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复为妾-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石激起千层浪,今科的秋闱结果可能因为舞弊而取消的传言迅速地传遍了京城,一时间,不论问心无愧还是问心有愧的新晋举人们以及他们的家眷,人人自危。

    旁人家中如何暂且不知,季侍郎这儿只把自家儿子抓过来问了一句,入闱之前有没有接触过什么先前在外游学的时候认识的狐朋狗友。本来按理,季寅宸参加了今科的秋闱,季侍郎是不该做副考官的,但季寅宸确定应试在先,季侍郎被临时任命在后,阅卷的时候为了避嫌,季侍郎并未亲自批阅试卷,只是最后结果确定下来之后,他才看了前几名的试卷。至于季寅宸的卷子,他是从头到尾都没看到过,因为他的名次太过靠后。

    季寅宸觉得很冤枉,“爹啊,您是不是忘了,自您做了副考官之后,就把儿子关起来了,儿子哪里能见得到外人?”见外鬼还差不多。

    “没有就好。”季侍郎也只是以防万一,才多问了一句。虽然他当初做了不少安排,但这个老二,他总怕一眼没盯住,他就给他出什么幺蛾子。

    昨天之前,季如嫣还因为马上就要到来的婚事而羞涩、高兴,但如今,听着爹和二哥的对话,她只剩下了担忧,不论是二哥,还是付景延,季如嫣都是十分信任的,但她依旧难以释怀,因为有些事情,不是自以为坦荡就能解释得清楚的。

    付家,得知了消息的付夫人很是担忧,前头有多高兴,现在就有多烦忧,万一因为延儿考得太好了,被人怀疑是舞弊了可怎么好?她自是信任自家儿子的品性的,可别人不了解长子,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付夫人想得很远,甚至已经想到了黥面和流放了,他家儿子这身子,现在看着是不错,万一流放去那苦寒之地,能活着到达吗?侥幸到了,又能熬多久呢?

    说实话,这事倒确实是出乎付景延意料之外的,但他并不惧怕,他能榜上有名,那完全是因为真才实学,如果一次有疑义的话,那再考一次就是,虽然在号房之内待的那几天真是极难熬的。

    “母亲放心,儿子行得正坐得端,不会有事。”之后,付景延有些迟疑,付夫人忙紧张发问,“怎么了?”

    “要这舞弊之事是真的,那岳父那儿只怕会有些麻烦。”科举舞弊形式极多,夹带的,买通考官的,替考的,这回似乎可能是泄露了考题?考题那是与考官有关系的。付景延想起了前头那个因病辞位的副考官,总觉得这其中似乎不那么简单。

    被付景延这么一提醒,付夫人算是反应了过来,然后又想多了。

    “他们他们会不会因为咱们和季府定了亲事,就说你提前从你岳父那儿得知了考题,然后才考得这么好的?”

    不得不说,付夫人这个设想,很合理,恐怕就连季寅宸考得不好,他们都能寻到理由,考得好了太显眼之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但此刻,付景延知道,他得安抚好他母亲,不然只怕她会在极度担忧之下做出什么不好的决定来,那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母亲您放心,圣上是明君。”虽然年纪有些大,“肯定会有正确的决断的。”

    “但愿如此吧。”

    同样得知消息的,还有周家。秋闱榜单出了之后不久,就传出了付、季府两家结亲的消息,甚至连婚期都一块儿传了出来。若不是周夫人和周瑾拘着,周莹早就跑到这两家去闹腾去了。

    在周莹看来,既然周夫人说了,要把周瑾说给付家大公子的,那么除非她娘和她姐改了主意,否则这付家大少爷就不能另定亲事。可他不但定了亲,定的还是季家如嫣,简直都快把周莹给气死了。明明她往外传的那些话,已经彻底把季如嫣的名声给搞臭了,为什么姓付的这样想不开,非要娶她呢?这不是明摆着不给他们周家面子吗?就算嫌弃她姐被退了亲名声有损,那周家不是还有她吗?她哪里比不上季如嫣了?

