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幼子的从容人生-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赵秉安捏着眉头,实在不想再看见这位兄长,心累!可是该交代的事还是得交代,“兵马司的事不用你操心,姚二哥会替你打点好,平时的时候他也会尽量照顾你。过几天,周家一位长辈会和你一起入职,你有事不方便和姚二哥说的时候可以去找他处理。我对你就一个要求,拢住你手下那些人,不管你花多少时间多少银子,我要那些人姓赵,赵家三房的赵,听明白了吗?”

    “明白,明白。”瞧他两眼无神的样子很明显就是没听懂,但老七不敢也不好意思让赵秉安再解释,便打算先混弄过去,等回去之后慢慢想。

    赵秉安也不打算再深入的点下去了,做到这步他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以后看他自己造化吧。挥手让田二把老七送出去,他还有很多事要布置呢,哪有时间浪费。

    “主子,这七爷的性子,放在兵马司会不会不合适?”赵康俯身站在书桌旁,左手扶着右手,缓缓的磨墨。虽说主子算无遗策,但七少这步棋他是真的看不透。

    赵秉安正在回颍川伯府的拜帖,闻言,漫不经心的回了一句,“不需要合适,只要他呆在那就够了。七哥要真是有本事在兵马司走出一条路那自然是好,要是不能,那也能替咱们的人挡挡炮火。”赵秉安收笔,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他一开始是真的打算把这件事交给七哥去办得,可惜了,烂泥扶不上墙,他只能选另一个人了。

    “周家的荐书送过去了?”

    “是,晌午的时候送过去的,只不过去的时候周宅上好像正在闹,动静不小,奴才进去之后大堂上的水渍还没收拾干净呢。”

    “哦?”

    “奴才私下派人在周府上查过了,好像是为了您给的官职一事。周家老二觉得自己为家族受了大罪,以后也不好再从商,所以想要这个官职。可老爷子都跟您说好了人选是周家四爷,这等好事,人家四房当然不愿意让,所以两房就闹起来了。听说连手都动上了,奴才去的时候,周家老爷子气的都快撅过去了。”

    “呵呵,这周家老二还真是个不安分的,刚从刑部大牢里出来就折腾上了,也不看看周家老爷子为他掏了多少家底,纯纯一条白眼狼。”

    “就是,咱们的人下午来回信,周家老二没抢到官职,居然又把主意打到了长房嫡孙的那张荐书上,威逼利诱,几个时辰内都用尽了,老爷子都快拦不住他了,周家人都在传,这人是不是在牢里待邪性了,以前也不这样啊。”

    “或许以前是藏得好,在牢里滚过一圈之后,就懒得再掩饰了。不过,这是周家的事,咱们不用管,你通知他们了吗?”

    “通知了,周家早就把人手准备好了,都是从江南那边回来的老掌柜,那边的产业不在了,人只能迁回京城,瞧那数目,咱们要是不领走一些,恐怕那些人也就只能留在庄子里做管事了。”

    “清点好了,都是全户吗?我可不想忙活半天到头来却为他人做嫁衣裳。”

    “不会,奴才对着花名册一个个的都查验过了,都是拖家带口的,有几个没有男丁传承的也被奴才挑了出来,保证这批人里掺不了沙子。”

    “做的好,这些人里一半给沈林送过去,他正需要人手。挑一成身家特别清白的给我姐做陪嫁,让他们所有人再签一遍死契,刚生下来的也要签!余下的打散了往西北那地方发,不管做什么的,只要能在那立住脚跟就可以了。”

    “是,奴才马上去办。”

    玉涵院里,蒋氏正和一众婆子们对着嫁妆单子,她总觉得有什么漏了,抓着底下人核查了一整天也没找出什么来,这会儿还在纠结着呢。三爷就要悠闲多了,端着杯碧螺春,收拾他的鸟笼子。里面养着他小儿子搜罗来的一只白腰,姿态优美,鸣声婉转动听,极淘三爷的欢心。院门外的长随静悄悄避开三房外院的下人,安静的站在三爷身后,把回文阁的事一五一十的汇报了出来。

