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藏珠-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嘉柔低头;此时胸前光洁;只有那个如花瓣般的胎记,还没有伤口。她当年为虞北玄报信途中,胸口挨过一箭,那箭几乎要了她的性命;也让她失去了尚不知道存在的孩子。

    那以后,她再也没能怀孕。此刻想起;心中仍有几分无法释然的痛楚。

    “没关系;我自己来吧。”嘉柔伸手将玉壶手中的细葛布接过。她一直想要努力忘记前世;忘记虞北玄。但那人在她的生命中烙下太深的印痕,她总是会不自觉地想起。

    此生,她大概很难再去全心全意地信一个人,爱一个人。

    玉壶退到旁边,看着郡主落寞的侧影,想问又不敢开口。郡主私下里变得寡言而沉静,她也说不上哪里不好,就是莫名地心疼。

    沐浴完毕后,天色尚早,嘉柔坐在书案后面,随手拿了卷书看。

    屋外头响起一个仆妇惊慌的声音,玉壶出去询问,回来说道:“郡主,四郎君不太好,府里的人去请了大夫,可好像查不出什么原因。”

    木景轩原本由两个乳母照顾,现在连柳氏也时常过去帮忙。

    府中上下都以为只是体弱,竟然这么严重了?

    嘉柔把书卷放下,起身道:“过去看看。”

    到了木景轩的住处,崔氏等人已经在里面了。大夫正在跟崔氏说话:“小的仔细检查了一遍,小郎君先天不足,气息比旁的婴孩粗重。问了日常饮食,没觉得异常,实在查不出病灶在何处。”

    “可无法进食,又啼哭不止,这如何是好?”崔氏问道。

    “我的儿,你可不要吓为娘的!”柳氏扑在摇篮上,泣不成声。这个时候也没有人管她的礼数了。

    那大夫面有惭色:“是小的医术不精,还请王妃恕罪。不过小的倒是可以举荐一个人。”

    “何人?”

    “小的曾经见过一个类似病症的婴孩,家人带着到崇圣寺求医,被慧能大师医好。他的医术远在小的之上,或许可以请他一试。只不过”

    “不过什么,你就别卖关子了。”崔氏催促道。

    “不过慧能大师从不轻易出手救人。哪怕是长安城中的达官显贵出了重金,用权势相逼,也没能请动他。小的就怕他不肯出手相救。”大夫为难地说道。

    这点崔氏也略有耳闻。木景清却嗤之以鼻:“那老和尚敢不救我们云南王府的人?我把他的崇圣寺烧了,看他救不救!”

    “你这孩子,不要胡说,小心亵渎神灵。”崔氏不满地看了他一眼。

    木景清是不信神佛之说的,偏偏崔氏十分迷信,他也就不敢说了。

    大夫继续说道:“以小郎君现在的情况,不便在路上颠簸。还是请慧能大师到府诊治方为上策。”

    崔氏却知道这更难了,从未听说过慧能上门给人看病的。柳氏连忙爬到崔氏的面前,抓着她的裙子哭道:“王妃,求求您!求求您一定要想办法救救四郎,贱妾就这么一个儿子啊”

    “你先起来,他也是大王的骨肉,我如何会不救他?只是”崔氏扶起柳氏,面露难色,“大夫所言你也听到了。”

    柳氏低头痛哭,顺娘过来安慰她:“姨娘,您冷静些,母亲不是正在想办法吗?阿弟会有救的。”

    这时,嘉柔进去说道:“阿娘,让我去吧。”

    屋中的几人都看向她。

    “我以前跟着阿耶去找老慧能大师下过几次棋,阿耶不在府中,我算是唯一跟他见过几次的人,我去试试吧。”嘉柔说道。她自己也经历过丧子之痛,很明白柳氏的感受。而且木景轩是与她血脉相连的弟弟,她无法视而不见。

    崔氏拉着她的手,见她目光坚定,便道:“那让二郎跟你一起去。”

    嘉柔却摇了摇头:“我自己去,阿弟留在府中。您赶紧派人去一趟剑川城,将阿耶请回来吧。万一我请不动慧能大师,还能让阿耶出马。”

    去剑川城快马需要大半日的路程,现在派人去,大概后日木诚节便能回来。只是不知木景轩能不能撑那么久。

    嘉柔回去换了身男装,木景清送她出府,说道:“阿姐,你多带几个人。若是老和尚好说话便罢了,不好说话,直接将他绑了来。哎,我还是跟你一起去吧?”

