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幼子的从容人生-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懿旨赐婚的日期在十月八日,赵秉安这次回京辎重甚多,赶路少也得一旬,剩下的时间太紧俏了,浪费不得。

    最后给凌家下了一番通牒之后,赵秉安便从这场鹿鸣宴中脱身了。

    在他看来,北直隶的这场秋闱就是一出一波多折的大戏,让河北本身的势力来谢幕才是最稳妥的。现下孟薛涛投了东宫,他与总督府的分歧已经埋下,任重也因为立场的缘故,失了在总督府的先机,现在他们也只能死守布政使司这一亩三分地,与蔡川廷分庭抗礼了。

    赵秉安无意中坑了蔡川廷一把,再在河北久留,他脸上也挂不住,思来想去,还是尽早脱身为妙。

    九月六日,赵府大宴宾客之后,赵秉安带着数百口人浩浩荡荡的出发了,这次他一点也不怕苏泽衡使坏,因为他早早的就给苏府备上了一份大礼——河北监察御史翻出了玉楼军粮贪墨案,苏泽均可没有他弟弟那般能耐,能将案子做的面面俱到、无缝,玉楼前任守备的来往书信加上边境粮草的倒卖账簿,这次可算是证据确凿。

    听说河北监察御史的折子一到,朝堂上的武勋就齐齐炸了锅。户部针对武勋也不是一回两回了,但倒卖军粮,这可真是踩到诸多勋贵的伤口上去了。

    朝廷年年哭穷,连补恤银都死扣,每个季度往北疆运的军粮恨不得以粒数,武勋稍有意见,便是一顶“穷兵黩武”的帽子扣下来,被喷的是无颜出门,谁让他们打了几十年也没能绝了后患呢。

    前线将士不能说吃不上饭,但想顿顿吃饱那也不现实。以前大家还安慰自己,好歹有口吃的,可现在,苏泽均倒卖军粮的事一经暴出,那真是寒了一票武勋的心,连带着苏家的风评都急转直下,苏阁老大义灭亲都未能挽回局势。

    九月十五,京都冼马巷里,永安侯府的老少爷们已经等了大半日了,长房尚不过四岁的幼孙等的直打哈欠,大少奶奶在后头看得心疼,却也不敢将次子抱进后帘。

    “到了,到了,十少爷已入京门了!”

    “啪!”

    整堂站起,老侯爷满面红光,想出门迎迎,又觉得失了尊卑。

    打眼瞥见缩在角落里的小七,直接吩咐他去传信,让秉安人先回来,行李辎重慢慢往回运吗,反正在京城这地界,还没人敢不识时务,惹到他们永安侯府头上。

    七少爷难得在老爷子面前露回脸,倒成了押运辎重的镖头,不过他心眼大,万事不计较,笑呵呵的就准备出门了。

    谁知这档口,二房的三、五两位少爷,四房的八、九两位少爷齐齐涌出,想一同前去接人。这一下子,世子的脸上就有点不好看了。

    大少爷还是一副温和的笑容,一手将长子交给了他七叔,说是让小孩子见识见识解元郎的风采。

    嫡玄孙身份贵重,七少爷推诿不得,只能尴尬的接下了。

    一帘之隔,静养多时的老太太也出了山,看着外面的情景,心里什么滋味就说不明白了。

第166章 兄与弟() 
“五丫头刚满三个月;你怎就敢让她过来了。”沈氏火速让下人重铺了坐垫;尔后小心翼翼的把赵映姝扶到了她和蒋氏身旁坐下。

    刚才闺女猛地那一起身把蒋氏也吓了一跳,目光紧紧盯着那稍显突起的肚子;真是一颗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唉呀;我都在将军府憋了一年多了;阿旦阿耒那两个臭小子自打能站起来以后;就没一刻消停的;好不容易借着阿弟这个由头歇口气;您就让我松快松快吧。”

