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十年代学霸重生日常-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软的原因有些动作没到位,但也都像模像样,这下耿大舅的脸色越发凝重。

    想了想,从旁边的柜子里拿出一张宣纸,用楷书写上一到五这五个汉字,又拿出一张旧报纸,让顾毓铮沾了墨水在报纸上照着宣纸上的字迹写一遍。

    孩子毕竟还是太小了,力气也不够,控制不住力道,字写得歪歪扭扭,但一横一竖笔画清晰,能明显看出有努力在运用刚才教的运笔方法,虽是不够到位,能做到学以致用已是不易。

    捏了这么一会笔,悬着的手臂已经有些酸疼了,小身板就是小身板,缺乏锻炼啊。

    她写完五个字,就抬头眼巴巴地看着耿大舅,小表情纠结成一团,也不知道这毛毛虫似的字体能不能让大舅满意?好歹是第一次写,笔画也没错,应该没问题的吧?

    前世的顾毓铮并没有仔细练习过书法,在她上小学的时候,硬笔字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主流,学生都以能拿上一支钢笔写作业为荣:只有字写得特别好看的同学,才能被老师允许从铅笔换成钢笔。

    到了小学快毕业的时候,经常要灌墨水的钢笔也没什么学生在用了,直接到了圆珠笔、水笔的时代。

    说起来,小学二年级的课程里是有安排“毛笔大字”一门课的,可是并没有受到重视,每两周上一节“大字课”,一个学期也不过堪堪不到10节就结束了整个课程,学生们几乎都只学会了怎么拿笔就完事了。

    也是难怪,80年代的华夏,整个社会都在飞速发展之中,一切都以实用为先,如书法这般在现实生活使用中较为不便的事物都逐渐被淘汰,虽然在后来,毛笔书法作为一门传承华夏历史的传统艺术又重新被人所重视,可那时候数码产品已经遍布人们的生活,多少人打字速度练得飞起,而笔却不怎么拿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虽然前世就知道耿大舅在书法上有着不低的造诣,顾毓铮却从来没想过要好好学一学,后来在家养病期间,她又有了学习书法的念头,但是那时候的耿大舅年纪也大了,她也就自己买了几本字帖在家练习。

    没有专业老师的指点,倒是自娱自乐的性质更多一些。一段时间练下来,笔力有多少进步且不说,单是意志力方面就小有收获,因为生活不顺而生的郁结也消散不少,整个人怡神静气,日子过得是随遇而安。果然是修身养性的好方法。

    吃过练书法的甜头,这一世,既然有了机会,自然要好好抱紧耿大舅的大腿。仗着年纪小,厚着脸皮使出撒娇卖萌的手段也要多学点本事啊。

    耿大舅端详了一会顾毓铮的“大作”,点了点头,虽然笔力不足,但勉强可见运笔的章法,孺子还可教也。

    之前耿大舅写的那张宣纸上的墨已经干了,他仔细地折好,又拿出一叠旧报纸,认真交代道:“这张纸你拿着,这个礼拜你先回家,每天用笔沾了水在报纸上照着练,下个礼拜天再来写给我看。”

    顾毓铮乖乖地接了,小脸因为兴奋涨得红彤彤的,大舅这是答应收下她了吧,她就说嘛,这么聪明可爱的娃,怎么舍得拒绝哦,至于报纸用水写字什么的,她懂,这不是怕墨水弄脏了衣服嘛,而且还省纸和墨水的钱啊。

    然而接着就看到大舅将之前自己写的那张报纸也折了起来,顾毓铮满头黑线,这么丑的字还要收起来干嘛,难道是留着做纪念?那不成了黑历史了?