    三爷一开始心里不知多欣慰呢,他就知道自家小儿子是个有情有义的,别看他平时没怎么搭理老七,关键时刻到底还是念着兄弟情的。可到后头,听说老七不识趣的时候,他又动了肝火,真是个不争气的东西!你弟弟都把路给你铺好了,怎得,还得架着你走啊?真是气死他了。都入夜了,三爷不想再惊动屋里的夫人,想着等明早再好好收拾那个不省心的孽子。

    这会儿,睡不着的人多着呢,镇远将军府里,当家夫人魏氏看着桌上那个小木盒,叹出了今天不知第多少回的气。她手想上前碰碰,又觉为难,来来回回焦虑的很。

    镇远将军看不过去了,直接把盒子塞到她手里,粗声说着,“好了,人家也是一番好意,再说,都拿回来了,你不接,还等着送回去呢,那才真是打人家脸呢。行了,咱家老二沾了便宜,你这个当娘的就别喊乖了,你要是过意不去,咱把这情记在心里,以后寻个机会还上就是了。一点事,也值当你这样的。”

    魏氏一向自诩大气实诚,可这次的事却让她在亲家面前丢尽了颜面,再想想现在闹着要大郎去刑部捞人的大儿媳,她心头真是一阵阵火起,他们家做了什么孽,怎得就娶回来这么一房儿媳,以往还真没瞧出来有那么多心眼。姝姐儿那孩子她还不知道啊,让她娘养的太单纯太直白了,以后嫁过来哪能斗得过她啊,不行,她得多压大儿媳几年,怎也不能让老二他们吃亏。

第70章 疯子() 
七月二十一号;阴阳弥合;天赐婚时;是赵秉安花了大价钱请钦天监那帮老神棍测算的最近最好的日子。镇远将军府那边如约拿出了聘礼,全了两家人的体面,那这门婚事永安侯府上也就没有了推辞的理由。两家很快就定下了这一天的婚期;也算是安了很多人的心。

    赵秉安为了顾全他姐的颜面,就没和蒋氏提过关于那三万两的事;倒是三爷知道赵秉安从周家那里狠宰一笔之后,把他召过去不痛不痒的训斥了一顿;最后把京郊周家进献的园子给扣下了两个,说是等忙完婚事就要带着蒋氏去避暑,家里的事就让小儿子多担待。

    赵秉安脸上的表情皲裂的简直没法看;他爹今年不过四十又几,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怎么如今就摆出一副颐养天年的架势;再说家里那两个兄长都是巨坑;爹你这么卖儿子不怕他找娘亲告状吗?

    三爷表示自己一点压力都没有,儿子你要是真舍得你娘亲生气你就去,再说了;你娘可是早就盼着出府走走;过过松快日子,你这么有孝心,怎么能让我们老俩口失望呢是不是?

    “薄幸皆是读书人”,这话说的真是不假;前几个月,赵秉安还是人膝下疼爱入骨的小儿子呢,这会儿就能毫不留情地拿来填洞口,偏偏赵秉安还真不舍得这两位高堂再受累,没办法,只能咬牙切齿的捏着鼻子认了。

    三爷抱着自己的鸟笼子笑得牙都漏出来了,这么些年了,他终于也能松口气了。还是五弟说得对,对付安儿这孩子,就得舍得下脸皮。

    镇远将军府刚发完补帖,魏氏正应付着她那一大帮妯娌,分家那么多年,倒是头一回来得这么齐。魏氏心里清楚的很,无非是为了那三万两聘礼,她就纳闷了,自家凑的银子,你们来掺和什么,一个个脸皮真是比城墙还厚。

    说来也心酸,镇远将军府传承了近百年,在军中的名号那是响当当的,可惜家底实在是薄的可怜。人都说穷文富武,不是没道理的。武勋家的孩子自开始习武就需要大量珍贵的药材来通筋伐髓,在一个武将长成之前至少也得打磨筋骨近十年,那期间的花费的银子真就是一个无底洞,镇远将军府这一辈里就两个男丁,可也只有老大从了武途,老二不是不想让他学,实在是将军府学不起啊。