    赵映姝在将军府那是如鱼得水,她三年抱四,头胎就是两个带把的;这一胎姚家阖府都巴望着能来个娇娇软软的宝贝丫头。

    魏氏现在每日早膳都特意回避以前钟爱的翡翠酸萝卜;午膳晚膳恨不得都换成川菜的厨子,就为了给二儿媳的肚子多添点盼望。

    可惜,赵映姝满三个月后就请太医院的妇科圣手把过脉;这一胎十有**又是一对男丁。现在,姚鼎诚还没敢把这个消息跟家里的老太太说;她老人家最近忙着给未来的玄孙女修闺阁,精神头蹭蹭往上涨;对着孙媳妇的肚子每顿能多用一小碗羹饭。

    镇远将军也是一个意思;太医院那群老丘八绝对是诊错脉了,他连日做梦都是美俏俏的小女娃,错不了!真要是生出来孙子,那绝对是自家儿子用错劲了;届时看他不到讲武台好好收拾一下这没用的小子。

    “你可消停些吧,子随母女肖父,我以前还说阿旦阿耒像你阿弟呢,现在看来啊,这欢脱的性子真是从你身上扒下来的,一样的不让人省心。”蒋氏说着说着就惦记起两个外孙了,可惜现在天凉,不能带回府来亲香亲香。

    “也就是姑爷纵的你。好生坐着吧,安儿从京门到府上还得用上几刻钟呢,咱们且不急。”沈氏瞧着侄女的肚子那是越看越欢喜,安儿那孩子大婚将近,要是按照五丫头这样的进程,她和三嫂明年此时就能报上白白胖胖的大孙子了。而且,五丫头能连胎双生,那说不得邵家的丫头也能,到时候,家里子孙满堂,可就热闹了。

    侯府里几位少奶奶瞧着嫁出去好几年还稚气未脱的五姑姐,心里再疏阔也不能说一丝嫉妒也无。放眼整座京师,哪家做媳妇有这么轻松的,不掌家生,不理后宅,成日就是吃喝玩乐,生了孩子都不愁人带。

    可谁让人家命好呢,爹妈疼爱,兄弟撑腰,自个儿肚皮又争气。其实,以世子夫人来看,她这三房侄女就是太懒散了,不然手里握着这么好的牌,只要想争,那镇远将军府的爵位也不是不能想。可惜,这五丫头和她娘一般,是个胸无大志的,也就秉安有能耐,提前给置办了那么些产业,在外面又震得住窥伺,要不就五丫头这性子,在后宅里不得被人啃成渣滓。

    唉,各人有各人的活法,想想她那才德兼备的长女,不是她自夸,就后宅的段位能甩小五八条街,可惜嫁去了宁海侯府,又是宗妇,里里外外料理那一大家子的麻烦事,要不是女婿是个拎得清的,那还不知要吃多少苦。

    老太太从前就看不惯三房在儿女教养上的态度,眼下瞧着五丫头这做派更是不喜,训诫的话憋在嘴边再三咀嚼还是咽了下去,她都半截入土了,再多嘴这几句,恐怕儿子夫君那里都讨不了好。

    老三是个孝顺的不假,可这些年他跟老大之间的龌龊也没少出,自个儿说的话已经不顶用了,老太太现在就想着维持住着平稳的局面就好。

    至于老侯爷心里惦记的那件事,除非她先闭眼,否则想都不必想,都是她九死一生生下来的,谁想让他们兄弟三个同室操戈,她就先弄死谁,儿子当前,相公也得滚蛋!

    老太太憋着一股气,最近脸色都好看了几分,她老人家现在已经想好了,她就和老侯爷死熬,看谁能撑到最后,只要她赢了,三个儿子永远不会有分家那一天,至少在她升天之前,谁也不能对谁动手。

    四夫人一双眼都快巴到门框上去了,她家十一都两个多月没见着面了,也不知是瘦了还是胖了,她有心往河北多发几封信问问平安,可自家那个死鬼就惦记着秉安的乡试,对自己的亲生骨肉倒是不闻不问的。好在秉安是个有良心的,对十一是一顶一的好,这次结下关家的婚事,都靠他这个做兄长的出力,要知道,自从四爷被罢官之后,周氏是一宿一宿的睡不着觉,就惦记自家儿子将来找不着好亲事,现下总算松了口气。

