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幼子的从容人生-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才邵家女眷一进宫门,几乎就引起了京都所有贵妇的注意,皇后娘娘亲赐宫牌的消息早就传扬了出去,众人都在猜是不是因为永安侯府请动了东宫最后才得以打通了坤宁宫的路子。

    这皇城根底下的人都知道前些年皇后并不怎么受宠,后宫里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刮跑东风,但从始至终这风就没往坤宁宫吹过,要不然当初太子爷不至于被乾封帝打压的那么惨。也就这几年,太子储君之位日稳,乾封帝也愈发给皇后脸面,不仅时常留宿,连统携六宫之权也都还给了皇后,要知道成婚二十几年,凤印一直攥在老太太手里,夏氏那是连面都没见上几回。

    也因为前几十年的遭遇,夏皇后其实一点也不喜欢邵媛馨这样弱柳扶风娇弱可怜的闺秀,总能让她联想到宋氏那张“梨花带雨”的脸,要不是那个女人,她和东宫何至于受了这么多年的罪,不过现在都过去了,宋氏和她那个混账儿子一起被圈禁,这辈子估计都不会出来碍眼了。

    邵家几位夫人岂能不知皇后偏爱端庄的姑娘,但媛馨这孩子原长得就秀气,这几日又是遭够了罪,就是上了胭脂也藏不住那股子虚弱的气色,她们也真是没办法了。

    赵家几位夫人早先都见过这姑娘,当时都是赞不绝口,只是今儿瞧着诸多熟人都在底下对其指指点点的,面上不由尴尬起来,因此迟迟未去与邵家见礼。

    这般情景更加重了殿中人的猜疑,不少京中闺秀都悄没声的离邵家女眷的地方远了点,最后只剩下与邵媛馨关系极好的两三个手帕交还在一旁搀扶着她小声安抚着,当然这两家的长辈也都与邵家世代交好,刨除家族利益考虑,心里对这可怜的姑娘也是颇为怜惜的。

    全场最不满的应该就是那位眼睛冒火的苏二夫人了,要不是苏府老太太拦着,她刚才差点就要扑上去把邵媛馨给撕了,就是这个狐狸精把她儿子一生都给毁了,想想府里煜儿那半死不活的模样,她就心如刀绞啊!

    蒋氏原本还有些犹豫,但瞧着苏家二夫人这样一副嘴脸,她心头突然一阵火起,你儿子落到那个下场都是他自己咎由自取好吗,管邵家女子什么事,她可还没退婚呢,你这么瞪她儿媳妇当她是死的啊?

    “馨儿丫头,来,到我身边来坐。”蒋氏一冲动开了口,瞧见殿中女眷突然把目光都放在她身上之后,心里又有点怂,想往后躲结果被五弟妹给顶住了。

    “三嫂,做得好,咱不能给安儿丢脸。”

    被弟妹这么一夸,蒋氏的腰杆也挺了起来,苏二夫人的诰命是跟着苏泽衡走的,只有从三品,而赵三爷可是正三品六部实缺,蒋氏理当高苏二夫人半阶,这么一想,蒋氏的自信一下子起来了,比相公比儿子她不比殿中谁差,怕什么!

    “快,愣着干什么,赶紧让孩子过去给三夫人请安。”

    纵使邵家大夫人见识超群,此刻也为蒋氏的态度喜得不可自抑,原本以为赵家退婚是板上钉钉的事,没想到居然峰回路转又有希望了。这次邵家几位夫人打定主意,要是苏家再敢出面搅合,那她们就拼着两败俱伤也要撕撸起来,谁家还没点见不得人的事啊,她们就不信能教出苏煜那样不知廉耻的人家屁股底下会有多干净。

    邵四夫人从刚才蒋氏说那句话后就一直是呆滞的状态,直到被妯娌撞了一下才回了神,赶紧转过头来瞧瞧邵媛馨身上可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检查再三,这母女俩才往赵家的方向去了。

    邵媛馨手里都是汗,她现在什么都听不见,耳边只余下自己心跳的声音,扑通扑通,一下比一下快

    “你这孩子脸色怎么那么差,可请大夫看过了吗,这马上就要换季了,可别是得了风寒?”