    可上一辈镇远将军没这个觉悟,他觉得都是他的儿子,凭什么厚此薄彼,十个儿子啊,统统都开了筋,镇远将军府的老库都被他砸干净了,要不是娶回来的儿媳妇带的嫁妆都挺丰厚,他们一家大老爷们说不定真得吃土。

    也正因为这点,将军府上一辈在北疆战场上是赫赫威名啊,十子出阵,皆是猛将,杀敌于无物,端的是意气风发。可惜,枪打出头鸟,北方的鞑靼王庭纠结了好几方远北羌胡,狠了心要给大朔一个好看,他们巨金买通了雁门关据城的一个偏将,让他在镇远将军回城的时候死关城门,十几万大军压境,包了老将军的饺子。最后,连带着随父出征的老三老四老六老七,一家五父子皆为国捐躯了,临了临了,连尸骨都没找全。

    那时候姚宏建尚不到而立之年,在军中的威望还不足以担得起一品将军这个衔,先帝对他们这些武勋平常就爱答不理,没事还要埋怨他们花的银子太多,这次老将军不仅打了败仗,还把好几万人手都折在那了,他老人家龙颜大怒,差点没把将军府上下都给砍了。还是内阁顾忌武勋一脉群情激愤,老将军死战到最后一刻,也算是为国尽忠了,好劝歹劝,才打消了先帝那个蠢念头。

    姚宏建就惨了,被圈在府里守了三年孝,还没出孝呢,家里几位妯娌就闹着要分家,老太太都镇不住。镇远将军府那点家底要按照礼法分,下面几个弟弟差不多就相当于要净身出户了,还有那些守寡的弟媳侄儿们,不能把他们赶出去自生自灭吧。所以当时虽然老太太极力反对,但姚宏建还是坚持平分了家产,几位丧父的侄子也留在他身边教导,等娶妻之后再出去自谋生路。

    当时确实分的好好的,几房人也都立了文书,摁了手印。之所以他们今天会找上门,是听说大哥大嫂他们居然掏出了三万两聘礼,还是两次。就算大哥大侄子这些年在北疆捞了些东西,可这六万两也实在是太吓人了,是不是当年分家的时候大哥他们藏匿了一部分啊?姚家几位爷倒是一点都不信,他们对大哥还是很信任的,人家当年就是把大部分家财都留下也是应当的,嫡长子原就该如此,分给他们是兄弟的情分,不分,他们也不应该说什么。

    只是后来又有消息传出来,二侄子要娶的是赵家三房的小姑娘,那他岳丈不就是马上要进内务府的赵老三吗,听说这姑娘的陪嫁足足有八十一台,我的乖乖,都快赶得上国公嫁女了,大哥他们这回眼瞅着是要发啊。几房妯娌暗戳戳想着,他们不求多,只要侄媳妇儿愿意从手指缝里露出些东西,提携提携他们就好,毕竟家里养着个不能上战场却又坚持练武的夫君,实在是很烧银子。

    魏氏原以为妯娌上门是要掰扯聘礼的事,她说辞都准备好了,就咬死是从她娘家借的,看她们能怎么办。可没说两句,这话风怎么都往老二身上转,一口一个亲侄儿,当初跟你们借钱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往下一听,她就明白了,敢情是惦记上她那未过门的二儿媳妇了,想着占人赵家的便宜呢。魏氏忍不住摇了摇头,且不说赵家有没有便宜可占,就是有,她也不会允许这些人贴上去。老二上次承了人家的情,算是沾光高升了一小步。人家这次又慷慨解囊,连他们的聘礼都免了,她要是真把这群人放过去,那不是有些狼心狗肺吗,将来老二家不得埋怨上她啊,这种糊涂事她不能干!

    将军府里的茶是喝完一杯接一杯,几个妯娌瞧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