情。
话讲到后头,凉墨看到好几个女生偷偷红了眼。
男生也绷起了面庞沉思。
散伙的时候,所有人收拾东西打扫卫生的速度都特别慢。
谁都不想那么早离开。
凉墨的目光放在陆砺羽身上。
盯着他看了很久。
有一个世纪那么久。
后来,还是移开了。
晚上。
凉墨毕业分离的情绪后知后觉地上来。
先是刷了手机。
手机刷了一会儿后无所事事,就把手机扔在了一旁。
坐在床上,大脑放空,不知道在想什么。
像是一瞬间想了很多东西。
又像是什么都没想。
坐着坐着,人就开始泪流满面,泣不成声起来。
这三年。
她过得很混。
可一点都不后悔。
因为她的青春里有他。
可现在。
她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