    蒋氏把人拉过来总要说上两句,她这几年没少见邵家这孩子,还从没见过这么憔悴的神色,再想想自家小儿子昨日说的话,难免有些心虚愧疚,连带着说出口的话都软和了好多,这让邵媛馨差点掉下泪来,天知道她这几日有多害怕多惶恐,生怕哪一刻突然就接到赵家退婚的消息,要不是时时刻刻攥着那根凤头钗,她真的一刻都撑不下去。

    “无,无碍的,只是这几日胃口不好,少进了些,母亲已经说过我了。”

    “这可不行,人是铁饭是钢,你吃的少气色自然就不好,小姑娘家家的,还是得听父母长辈的话,外人说什么很不必往心里去,我还不知你是怎样的人吗,放心,咱娘俩缘分天定,不是那等小人几句口舌就能挑拨的了的。”蒋氏拍了拍邵媛馨的手,一番话直接把苏家二夫人的脸给扇歪了,连永安侯世子夫人都侧目的很,实在是没想到三弟妹今儿能朝常发挥啊。

    苏家那边眼瞅着二夫人就快压不住了,永安侯府几位夫人自觉带人往邵家那边去了,两方就在坤宁宫摆开了架势,瞅这模样一个火星下去说不定就要干起来了。

    夏皇后真是头疼的很,这永安侯府是东宫的属寮,赵家最近又为太子出了大力,不仅扳倒了老大那块绊脚石,还在朝上给太子收拢了一大批勋贵,正是得用的时候,他家的颜面得给。而且邵文熙马上要进内阁了,到时候他与苏只铭便是半斤对八两,要是拉拢到他,那就不怕哪一日苏只铭突然倒戈投向康王那一方了,可关键是苏家现在和诸王都只是暧昧,要真踩了他家的脸面把人给逼反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夏皇后一番思虑之后给自家老母亲递了个眼神,算是把商量好的那件事定了下来,她心里想着这回算是委屈侄女了,将来东宫登基必不会忘了补偿她的。

    其实一开始夏皇后是打算把侄女配给赵家小子,可太子不允,说是身份上到底不妥,记名嫡女在这些武勋眼里是瞧不上的,勉强嫁过去也不会得宠。

    其实东宫当初差点被他母后这个设想给惊趴下,他那位三舅舅身上就一个四品典仪,那位表妹印象里也不是什么国色天香的人物,谁给他的想头,居然妄想攀附到三品大员的嫡子那去,要不是苏煜的腿断了,他那位表妹连摸苏家门的机会都不会有。

    这边坤宁宫气氛正尴尬的时候,刘谙就到了,他都不用说什么,一露面夏皇后就知道了是什么意思,轻呼一口气,这样也好,至少赵邵两家能握到手里了。

    “邵家千金今日到了吗,走上前来让本宫瞧瞧!”

    夏皇后半天不说话,一开口就这么一句,让在场的人很琢磨不透,不过上意不可违,蒋氏和邵四夫人对视一眼,压下心底的不安领着人上前去了。

    “是个不错的姑娘,太子妃这几日常在本宫耳边提起你,说是流言不可尽信,本宫今日一见果真如此,可定亲了吗?”

    这句话就有些明知故问了,经过苏煜那回事,估计现在京城里讨饭的叫花子都知道赵邵两家有门婚约。

    不过夏皇后这么问自然是有用意的,这不太子妃孟氏立即接住了这个话头,“已经有了婚约,前几年就定了永安侯府上的十公子,臣妾常听殿下提起,说是难得般配的一对小儿女呢。”

    “哦,这可是一桩好事,本宫得沾沾喜气,顺祥,把凤印请出来,本宫今儿要下道赐婚的懿旨。”夏皇后绕了那么久,为的就是这一句,这是赵家求上东宫的头件事,她得拿捏好分寸。

