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面一班学生脸上都有些热,毕竟他们不久前才笑话过人家,现在却被人打的无还手之力,这实在是有些丢人。赵秉安当然不会任这种尴尬的气氛持续下去,与他的目的不符不是,起身理袍,恭敬长揖,“后辈赵秉安见过各位仁兄。”
礼文互已,乃不乐回。人家都抢先见了礼,太学馆里的这班学生也就不好太摆脸色了,再说,他们其实对这个棋艺高超的少年很有几分兴趣的。倒是赵秉安旁边的这群学生,听到他的姓名后,有人突兀的问了一句,“你是永安侯家的小子?”赵秉安转过头去,是一个面容有些憨胖的青年,比他身高一头,五官上有些熟悉,但没想起来姓名来。
拱手躬身,赵秉安轻笑着答了声“是。”“永安是家祖丞爵,家父排行数三,任职工部,小子家中行十。”他这么一说,不少人就都知道了,这位不就是京城里最近传的挺响的小三元嘛,怪不得能有如此本事。
刚才出声的那个青年听到赵秉安肯定的回答后,脸上的笑容瞬间亲切了些,“在下颖川伯府魏世宁,久仰贤弟大名。”
颖川伯府,那不就是镇远将军府的姻亲,赵秉安他姐未来婆婆魏氏的娘家吗?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门人差点擦过边去。他刚才就想说有些面熟,现在看来是和他那位未来姐夫有几分相似啊。
右边这一群人一听,原来这位也是勋贵出身啊,亲切感一下子就上来了。其实国子监里,勋贵子弟除了荫生,也有不少是实打实自己考上来的。这部分人有实力有能力,但要想打入真正的文人圈子还是不容易的,高人一等的出身提供给他们更多接触优越教育的机会,但同时也会在某些方面限制他们的发展。比如,原有的清流书香就在本能的排斥这些人的加入,他们的排斥从不表现在勾心斗角、阴谋诡计上,相反,他们选择了一种更聪明的方式——用实力说话!
每一季国子监大考,太学馆都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这里的百名放榜比起外面的科举来也不差什么了。勋贵这一系吃的就是底蕴的亏,每次放榜,十不存一,让那群文官子弟看足了笑话,去年几位顶梁柱一起毕业之后,情况就更惨了,不仅大考被碾压,平时的文娱课也被人压得死死的,也就骑射这两门能让他们略微挽回点局面。
现在虽说这位小兄弟还没入国子监,但既然祭酒大人已经领人露了面,那估计也快了。想想刚才的棋局,他们就特别期待这位入学后的表现。
京城里姻亲错综复杂,颖川伯府和永安侯府这样的是最平常不过的,要是认真攀扯,右边这一群人里估计大半都能和赵秉安扯上点关系,大家有意亲近,不一会儿就打的火热。
左边那群学子也没有多大情绪,瞧着这位的年龄,离他们还远呢,要操心恐怕也得是下面的那些小家伙,他们就等着看热闹好了。
钟拱看着这局面,意味深长的笑了一下,扫视一圈轻飘飘的扔下了一个惊雷,“赵小公子此次是有备而来,特意想请教一下我们国子监的五经六艺,你们这些师兄们开局就输了一筹,居然还能笑得出来,嗯!”
大人害我!赵秉安被祭酒大人的话给劈中了脑袋,差点回不过来神,什么叫我来讨教,这不是考试吗,五叔,你到底在荐书里说了些啥?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一直在反映女主的问题,喵晕思考了很久,觉得原女主没什么过错,不过对男主父母和五房夫妻俩来说确实是太残忍了,所以决定把她安排成女配,大家也不用担心,喵晕会给她安排一个很好的结局。后面有机会的话,也会慢慢丰富这个人设。
第49章 国子监(二)()
看着周围人瞬间变得锐利的眼神;赵秉安心里简直是泪流成河。怪不得五叔一直派人阻挠自己看那份荐书;敢情在这等着他呢。他们叔侄俩是什么仇什么怨;五叔居然这么坑他,太过分了!
话都已经放出去了,此刻再开口解释也无济于事;恐怕还会短自己的志气。赵秉安此刻心里就算恨得咬牙切齿,面上也还得端着云淡风轻的笑容;甚至为了拔高自己的底气,还特意把嘴角上翘了几分;这看在太学馆众人的眼里就是活脱脱的挑衅啊,这小子也太狂了。
魏世宁一帮人也被震住了,小兄弟的胆量真是可以得;单枪匹马来太学馆挑台,居然还敢给他们一个下马威,这是要搞大事情啊!
相较于勋贵一门里的幸灾乐祸;看热闹不嫌事大;清流文官这边简直就要气炸了,亏得他们刚才还那么欣赏这小子,结果人家上来就啪啪打脸;可一点余地都没给他们留;真是,真是个居心叵测诡计多端的小混账!
