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电商-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浩龙转着手中的笔,开始脑补未来的商业画面。

    人家都是往一线大城市赶,而叶浩龙这伙人却是回迁农村。对于他们这些早期创业者而言,城市的创业成本实在太高了,农村才是一片广阔的天地。

    别看北桥村只是一个两千八百多人的小村子,但它的经济发达,商贸繁荣,有点像小型集镇的味道。

    这些年来,得益于电商的长足发展,北桥村也涌现出了大量电商企业。不少大字不识一筐的农民也玩起了电脑,开始经营各类网店,成了北桥村的一大风景。

    据估计,整个北桥村的网店总数超过了三百家,平均每两户家庭就有一家网店。这些网店有卖农副产品的、有卖鞋帽服装的、有卖日用百货的,俨然成了一个百宝小村。

    北桥村的企业依托这些网店,将大量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不少企业甚至不再建立经销渠道,也不用招聘销售人员,直接将销售全都移到网上进行。

    这样一来,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企业的营销成本也开始大幅降低。

    可以说电商的兴起,盘活了整个北桥村的经济,使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庶村。

    村里随处可见一幢幢华丽的别墅,俨然像一个大型度假村。另外,村里还修起了小型医院、图书馆、露天剧场、健身房等公共设施。可以说,这里村民的生活水平比起市民都要高上不少。

    相比之下,叶浩龙家所在的新塘村,起码落后了十五年以上。

    令人无法想象的是,在叶浩龙刚出生那会儿,新塘村作为远近闻名的农业大村,比起北桥村可强了不少。

    所以说,思路决定出路,没有创业的意识,始终偏安一隅,很快就会被社会所淘汰。

    租厂房的事情一谈妥,搬迁的工作自然也要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

    周可心的工厂是从零开始,只需要搬一些办公设备。而她的可心数码,也有同行打算整体接手,只待双方就转让价格达成一致,就可以顺利脱手了,所以她的工作量并不算太大。

    任务最重的还是唐莉雅的盛唐科技,整个公司添置了不少机械设备,建设了流水生产线,现在要整体搬到北桥村,没有三五辆卡车是不行的。

    至于叶浩龙,他也将自己在仙湖大学的办公场地腾挪出来,最终便宜了方若曼这小妮子。

    经过了将近一个星期的折腾,所有的搬迁工作终于顺利完成了。

    盛唐科技搬进了更大更新的厂房,周可心的工厂也进入了设备采购与安装调试阶段。

    最可怜的还是叶浩龙,由于没有像样的办公场地,只好在两件厂房中间的一个仓库里建起了自己的网店。

    这个仓库的面积倒也有百来平米,不过里面杂乱无章,各种杂物堆得像小山包那么高。

    叶浩龙费了老大的劲,才把整个仓库收拾干净,腾出了一个完整的办公空间,并接通了网络。

    不过自己好歹也是一店之主,居然要在一个旧仓库里混,实在太不像样了。

    所以叶浩龙做了一个奇葩决定,他索性拿红黄蓝三色的油漆将仓库的外墙刷了一遍,并印上了红猫闹闹、黄鸭奇奇、蓝猪歪歪的头像,把整个破仓库装扮得分外别致,简直如同一座童话小屋。

    结果叶浩龙的奇葩行为招来了盛唐科技三大吃货的一阵冷嘲热讽,被冠以了“骚包哥”的新称号。

    更可气的是,这个讨厌的破称号,居然还得到了周可心和林向东的强烈认同。

    真是蜜蜂找花朵,苍蝇盯厕所,跟着这帮二货混,原来一本正经的小周姐姐,也是越来越没节操了。

    在马小铃的介绍下,周可心、唐莉雅等人共同租下了村里的一栋装修精致的小别墅,暂时把家安在了北桥村。这样一来,唐莉雅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大幅改善,终于不用再受苍蝇蚊子的虐待了。

    叶浩龙也退租了幸福小区的房子,可以天天回新塘村住,倒是又节省了一笔不菲的开支。

    回顾整个搬迁的历程,虽然充满了艰辛,但日子是过得越来越红火了,周可心、林向东、唐莉雅等人的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

    站在北桥村的中心街上,这一伙人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感受着村里繁荣的商贸氛围,一场新的征程就此开始了……

第三十八章 六度分割与全网传播() 
没过几天,周可心就把太和数码城的可心数码顺利转手了,在转手之前,她给叶浩龙的网店又补充了最后一批货,确保网店能经营到年底。

    办工厂的相关手续也审批完成,周可心将工厂取名为“天工制造有限公司”,取巧夺天工之意。

    很快,在马天明的万吉玩具厂园区里,“天工制造”和“盛唐科技”的招牌相继立了起来。

    在这两大招牌的中间,还夹杂了一个充满骚包气息,五颜六色的小网店,远远看上去画面和谐,喜感丰富,让人会心一笑。

    看来叶浩龙是要将他的呆萌路线进行到底了。

    自从回到老家之后,叶浩龙就不愁吃喝,老爸同志会时常开着摩托车,给他送来新鲜的鱼虾和蔬菜,两大公司的吃货们也随即沾光,伙食得到了大幅改善。

    一个秋高气爽的上午,在天工制造的厂房里,三大股东坐了下来,开始商量工厂的首批生产计划。

    叶浩龙拿出了一份数据报告,说道:“周姐,这是网店两个多月来,销售数据的一个具体分析,其中有几款产品的销量特别好,我们可以考虑先做这些款式。”