    “深秋将至,这府上爷们的衣衫也该置办起来了。我娘家最近从辽东贩回来一批顶级的皮毛,里面有一对雪狐绒,极是柔滑,待会让姝丫头带回去,给两个孙孙做套围脖,冬日里应景又保暖,实用的紧。”

    “是吗,这雪狐可是难得一见的好东西,给阿旦阿耒做围脖是不是可惜了,要不还是留着给四叔缝个手袋吧。”

    四房无事献殷勤,赵映姝才不接招,娘家与关家那门婚事,最近都成了满京上下的谈资了,她是瞧不上四婶这做派,表面嚷着对十一如何母子情深,结果呢,打小就没在孩子的教养上操过一分心。十一从入学到娶妻,桩桩件件靠的都是三房的人脉。四叔也是,脸皮厚的能拿去筑城墙,天天在家里寻欢作乐,一点也不忧虑剩下几个子女的婚事。听说这次为了让十一定亲,他居然半个月之内就把老八老九的亲事都给定下了,七丫头居然被许给了寒门出身的六品主事做续弦,他可真是狠的下心豁得出去。

    蒋氏暗地里扯了扯闺女的袖子,三言两语接过了妯娌的话头。周家每年都往蒋家和三房上贡银子,她拿人手软,吃人嘴短,对四房的事从不多话。再说,十一从小也是在她跟前长大的,看着这孩子有个好前程,她心里也高兴。

    侯府里小一辈瞧不上四房的很多,但像赵映姝这么敢明着甩脸子的还真没有。长房对于府上养着老四一家累赘真的一点意见都没有吗,那当然不可能,如果条件允许,世子夫妇早把四房一家子踢出府了,单就省下四爷一人的开销,就足以给庶女备一份嫁妆。不过老爷子还在,大家也就忍者憋着凑合过吧。

    侯府上五位少爷一路快马,却在刚出东城的时候,就遥遥望见了自家铁卫的战旗。

    赵秉安离家有四个月了,此刻一腔归家的思绪占据了整个心扉,五十匹军马,载着他从河北带回来的所有人,一骑飘尘,将大部队远甩在后面,这偌大的动静,也让京中的有心人第一时间知道,永安侯府那小崽子回京了!

    离别再相见,原本淡淡的兄弟情谊都平白浓烈了几分。赵秉安难得全程笑脸,特意下马与几个堂兄亲厚的抱了抱。

    瞧着脸蛋红扑扑的大侄子,赵秉安更是笑得开怀,双手用力,一把将其托上了马,随后自己翻身上去,牢牢将这孩子圈在怀里。

    “走,十叔带你回府!”

    五十多军骑,这动静可不会小了去,赵秉安一行人刚刚到冼马巷街口,就响起了漫天的鞭炮声,直到赵秉安到了府门口,这劈哩叭啦的声音还在继续。

    冼马巷里最近酸味飘的到处都是,老侯爷自从拿到赵秉安的喜报之后,那是隔三差五就要和邻居与老友炫耀一番,尤其五爷在两江政绩斐然,不过半年的功夫,乾封帝就下了一道褒奖圣旨,顺带加赐了沈氏的诰命,这永安侯府三天两头的放炮,谁不羡慕嫉妒恨。

    不少正准备偷溜出门的勋贵子弟,听着永安侯府那边又开始折腾了,狠狠的往府门外呸了口唾沫,然后悄悄溜回了院子,老实的捧着书本睡大觉。

    不少老勋贵想着待会永安侯那个老不要脸的又要上门得瑟,真是气都快喘不顺了。操起桌上的镇纸就往外院去了,不就是四元及第吗,有什么好得意的,你老赵家能出读书苗子,他们的种儿也不会差到哪去,区区几本四书五经,他们还就不信自家崽儿读不进去!

    “不肖孙儿给祖父请安,给父亲与各位伯叔请安!”结结实实磕了个响头,赵秉安没半点不情愿。

    “快起来,让老夫好好瞧瞧我家的虎儿!”老侯爷双手拍着赵秉安的两肩,脸上是不加掩饰的自豪。

    “哈哈哈,好,好,好!”连叹三声,老侯爷喜悦豪迈的声音在后帘内都能听的一清二楚。

    老太太望着心神已飞到外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