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电商-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进入了销售淡季,但每日在神农网上活跃的南杭市用户数量仍然在节节攀升,很快就达到了与仙湖市持平的程度。

    由于南杭市是国内一线大城市,比起三线小城仙湖市有更大的发展潜力,所以恐怕不用再过多久,南杭市的总体交易量就将赶超仙湖市。

    作为中国的电商之都,在南杭市的成功推广,也意味着神农网商业模式的基本成功,基于如此良好的基础,未来进入国内其他一线城市的把握就大了许多。

    所以李大江雄心勃勃,为下一步进入国内各大一线城市做着准备。

    由于南杭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神农网已经在江南省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在省内的其他城市,也已经有一些嗅觉敏锐的商户开始入驻。

    根据报表显示,近来神农网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日交易量接近百万元大关!

    这可是一个不得了的数字,毕竟推广工作只是开了个头,神农网距离迈出江南省,走向全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若是能陆续拿下国内各大一线城市,神农网的交易量还将迎来爆发性增长。

    而在老家新塘村,叶厚德的水产养殖事业也有了新的发展。

    首先是扩大了养殖的规模,除了新塘村的二十多亩水塘之外,叶厚德花了大手笔,从附近的陈家湾租到了近五十亩鱼塘,把整体产量提高了两倍。

    随着规模效应的出现,水产养殖的成本也开始显著降低,根据核算,每亩鱼塘的净利润提高了8左右。

    更重要的是,随着产量的快速增长,叶厚德已有能力涉足水产品加工行业。

    与单纯售卖水产品比起来,水产品经过加工,不仅利润率能大幅增长,而且更有助于产品的保鲜和储藏,水产品初加工产品,如鱼丸、虾仁等利润比原先高处了两倍不止。

    随着村里水产养殖合作社的倒闭,叶厚德索性将原来合作社用的办公场所租了来,成立了水产品加工厂,雇佣了几名工人,正式开始投身水产品加工事业。

    而随着这些初加工产品的陆续出现,老叶头湖鲜店的货物品种也进一步增加,店铺丰富了不少,受欢迎程度再度提升,使得网店的净利润不断增长。

    单单作为销售淡季的七月份,网店的销售额就突破了二十万,净利润达到了五万以上。

    照这样的发展速度,店铺年利润破百万那是妥妥的了。

    这让叶厚德乐开了花,除了挣钱之外,家里也准备造新房,改善生活条件。

    短短几个月,自己的生活竟然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叶厚德始料未及的。

    从这一点上看,自己这个宝贝儿子的眼光实在是太高明了。

    叶厚德也有些闹不明白,自己这个在大学里游手好闲的傻儿子,居然变得这么英明神武,单单经营一家网店,就达到了百万的年利润,更别提还当上了仙湖大学的客座讲师,别提多有面子了。

    所以他成立水产品加工厂的想法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全村上下的大力支持,不少村民纷纷出资入股,未来大家还想筹集更多资金,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加工厂。

    这个设想已经在全村开始酝酿,这也将成为新塘村未来迈上更加富裕新生活的重要支柱。

    面对神农网给大伙带来的甜头,所有人都干劲十足。尽早脱贫致富,向邻近的北桥村看齐,似乎已经成为近来全村上下的共识。

    叶浩龙的神农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在金河产业园的天工制造公司,作为大姐大的周可心自然不甘落后。

    天工制造公司入驻新厂区之后,条件得到了大幅改善,公司的产量和销售额都出现了成倍的增长。

    这不仅增强了周可心的信心,也为天工制造的转型升级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周可心要做的,自然不是简单的提升产量,扩大公司市场份额,而是要直接改变天工制造的商业模式,切换到工业40的标准,更确切地说,就是体验经济模式。

    传统的工厂只提供产品,而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传统生产能力已经得到了充足的释放。

    我们可以看到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不仅满足了国内的市场需求,更是出口海外,使得中国有了“世界工厂”的美誉。

    但是生产能力的强大,对于创业者来说未必是件好事,这也就意味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竞争,如果你的产品并非独一无二,那么要从这海量的商品中脱颖而出,传统的方法只有两个,要么降低价格,要么提升科技含量。

    而这两条路都是非常艰辛的,前者意味着利润的减少,后者则意味着投入的增大,这都将给创业者带来各种各样的新风险。

    而在工业40的标准下,又出现了第三条路,那就是融入体验经济,形象地说,就是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基于体验经济模式的工业40,不仅提供产品,更能提供该产品所带来的体验。这样一来,产品的内涵就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就具有更大的价值空间。

    为了尽早进入新经济模式,周可心召集了林向东、叶浩龙和范思远,开始商量天工制造的转型之路。

第一百三十七章 做国内第一家工业4。0() 
天工制造的老总办公室,此刻已经修葺一新,办公室的现代化设计参考了酷乐游戏公司的设计理念,可以说搞绘画出身的公主病,在审美情趣上还是相当不错的,这些新的设计理念一经融入,立刻有一股高大上的高科技气息扑面而来,可以说,这才是周可心想要的天工制造公司。