    这会儿,周莹却怎么想怎么畅快,于她看来,这就是恶有恶报了。因为付家大少爷选了季如嫣,所以他这会儿倒霉了,倒的还是大霉。周莹倒是没有想过,便是付景延真的和她姐定了亲事,这科举舞弊的事儿也是避不开的。

    周瑾是想来与妹妹说,让她近来没事儿就少出门的,却远在院中,就听到了她张狂的笑声。稍稍一想,周瑾已然明白她会这般笑的缘由,但其实事情还未有定论,而且,不论是现在还是以后,幸灾乐祸都是不对的。

    “莹儿。”

    “姐,你来啦!你也是听到了消息,来和我一块儿高兴的是不是?”

    “朝廷的事,咱们还是少管些为好。”

    “姐你还是这般无趣。多可乐的事儿啊!那季如嫣还以为抢了你的好亲事,没想到抢到的是这么个货色。”

    “你说得不对,季家姑娘没有抢我的婚事,我与付家大少未有婚约,他想娶谁,那是他的自由。”

    “可是明明,明明是娘先和付夫人说起的。后来是季家横插了一杠”说到这里,周莹顿了一顿,“等一下,季家我知道了。我知道那个姓付的为什么突然和季如嫣定亲了。”

    在周瑾看来,两家会商议婚事,那首先是门当户对,然后是男女双方对对方都有些好感,觉得能相敬如宾地过一辈子。听了妹妹的话之后,周瑾眉头紧蹙,“莹儿,这话可不能乱说。”

    “我怎么就是乱说了?你想想啊,就那个病秧子,如果不是季如嫣她爹提前给了考题了,他能考这么好?季如嫣那名声坏成那样,他都不挑,愿意迎娶,还不是因为有这天大的好处吗?他们这婚事,是一种交交易。”

    “这都是你的臆测,在我跟前说说也就罢了,别出去乱说。”

第118章番外 (七)reENs。() 
科举之事出了纰漏;首当其冲遭殃的那必然是监考官;是以季侍郎从流言传出的第一天开始;就等着明德帝的特别传召。至于奏折;他已经提前写好了。因为提前做好了准备;所以传旨公公来的时候,季侍郎并不慌乱,临出门之前还安抚季夫人,让她放宽心,等他回来一块儿用晚膳;甚至还十分淡定地列举了几个他爱吃的菜;让季夫人安排厨房备上。

    怕传旨公公在皇上跟前说季侍郎的坏话;季夫人还特别塞了个大红封给他。其实季夫人这是关心则乱,能被派到宫外来传旨意的公公,那在宫里都是有些头脸;混得很不错的,如果这点儿眼力劲儿都没有,那也不可能拿到传旨这样的肥差。

    且不说未曾定罪之前;季侍郎依旧是有实权的官员,就算真定了罪了,那么就算公公在皇上面前说再多坏话,皇上也得依律究办;若是能被个公公的言辞左右;那就算不得是个明君了。虽然不想淌浑水的某公公回宫最多就是复个命;但银子都搁在跟前了;不收也太对不起自己了,于是他很自然地伸手笑纳了。

    明德帝做王爷的时候,封号为贤,贤明、贤德,是他对自己的定位。所以即便此刻怒火中烧,他也依旧耐下了性子,准备听他信任的朝臣们和他解释一下这个科举泄题的事,究竟是哪个要银子不要命的家伙弄出来的。

    前头几位官员都矢口否认,但否认其实是没用的,因为考题确实泄露了,不然明德帝根本不用让他们来走这一遭。只是据查,有些‘运气好’的考生买到了真的考题,有些‘运气糟’的考生白花了银子。当然,即便是买到了真的考题的考生,中了举的其实也没有几个,因为会买考题的考生,那肚子里头都没有太多的墨水,能考到秀才都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另花银子找人写答案,这风险有些大,自己蒙头写吧,水平就那样。只是提早知道了考题多少还是有好处的,至少酝酿文章的时间比旁的考生长。