    嘉柔瞪他:“你出的什么馊主意?就算把人绑来,以老和尚的臭脾气能救景轩吗?今日发生太多事,我怕阿娘受不住。你也算家里的半根顶梁柱,留在府中陪她吧。”

    木景清刚才看到阿娘的脸色确实很不好,先是他差点没命,现在木景轩又出这样的事,胆子小一点早被吓晕了。于是他放弃一起去的念头,只叮嘱她路上小心。

    嘉柔挥了挥手,到了府门前翻身上马,一队府兵随行。

    天边只剩最后一抹余晖。

    *

    傍晚,崇圣寺花木深处的禅房,十分幽静,禅房里有隐隐的人语响。

    慧能手执白子,略略思索,落于棋盘上。对弈之人观察棋局片刻,笑道:“师叔棋艺高超,是玉衡输了。”

    慧能手摸着白须,慈祥地说道:“自华山一别,你的棋艺倒是精进不少。听闻你已到南诏几日,今日才来访我,莫不是在外头惹了什么事?”

    李晔笑道:“什么事都瞒不过师叔。玉衡图师叔这儿安静,来躲几日清闲。”

    慧能命沙弥来收了棋盘,伸手搭在李晔的手腕上,摇了摇头:“你的身子虽已无恙,但底子薄弱,到底不比寻常人。思虑过多,会伤身的。这两年,你在为广陵王做事?”

    李晔点了下头:“师父怕圣人有废储之心,但年事已高,不问政事多年,我便代为出面。我在长安一直对外宣称养病独居,倒也无人注意。”

    慧能看着他,语重心长道:“师兄这一辈子忧国忧民,到了这个年纪,还放不下。你是他五个徒儿中最像他的,天资也最高。只是这皇位之争,向来是不死不休。你的身份若是被世人发现,只怕想杀你的人多如牛毛,还会牵连李家。你自己可要步步为营啊。”

    李晔的神情黯了黯,低头道:“多谢师叔教诲,玉衡谨记。”

    太阳完全西落,李晔从禅房中出来,沿着通幽小径往前走。他于李家而言,只不过是累赘,李家不需要废物。家中除了母亲,没有人在意他,他充其量就是锦绣堆里的一个摆设罢了。

    凤箫跟上来:“郎君,广陵王府的内卫不方便进入寺中,请您移步寺外相见。”

    李晔随后步行到寺外,山路上已经燃起荧荧烛火,入夜的天空是玄青色的,有种苍茫之感。

    他停在一座石灯旁,背对树林。凤箫往林中吹了声哨子,有两道身影跪下:“先生,据探子回报,圣人病中,只召韦贵妃侍疾,太子和广陵王皆不得见。圣人还下召让几地节度使和云南王均携嫡子入都城,参加千秋节,不知是何用意。”

    李晔沉吟片刻,道:“我知晓了。”

    另一个内卫忍不住说:“今日先生所为实在太过危险。您的箭法很容易引起有心人的注意,若是因此暴露身份”

    李晔微微侧头,眼角凝着一道冷光。那人立刻改为匍匐在地:“属下多言,实在该死!”