相亲相爱聚一堂() 
从内屋出来,才发现时间不知不觉已经快到中午,耿外婆与舅妈们正在厨房忙活着。

    耿家的男人其实挺会做家务,洗衣做饭也是样样都能来,只是周日事情多,都出门去了,反倒看起来似乎都是女人在干家务了。

    家里兄弟不少,平时大家单位有食堂也是各吃各的,只有到了周日才聚一起吃饭,不大的堂屋里满当当的挤了三张桌子,顾毓铮转了一圈,找到了正在摆放餐具的妈妈。

    看到女儿邀功似得将大舅给的东西交过来,耿霜泠也很高兴,嘱咐女儿一定要好好学,唠唠叨叨说了一小会,顾毓铮也不嫌烦,笑眯眯地听着,还帮着妈妈拿筷子。小小的个子比凳子也高不了多少,在桌子旁跑来跑去看着怪逗人的。

    不大一会,几个趁着假日外出的舅舅们也都赶了回来。

    这年头都是单休,耿家人全是有正式编制的国家单位,不是工人就是教师、医生,过得是点卯上班的日子,这一周仅有的一天休息日自然要赶早去办点各自的私事。

    大约十多分钟后,同样趁着星期日出去玩耍的表哥表姐们也回来了,玩得再开心也不能误了饭点不是?就这,还被最为严肃的三舅舅逮着训了一顿:“说了多少次了,别玩到饭点才走,人家大人做饭的时间到了还不走,你是想赖在人家吃饭还是怎么的?”

    这话听得小毓铮偷偷抿嘴乐,当初自己妈也是从小就这么训自己来着。

    现在的人都有这个讲究,大家经济条件都只够温饱,可一个个又太热情,家里来了客人不论老少都要出声留人吃饭,这时候作为客人就要自觉些,既是不让主人家破费,也是表示自己不是贪人便宜的人。

    与之类似的还有其他小朋友吃东西的时候要稍微避一下,不然你眼瞅着人家吃东西,人家是分你好还是不分好?自己要是有了吃的,多的话就和小伙伴分着吃,要是少了不够分的就塞兜里别拿出来,饿了也忍着。唉,都是这粮食紧缺闹的。

    大舅二舅家的孩子都在外地,目前家里最大的就是三舅家10岁的独子耿涛,作为家里接了棒的孩子王,今天就是他带着弟弟妹妹们出去的。

    早就习惯了自家老爹的包公脸,他也不害怕,嬉皮笑脸地解释:“爸爸别生气,今天没去别人家,我带他们去爬赤石山了,回来的时候他们说有点累,才走得慢了点。”

    这个解释还算过得去,说是山,其实不过是城门边的小山坡,离家不到一公里,都是去的惯了的,也没什么危险,就是对孩子来说来回一趟还是要花些体力。

    谁知三舅的脸还没松下来,几个小点的孩子就开始叽叽喳喳地告状了:“三伯,涛哥哥他太坏了,说锻炼身体带我们爬山,然后又说修好的山道是给老爷爷老奶奶走的,爬山爬山,关键就是要爬,非把我们往那没有路的地方领,我们爬得好累啊!”

    三舅的眼睛又瞪了起来,耿涛一缩脖子打量四周,看到小毓铮,忙借着与小妹妹说话躲避他爹的训斥。

    “没事没事,都平安回来就好,衣服也没脏嘛,看来你们涛哥哥带的路也不是那么难走。今天小铮妹妹来了,去和妹妹玩去。”几个舅妈上来打圆场,小家伙们都是爱热闹的,看到小表妹,又一窝蜂拥了过来。

    顾毓铮这一辈孩子不少,嫁在本县的大姨家就有5个孩子,大舅二舅家各两个,其他从二姨开始就全响应国家号召“只生一个好”了,孩子们吵吵闹闹玩在一起,干脆也不排序了,直接把名字冠在名字前头就某哥哥某姐姐地叫。

    于水市本就离金陵不远,语法也有相通,现在想来,这叫法很有石头记里宝哥哥、宝姐姐的味道,好有羞耻感啊。

    要不怎么都说一个家族的家训教养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呢,当然智商遗传也是一大因素。别看屋里这一群玩得满头大汗的小屁孩们叽叽喳喳互相告状打闹,在学校里,可个个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因为都住在一起,上学自然也都是同一个学校,甚至连老师们,也是教完上一个又教下一个。耿家的孩子们听到最多的话就是“某某是你哥哥/姐姐吧?老师之前就教过,学习可好了,可认真了,你可不能丢哥哥/姐姐的脸啊。”一个个的老师唠叨过去,压力不可谓不大。