    轮到季侍郎的时候,他只是将手里拿着的奏折、账本、银票都举过了头顶,请求御览。

    御内大总管将东西呈到明德帝跟前的时候,明德帝看着那厚厚一叠的银票,伸手就砸了个杯子到季侍郎跟前,“你这是什么都不辩解,直接承认了?”胆子怎么就能这么肥?难道是已经站好了队?哼,他都还没想好传位于哪个皇子呢,他怎么就能这么笃定自己没有跟错人?

    季侍郎闪身避开了明德帝砸过来的茶盏,他没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要是被砸伤了,那真是冤枉,不但白受皮|肉之苦,而且也难免会叫夫人担心。

    “皇上息怒,您先看看奏折。”季侍郎这会儿有些后悔,应该先递奏折,然后上账本,最后再上银票,无非也就是让大总管多走几步路罢了,他却能省不少口舌。

    明德帝看到银票的时候,就下意识地认定了这奏折肯定是请罪折,他不想看请罪折,怕被气死,但这会儿见季侍郎目光坦然,明德帝随手就把跟前的奏折扔到了他跟前,“念!”心中却打定了主意,就算请罪折子写得再好,他也一定要重罚于他。罚之前先砸他十个杯子,不许他躲!

    一旁的其他官员们看着季侍郎的目光有些复杂,这样的事儿,既然做了,那除非皇上有真凭实据摆在跟前,否则肯定是不能认的,认下的都是傻子。这季侍郎平时看着还挺聪明的,怎么关键时候就开始冒傻气呢?不过也好,本来这事儿就是为了撸掉些官员好给他们自己人腾位置的,户部侍郎这位置还挺不错。几人都已经开始各自盘算接这个位置的合适人选了。

    因为丢过来的是折子,所以季侍郎没有躲,还顺手给接住了,然后开始大声朗读。

    季侍郎这么一读,不论是明德帝,还是其他监考官,都不由得愣住,他这居然还真往外卖了题,但十分缺德的,以秋闱真题的名义卖了一堆的假题。有些话不好在奏折上头说,季侍郎读完了自己的奏折之后,接着道,“圣上励精图治,为百姓营造了一个太平盛世,这些考生不思勤学苦读,好好报效国家,居然想走这样的歪门邪道,臣就让他们花些银子买个教训。”顺便给国库做些微薄的贡献,他们不是银子多吗?他就替他们花在有用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户部的官员难为,每做一件事,那都得精打细算,所以当初,在季侍郎觉察出有人以他的名义贩卖考题的时候,他也顺势而为,不就是卖考题吗?好像谁不会卖一样。至于他所收银两,已经全部呈于御前。账本里头记述的便是这些银钱的来历,不报真名和籍贯没关系,他都让人把买题人的长相给画下来了,特征也伴有文字记述。

    说完要说的话之后,季侍郎跪伏了下去,“臣有罪。”他的罪责在于,没有在知道科举考题可能泄露的第一时间,与皇上面呈此事,而是任其发展,还在其中谋利。

    季侍郎有罪无罪,全在明德帝的一念之间。明德帝有些为难,说他有罪吧,那最多就是一个知情不报,知情不报认真说起来,其实算不得是什么罪过,毕竟当初他也没有真凭实据的,便是真当说出来了,他只怕也未必会信,就算信了,也就是个未遂。至于他卖了‘考题’,得来的银子也全都躺在他的御案之上,还随附了账本,这也算很面面俱到了。

    季侍郎安然回家,季府众人都松了口气。直到此刻,季侍郎才终究把前因后果,都跟家人和盘托出,最后说了明德帝对他的处罚,罚俸三月,算是小惩大诫。和他呈上去的银子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