    李晔知道他们也是出自忠心,未再责备:“回去吧。”

    凤箫其实觉得那人说得挺对的,今日他们实在太惹眼了,晚走一步,可能还会被王府的人逮住。但跟着郎君日久,他太了解郎君的性子,出手必有他的道理。

    快走到山门前,不知何时多了几个人。李晔举目望去,为首的身姿有几分熟悉。

    嘉柔赶到崇圣寺时,天已经黑了,僧人果然拦着门不让进。她急道:“我是骊珠郡主,确有要事求见慧能大师。还请行个方便。”

    僧人摇头道:“方丈此刻静坐打禅,不许人打扰。郡主有事,还请改日再来。”

    嘉柔心中着急,索性直言道:“小弟生了很严重的病,城中的大夫看不好,说慧能大师医术高明,或许可以救治。佛家不是讲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吗?你们方丈乃是得道高僧,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第三十三章() 
购买比例不足;此为防盗章

    起因是今年南诏传统节日三月街时;骊珠郡主外出,在马市上偶遇了一名男子。二人一见钟情,爱得难舍难分。等木诚节收到家书,从临近的剑川城赶回时,女儿已经哭着闹着非那人不嫁。

    木诚节着人调查那名男子的来历,发现他乃是大名鼎鼎的淮西节度使虞北玄。

    三十多年前中原那场大乱;虽以朝廷的胜利告终;但也埋下了很多隐患。

    有些大乱时的降将;因朝廷无力收归他们名下的军队,便封他们为当地节度使;镇守一方。其中最为有名的便是卢龙;成德;魏博节度使;并称河朔三镇。

    此后;藩镇势力割据;大者连州十余;小者也兼有三四州。他们之间不时连横叛上;或以武力相并;纷争不断。

    淮西节在淮水之畔,在诸藩镇之中势力本不算强;直到虞北玄夺了其养父之位;接任淮西节度使。他收留亡命之徒;把他们编入牙兵;藩地内不服管制的,一律血腥镇压。巡视州府的时候,网罗各色人才,甚至不惜重金聘请朝廷的清要官员为自己帐下的幕僚。

    短短几年,淮西节就从原本所辖的四州,扩展到如今的七州,并能与河朔三镇叫板。

    而此时,他还不到三十岁。

    木诚节知道虞北玄绝非池中之物,未料他竟敢将主意打到南诏,染指爱女,自然怒火中烧。

    晌午时,父女俩又因此事争执。木诚节气急,用力扇了木嘉柔一巴掌。他平日对女儿亦算严厉,但从未打过她一下。这巴掌下去,连他自己都十分震惊。

    木嘉柔当场哭晕过去,至今未醒。

    “大王,外宅那边请您无论如何过去一趟。”门外,随从小声禀报道。

    木诚节正为女儿的事烦心,口气不好:“何事?”

    “前阵子您不在,外宅不敢报过来。那位娘子生了个小郎君。”随从恭敬地说道。

    木诚节皱眉,犹豫片刻,还是推门出去。

    *

    王府的后宅被分隔成几处院子,其中居北且修葺得十分精美的,是王妃崔氏的居所。

    崔氏出嫁之时,不仅带来了丰厚的嫁妆,还带了很多的能工巧匠。云南王府便是他们的心血之作。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将园林的精巧和秀气展现得淋漓尽致。

    主屋之内,下人都安静地各行其事。

    崔氏坐于内室的床边,拿着巾帕为躺在床上的少女擦脸,眉间笼着愁云。

    陪嫁的乳母阿常小声安慰道:“娘子别着急。等小娘子醒了,咱们再好好劝劝。”

    崔氏叹气:“昭昭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决定的事无人可以更改。那虞北玄不知用什么法子迷了她的心窍,我们根本劝不动。我最担心的是与李家的婚约。”

    阿常看了一眼盖着锦衾,紧闭双目的少女,暗自摇了摇头。

    小娘子不满婚约,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情了。

    早年,木诚节北上长安之时,曾与李家结下一段不解之缘。两家约定为儿女亲家,只等木嘉柔十六岁之后便出嫁。

    李家系出赵郡李氏,与陇西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称为五姓七望,是世家大族中的顶级名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