既然战书已经下了,那这事也就不能善了了。今天要不给这小子一点颜色瞧瞧,外人还会以为太学馆无人呢。
西馆是授课的地方;格局有限,他们这么多人真要比试也施展不开,钟拱好不容易把事情挑起来,自然不能让这点小事绊了手脚。祭酒大人双手一挥,就把人都带到了小校场,这里视野开阔,风景秀丽,正是雅集论道的好地方。
他们一群人浩浩荡荡,引起的动静自然不会小,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国子监上上下下便都知道了,今科小三元赵秉安来国子监踢场子了!消息灵通的还知道太学馆先前已败过一场了。这下,所有人都沸腾了,凡是无课的学子都朝小校场这边涌了过来,就想一睹这“狂妄之辈”的风采。
蒋承成一开始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自家表弟是什么人旁人不了解自己还不清楚吗,最是谦逊守礼,温文尔雅,哪能干出这样耸人听闻的事来。可传过来的消息说来人是今科小三元,据他所知,京都很多年也就出了他表弟这一位啊,心里惦记着这件事,他也听不进去课,干脆和博士请了半天假,打算到小校场一探究竟。
他的学馆离校场这边颇有些距离,等他到的时候,这边的比试已经快开始了。蒋承成挤进人堆里努力往前看,两边人数对比实在太过明显,他都不用费心找,一眼望过去就可以看到圣塑左边那道单薄却坚定的身影,不是自家表弟是谁?
小校场内围被圈成了一个圆形的比试台,外围站满了来围观的人。蒋承成倒是有意上前问问,但这种情境下,他又怕弄巧成拙,反而打扰到表弟就不美了。再说了,右边那群人都是太学馆里出类拔萃的师兄长,平时都拿鼻孔看人,他这会儿要敢迎上去,等来日恐怕也不要想在国子监立足了。
赵秉安一开始也没预料到会有这么大的阵仗,心里略有些飘忽。可随着来围观的人数越来越多,他反而渐渐平定了下来,真金不怕火炼,他肚子里揣着万卷书,还怕区区一个国子监不成,不说别的,就为了他老师的名号,他也不能丢这个人。
想通之后,赵秉安气场全开,再无刚才低调谦逊的模样,整个人仿佛一把刚开锋的利剑,刚毅的视线朝着对面一一扫过,似是寻找今天能让他见血的目标。
太学馆的学生也不是泛泛之辈,一开始是他们大意,才让赵秉安抢先一城,现在他们清醒过来,都打定主意要给这小子一个好看。
鉴于此次比试的特殊性,钟拱亲身上阵,担任裁判。五经六艺这个范围太大了,真要逐个比过,没个十天半月是不成事的,但是这件事出得突然,自然也不宜持续太久,那对国子监在外的名誉影响太大了,所以这场比试最好速战速决!
钟拱看着两边剑拔弩张的气氛,心里有些不满,再怎么说,对方也只有一个人,自己这边整整两个班,按他预想的结果说怎得也得成碾压之势,再不济也得强弱分明,但绝不是现在这幅势均力敌的样子。这让他忍不住反思,这新一届太学的气场是不是太弱了些,这次可别给他丢人啊
瞧着沙漏快到整点,钟拱便不再游神,理了理清道袍,示意旁边的几位司业、监丞可以开始了。鲁豫原本是律算科博士,国子监里就数他们这一科课程安排少,所以他们平常也会额外负责一些琐事,这次恰巧他们司业不在,就把他调了过来给这次比试开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吾辈何以修之,学矣!辩矣!论矣!今朝监中佳客,闻学而来,乃不远迎。双方以文论教,实为幸事。”
鲁豫瞧着场下那些混小子也没几个人在听,干脆也不罗嗦,直奔主旨去了,“这一场,双方以诗词较高下,定以月后的端午为题,时限一柱香。”
这要写端午应景的诗词不难,关键是在这一炷香内完成就有些急躁了,太学馆这边有不少人,可敢马上下笔的却没几个。他们不是写不出来,只是觉得平时不错的诗句,在这时候未必拿的出手。
赵秉安可没这个顾虑,出题之后,他便放下了手中把玩的玉佩,几步之内走向案桌前,挥毫而下。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初初写完便被旁边一位“路过”的主簿轻声吟了出来,嗯,立意布局皆不错,有情有景,能评的上一声上等,不过这样的水平在太学馆里还是很有几个的,这位不会技止如此吧?
当然不是,赵秉安微微一笑,往左边移了半位,重新铺了一张宣纸,沾墨落笔,“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随着主簿的轻轻念诵,很多人都忍不住抬头,想听一听下文。赵秉安亦未曾拿乔,只是沉思了几秒,便提笔续阙,“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喧闹的小校场不知何时已鸦雀无声,不少人已沉浸在这首词的意境里。咏古叹今,他们听的不少,但今天这首却打破了他们常规的思路。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前后呼应,而又忧思绵长。且看上片,一幅幅生动的民俗风景画,扑面而来:童之臂、门之艾、菖蒲之剑、风筝漫舞、对酒当歌、龙舟竞发、诵君之赋,哪个不是美轮美奂的图画?再看下片,怀王之昏、秦之吞楚、异客垂涕、新亭对泣、汨罗江渚,哪一个不是再现历史的沧桑?这些词中之境,如诗如画,一唱三叹,色香味俱全,岂非神来之笔?
当下唯一疑惑的是,这位赵小公子才多大年纪,怎可能写出如此情思深厚的绝作?要换成他那位探花叔父来,或许众人便无此疑问了。可是这样的佳作,一经问世必会引起轰动,不至于他们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难不成真是这位小公子所出?想想他小三元的名头,众人又觉得很有可能。
太学馆里的众位学子都埋头苦笑,这还比什么呢,他们是自恃才华不假,可他们又不傻,有这种佳作珠玉在前,他们纸上的都会被衬成萤烛之光,交上去也不过是丢人的更彻底而已。
这还不算完,第二首完成,不过几息,赵秉安便摊开了第三张宣纸。这下,连裁判台上的几位大人都有些惊着了,
“滔滔是处,受尔芬芳;幽幽信使,载彼国梁;
郁郁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