    最悲剧的就是现在还未出生的小舅家的娃,性子在兄弟姐妹里最为活泼好动,一开始上课老开小差,成绩虽说不是前三吧,班级前十总还是有的,可硬是在哥哥姐姐们的对比下,给贬到尘埃里去了,直到后来兄弟姐妹们一个个的都各自考了大学才得到了解脱。

    至于现在,这一个个的都还是孩子,拥有着天真烂漫的童年以及未来可以肆意挥洒的青春。

    耿霜泠是兄弟姐妹中的老小,耿小舅结婚晚,现在孩子还没出生,顾毓铮就是家里这一辈中最小的,耿家孩子的团结教育那是不用说的,对小妹妹的照顾都不用长辈多强调,就这一小会儿功夫,5舅家上学前班的小表姐耿姿就将她拉到墙角,从口袋里摸出一颗糖给她。

    顾毓铮一眼就认出来,这是市第一小学门口一个摆摊子阿姨自制的麦芽糖,用漂亮的糖纸包裹好,一分钱两颗,很受小孩子欢迎。只是家里大人管得严,孩子们手上的零用钱都少得可怜,想必这颗糖也是表姐自己省下来的,她自然不能接:“姐姐,我不要,妈妈说吃多了牙疼。”

    “可好吃了,给你。”妈妈说小铮妹妹爸爸不在家,那平时就没人给她买好吃的,她一定会喜欢的。虽然心里不舍,糖还是要往外递。

    “不要,姐姐吃。”又推回去。

    “在干什么呢,推来推去的。”少年特有的清脆嗓音插入小姐妹之间,一抬头,就见耿涛伸着个脖子正在往两人手上瞅,“哟,我当什么呢,不就是块糖么,来,看我的。”

    耿涛直接从厨房拿了把大剪子,咔擦一声把糖剪成两瓣,动作那叫一个利落。

    一人分了半块糖,啥也不用争了,耿涛得意洋洋:“就你两啰嗦,赶紧去洗手准备吃饭。”

    顾毓铮心里暖暖的,这就是兄弟姐妹,一颗糖也要分着吃,因为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大人们聊了一小会,孩子们也清洗整理完毕,这时候,最掐时间的外公才晃悠悠地抱着茶缸子迈进家门。

    作为大家长,这个榜样作用是不太好,不过也没什么好说的,老人家平生就爱下象棋,偏偏又是个臭棋篓子,亏得巷口的刘大爷耐得住性子,天天陪着在自家门口下棋。为了不让人输得太难看,每局还都要让一个马,谁叫咱是老伙计呢?

    外公大人进了门,看到最疼宠的小女儿与小外孙女又是热热闹闹一阵招呼,嘴里直呼来了怎么也不去叫他,等到饭菜上了桌,虽然碍于生活条件没什么鱼肉,但也是清清爽爽的,味道甚佳。

    耿家人基因好,外婆年轻时就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大美人,就是现在年华已去的耿外公也还是个风度翩翩的老美男,生的孩子自然个顶个的有着好相貌,现在又生了一堆粉雕玉琢的小娃娃,再加上学问和礼仪的气质加持,光是这满屋子的高颜值就看得人神清气爽。

    这一顿饭吃得是心满意足,顾毓铮看着席间众人笑意盈盈,想到30年后各自不同的际遇,又是思绪万千。

    这些人,才是她最宝贵的财富,能够重来一次,真好。

    饭后,顾毓铮抱着纸笔回家,踌躇满志,计划着这一周一定要好好练字,用漂亮的作业亮瞎大舅的眼,当然,这是后世才用的形容词,大家都懂的,就那个意思嘛。她不知道的是,在她走后耿大舅就去找了外婆,两人一场谈话,将在下周给她带来怎样大的惊喜。

致富方法遍地() 
从外婆家走到租来的小屋,以母女两的脚程大概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