    周可心拿过报告,开始认真地看起来。

    叶浩龙继续说道:“接下来,美国鸭梨公司即将发布鸭梨5手机,国内的小豆、华威等品牌也将发布新型产品。我们的工厂才刚刚开始,我认为战线不宜太长,就针对其中最热销的几个型号,做相应的手机壳。”

    “小龙的网店都是第一手数据,能真实地反映出消费者的喜好,对于我们首批产品的定位有很大帮助。”林向东说道,“从模具成本而言,每款产品首批产量必须达到两千至三千的规模,我觉得我们选择三款,先做九千个,看市场的反映。”

    “你们两个说的不错,首批生产必须精挑细选,确保赢得开门红。”周可心说道,“小龙的数据分析很有参考价值,我们就步步为营,先只做三款,视销售情况再随即应变。小东,先做几个样品,我们试用一下。”

    “好,准备已经就绪,随时都能出样。”林向东说道。

    “至于接下去的具体工作,小东,生产线就交给你来打理。小龙,你负责营销。工厂整体的运作和衔接就交给我。”周可心给大家分了工。

    周可心作为大股东,自己挑了重担,不过作为一个风风火火的女强人,就算让她闲,她也根本闲不住。

    很快,林向东就做出了特定三个款式的样品,周可心试用之后很满意,当即敲定,开始投入首批生产。

    机器开动,热火朝天的生产工作正式开始了!

    生产塑料手机壳,可比唐莉雅他们造大机器方便得多,虽然厂里只招聘了三个工人,但一天的产量也能超过两千。

    这就意味着,第一个批次的产品,只要一个礼拜就能生产完毕。

    周可心并不担心首批产品的销路问题,就算叶浩龙的网店吃不下,也可以找北桥村同类型的网店分销,这个百宝小村网店众多,有的是销路。

    她所考虑的问题是,自己生产的东西是大路货,别人都能生产,因此掌握不了定价权,始终处于被市场牵着鼻子走的状态。

    所以周可心特别关注卡通专利的事,叶浩龙手头的萌萌哒卡通专利,要马上进入推广造势阶段,这样才能为以后周边产品的打造奠定基础。

    这些卡通形象是有专利的,别的厂家暂时不能仿制,这样一来,自己的产品就成为独一无二,在销售方面就有了一定的优势。

    当然,消费者是不可能接受这些完全陌生的卡通形象的,必须要有一个造势的过程,使这三大卡通形象深入人心,到时候就能生产出第一无二的系列产品,迅速占领市场。

    这年头,无论做什么事,拼的就是速度。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很多时候第一名能吃香喝辣,但第二名却连汤都喝不上。

    只要萌萌哒形象推广成功,占据上游文化高地,叶浩龙就有了先发优势。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把马天明剩下的玩具厂也买下来,专门用于生产萌萌哒毛绒玩具。

    所以在周可心看来,眼下资金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重要的就是推广造势。

    得人心者得天下,如何才能赢得人心,必须要请出财神爷方若曼登场了!

    叶浩龙立即拨通了方若曼的电话:“哈喽,师父大人好!”

    “哈哈,徒儿怎么样,终于在村里扎根了吧。”方若曼说道。

    “是啊,总算蓄能完毕,要开始释放大威力了。”叶浩龙说道,“师父大人近来生意如何?”

    “还不错啊,挺顺利的。现在招了两个员工,签下了两个品牌,正式开始运作了。”方若曼说道,“徒儿,你打算怎么释放大威力呢?”

    “那就是……卡通形象的推广工作正式开始!”叶浩龙说道,“师父,您老人家准备好了吗?”

    “晕,为师还年轻着呢,你赶紧放马过来,为师正准备小试牛刀!”方若曼兴致勃勃。

    叶浩龙立即将许多钱和张晴晴设计的系列漫画传给了方若曼,这些漫画是一个个独立的呆萌小故事,每期八格。可以传播到微博、微信、贴吧等各类社交工具上。

    方若曼看过之后,觉得这些漫画非常有创意,既好玩又好笑,画工也很不错,对于这三个卡通形象性格的拿捏颇具水准,已经具备了多点涟漪效应传播的基本条件。

    根据“六度分割”理论,在这个承载了七十亿人口的地球上,任意两个人之间,只要通过六个人就能相互认识。换而言之,我们与整个世界的距离,只相隔六层空间。

    多点涟漪传播也是同样的道理,在涟漪发出的过程中只要出现六个强点,在理论上就能达到全网传播。

    不过在网络上传播,与现实世界又有所不同,必须面对信息浪潮的吞没效应。

    有时候一个强点刚刚出现,就可能被另一个更强点所覆盖。在信息浪潮袭来的过程中,强涟漪也无可奈何,这才是网络推广面临的最大难题。

    在这方面,方若曼的研究也不算深入,还拿不出一套完善的应对策略,只能慢慢摸索。

    方若曼看了看漫画下方的logo,是“乐通动漫工作室”。

    她似乎有些印象,细细回想了一遍,突然想起来,这不是创业孵化中心的同行嘛!

    既然是在同一幢大楼里,日后交流起来就更加方便了,而且方若曼自己工作室还有一些美工业务,正在寻求美工师的合作。

第三十九章 经典案例诞生() 
方若曼的推广工作正在进行,首批三篇八格漫画通过她建设的微信、微博、贴吧等平台发布出去,很快就出现了大量的转发。

    只过了一个小时,微博转发量就超过了五百。三个小时之后,转发量突破了两千,而且仍在不断上升。

    随后在许多人的微信朋友圈中,也出现了这款漫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