    底下诸多命妇都看傻了,就这三言两语的怎么就看出一个人的品性了,皇后这也太不讲究了,好歹也出个题问段女戒什么的让她们见识见识啊,这接下来她们夸都不好夸

    夏皇后第一面对邵媛馨的印象就不好,哪还愿意深入发掘这个女子什么优点啊,她就当是一份差事应付完了事。倒是太子妃记得娘家传来的话,拉着邵媛馨和蒋氏亲亲热热地聊了半天。

    这下底下的命妇便都明白了,东宫为赵邵两家出头了,有皇后娘娘凤口亲誉,以后便不能再提邵家女的那些流言,要不然打了就是太子的脸面,打了皇家的脸面,这是绝对要不得的。

    到这时候,不少人反倒是羡慕上了邵媛馨,这事到现在已经很清楚了,赵家有人求了东宫,东宫又托了皇后娘娘,这才会有今天这道懿旨,而能为邵家女花那么多心思的人还会有谁,无非是那位传闻中“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赵十公子呗,这么有情有义的男人自家闺女怎么就遇不上呢。

    坤宁宫里此刻是悲喜两重天,赵邵两家找够了脸面,喜不自胜,而苏家那边却是静默无言,脸色肃黑。在场的人比这三家身份高的就那几位国公夫人,她们倒是早就预备着说和,可瞧现场这气氛,她们觉得这事恐怕是不能成。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尔不往,吾亦长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尔不往,吾亦长停驻。”

    少年清朗的歌声从宫外的月拢河渐渐飘扬进来,引得坤宁宫中的命妇不由得都伸头外望,想瞧瞧今夜还能折腾出什么花样。

    听见这歌声的课不止这些女眷,就连华盖殿的那些大臣亦忍不住往外张望。

    乾封帝刚想和太子问询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就见太子一脸不争气的表情,再往下瞧瞧老永安侯那张难得发臊的脸,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肯定是赵家小子记着上回关雎那回事了,非要找回来呢。

    赵秉安可不知道宫里的人是怎么想的,他原本只是打算领着三百家丁就够了,哪成想太学馆这些师弟非要凑这个热闹,一个两个的唱的比他还来劲,这是集体思春了还是怎的?

    歌未停,河灯也该放出来了,此时放,待会女眷出宫的时候应该都能看见,而且太子帮他通了太液池和护城河的闸门,司礼监也打过招呼了,这么多河灯总会有部分能飘进去的。

    但愿她能看见上面写的话

    作者有话要说:啊!!!古人为啥就不能单纯写首情诗,掺和各种意境,都不能用,呜呜呜

第113章 情书() 
冬日将暖;太液池已经化为流波;月光照耀下颇显静谧。可随着宫外闸门一开;月拢河的流水哗啦啦的就涌进了大内,裹挟着那一盏盏河灯,远看就像是一条柔和的光带;在点点斑斓中缓缓走进。

    宫中的女眷甚多,能在坤宁宫占的一席之地的就那几位;余下的低位妃嫔也得过节啊,京中闺秀是在月拢河放灯;而她们身处禁内也就只能在太液池凑合了。

    老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数十个女人中的人精凑到一起,那一点火星儿也能扇成燎原之势;没出半盏茶的功夫,整个后宫便都知晓了太液池今夜的盛景。连太后她老人家都难得从寿康宫出来瞧这门热闹。

    数千盏做工精美的河灯,将太液池衬如白昼;那花花绿绿的一片;惹得年龄稍幼的女郎都想上前摸一摸。

    宫中几位稚龄的皇子还没长到避嫌的时候,都蹿到各自母妃身边指着池中的河灯嚷着要。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宫外的歌声还在飘扬;众人却都不自觉的把目光投向了邵家女眷里那道单薄的身影;忍不住在心里感叹,这赵家公子看来还真是情根深种,特意请来懿旨还不够,还专门设计这么一出;以后京中人估计只会记得花朝节的悠悠我心,再不会提那劳什子关雎了,那邵家小姐真是让人羡慕啊。

    “娘亲,花灯上有字!”扒在栏杆上的女郎眼尖,一眼就瞧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