    一大清早,大家已经开始了忙碌,周可心沏了一壶香茗,大家围着圆桌而坐。

    桌子上,已经摆放好了各种资料,以及天工制造转型升级的初步规划方案。

    “小周姐,你可忒卖力了吧,搬进新厂房才没多少时间,这就要马上转型体验经济模式了。”叶浩龙看着桌子上的一叠叠资料,不由多这个工作狂感到佩服,“这两个月公司倒是积累了不少利润,若是做一个试验性的升级,的确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不过现在公司蒸蒸日上,还没有到产生瓶颈的地步,现在贸然升级模式,是不是有这个必要?”林向东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大表哥的考虑也不是没有道理,天工制造刚从北桥村搬来,一些基础性的工作还没有实施到位,可以说就算立足于工业30,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一下子切换模式,手下的工人可未必适应。

    “小东,你说的不错,大家都没有这么超前的眼光,操作起来反而乱了阵脚,把我们的优势给弄丢。”周可心说道,“所以还是要以小步慢走的方式,逐级推进。我们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到天工制造对接体验经济模式的第一个切入点。”

    林向东点了点头,他最担心的,还是公司的下属们能否领会这么高瞻远瞩的经营理念,并且将它执行到位。毕竟公司这一大摊子活,还得有人来干,要是手下的人连听都听不懂,那这事就根本玩不转了。

    “第一个切入点?”叶浩龙用手支着下巴,“天工制造目前的主要产品面向手机周边,我觉得就从手机壳入手,所谓的体验经济,参与设计环节就是一种体验,比如让客户参与到手机壳的设计中,设计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产品。”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必须要有网络平台来支撑。”范思远说道,“我们可以制作一个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用户可以像玩游戏一样去设计属于自己的手机壳,包括选用什么材质,什么颜色,什么图案等等,当他们完成好之后,这套设计样式就发送到我们的工厂车间,然后像打印文档一样通过机器制作出来。”

    “不错,然后直接快递发货,甚至省去了中间的经销商环节,咱们的利润空间就能提升不少了。”叶浩龙激动地说道。

    这么一来,天工制造将成为一种新形式的电商,融合了生产和服务两种经济模式,同时又通过互联网,以电商的方式完成整个交易流程,就变成了真正的“线上数据驱动线下生产”。

    这种模式由于其一一对应的特点,绝对不会产生库存积压,当一个生产任务下达的时候,它已经与客户完成了对应。

    因此,甚至连销售环节都不存在,商品一旦制造完成,立即就能打包快递,运到买家的手中。

    这样的商业模式目前在国内似乎并没有出现,即便有些大公司自己也创立了天虎商场旗舰店,在网络上销售自己的商品,但也没有让客户参与到生产环节中来,而是在产品完成之后,登上网店进行销售。

    可以说天工制造若是能走上定制化生产和销售这条新路,那么公司的商业模式至少领先国内的同类型企业五到十年。

    如此而带来的丰厚利润,绝对是难以想象的。

    “软件方面,有范大博士在,绝对没有问题。”林向东说道,“只不过硬件方面就非常吃力了,我们原先的生产设备并没有这么先进,要实现定制化生产,必须要引入科技含量更高的工业机器人。”

    “这事就交给唐肉肉吧,她在南杭市学习了那么久,也是时候为咱们搞一个机器人出来了。”叶浩龙说道。

    “我也希望唐莉雅能尽快搞出来,否则我们只能从德国采购,花费的代价还是比较高的。”周可心当然希望肥水不流外人田,“小龙,这个事情你尽快找唐莉雅协商,看看短期内能否搞定,这是我们模式升级中最难的一环。”

    “放心吧,就交给我。”叶浩龙说道,“咱们天工制造未来的目标,是要力争成为国内第一家工业40模式的制造业企业。”

    周可心点了点头,对叶浩龙的观点非常认可。

    这年头,跟在别人后面,只能分到一点残羹冷炙,只有勇于争先,做别人不敢做,不能做,不会做的事,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功。

    所以做国内第一家工业40企业的伟大愿景一经提出,大家都兴奋起来,谈论变得更加活跃。

    经过一番研究,天工制造决定拿出三百万元来做转型升级的初步试验,包括建立线上定制化体验平台,采购全自动工业机器人,已经成立全新的运营团队。

    大家决定放手一搏,向着工业40的伟大目标进发!

    而远在南杭市的唐莉雅,却并不知道叶浩龙又在打她的主意。

    在超级技术大牛董天星博士的实验室里,唐莉雅看到了当今最顶尖的智能科技,这些技术令她眼界大开,一个个新的脑洞被陆续凿穿,彻底激活了唐莉雅丰富而发达的脑细胞,各种各样的新思路如雨后春笋般从她的脑海中冒出。

    可以说在百宝研究院学习的这段时间,对她的帮助比大学四年还要多。

    同样受益的还包括盛唐科技的其余两大吃货,张晴晴和杨正言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无论是理论功底还是技术实力,都提升了一大截,逐渐有了成为技术大牛的趋势。

    眼看着三个月的学习时间快到了,大概是由于百宝集团的免费自助餐实在太好吃,这三头吃货竟有了乐不思蜀的趋势。

    一想到要返回仙湖市,他们都是一万个不情愿,真想在百宝研究院好吃好喝地呆上一年半载。

    “哎,终于到了回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